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冬至過了,日出時間卻仍在推遲(在冬至過後10多天之內).
摘要
很高興為您解答,1 冬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北半球極夜,南半球極晝,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動,白晝漸長。但有時也會發生已經過了冬至日,但日出時間還在延遲的現象,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真太陽時」和「平太陽時」問題。
2. 為什麼冬至後黑天晚了,天亮得卻不早
因為冬天時太陽直射位置在赤道以南,在加上地球軸角度的問題造成北半球夜長晝短,冬至日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冬至日那天是北方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日之後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北移,直到夏至日那天北半球白天最長。太陽直射赤道時,南北半球的晝夜時長是一樣的。
3. 為什麼冬至後日出時間還在推遲
這就是典型的「真太陽時」和「平太陽時」問題。
真太陽時和平太陽時不同,平太陽時是我們平常用鍾表計時的時間,每天的長度是均勻的;但是真太陽時不是,日上中天的時刻並非每天相同,所以真太陽時不是每天的長度都是24小時,是時多時少的。
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太陽在其中一個焦點上。根據橢圓的性質,就造成了真太陽時的變化。
你用平太陽時來計算日出時間應該從冬至後逐漸提早,但如果當天的真太陽時和平太陽時相比仍然是真太陽時的日出晚、而且兩者的差值比你預計的日出提早量更大的話,日出就是繼續推遲的。
這很正常,因為冬至後就算用平太陽時來計算日出,最初一段日子裡提前的時間也不會增加很多。
4. 為什麼冬至過後每天早上天亮時間並沒有提前反而比冬至前亮得還要更晚
有來醫生
安眠葯經常吃有什麼危害
01:50
安眠葯經常吃有什麼危害
2021-08-24 19:30:09
陳文珍副主任醫師神經內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三甲
經常吃安眠葯危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成癮性:睡眠改善後或沒有失眠症狀時避免服用,因為長期服用易出現成癮性。安眠葯主要調整大腦使阿片受體下調,從而改善睡眠。若突然減葯或停葯,易造成適應性反跳,即出現較嚴重失眠。還可能出現幻覺、譫妄等症狀,戒斷症狀為安眠葯較常見且嚴重的不良反應;
2、加重抑鬱症:安眠葯主要為鎮靜作用,部分安眠葯可能因抑制大腦神經遞質而引起、誘發抑鬱症或加重抑鬱症;
3、影響肝、腎功能:安眠葯通過肝、腎功能代謝,易引起肝、腎負擔加重而出現功能障礙。此時需盡可能停用,逐漸改用其他副作用相對較小安眠葯進行替代;
4、運動障礙:部分安眠葯長期服用,可能出現肌張力障礙而不自主運動症狀;
5、過敏:患者還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導致呼吸抑制,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5. 為什麼冬至過後早上的天亮時間並沒有提前 冬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
因為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升、白晝逐日增長,這是一個過程,並不是在冬至之後馬上就會早上的天亮時間提前。
冬至,又有日短、日短至、日南至與冬節、冬至節、亞歲等稱,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冬至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運動的節氣。
冬至這天太陽南行到極致,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自這天起太陽直射點往北回返,北半球各地(我國位於北半球)太陽高度逐漸升高,白晝逐日增長。

(5)冬至為什麼日出時間還沒有提前擴展閱讀:
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大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6. 為什麼日出最晚日落最早不在冬至,日出最早日落最晚不在夏至
日落的時間會隨著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傳統上認為在北半球,冬至時日落的時間最早,日落最晚的時間在夏至時。
但是實際上,由於黃赤交角與地球橢圓軌道的影響,日落最早的時間不會落在冬至,而是在12月初;日落最晚的時間也不會落在夏至,而是在6月底。
即使在赤道地區,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在全年裡亦會有少量的變更,而這些變化可以用日行跡表達,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可以跟蹤太陽的軌跡而計算得到。此外,太陽光會因為地球大氣層的影響而產生折射,所以在太陽降至低於地平線後仍可看到太陽,這是每天日落時產生的錯覺。

(6)冬至為什麼日出時間還沒有提前擴展閱讀
冬至,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數九,是中國民間一種計算寒暖日期的方法。民諺雲:「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數九是從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一般「三九、四九」時段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當數到九個「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萬物生機盎然,是春耕的時候了。
數九方法在我國民間口口相傳,有歷史,乏記載,至於起源何時,沒有確切的資料。數九是古人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實踐基礎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態反映和天氣徵兆的經驗總結。
在歷史發展中,各地的人們也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象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歌謠和順口溜。「數九歌」在南北各地都有,不過歌詞版本略有不同。
7. 冬至過後日出時間為什麼推遲
冬至後日出還越來越晚的原因是地球還沒有公轉到近日點,地球公轉因素會繼續使日出時間推遲,剛過冬至,白晝變長很緩慢,不足以抵消公轉因素導致的日出推遲,只有二者相抵,日出時間才最晚,之後才會提前。
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8. 為什麼冬至不是日出最晚,日落最早的一天
北半球「夏至」過後,日出時間一天天變晚而日落時間一天天提前,直到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我國農歷中的「節氣」,主要就是根據對太陽運行的規律而定的。
9. 冬至已過去很長時間了。白天漸漸長了,天黑的晚了,為什麼天亮的時間卻還是很晚
冬至過後,白晝逐漸延長.假若你不用北京時間,而用當地視太陽時,那麼確實冬至後日出就逐漸提早.然而,我們用的時間卻不是視太陽時,而是東經120度的平太陽時(這就是我們說的北京時間)冬至日的視太陽日長度是24小時0分30秒,(從11月3日到2月12日視太陽日都比平太陽日長)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的中午(視午)逐漸延遲.例如假如一個地方冬至日中午是11時30分5秒,第二天中午就是11時30分35秒,假若白晝不變,日出和日落都比冬至日晚30秒,不過,白晝變長了一點,但只延長了很少,只把日出比冬至日晚30秒抵消了一部分,日出仍然比冬至晚,並且1月8日以前,白晝的增長都抵消不了視午的延遲,所以日出繼續變晚,直到1月8日日出最晚.
10. 為什麼冬至過後比冬至前早上天亮的晚了
因為冬至過後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向南移動,而太陽光線取決於太陽位置移動變化。冬季,隨著太陽越向北移動,太陽直射點就會越往北,因而我國處於北半球,所以冬季日短夜長。
由於地軸是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區的晝夜長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兩極地區,太陽終年斜射,晝夜長短變化最大。
南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還會出現太陽終日不落或終日不出的現象,即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或者都是黑夜,這就是極地地區的「極晝」和「極夜」現象。在南北極點,有長達半年的極晝和極夜。

(10)冬至為什麼日出時間還沒有提前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冬冬至節氣的到來,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冬。這天北半球雖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但是,這並不是最冷的時候,所謂「冷在三九、四九」。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並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積熱」。
因而,冬至之前天氣通常不會很冷。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到了「三九、四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待到過了這個「冷鋒」之後,天氣就會漸漸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