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為什麼找江淮代工
① 小米造車和哪個公司合作
小米造車在哪裡建廠一直都是大家所關心的事情,2021年8月16日,有媒體報道小米汽車總部和首座工廠確定落戶北京,小米官方並沒有回應。據悉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武漢、合肥、安徽、西安等地都有爭取小米造車的項目,但最終小米選擇了北京。
此前有不少網友呼籲雷總將總部和工廠設在雷總的老家湖北,甚至有網友跑到了武漢市商務局的留言板提問,而官方的回復是正在與該公司積極對接和推進汽車項目落戶武漢。
在宣布造車後的4個月內,雷軍已經參觀過多家車企,小米造車最大的問題是缺少生產資質,所以需要像蔚來那樣找有生產資質的廠家代工,6月底有傳言稱江淮汽車將與小米簽約,因為江淮有為蔚來代工的經驗,而且雷軍也是蔚來的股東之一。
不過江淮的工廠是在合肥,而現在傳出來的消息是小米選擇在北京建廠,並且2020年的時候,小米已經和北汽集團簽了戰略合作協議,或許北汽集團為小米代工也是有可能的。
② 江淮汽車將與小米簽約嗎
江淮汽車發布澄清公告:經公司核實,江淮或為小米代工的報道內容不屬實。截至目前,公司未與小米就合作造車進行過商議,也未達成任何合作造車的意向。
據此前報道,小米集團於今年3月30日正式宣布進入造車領域,小米集團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為100億美元,小米集團首席執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自小米宣布造車以來,雷軍頻繁出入各個主機廠,與長安、上汽、廣汽、長城等多個車企進行溝通交流。自6月份開始,小米官網就開始陸續招募與汽車行業有關的人才,包括自動駕駛工程師、電機開發工程師、高壓系統模擬與設計工程師。
動力集成負責人、車體架構專家、整車總布置專家等,工作地點包括北京海淀區和上海徐匯區。7月28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通過微博官宣,小米汽車啟動自動駕駛部門招聘,首批招募500名自動駕駛技術人員。種種跡象表明,小米造車仍處於搭建團隊、籌備造車階段。
相關信息
擺在小米麵前也就兩條路,要麼自建工廠自產自銷,要麼通過其它車企代工。小米汽車如果想要自建工廠實現自產自銷就需要獲得生產資質,而當前國家對於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把控十分嚴格,因此小米很難自行獲得生產資質。
那麼唯一快捷途徑就是通過收購有生產資質的車企以實現車型量產,此舉可以參照小鵬汽車收購福迪、零跑收購新福達。另一種就是選擇代工生產,這也是目前造車新勢力常用的方式,可以通過與傳統車企的合作實現車型量產的目的。
此舉可以參考海馬為小鵬代工、江淮為蔚來代工、長江為零跑代工等。從小米集團的資金來看,其完全可以通過收購具有生產資質的車企已實現車型量產,除了能夠降低成本,也能夠提高產品品質。不過,小米集團在造車上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即便擁有生產資質。
但是想要完全成熟掌握生產線短時間來看並不現實,想要立足造車領域也並非易事,而這種弊端可以通過代工的方式解決,當然產品成本也將提高,產品品質也無法得到實時監控。
③ 網傳小米汽車有望落戶合肥 江淮汽車代工
除此之外,由於江淮汽車自身的製造經驗優勢,以及合肥擁有蔚來、大眾、安凱、長安等眾多新能源製造企業的存在,因此在整車製造、關鍵零部件製造、相關配套設施等全產業鏈配套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
④ 小米方面辟謠:江淮為小米汽車代工再次被否認
易車訊 日前,從相關渠道獲悉,對於近日傳言小米計劃將收購江淮汽車的消息,小米回應稱:「經過和汽車團隊的同事確認,至今為止我們沒有和江淮汽車就造車代工、資本收購層面合作有過任何商議和接觸,我們不對市場傳言置評。」
在今年7月份就有報道稱小米汽車有望落戶合肥,江淮或為其代工。但江淮汽車回應稱內容不屬實。江淮汽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與小米就合作造車進行過商議,也未達成任何合作造車的意向。
小米造車的進度在加快,9月1日小米官方宣布小米汽車正式注冊成立,公司名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址為北京,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親自出任法人代表。據悉,小米汽車首座工廠落戶北京亦庄,首款車型計劃於2024年上半年量產。
此外,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於11月18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雷軍。經營范圍涵蓋新能源車整車製造、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技術研發、智能車載設備製造、鋰離子電池製造、銷售汽車、汽車零配件等,未來更多消息,持續關注。
⑤ 小米已經宣布造車,它將會找哪個工廠代工
關於在小米製造汽車的謠言層出不窮。經過多方傳言,官方公告終於來了。3月30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正式批准成立智能電動車業務。該公司計劃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車業務。初期投資100億人民幣,未來10年預計投資100億美元。雷軍,先生的首席執行官,也將是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其實用授權啟動,遠程閃燈找車等。小米手錶可以和汽車連接,可以隨時掌握車輛信息,實時更新充電進度,查詢續航里程清晰,開辟了汽車互聯網的新玩法。
未來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將與智能手機密切相關。基於對產業前景的理解和判斷,新車在資本市場上的市值會遠高於傳統汽車巨頭;蘋果,谷歌,阿里,網路和其他科技巨頭將跨越國界,直接加入智能新能源的軌道。與威馬,相比,愛馳智能技術優越,愛馳汽車一直有著全球視野,並出口到歐盟。在深入開拓中, 歐西歐,北歐東中等重要市場的同時,愛馳Automobile在海外的人氣也在迅速升溫。據最新報道,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愛馳汽車從愛馳出口1056輛汽車,因此,邊肖大膽猜測,此次與小米合作的知名新動力汽車公司很可能是歐盟品質的愛馳汽車。相信手機巨頭和知名新勢力的合作一定很有意思!
⑥ 江淮汽車發布公告:江淮或為小米代工的報道內容不屬實
以下為公告原文:
一、傳聞簡述
近期,有媒體陸續報道「小米汽車有望落戶合肥,江淮或為其代工」等內容。
經公司核實,江淮或為小米代工的報道內容不屬實。
二、澄清聲明
截至目前,公司未與小米就合作造車進行過商議,也未達成任何合作造車的意向。
本公司發布的信息以公告為准,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特此公告。
⑦ 收購江淮汽車小米回應:雙方未有商議和接觸
日前,針對小米計劃將收購江淮汽車的傳聞,小米方面回應稱,「經過和汽車團隊的同事確認,至今為止我們沒有和江淮汽車就造車代工、資本收購層面合作有過任何商議和接觸,我們不對市場傳言置評。」
此前,有報道稱,小米汽車有望落戶合肥,江淮或為其代工等內容。對此,江淮汽車發布公告回應稱,經公司核實,江淮或為小米代工的報道內容不屬實。當時,江淮汽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與小米就合作造車進行過商議,也未達成任何合作造車的意向。
資料顯示,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9月30日,法定代表人為項興初。2001年,江汽集團上市;2017年6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正式簽署合資協議,共同生產新能源汽車。
⑧ 意外的香餑餑!六大城市搶著要,小米汽車憑什麼這么牛
在智能 汽車 賽道上,小米已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小米 汽車 的一舉一動,外界都萬分關切。
然而, 小米至今仍未宣布其總部與 汽車 工廠位於何處。 在漫長的等待時間里,關於小米拿地建廠的傳聞不斷,武漢、成都、合肥、上海、北京、西安,六大城市先後與小米 汽車 聯系在一起。盡管每次「緋聞」都傳得有板有眼,可小米集團始終沒有正面回應過。
小米 汽車 花落誰家,依然是個未知數?
小米 汽車 能帶來什麼?
一家造車六家搶,小米 汽車 為什麼這么受歡迎?其實, 根本原因或許不在於小米有多牛,而是因為 汽車 工業本身足夠重要。
汽車 工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是工業的命脈。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就是一個龐大的上下游產業鏈。上游的 汽車 零部件、下游的 汽車 銷售、維修、金融等服務業,可以為一個城市帶來生機與活力。
遠的不說,就說前幾年上海引入特斯拉,一年時間建起工廠,三年時間便開始向歐洲出口新能源 汽車 。圍繞特斯拉上海工廠,逐漸建立起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在特斯拉工廠 3 公里遠的地方,就是其上游企業均勝電子工廠。
近日,國內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也與上海市政府簽約,雙方將在新能源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在上海臨港建立新的工廠,專門為特斯拉供貨。
寧德時代簽約上海
特斯拉的到來,為上海臨港帶來一大批新能源相關企業。據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稱,目前新片區已集聚智能新能源 汽車 相關企業100多家,分布在整車及車身部件、動力系統等領域。今年涉及總投資額約300億元,還有300多億元的重點在談項目。「計劃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 汽車 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佔到上海全市的4/5。」
上海引來特斯拉,孵化了一個新能源產業基地。如果某個城市拿下小米,同樣有機會復制特斯拉的事跡,憑空建立一個新能源產業鏈。
六大城市,各有優勢
小米 汽車 ,很多城市都想要,其中武漢、上海、北京三個城市希望最大。武漢不必多說,雷軍本人就是湖北仙桃人,大學就讀於武漢大學,他本人武漢也有著深切的感情。
小米武漢總部
單從 汽車 製造來看,武漢確實擁有很多優勢。武漢是我國重要的 汽車 工業基地之一,東風 汽車 每年 汽車 產銷量都名列前茅。小米 汽車 落戶武漢,很可能會選擇東風 汽車 代工,鑒於武漢市政府熱忱的態度,達成合作應該不成問題。
蔚來落戶合肥
相比武漢,合肥、成都、西安三個城市機會稍微小一點。在新能源 汽車 發展過程中,合肥可以說是明星城市,在蔚來最危險的時候投入重金,取得豐厚的投資回報。新能源 汽車 布局中,合肥已經聚集了蔚來、江淮、奇瑞、安凱、大眾、威馬等一大批龍頭企業。此外,合肥還有國軒高科等一大批新能源 汽車 上游企業。 單從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成熟度來說,合肥甚至優於武漢。
上個月,安徽高新技術產投消息人士等多方獨立信源傳出消息,安徽省國資委正在和小米 汽車 接觸,有意將小米 汽車 引入合肥。江淮 汽車 內部人士也透露,江淮 汽車 有機會為小米 汽車 代工,小米 汽車 首款車型有可能主攻 20 萬元以下市場,並將布局換電業務。
江淮 汽車 此前一直是蔚來 汽車 代工廠,在 汽車 代工業務上有成熟的經驗。如果小米選擇合肥,選擇江淮 汽車 ,某種程度上將減少許多阻力,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造出真正的小米 汽車 。
在第二梯隊三個城市中,成都與西安機會不大。目前看來,當地政府都在積極引入小米 汽車 ,可除了政策優惠之外,並沒有太多優勢。反而是北京、上海兩大一線城市,擁有其他城市沒有的優勢,或許在這場競爭中彎道超車,拿下小米 汽車 這個項目。
先看上海,這個全國最大的 汽車 城市。上海大眾、上海通用、特斯拉、蔚來,從傳統 汽車 廠商到新能源廠商,全都將總部設在上海。
上個月,小米官網發布了上百條與 汽車 行業相關的招聘信息,其中車輛動力學性能開發專家、CFD 模擬分析專家以及空氣動力學開發專家等之外,工作地址均在上海徐匯區。
當然,僅憑招聘信息分析小米 汽車 落戶所在地顯然不科學。畢竟,小米 汽車 早前在北京發布了更多 汽車 相關崗位。
上海在引進小米 汽車 最大的劣勢或許是政策優惠。當初引入特斯拉,上海市破天荒批了一大塊地,給了許多優惠貸款,還給予特斯拉獨資資格。 如此待遇,簡直絕無僅有。 相比特斯拉這樣的行業龍頭,小米 汽車 目前只有個規劃,研發人員還在招募,核心技術幾乎沒有。面對這樣一個初創公司,上海市或許不會拿出多麼誘人的優惠。
北京,小米的最終選擇?
六大城市競爭小米 汽車 落戶地,成都、西安已經率先出局。上海、合肥本身已經有新能源 汽車 企業,小米 汽車 對於她們,只能算是錦上添花。那麼,剩下的武漢與北京,就成為可能性最大的兩座城市。
小米總部設在北京,第二總部設在武漢,兩個城市都與小米有莫大的淵源。 而在比拼軟硬實力方面,北京顯然優勢更大。
首先,北京是全國最大的新能源 汽車 銷售市場,小米 汽車 落戶北京,可以就近獲得大量用戶與粉絲。
其次,北京擁有諸多互聯網資源,卻鮮有新能源 汽車 整車工廠。理想北京工廠尚未動工,網路Apollo、小馬智行等智能出行企業也沒有在北京建立生產基地。小米 汽車 工廠若是落戶北京,可以像特斯拉一樣,帶來大批上下游企業,甚至可以為北京帶來一個完整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
再其次,新能源 汽車 涉及大量自動駕駛、智能化崗位,北京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最為集中的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網路、小馬智行等公司潛心研究自動化駕駛多年,積累了無數經驗豐富的員工,整個北京自動駕駛人才儲備相當雄厚。
最後,北汽新能源可以為小米提供代工服務。半年前,小黑在《售價10萬以上,小米 汽車 你敢買嗎》一文中表示,北汽藍谷麥格納三電技術成熟、自動駕駛技術達到 L2.5,最有機會成為小米 汽車 代工廠。若是小米 汽車 公司真的落戶北京,只需做好研發工作,就可以快速造出第一輛小米 汽車 。
從最新傳出的消息來看,小米 汽車 落戶北京似乎已成定局,或許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正式發布。糾結了半年多,小米 汽車 落戶問題終於要告一段落。接下來,小米 汽車 應該會將工作重心投入到 汽車 研發之中。小米 汽車 的雛形,正在小米 汽車 工程師的電腦里孕育,或許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見到它的真容!
圖源:谷歌、小米官網、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