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眼睛为什么有肉轮

眼睛为什么有肉轮

发布时间: 2023-05-16 21:33:00

‘壹’ 眼睛与五脏六俯的关系是什么吗

眼睛是十二对脑神经中第二对脑神经和第三对脑神经支配,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是文学上的赞美词。

眼睛在中医认为与肝脏有关,肝主目。在西医,眼睛与血液,视网膜神经细胞有关,营养医学认稿知为研究与营养有直接联系。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藏血,有疏泄体内气机的作用,当肝阴虚或者血虚无法上荣键模消于目就会导致眼睛容易疲劳干涩等等,反之,肝火旺,比如烦躁大怒,上攻于目就会导致双目红赤,甚至发炎等等

五轮学说最早源于《内经》对眼与脏腑关系的论述, 《灵枢·大惑论》曰:“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 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 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发展为五轮学说,以眼 部不同部位的形色变化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眼部与 脏腑相关部位是:目内眦与外眦的血络属心,称“血轮 ”;黑睛属肝,称风轮;白睛属肺,称气轮;瞳仁属肾 ,称水轮;上下眼睑属脾,称肉轮。

眼部五轮图 此说在宋代多种医学着作中多有发挥。如《太平圣惠 方·眼论》记载:“肝脏病者,应于风轮,……心脏病者 ,应于血(轮),脾脏病者,应于气轮,……肺脏病者 ,应于气轮,……肾脏病者,应于水轮”,对于五轮的 名称,五轮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各轮的主要症状等均 有一定的论述。但是此时五轮在眼中分部仅瞳神属水 与白睛属气较为明确,其余各轮均有缺失。而据考成 书于北宋的《秘传眼科龙木论·龙木总论》当中也有关 于五轮的记载,但“黑睛属肾”与“肝应风轮在内无形”的 说法,又与后世相左,说明至此时五轮的眼部分属尚 未完全定型。直至南宋末年,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 论》始将五轮的眼部分属明确为:“眼属五脏,首尾赤 皆属心,满眼白睛属肺,其上下肉胞属脾,两中间黑 瞳一点如漆者,肾实主之”。此说得到后世眼科医家的 认同,将五轮学说的主要内容基本固定下来。

一、肉轮:即上下眼睑、属脾。因脾主肌肉,故称眼 睑为肉轮。

(一)正常现象:脾胃消化吸收与运化的功能正常则 眼睑色黄丰润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

1.眼睑下垂、眼睫无码粗力。多中气不足。

2.目乏,多脾虚夹风。

3.眼睑非炎性浮肿,多脾虚夹湿。

4.眼睑红肿硬,多脾胃积热。

5.眼睑湿烂、痒痛,多脾有风湿热。

6.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多脾胃湿热有瘀。 7.睑结膜颜色变淡,多脾虚血少。

二、血轮:即内眦,属心。因心主血,故称血轮。 (一)正常现象:血脉流畅则内眦部血管红活而有光 彩。

(二)病理现象:

1.内眦部充血、刺痛。多心火上炎。

2.内眦部红肿流脓,多心火炽盛,兼有瘀滞。

三、气轮:即白睛部分(包括球结膜与巩膜),属肺 。因肺属气,故称气轮。

(一)正常现象:肺气充沛调顺,邪不易入,则白睛 色白而润泽。

(二)病理现象:

1.球结膜充血,多为热邪犯肺。

2.球结膜水肿,多为风邪犯肺。

3.球结膜肿胀而混浊,为肺热亢盛。

4.眼分泌物深黄而干结,为肺实热;淡黄而稀薄,为 肺有虚热。

5.巩膜充血肿胀,多肺热郁结或郁火上犯于肺。

四、风轮:即黑睛部分(包括角膜、房水、前葡萄膜 )属肝。因肝主风,故称风轮。 (一)正常现象:肝气和顺,肝阴充足,则黑睛色青 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

1.角膜溃疡,表面白色为肝热,带黄色为肝脾湿热, 此时舌根部常有黄腻苔。

2.角膜溃疡表面较清洁,或呈灰色,为气虚或肝阴不 足,后者常伴有淡红色的角膜新生血管。

3.角膜或虹膜新生血管粗大者,多火郁于肝,或气滞 血瘀;细小者多肝阴不足。

4.前房积脓,为肝脾实热。

5.瞳孔紧小,多血分有热、或肾热。

6.睫状压痛明显,多肝热重。

7.角膜葡萄肿或眼球突出,多肝火旺或肝气盛。

五、水轮:即瞳孔,属肾。因肾属水,故称水轮。

(一)正常现象:肾阴盛阳充沛则瞳孔色黑有神,目 光炯炯。

(二)病理现象:凡外眼正常而自觉视物模糊,眼前 黑花飞舞等,皆归入曈神疾患(即内障)的范围。包 括现代医学的所有玻璃体病、眼底病、视神经病,多 以肝肾不足为根本,但发病开始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 脏腑气血失调的症状。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五脏 健康 的一个全息投影,而且也是整个经络体系的一个参照点!这个是一个比较高深的科学,要全部的了解以现代的知识还做不到!不过古人到是有比较多的经验传承,但能了解到人比较的稀少^_^

传统医学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认识到眼睛虽然是一个局部器官,但是它与全身,特别是与脏腑、经络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眼睛可以反映出人体各个脏腑的精气的盛衰。整个的眼窝是精气的表现,其中肾的精华表现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睛是由肝精来决定的,因为肝开窍于目;心的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肺表现为白睛;脾的精华表现为约束整个眼系。

祝 健康 。

肝脏好与坏大多从眼睛就能看出来。

‘贰’ 为什么我眼睛上面的肉很多

这“多肉”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眼睛多长出来像肉一样的这片东西,眼科医生称为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老百姓常见和多发的眼疾,我们爱称它为息肉,鱼眼肉。指眼结膜增生而突起的肉状物,侵入角膜及覆盖瞳孔,因像昆虫的“翅膀”而得名“翼状胬肉”。常见于角膜鼻侧(内侧)或颞侧(外侧),常常是单眼或双眼受犯。

较小时无明显症状,长到一定程度后会逐渐影响视力及外观。

胬肉有什么危害?

翼状胬肉不仅可以引起眼红、流泪、异物感及影响外观及容貌,当胬肉向角膜中央进展时可引起散光,若遮盖瞳孔则将严重影响视力,肥厚挛缩的胬肉可限制眼球运动。一旦胬肉浸润程度加深,达深基质层,形成瘢痕,即便手术也难以恢复到最佳视力状态,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失明。是会被你忽视的“慢性眼疾病杀手”!

哪些人群最容易得翼状胬肉?

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是翼状胬肉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虽然高发人群多为老年人、户外作业者,但很多年轻人受环境、没有做好防晒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翼状胬肉的发生。

是否一定要遮挡“黑眼珠子”

才需要动手术?

胬肉并不是一定要遮挡“黑眼珠”才需要做手术,小而静止的胬肉一般也是建议手术治疗的;另外胬肉虽小但是比较肥厚、发红、血管增生比较明显的,也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只要胬肉影响了视力、外观或有不适症状,就要尽早治疗,切勿忽视。胬肉生长时间越长,越容易在局部角膜留下斑翳,即使手术切除胬肉,斑翳也会永久性留下,从而影响视力和美观。

胬肉要怎么治疗?

翼状胬肉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只能通过手术切除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临床常用术式均以切除翼状胬肉为基础,并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羊膜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效果显着。

邵阳爱尔眼科医院推出睛致胬肉手术,是在普通胬肉手术的基础上加于生物羊膜覆盖。生物羊膜不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细胞增殖空间,大大降低胬肉复发率及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而且生物羊膜更快地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及术后结膜渗血的吸收,很显着得降低手术后感染的风险。

‘叁’ 眼袋的形成原因眼袋怎么去除最有效果呢

怎么去眼袋最有效?

起床后按摩:早上起床后,是去除眼袋的最佳时间。人体在睡眠时,身体新陈代谢的速率会降低,眼部皮肤的循环速度也会相应变慢。洗完脸后,双手顺时针按摩眼部肌肤,五分钟左右即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眼袋。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假性眼袋。用热水敷眼睛可以有效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对预防眼袋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睡前用热水敷眼睛效果更好。有些眼袋是人体积水造成的。所洞搜以吃一些消肿利尿的食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去眼袋的作用。

眼袋和黑眼圈的区别

眼袋鼓鼓的,黑眼圈和皮肤齐平。黑眼圈是由于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疲劳、熬夜、自然衰老等原因造成的眼周局部棕蓝色、黑色色素沉着。它们主要集中在下眼睑,严重时也可累及上眼睑等部位,形成类圆形的圆圈。黑眼圈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静脉淤血型、天气阴暗型和衰老型。眼袋是指下眼睑组织肿胀,下眼睑皮肤下垂,呈带状下垂的表现。眼袋明显的患者,黑眼圈更通畅。这两种处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黑眼圈的治疗主要是外用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口服美白药物,然后配合色素和激光治疗。眼袋主要通过手术治疗。

‘肆’ 做完全切双眼皮两年了有肉条怎么回事

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自己身边的朋友做完眼睛半年后,还是有肉条感呈现?为什么有些人做了眼部整形后宛如天生?也许有些友友对“肉条感”的眼睛并没有什么印象,其实肉条感指的是,双眼皮切口线下方局部有隆起,类似下睑卧蚕,如果割完双眼皮以后,上睑出现类似卧蚕样的东西,称为肉条感。

在眼综合术后水肿、瘢痕增生期过后,术后0.5-1年肉条感还存在链芦燃,想要消除可以做眼部修复手术,将眼轮匝肌去掉或者展平缝起来,当然,想要术后拥有妈生款双眼皮,棚虚还是要选择正规机构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哗颂。

‘伍’ 在中医里眼睛和哪些内脏器官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藏象学说:肝开窍于目
经络学说: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耐野经膀胱经等阳经起于眼睛周围。
五轮学说

之所以谓之为“轮”,是取其形圆如车轮,能灵活运动之意。
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在《灵枢•大惑论》中又将眼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后世据此发展形成了五轮学说,进一步明确了目与脏腑的关系: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高滚为“血轮”,因为心主血,血之精为络;黑珠属肝,称为“风轮”,因肝属风主筋,筋之精为黑睛;瞳人戚亩余属水,称为“水轮”,因为肾属水,主骨生髓,骨之精为瞳人;白睛属肺,称为“气轮”,因为肺主气,气之精为白睛;眼胞属脾,称为“肉轮”,因为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眼睑)。
因此,观察目部不同部位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脏腑的病变,对眼科和内科疾病的诊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陆’ “脏有所病,必现于轮”,轮是指眼睛哪里

中医常常通过“望闻问切”来初步诊断一个人的身体的病症,这是真的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毫无疑问,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的异常往往可以由里及外的在体表上有所体现。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觉到身体某些地方不舒服或者是有疼痛感,一定要多加注意,可以看看自己的五官是不是有什么变化,及时地就医问诊,积极治疗。随时关注五官等体表的变化也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积极地锻炼身体,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处等待着大家。


‘柒’ 眼睛里面有长肉是怎么回事

你看一下。是白色的嘛??如果是白色的那是脂肪粒。可能是你使用过油的面霜或乳液。,又或是眼霜用的太多了。。也可能是晚上睡的太少的原因。。。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眼睛周围少用护肤品擦。。多喝点水。。多补充点觉。。相信不出三天。。就会好多了的。。

‘捌’ 眼睛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器官,大脑中大约80%的知识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辨别十色,欣赏美景,观看表演,都离不开眼睛,眼睛是支持日常活动、获取信息一个必不可少的器官。

但在祖国医学的理论中,眼睛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着作《灵枢·大惑》上记载:"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认为眼睛和人体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帝内经》上也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于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也说明了眼的功能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脏的精气上注于目,精气的充足,目光炯炯有神,视觉正常。按照生物全息理论,眼睛是有独立功能的器官,是反映整体健康状况的全息胚,是整体的缩影。

古人还生动地比喻:天之精气宿于星月,人之精气在于两目。这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反映了眼睛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叙述了很多关于眼睛与人体及脏腑的重要性,那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眼睛五轮望诊。

一、关于“五轮”

五轮学说起源于《内经》,五轮中的“轮”是比喻眼珠形圆而转动灵活如车轮之意。五轮学说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即现代眼科学所说的眼睑、内外眦、结膜和巩膜、角膜、瞳孔)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

肉轮属脾,病位在胞睑,常与脾、胃有关;

血轮属心,病位在两眦,常与心、小肠有关;

气轮属肺,病位在白睛,常与肺、大肠有关;

风轮属肝,病位在黑睛,常与肝、胆有关;

水轮属肾,病位在瞳神,常与肾、膀胱有关。

中医认为"轮属标,脏属本,轮之有病,多由脏失调所致",脏腑的病变能相应地在眼部出现某些特征,依次观察眼神,眼睛各轮位和区域的色泽、形态改变,便可推断脏腑的病变,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

二、眼部五轮望诊

1.气轮:眼球的外层白睛部分包括球结膜和巩膜。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称气轮。

肺与大肠相表里,气轮反映肺或大肠的疾病。

正常白睛色泽犹如煮熟的蛋白,白中带微青。

白睛赤者为肺火,有血丝,眼胞微红肿,面带倦容,多提示劳神过度,缺乏休息。

白睛部分呈鲜红血斑,界限分明,乃热入肺经,血热妄行,或风寒袭肺,剧烈呛咳,外伤等所致。

白睛呈黄色,多为黄疸。

白睛淡白、面色无华,主贫血及气血不足。

2.血轮:眼睛内外眦,包括两眦部的皮肤、结膜、巩膜和泪腺等。眼内外眦在脏属心,心主燃差血脉,故称血轮。

心与小肠相表里,血轮反映心或小肠疾病。

目眦赤者为心火。

目眦淡白者主心血亡。

目眦青者为肝病。

目眦判拍处眼屎多稠黏,主风热诸病。

3.风轮:眼睛角膜、前房和虹膜部分属黑睛。黑睛在脏属肝,肝主风,故称风轮。

肝与胆相表里,风轮反映肝胆疾病。

角膜周边红赤,眼珠肿痛为肝火。

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

角膜清澈为寒,角膜暗浊为热。

角膜周围有灰色环为血脂代谢紊乱。

4.水轮:瞳孔及其后方的晶状体、玻璃体、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和视神经部位是瞳神。瞳神在脏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

肾与膀胱相表里,瞳神反映肾或膀胱疾病。

瞳孔缩小见于肝肾俱伤,元气衰弱皮冲皮,常为吗啡、有机磷中毒,颈交感神经麻痹,虹膜睫状体炎。

瞳孔散大见于阿托品类药物影响,低血糖等,癫痼、麻醉、濒死状态。

瞳孔区乳白色见于白内障、增殖性视网膜炎。

瞳孔灰黄色见于眼球内化脓性炎症。

瞳孔呈青绿色反光是青光眼的主要特征。

5.肉轮:眼睛的最外部分,包括上下眼睑皮肤、肌肉、睑板腺和睑结膜。此部位属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

因脾胃相表里,肉轮反映脾胃疾病。

眼睑色晦暗者,多属肾虚。

眼睑色青多主痛症。

眼睑红肿为脾胃有火,黄赤湿烂为脾胃湿热。

上眼睑晦暗者,多为寒痰,上、下眼睑有青色或眼圈灰暗多为疲劳、失眠,眼胞灰黑的妇女,多有月经不调、妇科之疾。

眼睑皮肤淡白,轻度水肿,伴有气短心悸,语言低微者,主脾胃虚寒,心肾气虚。

眼睑两侧对称性水肿,提示为全身性疾病,如急性肾炎,或心力衰竭早期征兆,严重贫血,慢性肝病,脾虚胃弱等。

睑部肿块,睑板范围内的肿块,多为睑板腺囊肿、睑缘炎等。

眼睑黄色瘤提示血脂增高。眼裂增宽。眼球突出可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积水等

眼睛的秘密分享到这里!!

最后,好好学习,守护健康。

‘玖’ 眼睛的各部分相当于什么

一、肉轮:即上下眼睑、属脾。因脾碰差主肌肉,故称眼睑为肉轮。
二、血轮:即内眦,属心。因心颤烂主血,故称血轮。
三、气轮:即白睛部分(笑洞皮包括球结膜与巩膜),属肺。因肺属气,故称气轮。
四、风轮:即黑睛部分(包括角膜、房水、前葡萄膜)属肝。因肝主风,故称风轮。
五、水轮:即瞳孔,属肾。因肾属水,故称水轮。

‘拾’ 阳气不足,看看眼睛和肚子就知道!做好3件事,阳气轻松回来

体内阳气的多少,对 健康 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多人对此还没有察觉到。虽说要保证体内的阴阳平衡,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阳气不举备简足的情况,这些种种表现,对 健康 其实有较大的影响。正裤以下这个地方异常,说明该补阳了。

第一个、腹部鼓胀

其实,人到了一定年龄,多多少少可能都有点肚子,尤其是中年后,你说腹部完全没有脂肪积存,这个的确很难。

如果躺下来后,肚子还是明显鼓起来,这个就是问题了。这样的人,往往伴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随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等。这样的人如果不干预,中风、心脏病等问题会随之而来。

中医讲,腹部是人体至阴之地,很容易囤积痰湿之邪。一个人痰湿大不大,看腹部可以略知一二。腹部如果躺下来依然滚基鼓胀,说明痰湿很大,十分集中地聚于腹部,同时阻滞阳气在体内的周流,日久必然伤及阳气,引发多种疾病。反过来,就算你有点游泳圈,躺下来腹部还算平坦,或略有凹陷,那也算说得过去。

第二个、眼窝浮肿

很多人整个眼窝是"鼓起来"的,不是正常人那样凹陷下去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眼窝都不要肿起来!哪怕说你很是肥胖,但是也不要出现这样的情形。因为眼窝这个地方,中医理论认为,为脾所主,叫做肉轮。我们的脾,如果运化水湿的能力大大下降,大量的痰湿之邪运化不出去,结果就会让"肉轮"这个部位浮肿起来。很多肥胖者到一定程度,就会这样。

也有一些人,肾的功能不好,也会有此类情况。中医看,这就是肾主水液代谢的功能下降,痰湿之邪聚于体内的表现。

这些时候,就是痰饮内积,阳气不化。用中医专业的视角看,就是体内气血阴阳失衡了。

所以说,有这两种情况,真的要好好调理了。

怎么干预?中医建议健脾、燥湿、利水。用一点白术、茯苓、陈皮,各6克,白术苦温燥湿,茯苓健脾利湿,陈皮行气除湿,泡水代茶饮。对改善肥胖、痰湿的状态,是有帮助的。

另外,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这3点来补阳气

1、 睡好觉

睡觉是补阳气最快的方法,睡好子午觉、不熬夜。中午最好睡个午觉,这样有益心神,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即可,晚上最好在11点前入睡,少熬夜,阴阳平衡,才有利于阳气的升发。

2、 吃好饭

俗语讲:"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可见吃饭对我们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们身体产生阳气也有很大的作用,没有能量,身体各个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就无法产生阳气。少吃辛辣之物,如辣椒,胡椒等,尤其是晚上,吃辣椒是禁忌,会让人兴奋,还会让人引起失眠,饮食忌生冷、肥甘厚腻,宜吃清淡、软的食物。

3、 动动手

每天在空闲的时间里,用自己手掌,拍拍手(鼓掌)及拍打自己身体上的各大经络,如少阳经、胃经、肺经等,通过肢体的运动和击打身体产生的震动来取得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的效果。

热点内容
为什么面条放一晚上煮熟成为红色 发布:2025-05-15 19:48:22 浏览:66
手机修个屏幕为什么颜色变了 发布:2025-05-15 19:42:53 浏览:741
我的苹果手机拍照为什么是灰色 发布:2025-05-15 19:42:51 浏览:877
为什么孩子比自己的命重要呢 发布:2025-05-15 19:25:26 浏览:640
为什么小米官网老是配货未出库 发布:2025-05-15 19:18:48 浏览:336
为什么会有陪佛修炼的女人 发布:2025-05-15 19:01:42 浏览:258
为什么女人喜欢流浪 发布:2025-05-15 19:00:25 浏览:547
看图为什么默认苏打看图软件 发布:2025-05-15 18:54:16 浏览:167
为什么快递派件要很长时间 发布:2025-05-15 18:53:31 浏览:563
为什么难言的黄金风衣不一样 发布:2025-05-15 18:26:45 浏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