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自閉了一晚上舒服了

為什麼自閉了一晚上舒服了

發布時間: 2022-05-15 08:13:29

1. 自閉了好久啦好累,身體好差啦每晚過了十二點才能睡著我是不是有焦慮症!

確實,
自閉症的導火線就是 自卑+太閑!
強迫自己找事做嘍,

我也自閉 相當~,
屬於無壓力+太太閑+沒自信+倒霉!

不過習慣了, 沒想著能治好 方法都用過了, 找醫生的還不如找事做有用,
不過本人懶 暫時就這么著

2. 怎樣走出自閉的狀態

你的意識正在排斥自己和社會 這不是錯誤的問題 完全是自我內在的原因在造成的 也許是你內心有放不下的事情 也許是你根本就是自卑 無法面對自己 而不是社會 這樣的人是不會選擇自己的 因為還有好多是事情在等著他去面對 你逃避的了自己 但無法逃避現實社會 你願意把你的放縱建立在家人的痛苦之上?任何的想法都是心理的一種反應造成的 你需要一個人給你疏通思想 你不願意就要試著去做 因為這是你的關鍵一步 或者講 要一個人帶著你去做 那樣你才會慢慢的改變現在的想法
看似你的問題很復雜 其實很簡單 一個字 做 換個環境你會感覺到這樣的想法是多麼的可愛 這個時候就要靈活的運用強迫症來逼自己 你不只是擁有現在 還將擁有美妙的明天 過好今天最實在 在一定程度上你要試著從小事開始做起 怕失敗只是借口 因為你還沒有開始做 你現在就缺一個開始 不管是好是壞 總比現在強 做了才會成功 不做 你連機會的機會都放棄了 不是機會不青睞你 是你自己不要罷了
你的情況是後天因素造成的 一個是有客觀原因 但主要在主觀 做人要學會做自己 以前的那個你現在在那裡呢 看看現在你的環境 看看你的電視 電腦 它們真的是在幫助你嗎 你離開他們就真的活不了了嗎 你也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的精彩 你的精彩一直在等著你 你還是選擇等待精彩來找你嗎
你需要信心 你需要從新來認識自己 現在的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 照照鏡子看看自己 你是不行了 還是不想啊 難道非要等到你的災難來臨的時候 你才會清醒嗎 你賤啊 非要作踐自己 糊塗啊
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的借口來為自己的懦弱辯護 你很懦弱你知道嗎 你連自己都無法面對 你很失敗 可笑的失敗 沒有責任心的笨蛋 看到家人辛苦的為了這個家 你就「聰明」到一點反應都沒有嗎 你活該知道吧 沒出席的笨蛋 本來你可以很好的 現在卻是這個樣子 你對的起家人的關心嗎 你對的起自己以前的努力嗎 你對的起那時意氣風發的你嗎 你對的起關心你的人嗎—— 你對的誰啊你 你以為你是誰啊 問問自己 「你到底是誰」 !!!!!!!!!!!!!!!!

3. 高中生和父母吵架內心在感覺到舒服但內心很自閉為什麼

因為你很少和父母超級,從小到大受到教育是和父母吵架屬於忤逆不孝,所以你會覺得內心很自閉。理性告訴你,和父母吵架、發火是不對的事情。
但是因為你和父母之間有矛盾,所以你又會覺得吵完架很舒服,你把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公開說出來,發泄了內心的憤怒,所以你會覺得很舒服。

4. 有點自閉怎麼辦

心病還須心葯醫

身體有問題我們可以藉助醫葯,思想的問題普通醫葯頂多起個安撫鎮定的作用,解決根本問題還是以健康積極的思想理論作為葯。
所以要接觸學習一些積極的思想。先不要急於強迫自己走出去與人交往。當沒有良好健康的思想來武裝的時候,出去交往,往往玩不轉,

反而更使事情惡化。

下面說一下什麼算是心葯 (因為沒有固定的答案或唯一的答案)

心葯無數,未必都得吃。跟治療身體原理一樣,對症的就是對葯。不對症的就是無效葯或錯葯。而葯本身無好還。
所以 心葯 這個概念在網上能搜出千萬個不同的答案。有的類同,有的甚至理論相反。所以往往容易使人陷入混亂。
不用管 紛紛擾擾的答案,和答案之間的互相矛盾。你覺得對症,用起來心裡舒服,感受到了陽光的答案都對你自己是對的答案。
你覺得用的不舒服,有壓力的不管是多大專家的答案,都是錯的答案。

自閉症只是一個症狀,導致自閉的原因很多。治療原理有兩種,方法千千萬。

原理1:催眠法。

我們可能無法自知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導致了自己的心理障礙,但催眠師可以問出來,並知道怎樣解決。可以去正規的醫

療機構做心理治療。也可以到民間有口碑的巫師那裡弄點巫術,不是所有的巫術都是迷信和騙人,神秘的背後的其原理是心理上的或震感、或收斂、或安撫等心理療法,但要慎選,因為 騙子能害死人,那些過於破費、招搖、自殘、詛咒、擾亂社會治安、殺生的我都強烈反對。

原理2:自我克服法。

這個是依靠自身力量驅除心理邪魔或彌補心理缺憾的方法。

先不要急著出去交際。多看些正面的書籍。不過現在的書籍也是五花八門,弄的人眼花繚亂。如何選書千萬不要陷入那本書好,那本書壞的誤區。跟上邊交代過的一樣。能正規出版的都是好書,只有對症不對症的說法。如果你是中國人,一定要先接觸儒佛道方面的書籍,這些是中國人的根。讀這些書,你會越來越像智慧的中國人,同時去除各種心理問題,也少花冤枉錢。能在網上免費看豈不的更好。我迷上佛經的那段時間,夜裡基本上是不睡覺的。白天精力照樣充沛。用中國人的說法是得到了正氣,或得到了佛菩薩的加持。中國人是不用理會外國人怎麼解釋和批判的,一笑了之。悟性好,文言文好的直接去讀經。鈍點就讀各類輔助讀物。

不想讀書的,可以先跟同密友多接觸,愉快的玩,或坦誠的訴訴苦。做人跟作狼一樣,要學會示弱,示弱是一種美德,體現了社會的協助性,死要面子的要麼撐的累死,要麼自閉。跟密友無障礙了就進一步擴大交際圈。循序漸進。前提是道德誠信是立身之本。歪心耍巧的不適合有真朋友。好了,不多羅嗦了。祝你好運。

5. 自閉症通常有什麼表現

呵呵 想知道 自閉什麼樣啊 就我這樣

我就是自閉

一天到晚 不出門 整天對著電腦 也不怎麼聊天 基本發呆 看電影。。。 最長我記的最長是 半年沒出過門一步

我出門 基本都是 我朋友來 把我硬拉出去的 其實我也不想 跟他門去

出去走在大街上 感覺 街上的人 全部都在看著你 在議論你一樣 自己腦子就覺的煩 。。 還有點害怕 。

所以出門 變成也需要勇氣了。。呵

在跟你說說交流把 我在家每天跟 家裡人 說話不超過10句 有時候最多3句話 每句不超過 10個字。

不喜歡叫人 不會主動交流

記的我姐姐說的一句話 要跟我交流 只能用QQ 呵呵

因為在網路上的表現 和在現實中 完全是2個人

可以說的精神分裂一樣

我這么多年來 總結出 害怕 自卑 恐懼 幻想 懷疑 等等

原因是什麼 就是因為遇到過一些事物 或者環境影響 導致

在因為長時間在一個封閉的環境的 所以導致 心理封閉 所以變自閉了

調解的辦法 其實是很難的

如果你去看醫生 醫生就會開一些 控制心理情緒的葯 來調節 心理狀態

因為自閉的人 的心理是 非常容易變化的 就像 本來說起很有趣的跟你

只要有一句話 他覺的不爽 不舒服 會馬上的 以沉默 來對待別人

6. 自閉了怎麼辦

為此我特意在網上搜索了一下關於自閉症的辭條: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三歲以前就可以被發現。自閉症患者從小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及表達困難、難以與身旁的人建立感情、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成不變固定的玩法與行為等與一般兒童不同的特徵。

症狀:1.人際關系有所障礙,對人欠缺反應。自閉症患者缺乏學習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以及基本社交應對的能力,因此表現出不理人、不看人、對人缺少反應,無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不會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難。2.語言和溝通有所障礙。約有50%自閉症兒童沒有溝通性的語言;有語言溝通的自閉症兒童,也常表現出鸚鵡式的仿說、代名詞反轉、聲調缺乏變化、答非所問的情形。3.對於非口語的肢體語言的理解,同樣有程度不同的困難。4.行為同一性。自閉症的兒童常有一些奇特的固定習慣或玩法,如出門走一定的路線,走路時手摸牆壁前進、玩法單調、反復缺乏變化,抗拒任何改變。

這可以算是對自閉症的專業描述,刻板了些,與我看過節目之後想到的並不一樣。在我看來像愛因斯坦這種天才的自閉症完全就是給他們量身定做的,因為自閉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專心致志,極端的迴避開外界的干擾,僅此一點就是大多數人很難做到的。我甚至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一個自閉症患者,但我又怕自閉症是有了,成就卻沒有,那還是不要想入非非吧。畢竟自閉症是一種疾患,輕度還可以,重了就不叫回事了,否則人們都爭當自閉症了。

但如果把這種輕度自閉症症狀引申一下,我想還是能從這里感覺到一點什麼的。

如果把一個人孤零零的放到一個荒島上,就像《魯濱遜漂流記》里的那個魯濱遜一樣,只要他還能夠生活自理,即使得了自閉症也是無所謂的。所以自閉症被人注意的病症其實是體現在人和他人的關系裡的,正常的社會下做為群體的人要求他人適應社會,這可以說已經是人類社會生活里順理成章的事了,所以對他們來說要對自閉症患者進行救助也成了一種責任,但同時這是否也意味著這是對自閉症患者的一種侵害呢?畢竟在客觀上他們干擾了自閉症者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盡管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不應該是他的生活。但如果他們無法救助或者救助沒有成功又該如何解釋呢?為什麼自閉症患者,更確切點說有自閉症傾向的人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方式呢?愛因斯坦是榮幸的,他遇到了好的環境,自己也找到了抵禦干擾的方法,但更多的人卻是沒有這種榮幸的,那麼是否可以說有些可以成為愛因斯坦的人就是因為別人的干擾才沒有發出自己的光彩呢?

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來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未能成才是因了社會的干擾;另一方面則是自閉症者無法抗拒干擾不能專心致志。

而這種狀況其實不僅存在於自閉症者這里,在大多數人那裡也都程度不同的普遍存在著,也不僅僅限於自閉症這一種類型。

曾經聽一位知名作家說過,當他聽說愛爾蘭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非常著名,已經被奉為二十世紀文學經典之後,就找來讀,當然之前他已經聽說這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但他還是想看看怎麼個難讀,畢竟算是知名作家,又大學中文系畢業,這樣的經典怎麼也該拿來看看——但結果是他怎麼也看不懂看不下去。最後他把這本書拿給了妻子看,他妻子是精神病院的大夫,大夫看了以後說怎麼這個經典的東西和我們精神病院里的那些病人寫的有點像啊,他們也是這樣自言自語語無倫次的。

作家不明白了,難道大家都看走眼了?還是自己的欣賞水平實在太差,竟郁悶了很長時間。那麼喬伊斯本人是有精神疾患呢,還是在超越了那種病症之後寫出的《尤利西斯》呢?沒有答案。後來他想明白了,不管這是不是經典,他也只能是「這一部。」了。相信以後也不會也不敢有人這樣寫了,好在文學的路有很多很多,不一定非學喬伊斯嗎。

7. 自閉症的表現有哪些

今天我們收到一則家長提問:

我家寶貝在1歲多就學會了說話,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平常在家還會經常和大家說話。可後來,就不叫了,話越來越少。

現在4歲,上幼兒園之後更是感覺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說話各方面都不行。

比如問他,瑞瑞,幼兒園你中午吃的什麼啊?他不說;今天楊老師講的什麼啊?也不跟我交流...

針對瑞瑞的情況,如果醫生是在經過詳細問診、細致地行為觀察,以及醫學檢查、自閉症專業評估、語言評估、智力評估等基礎上診斷的,結論是有可信度的。

下面再回答媽媽第二個問題。

孩子被診斷自閉症,為什麼要進行康復訓練?

小朋友在診斷自閉症後,醫生都會建議孩子進行康復訓練。

有的家長就很疑惑,自閉症開點葯吃不能好嗎?還有的家長說,自閉症不是治不好嗎?為什麼還要做康復訓練,費時費力?

★首先要告訴家長的是:自閉症不同於孩子發燒感冒,針對它的核心症狀目前還沒有特效葯。

盡管醫生有時候會使用一些葯物,但葯物只是針對某些症狀,比如焦慮、多動行為、沖動攻擊行為、食慾和睡眠障礙等。

★第二個方面,自閉症為什麼要進行康復訓練。

國內外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持之以恆、科學的康復訓練,它對自閉症孩子的矯治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結合正確的家庭輔助訓練指導,可以讓孩子的訓練隨時隨地進行。

尤其是輕度的自閉症的孩子,早期發現早期干預之後,預後良好。我們收到不少家長反饋說小朋友已經順利進入普通幼兒園學習。

而相反,如果孩子患上自閉症,是很難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好轉的。隨著長大,孩子還往往會發展出愈加嚴重的情緒、心理、行為等障礙。

我們密集的個性化的康復訓練,雖然不能讓自閉症的孩子徹底痊癒,但可以逐步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在心理老師的干預支持下,還可以幫助改善孩子出現的情緒行為問題。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物理療法等輔助幫助自閉症孩子改善。

自閉症孩子的訓練越早越好,但沒有「最晚」,終生都有訓練價值。

建議家長盡可能抓緊孩子6歲以前的時間,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強,只要方法對,孩子的進步會很大。

8. 自閉症的感官刺激的表現是什麼

自閉症的症狀:

1、社會交流障礙性:這是自閉症患兒面臨的最大問題。患兒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也無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似乎認為凡存在於他們自己腦子里的東西,也一樣存在於別人腦子里,彼此沒有區別。患兒往往認為自己的感覺就是別人的感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感情。

2、缺乏學習與模仿的能力型:模仿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工具,孩子就是通過模仿學習說話,學習運用無聲的身體語言、手勢和表情進行溝通的。但是自閉症患兒不懂得模仿。

3、語言障礙性:大部分患兒言語非常少,甚至嚴重者終身不語。即便有的患兒會說話,也寧願用手勢來代替語言或者只會機械地模仿別人的語言。

4、興趣狹窄性:自閉症患兒的行為刻板,對環境要求嚴格,不容許有絲毫改變。患兒一般會較長時間地專注於某種或某幾種游戲,通常會重復一些固定刻板的動作,甚至出現自殘行為

9. 人為什麼會自閉

你好,其實人會自閉,是因為他得到的愛太少了,他是迴避,他不想被傷害,他是出於一種對自己的保護才會自閉。

10. 關於自閉症

自閉症即孤獨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富裕障礙性疾病其臨床表現:

(一)起病情況
該病一般在30~36個月內起病。多數病兒早期症狀在嬰幼兒期即已出現,,至12~30個月症狀明顯。少數病兒出生後的前12個月症狀極輕或完全正常,12~30個月症狀變得明顯,出現語言功能退化,本為已會表達的少數詞彙消失,並呈現典型孤獨症症狀。但通常情況下,由於父母缺乏有關嬰幼兒心理和行為發育程序的知識,再加上平時觀察不密切,對病兒何時起病很難確定。

(二)臨床症狀
孤獨症以缺乏社會交往、語言交流和游戲粉興趣,刻板重復刻板動作,強迫保持生活環境和方式為特徵。

1. 社會交往障礙: 大部分孤獨症病兒嬰幼兒期出現對人缺乏興趣,母親將其抱著餵奶時,他們不會將身體與母親貼近,不會望著媽媽微笑,平常不注視父母的走動。6~7個月時還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不會像下正常小兒一樣發出伊呀學語聲,只是哭叫或顯得特別安靜。有的病兒即使1~2歲發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起病以後表現有飢餓。疼痛或不舒服時,不會跑到父母身邊尋求食物安慰,或只是拉著父母的手去取東西,而不會以言語或姿勢來表示。這種病兒往往對父母離開或返回無動於衷,即使父母站在身邊也會與之交往,更不會與父母對視,顯得極其孤獨。孤獨症病兒也同樣缺乏相互性社會交往,表現不與周圍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誼。

2. 語言交流障礙: 語言交流障礙在孤獨症狀中表現得較為顯著,具體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1) 孤獨病病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病兒可能會拉著大人的手走向他們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常顯得表情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等以表示他們意願。
(2) 語言交發育延遲或不發育:病兒常常表現為語言發育較同齡兒晚,有些甚至不發育報道說病兒約有一半身保持緘默,僅以手勢或其他形式表要還求。也有些病兒2~3歲前語言功能出現以後,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
(3) 語言同內容,形式的異常:孤獨症病兒能即使存在,也同樣有許多問題。病兒往往不會主動與別人交談,不會維持或提出問題,或者只會反復糾纏同一話題,而對別人的反應毫不在意。他們常常是在「對」人說話,而不是「與」人交談,語言交流十分困難。刻板重復性語言及模仿性語言也較多見,和病兒談話時他常只會重復你的講話。也有的會在當時或隔一段時間以後模仿電視、收音機或別人說過的話。有些病兒表現為自言自語或哼哼唧唧,自得其樂。另外,孤獨症病兒還可語音、語調、語速、語言節律及輕重音等方面的異常,講出的話怪聲怪氣或平平淡淡,沒感情色彩。有的病兒對人稱代詞常錯用,把「你」說成「我」,或把我「我」說成「他」等。

3. 興趣狹窄。堅持同一格式和儀式性強性行為。
(1) 興趣狹窄和不尋常依戀行為:孤獨症病兒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游戲缺乏興趣,尤其不會玩想像力的游戲,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的東西。有些病兒還對塑料袋、門鎖、某些水果等產生依戀行為。比如有一3歲女病兒整抱著塊重2.5kg大紅磚,連睡眠時也不肯放開,如硬將磚頭拿開就煩躁,發脾氣。這病兒對有生命的東西產生依戀是很少見的。他們常對物體的非主要特性感興趣。如喜歡反復摸光滑的地面等。
(2) 日常生活習慣不願被改變:孤獨症病 兒對環境常常固執地要求一成不變,一旦發生變化就會焦慮不安。對日常生活習慣也是如此。如有些病兒只吃固定的食物,有些吃飯時要求 坐固定位置。有的還喜歡把玩具或物品排列成行,如被搞亂,變顯得痛苦或大發脾氣。幾乎所有的孤獨症兒童都拒絕學習或從事一新的活動。
(3) 儀式性或強迫性行為:如扭曲或在面前彈弄手指,拍手。有些病兒花費很多時間沉湎於記憶天氣預報、一些國家的首都、家庭成員的生日等。稍大的病兒常反復問同一個問題,和不可克制地去觸弄或嗅聞一些物體。這種儀式性或強迫行為在智力正常的病兒中較常見。

4. 感覺和動作障礙: 病兒對疼痛和外界激麻木。如一個突然的聲響在正常小兒會引起驚跳,而孤獨症病兒則若無其事。給他們講話,他們像聾子一樣沒有反應,很多父母就因為懷疑小兒「耳聾」而初次就診。在病兒面前站個人,病兒好像沒有看見,或只注意看對方的一雙手或其的某一部位。病兒常以摩擦、拍打、撞頭、咬硬東西、搖晃或旋轉身體等動作以引起自身感覺。病兒對某些刺激又會特別敏感,尤其對汽笛聲、吸塵器聲、狗吠聲以及光線突然變化等異常過敏,常會引起驚恐或煩躁不安。有些病兒手指傷了不會叫痛,而對另行安排微的瘙癢卻忍受不了。感覺麻木和過敏可在一個病兒身上同時存在。

孤獨症病兒都坐立不住,動個不停。常用尖走路或以跑或以跑代走,東張西望,眼神飄忽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還常伸頸,裝腔作勢做出些怪異姿勢,有的病兒還莫其妙地笑或哭。

5. 智能和認知障礙: 孤獨症病兒的知能約有50%處於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IQ低於49,)約25%為輕度低下水平(IQ為50~70),還有25%可保持正常。一般醫院門診所見的病兒多屬於中度或重度,那些輕度或正常智力水平 的病兒也許被認為只是脾氣古怪,而不作為病態前醫院就診。不論病兒的智商是低還是高,其表現的主要症狀均相似,只是智商低的病兒在社會交住和社會反應、刻板行為和自傷行為的程度上更為嚴重,癲癇發作也較多見。

Rutter和Lackyer1967年對孤獨症病兒的智商研究中發現孤獨症病兒在應用操作、視覺一空間技能、即時測驗上較何優,而在那些象徵性、抽象思維和邏輯程序的測驗上較差。其他認知缺陷表現在模仿、對口述詞和手勢的理解、靈活性性。制訂和應用規則上與智商相同的非孤獨症兒童相比,則障礙要廣泛和嚴重得多。此外,智力低下智力正常的孤獨症兒童相比,前者認知障礙則更為廣泛。有部分孤獨症病兒在智力低下的同時又出現「孤獨性才能」,在音樂、計算日期、機械記憶和背育等方面呈現特異功能,被稱為「白痴天才」

6. 其他特徵: 孤獨症病兒童呈現情感平淡,或與境遇不相稱的呢感過分或不恰當。他們常出現無理由的哭泣、大聲啼哭,並且難以通過安撫 之平息。也有的無故的咯咯笑。對汽車、高樓和有毛動物等一般孩子所害怕的東西而無畏懼感。病兒常出現旋轉而不頭暈,自傷行為多見。癲癇發作可出現在兒童早期或少年期,以後者多見。

病程和預後:
孤獨症兒童與其他兒童 一樣,隨著發育過程而起變化。典型病例在在學齡前常見。至學齡期,很多孤獨症病兒對父母產生有限的依戀,而對不同情況作出不同的社會反應。語言交流技能也可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明顯偏離。自傷行為和其他行為問題更為常見,且變得更難以處理。至少年期,少數孤獨 症病兒症狀改善,另一部分則行為衰退。那些智力嚴重低下的病兒,這時會出現癲癇發作至成年期,很多孤獨證病人處於嚴重功能缺陷狀態。

孤獨症的嚴重程度可分低功能和高功能兩種。高功能病兒大多在最初的1~2年發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仍保持較簡單的認知和語言交流功能,與父母和周圍人也保持一定的情感聯系,無癲癇發作,也無明顯腦部器質性病徵,以後出現的孤獨症行為特徵也較輕;而低功能病兒則反之。那些高功能病兒可在學習和職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就。據Lotter1978年報道,這類病兒佔5%~17%。但這類病兒仍保留一些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總之,孤獨症呈現慢性病程,多數病兒(佔61%~74%)的結局不良,需長期照管。

熱點內容
淘寶上賣牡丹梢頭為什麼剪掉 發布:2025-05-11 04:59:45 瀏覽:42
watch為什麼配對不了手機 發布:2025-05-11 04:55:25 瀏覽:928
為什麼蘋果卸載軟體沒卸載完 發布:2025-05-11 04:55:24 瀏覽:551
為什麼很多東西都缺貨 發布:2025-05-11 04:54:01 瀏覽:619
小鼠灌胃為什麼維持時間長 發布:2025-05-11 04:53:51 瀏覽:199
晚上手伸出被子為什麼會僵硬 發布:2025-05-11 04:50:43 瀏覽:738
wps為什麼找不到空白表 發布:2025-05-11 04:42:02 瀏覽:151
為什麼現在注冊淘寶都是tb的號 發布:2025-05-11 04:24:00 瀏覽:921
蘋果手機為什麼開定位會重啟 發布:2025-05-11 04:23:25 瀏覽:462
為什麼電腦一直按回車鍵了會閃退 發布:2025-05-11 04:16:22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