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為什麼白天時間長
Ⅰ 為什麼每次火箭升空都在酒泉
我國載人航天發射場選址酒泉有5方面原因
新華網酒泉9月25日電 (鞏琳萌、江福梅) 我國載人航天發射場設計的前期工作,可追溯至1988年下半年。最初曾對酒泉、西昌、太原3個衛星發射中心以及中國南方等地進行勘選,最後選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主要有5個方面的考量:
首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當時已經建場30年,具有相當雄厚的物質基礎,各種設施基本齊全,技術保障、測控通信、鐵路運輸和發配電等配套完善。
其次,發射場區為戈壁灘,航區200公里以內基本為無人區,600公里以內沒有人口密集的城鎮和重要的交通干線,安全有保證。
第三,發射場區佔地5萬平方公里,地勢開闊,完全滿足待發段和上升段航天員救生要求,也是先進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最理想的發射和回收著陸場所。
第四,可以充分利用距離數千公里,並已基本形成的陸上航天測控網。
另外,場區內氣候條件乾燥少雨,雷電日少,容易滿足發射條件。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於1994年動工,1998年竣工,是世界上僅有的3個已經實施過載人航天發射的發射場之一。
http://news.sina.com.cn/c/2008-09-25/153816356278.shtml
Ⅱ 衛星發射基地為什麼要選擇在酒泉
衛星發射場的選定牽扯到著陸場、火箭殘骸落區、逃逸救生落區等各方面的選擇。發射場要盡量開闊,周圍居民要少,落區也要選人煙稀少、地域開闊、平坦的地區。
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最符合條件的。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北山)之間,地理位置為北緯38°09′~42°48′,東經92°20′~100°20′之間。
北部除少部分與蒙古國接壤外,大部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相鄰,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鄰張掖市。東西長約680公里,南北寬約550公里,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占甘肅省面積的42%。
(2)酒泉為什麼白天時間長擴展閱讀:
一、地形地貌
酒泉市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南部祁連山地是一系列3000~5000米的高山群,層巒疊嶂,陡峻高拔。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討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
酒泉盆地海拔1350-1500米。盆地南部是祁連山山前傾斜平原的一部分,海拔略高,約1500-1800米,向東北漸次降低,到夾山子北側為1340米左右。夾山以北的扇形沖積積平原帶,南起夾山北翼,海拔1400米,北迄北山南翼,海拔1200米,是謂金塔盆地。
黑河自天成切割北山,蜿蜒以至東北,在鼎新形成河谷平原,山地海拔1300米以上,平原1100~1200米,是謂鼎新盆地。安、敦、玉盆地是疏勒河流域的廣闊沖積平原,由一系列大小盆地和平原組成。
二、山脈
酒泉市地處阿爾金山東段和祁連山西段以當金山口為界。阿爾金山主峰高達5798米。祁連山脈山體龐大,有數條平行高峻的山嶺。
自西北而東南有野馬山、大雪山、討賴南山、沙果林那穆吉木嶺、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野牛脊山、察汗鄂博圖嶺、喀克吐蒙克、土爾根達坂山、賽什騰山。
疏勒南山的宰吾結勒(團結峰)海拔5808米,為區內最高峰。山間有蘇干湖、石包城、昌馬盆地。北部的馬鬃山(北山)由數列低山殘丘組成,海拔多在1400-2400米之間。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專家披露: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在酒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酒泉
Ⅲ 關於酒泉。西昌。太原。文昌的特點告訴我。
最優勢的氣候酒泉乾旱,能見度高,易於衛星發射和回收,太原在黃土高原,住宅洞穴的特點。
Ⅳ 某日酒泉晝長11時20分,西昌晝長11時40分。
選D。首先明確一點,該航天專家在酒泉看到日出,在西昌看到日落。酒泉晝長11小時20分,所以日出時間為當地6點20分,西昌晝長為11小時40分,可計算出當地日落時間為17點50分。當航天專家在酒泉看到日出也就是酒泉的地方時為6點20分時,西昌的地方時可以計算出為6點36分。(西昌在酒泉東邊4°,每一度4分鍾)換句話說,該專家在西昌時間的6點36分看到了日出,而又在西昌時間的17點50分看到了日落,那麼他經歷的白晝時間為日落時間—日出時間,結果為11小時14分。這個題目裡面的坐飛機的時間純粹是干擾因素,只要記住兩點:第一,白晝時間=日落時間—日出時間;第二相減的日落日出時間必須是同一個地方的地方時,相當於應用題的單位要統一!
Ⅳ 衛星發射中心設在酒泉的氣候原因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位置在額濟納旗,其氣候有以下特點:
額濟納旗屬內陸乾燥氣候。具有乾旱少雨,蒸發量大,日照充足,溫差較大,風沙多等氣候特點。年均氣溫8.3℃,1月平均氣溫-11.6℃,極端低溫-36.4℃,7月平均氣溫226.6℃,極端高溫42.5℃,年日均氣溫8.6℃。無霜期天數最短179天,最長227天。
額濟納旗日均氣溫0℃以上持續時期為3月中旬~10月下旬。年均降水量37毫米,年極端最大降水量103.0毫米,最小降水量7.0毫米。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始建於1958年10月,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現裝配、發射場位於北緯41.118,東經100.316。當時以「酒泉」命名,一是因為當時各國導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發射場地處茫漠戈壁,很難選一個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與發射中心距離最近,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城市。另外,1969年阿拉善盟曾劃離內蒙古自治區轄區,其中額濟納旗劃歸甘肅省酒泉市轄區,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旗又恢復為內蒙古自治區轄區。
Ⅵ 為什麼衛星發射中心要在甘肅酒泉
選擇原因之一,地理位置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米,酒泉市固然有一定的潛力,但是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地處荒涼的。但就是這個要素就非常關鍵。要知道,運載火箭在升空之後會進行一系列的分離,降低總重量的同時還能加大助推力。那麼第一批分離的助推設備就會很快的回落到地球上。如果火箭發射的位置就在城市附近,那從天而降的火箭分離體就會給周邊帶來近乎災難性的惡劣影響。那麼讓它們落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就理想多了。
選擇原因之二,自然條件
酒泉市所處的區域雖說比較乾燥,但是自然氣象方面的穩定性是相當的好。一般情況下火箭升空之後人們都會利用專門的設備進行飛行器的觀察,一旦天不好可能這個工作就會平添許多麻煩。酒泉市雖然乾燥一些,但是氣候條件相對穩定,而且雲彩數量稀少,一年下來晴天的天數很多。這就為火箭的發射、觀測提供了必要的地理條件。
選擇原因之三,保密性強
酒泉的衛星發射基地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是鮮有人能順利地進入其中。要知道,航空航天本就是涉及到國傢具體機密的領域。為了保證相關資料甚至一系列的行為模式都能夠被很好的保密,首先就要"淡出"人們的視野。遠離城市既能保證總體信號擁有更好的排干擾性、也能加大發射基地的隱秘特性。
酒泉當然也有它的缺點,從緯度上來看所處的地方就不能說是非常理想。畢竟理論上講越接近赤道發射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擁有更大的加速度)。現在酒泉除了常規的衛星發射任務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作用:教育用途。
總的說起來,這里雖然緯度偏高,但是它的作用卻絲毫不比其他三個衛星發射中心的任何一個弱。如果有機會去甘肅的話,能去酒泉看看也是一次很不錯的體驗。最近最火的事件就是嫦娥五號帶回了月球土壤,我國的航天事業又近了一步,作為從小聽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長大的90後,真的想起了諸多回憶。
Ⅶ 我國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選在位於北半球的酒泉,而不是靠近赤道的地方發射位置有沒有特殊要求條件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建設的第一個衛星發射場。它位於中國西北部甘肅省酒泉市東北地區,海拔1000米,始建於1958年,佔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該地區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年平均氣溫8.5攝氏度,相對濕度為35%-55%,環境條件很適合衛星發射。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要用於執行中軌道、低軌道和高傾角軌道的科學實驗衛星及返回式衛星的發射任務。1960年11月5日,這里成功地發射了中國製造的第一枚地地導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也在這里試驗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一號、長征二號丙及長征二號丁火箭已成功發射了20多顆科學實驗衛星。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這里發射成功。1987年8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法國馬特拉公司提供了發射搭載服務,使中國的航天技術從此開始走向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也在這里發射成功。1992年10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為國際用戶執行了發射任務,即利用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中國返回式衛星時搭載發射瑞典空間公司的弗利亞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獲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號試驗飛船從這里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後,「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神舟」五號飛船相繼從這里成功進入太空預定軌道。走進中國航天第一港戈壁深處航天城
Ⅷ 神舟十一號發射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期間,酒泉晝夜長短
2016年10月19日,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北半球秋季時間為9、10、11。2016年北半球秋分時間:2016年9月22日。春分和秋分時節,晝夜長短一致,均為12小時。秋分過後,白天時間變短,晚上時間變長,到冬至這天,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
Ⅸ 我國航天載人發射中心建在酒泉,主要原因是
您好
技術優勢在於酒泉基地的火箭是垂直檢測的,縮短了發射准備時間,可以防止載人航天在出現緊急情況下的救援迅速反應。
地理因素是因為
酒泉基地所在的地區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年平均氣溫8.5℃,相對濕度為35%-55%,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又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東至閩西,距離數千公里的陸上航天測控網,加上基地已建成多年,生活設施基本齊全,技術保障、測控通信、鐵路運輸、發配電等配套設施完善,條件很適合衛星及載人航天飛行器發射。
希望幫到您 望選為滿意回答 謝謝
Ⅹ 神舟14號發射成功,地點為何總選擇在酒泉發射中心
大夥兒了解載人航天的發射不但是把航天員送進外太空那麼容易的事,並且要考慮到未來怎樣回到?及其發射全過程一旦突發性出現意外又怎樣確保航天員的安全性。權威專家對這一系列問題作縝密細膩考慮,這也是把酒泉發射中心做為載人航天發射產業基地的關鍵緣故。
天舟系列貨運物流宇宙飛船和其他艙段的發射挑選「文昌」起飛,關鍵航天員安全性要素不用考慮到,文昌發射基地也是中國較為年輕的發射場。你還知道關於酒泉發射中心的什麼知識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