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不带孩子出门
1. 为什么晚上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是迷信还是另有其因
孩子一般都喜欢出门玩,家长也会傍晚后常常带孩子们出去散步,在小区或者小区周边走一走,但如果是已经会走路的孩子通常都比较调皮,晚上外出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有些家长就不赞成晚上带孩子出去玩,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看看为什么晚上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是迷信还是另有其因?
晚上尽量不要带孩子外出,其实不是迷信,只是孩子的安全隐患问题比较大,家长如果晚上带孩子外出就需要集中注意力陪着孩子,最好不要让孩子自己跑出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玩耍,如果是夏季要给孩子及时的更换汗巾,避免出汗一直捂着容易感冒发烧,温水也要多补充。
2. 为什么有些妈妈不喜欢带孩子出去带孩子出去玩有什么好处
对于假期带不带孩子进行户外旅行,家家都有各自的看法,愿意带孩子外出的,大多抱着让孩子长长见识,亲近大自然的想法,顺便还能增进一下亲子关系。
那么不愿意带孩子外出的是出于什么原因呢?1、 孩子那么小,知道什么
有家长会认为,孩子太小了,就算出去看了,又能知道些什么,等长大了难道还能记得清小时候看了些什么?纯粹浪费钱。
有的家长还认为,带孩子出去玩玩看看就能长见识了?玩着玩着心野了还怎么学习?还不如多背点课文、写点试卷来得实在呢,起码孩子成绩能上去点。
就像是曾今一度兴起的读书无用论,认为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出去了还不是给被人打工,早几年不读书出去打工不仅省了学费,还能多赚几年钱。
这种想法太主观了,大人们总是试图用自己以为的“为你好”控制孩子的思想。
家长认为孩子读书没用,就不想让孩子读了,家长认为孩子外出看的东西记不住,就把孩子外出的机会全部扼杀了,家长觉得这个东西对孩子没用,就不管孩子怎么想的,一句“为你好”堵住悠悠众口。
家长,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多带孩子出去看看,给孩子多点感受世界的机会不好么?
孩子小时候看的东西就算长大了记不住,可是你敢说小时候妈妈教的握筷子的方式长大了也记不住?对呀,握筷子每天都在握,可就算一段时间不握了,难道就把握筷子的方式忘掉了吗?
孩子看到的东西就算当时记不住,可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只有当时。
2、 人生观
孩子在旅行的途中,必定会见识各种各样的人,看到各种各样的行事方式,有好,也有坏,更能了解多种多样的人、事、物,也能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形成一个更为丰满的人生观。
你无法预料孩子未来会成长为什么样子,但你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孩子添加更多的可能性。
让孩子的未来能够有多种选择,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可以自己思考、自己选择,可以在了解多种情况后做出自己最想要的的选择,而不是学着父母的样子,或碌碌而终,或枯燥结束。
3、 世界观
户外旅行,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学习机会。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固然能够有所提升,但永远单一的“死读书”,更多的恐怕是纸上谈兵。
适当的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既是给孩子行万里路的机会,更能让孩子将读书带到现实世界中,见识的多,孩子的世界观更能完整。
给孩子旅行的机会
孩子可以在看到大海时感慨,原来书里说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如此的气概;
孩子可以在高山上俯瞰时感慨,原来书里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这般的气魄;
孩子可以在看到大漠时感慨,原来书里描绘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这样的气势。
多带孩子外出去看看,可以让孩子的眼界更加开阔,而不是被在家中的小小世界困住,甚至“困住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