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大学前出国

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大学前出国

发布时间: 2022-06-13 21:24:41

⑴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出国留学为什么

引言:在以前的时候出国留学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不少家长都挤破头让孩子出国留学。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情况也变得有一些变化了。那么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出国留学呢?为什么?

⑵ 孩子高考成绩未达本科线,要不要让他出国或去港澳读副学士

出国或去港澳读副学士,是先读一年预科班,之后通过考核,继续读四年。四年内修够绩点,即可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因为对入学成绩要求较低,近年成为成绩一般的大陆学生和家长颇热衷的选择。

刚刚过去的高考,朋友孩孩子高中成绩一般,向父母提出要填报了香港某大学副学士班。父母咨询我意见,我当然建议他填报,理由很简单:孩子有此要求,顺其意愿,先稳定考生心态,最后是否选择再说。

高考成绩公布,孩子果真达不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父母纠结了,要不要让孩子出去读呢?继续找我探讨,这次不能简单回答是否了,至少得综合考量“经济”与“压力”两方面问题再做抉择。

这也是一个在外读书孩子的家长的经验总结,希望对有需要的父母有参考意义!

Lee&Jade

2021.08.02

⑶ 越来越多小孩出国留学,什么小孩不适合出国留学

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会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但有一些孩子也不太适合出国留学。首先孩子的口语交际问题绝对不能出现问题,才能考虑给孩子送出国留学。如果孩子连最基本的口语交际问题都不会,再给孩子送,出国留学以后孩子会因为语言沟通的不便利,从而会受到影响。大部分的家长考虑给孩子送出国留学,只是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但是因为说话沟通交流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出国并非是一件好事儿

家里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家长都会考虑给孩子送出国,但是家长也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考虑。等到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如果孩子有想出国留学的想法,家长在考虑把孩子送出国。但是因为孩子正式上小学或者是上初中的年龄段,给孩子送出国留学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年龄太小,也不适合一个人早早的独立。

⑷ 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出国留学是好的选择吗

序言:如果孩子没有考上大学的话,那么小编建议父母可以考虑一下让孩子出国留学。但是出国留学的费用比较高,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是普通家庭的话,小编不太建议让孩子出国留学,我们可以让孩子去上国内的大学。这样就能够让孩子有所发展,对于孩子来说,考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可以让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只要是孩子喜欢的,那么父母都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支持。

⑸ 家长观点:为什么不让孩子过早出国留学

我女儿刚满8岁,读小学二年级。几乎从她出生至今不断有人问: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她出国?

说实话,我一直不认为出国读书是个必选项,尤其在初等教育阶段。

对于像我们这样中等收入、在可见的未来也不太可能有发财机会的家庭来说,孩子中学就去国外读书,虽然说不上砸锅卖铁,但也要勒紧腰带,还多半要一家人分居异处,最关键的是,为什么呢?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爱人曾经驻外两年。在基本没有经济压力和语言问题的异域,我们两个成年人尚且觉得适应有困难,那种和身边世界产生不了联系的文化疏离感,让我们任期一到就急急回国。我身边也有在国外拿了学位并且有不错工作机会的朋友,因为同样原因选择回国的。

很难想象,一个正值青春期、叛逆期,心理和情绪都跌宕起伏瞬息变化的孩子,被丢进一个陌生、语言半通不通或者完全不通、学业压力紧迫、远离朋友的环境,要面对怎样的心理风暴?当面临危机和情绪崩溃时,他如何自处,是否了解何处求助,能否生发出自我调解的能力?如果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就替孩子作决定,我觉得不是负责任的父母。

国内教育的确有诸多问题,无可辩驳,然而正如国外教育也同样不完美一样,这并不是一个零分一个一百分的选择。在舍弃一种选择时,应该考虑各种而不是以优比劣。

复旦大学一位英语老师,曾给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道考题:默写十二星座英语单词及音标,错一处即10分全失。意在让学生明白学英语不在IQ多高,而是要下死功夫的。他觉得这是一道送分题,结果拿到10分的同学寥寥无几。

媒体如今对国内教育问题的某些批判,也多少有妖魔化嫌疑。没有学习不需要付出努力,英语单词就是要死记硬背,数学就要重复练习,语感只能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学习的必由之路。不惟中国孩子如此。真正优秀的国外中学,学习压力绝不会比国内轻松。如果只是冲着国外教育的“轻松快乐”而去,那多半是想得太简单了。

更有不少孩子对国内学校教育的适应不良,根源恐怕还在自己,在家庭。

父母与孩子亲密接触,建立起良好亲子关系的时间窗口,大约也就十来年。在尊重天性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意志、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才应该是父母之责的重中之重。机会窗口错过了,再做修补,即便费更多时力也未必能挽回。

而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与养从小缺课,在爱的名义下或者控制或者高压,或者放任自流溺爱纵容,或者觉得是为他好而替他安排一切……从小一步步埋下的“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暴露出“果”:

丧失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找不到对探索自我和这个世界的兴趣。从来不被尊重意愿与选择的人,生发不出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和责任心。没有内在动力,不是出于自由意志选择下的道路,遇到困难,就难有坚持的自信和意志。

体现在学习上,成绩自然难如人意。而这些因素不仅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有莫大影响,在成年人也是需要持续修炼的功课。以为换个不一样的地方就会一切不同,也只能说是一厢情愿。

任何学校教育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天赋异禀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送孩子出国读书都不是小事,作出这个决定的父母,势必都经过种种考量。于我,当孩子建立起基本的身份认同,性情、心理相对稳定,拥有起码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模糊感觉到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方向时,才是孩子出国学习的合适时机。

为什么孩子要出国读书?不是因为不能适应此处,被迫的逃避,而是体验更丰富更广阔世界的路径(只为镀一层金粉不知骗谁玩的三流野鸡学校不在此讨论之列)。和我们小时候一本英文课外读物也难觅不一样,网络时代,只要有兴趣和目标,以及为此努力的意志力,最不缺的就是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父母之责任,我觉得始终是帮助孩子认识发现自己喜欢的,鼓励他把喜欢变成擅长的努力,支持寻找相应的社会机会,安身立命。这个过程,应该从小开始,至他离家独立,像一株植物,依据种子特性,配合恰当的土壤阳光水分,适时修剪,开花结果,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硬要让橘子长成苹果。

教育的终极问题,要指向的其实是作为人的本质:你从哪里来,你是谁,要到哪里去。父母涉及的种种选择,归根结底,涉及的也是父母的人生观,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是否尊重他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并不是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出国读书,只是漫长成长过程中的一环,前因,后果,环环相扣,决定着这一步为什么要走,怎么走。

每个孩子的天性个性不同,生长际遇不同,家庭的资源不同,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各有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而这种种,都是论及“教育”发生作用时的必然因素。当泛泛的规则和原理运用在每个家庭,以及每一件具体的事情时,常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在这个题目下的结论,不同家庭各有不同,只不过作出结论的价值坐标都有哪些,权重如何,却可互相借鉴参考。

⑹ 有能力为什么不选择让孩子去国外求学

1.美国名校申请早班车 到美国读高中,给学生创造了更多进入美国Top50大学的机会。知名的高中有麻省的PhilipsAcademy-Andover,新泽西州的PeddieSchool,康州的TaftSchool,加州的Cate和Thatcher等等。优秀高中就好似美国顶级本科院校的预科班,进入一所好的高中,等于一脚已踏入美国顶尖院校的大门。 2.语言能力的提高与融入 中国应届高中生入学美国本科院校后,因语言问题和学业繁重,很多学生无法在短期内适应美国教学和生活环境。到美国读高中,从小接受正统的美国教育,为基础课程和应试能力打下良好基础;美国大部分高中向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开设ESL语言课程,并且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分为高、中、低级课程,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选修AP课程(大学预备课程)或IB课程,进入大学后直接转为大学学分。 3.优秀的教学品质 美国高中因材施教,注重诚信培养,小班授课,互动教学。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课,学校辅导员指导安排课程。到美国读高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调查、撰写论文和报告等的学习能力。 4.丰富课余生活和培养社交能力 美国本科申请除学术能力外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考察申请者的个人才能、社会能力、交际能力。美国高中学校为学生自由开展与参与各种社团提供便利。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奉献个人爱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成为美国高中生活的重要部分。一些高中还将社工活动制定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5.寄宿生活锻炼独立能力 美国私立高中一般采用全日制寄宿制,学生在宿舍管理老师的监管下科学作息。封闭式的住宿生活,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使得国际学生在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更快地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 6.早期职业素质的培养 美国高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并给予职业方向的指导。到美国读高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同时,也促使他们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据美国教育部统计,目前,几乎每一位美国高中生(96.6%)在毕业前都会修习一些职业课程,45%的高中生平均修习至少3个学分的职业课程。美国大约一半的高中生和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把职业课程作为他们学业的主要部分之一。高中职业课程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术天赋较好的学生。 综上所述,到美国读高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就读美国高中也可以为将来申请美国大学打下基础。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年龄太小,去美国高中读书可能会很不适应,其实任何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辅之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所造就的,有些人实际年龄30岁,但可能心理年龄只有20岁,做事却总是不成熟;有些孩子可能只有17岁,但思考问题却比大人还成熟。什么时候该出国与年龄无关,而是与孩子的性格、英文水平、生活自理能力等悉悉相关。宋氏三姊妹也都是小留学生,鲁迅、郭沫若、邓小平也都是小留学生,他们大都是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漂洋留学。尤其是最近两年网络聊天工具的普及,使得很多海外求学的中学生与家长的相互交流变得比较简单使得家长依然可以与孩子进行亲情、价值观的交流。在留学期间,只要家长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只要孩子的英语准备好,只要家庭的经济状况较好,其实留学的年龄并不是问题。 因此,中国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挤得头破血流,甚至因为高考的强大压力而导致孩子性格和各方面综合素质发展受到限制,在家庭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鼓励孩子出国留学,接受更全面的教育。家长可以在平日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鼓励孩子多看一些英文的电影、电视或是看一些简单有趣的英文书籍。此外,日常生活中应多锻炼孩子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开朗大方的性格以使孩子在到美国后能快速地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学习,并尽早度过适应期。

⑺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好处是什么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好处是什么?

3.独立性和做事能力。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要自己做很多事情。他们脱离了以前国内很多家长帮忙做事的现象,不得不自己动手做事,锻炼了自己做事的能力,增强了相对独立性。对留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和锻炼。高中生适应性强,学习能力强,尤其是出国留学,会让孩子迸发出无穷的动力,挖掘潜力。而且国外的教学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和实践课程,不像国内的高中课程都是往“深”走,忽略了知识的宽度。国外的课堂不一样。他们不仅在课外活动中考察学生各科知识点和作业,还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人生、生存和未来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⑻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出国留学

对于普通家庭来讲没有必要让孩子出国留学,可能在过去几十年里面,大家对于出国留学是比较的追求的,觉得国外的教育资源就比国内好。但现在国内以及国外的前景以及发展趋势是不一样的,出国留学的人回来不一定比国内的学生混得好。

国内的教育资源都已经算是很不错了,真正优秀的人在国内一样是可以取得很优秀的成绩的,而且在国内学习的话,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是更加的了解的在毕业之后出来找工作也是更加的具有优势的。

热点内容
流水班的车票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5-22 20:12:10 浏览:314
为什么晚上睡觉感觉要动 发布:2025-05-22 20:11:35 浏览:663
为什么渔场的鱼颜色很浅 发布:2025-05-22 20:11:31 浏览:436
小米做饭为什么 发布:2025-05-22 20:00:16 浏览:84
冲刺时间为什么很短 发布:2025-05-22 19:55:32 浏览:761
为什么农村的女人要彩礼 发布:2025-05-22 19:47:25 浏览:357
为什么小米4手环 发布:2025-05-22 19:45:00 浏览:801
陕西的猪肉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5-22 19:44:51 浏览:14
为什么血尿有时间浓有时候淡 发布:2025-05-22 19:44:01 浏览:706
未婚女人为什么会看上已婚男人 发布:2025-05-22 19:38:14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