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紫砂壶为什么做工不好
⑴ 老紫砂壶和新紫砂壶的区别,如何区分
老壶是指制作年份距今至少十年以上的茶壶,大部分制作于上个世纪,部分稀有作品更可追溯到清末至民国时期,大部分为私人收藏,曾经品茶泡养过。老壶不同于市面上的做旧壶,是真正制作与多年前的佳作。
新壶是指当今紫砂艺人每年量产的新壶,可在宜兴批量订购的茶壶。市面上出售的壶绝大部分以新壶为主,未曾使用过。
老壶和新壶的区别和区分
产量
老壶为多年以前制作,存量固定,无法复制。10年以上的老壶市场上已不多见,大部分已流入藏家手上,仅在北京、上海、宜兴有零星门店出售。紫砂老壶为稀有资源,能够代代相传,完全具有高档收藏品的属性,时间越长茶壶越能展现其玉化程度,沉淀越深味道越浓。
新壶每年量产,虽然高级工艺师的高档壶每年的产量有限制,但市场上工艺师众多,每年市场上推出大量新壶,产量无法控制。并且,只要有商家愿意出价订购,理论上新壶产量能够无限放大。
泥料与工艺
老壶绝大部分使用优质泥料制作,数十年以前,紫砂壶产量远比今天少,优质泥料当初非常常见,制壶高手无疑都挑选好的泥料做壶,优质泥料的供应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老壶的泥料普遍较为优质,而且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呵护,老壶的泥料散发出特有的韵味与苍老。老壶的做工不能和现在的做工比较,以前都是一次性成型,没有整口。做工不如现在的新壶。但是泥料绝对好。
新壶由于产量很大,无法保证泥料的质量,如今市场优质泥料的存量已不多,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茶壶产量的需求,因此如今市场上绝大部分紫砂壶使用低质泥料,更出现了化工泥等假冒有害原材料。新壶市场上,每年仅有为数不多的优质泥料供高级工艺美术师制作最高档的茶壶,但售价非常之高,非一般人能接受。
就如同十多年前,由于衣服的产量远小于今日,因此以往的衣服质量都比较好,一件衣服十年如新。但今天由于服装需求太大,优质布料严重供不应求,导致衣服质量大幅下降。
新壶由于产量太大,很多由模具完成,现代浮躁的市场环境也使得部分工艺师无法平静下来思考壶艺、思考人生,更无法将灵感与艺术灌输到壶里,因此现代新壶,已很少有特别优质的作品。真的优质的作品,不在于工艺有多细,而在于茶壶的气质,及其独特体态所散发出的古人的审美、艺术与智慧。
⑵ 为什么紫砂壶口收水不好
壶后收水不好主要壶型和气孔的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正常状态。
红泥是紫砂泥主要泥种之一。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种黏土岩,分布在宜兴丁蜀镇周围山区。嫩泥矿层的底部,有一种坚质矿石,开采时须用硬器掘之。古文献说它是“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
紫砂壶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红泥是嫩泥,含大量氧化铁,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收缩比在30%左右,正因为它的结晶度高,密度高,才导致它不易收干。正因为这个特性,它最适合泡轻发酵的铁观音等高香茶,逼香快,扬香高。
决定出壶水是有力还是无力,器型是主要的因素,令一方面的因素就是做工。做工方面的话,主要是滤茶孔的开孔面积。壶流根部越靠近壶底、壶流越直、滤茶孔面积越大、滤茶孔面积与壶嘴截面比例适当,则壶的出水越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紫砂壶
⑶ 紫砂壶的做工问题
首先说明一点:紫砂壶没有真假之分,但的确有好坏之分你所说的“假”,我姑且认为是质量差的壶质量差主要有2方面:(一)泥料好坏(我觉得你说的真假紫砂壶大部分是受了这个的影响,下面我来解释一下泥料的所谓好坏和是否有害)前几个月网上,电视上说的沸沸扬扬的“假紫砂泥”的电饭煲,只是用普通陶土冒充了紫砂泥而已,虽然物不值这个价,但是请放心,对人体是无害的,不然陶制品都不能用了(试想,如果陶制品有害,我认为类似工艺烧制的瓷制品也不会好到哪去,您还能放心的用瓷碗,瓷盘子盛放食物吗?)那么,又有人说有的紫砂泥用了色素(换个骇人听闻的说法叫做:加了化工原料),他们说这个对人体有害,其实也是没根据的,碾成粉检测当然会检测出这些东西,但是实际泡茶时的溶出物的含量根本是极低极低的,就好比瓷碗,碾成粉末就没有化工原料了?结论很明显,这些添加物不会影响人的健康。不可否认的是,紫砂泥料的确有好坏,所谓原矿紫砂泥就是没有人工色素添加进去的紫砂泥,此类泥一般价值较高,色泽是天然的,根据其色泽和杂质的多少当然也有好坏之分。而我们也无法保证每个紫砂泥矿出产的紫砂泥都是这么高品质的,次一点的泥料在加工时为了对其色泽略加调整,就会加入少量的色素,这是正常现象,当然,加了色素的泥依然有好坏之分,具体情况在这没法说明。(二)做工好坏紫砂壶是一种适合实用的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品,自然有工艺好坏,这就取决于做工问题。看一把壶的做工好坏,细节不可放过(具体怎么看,看什么你可以请教身边懂壶的朋友),当然,太过执着于细节也不是什么好事情,造型,整体的意蕴表现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就和画的价值也很受画家名气的影响一样,壶的价值,也受到制壶者名气的影响,正规的工艺师,高级工艺师等职称都是能在网上查到的,当然,这类人的壶价格比较高(几千或者上万都有),不建议不懂壶的朋友购买。
⑷ 紫砂壶价格为什么会差异这么大跟做工有关系吗
与做工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影响的因素有原料、做工和工艺者。紫砂壶的价格差距很大,有些可能动辄上千上万,有些可能才十几块。紫砂壶的品质会决定它的价格。而品质当然是原料、做工和工艺者的能力来决定的。品质好的紫砂壶做工精美,看起来非常漂亮,而质量不好的紫砂壶质感不好,看起来非常残旧也很土气,根本达不到一些好的紫砂壶的标准。
总的来说,紫砂壶的质量影响了价格。但是价格贵的紫砂壶不等于质量就好。有的时候没有接触紫砂壶的人,依靠价格去购买的紫砂壶可能是伪造的,价格和品质都比不上真正的紫砂壶,所以买家在购买的时候应该多考察,多咨询资深人士的意见再购进,防止买到价格高质量差的紫砂壶成品。
⑸ 如何辨别紫砂壶做工好坏
紫砂泥原料产自于宜兴,泥料分三种:紫泥、绿泥、红泥,故称之为宜兴紫砂,很多人都会说,既然是紫砂出名,那么我们怎么分辨好坏呢,那么做工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其实紫砂做工基本是停留在手工阶段,最多在批量生产的时候会利用模具来成型,其中:壶嘴、壶把、盖、盖滴子、壶底,其实都是人工来安装的,所以我们选壶的时候切勿全部听信卖家怎么去说,更重要的是还能自己懂的怎么看!
1:安装工艺
外形上看,壶嘴、壶把、壶口从正面上看应该要在一条直线上,不应该有歪斜,切壶口部分未有明显的锉刀打磨痕迹。
2:工艺
在接口部分,我们应该注意过度的光滑,线条挺拔清晰,不能有拖泥带水的状况出现,花器的外形逼真、有质感,工具的修饰应该是越烧越好。壶内推墙刮底应当干净利索,不能留有泥料颗粒,壶的出水孔做工简洁明了,一看就是好壶的标准!
3:烧制
如果一把壶在窑内烧制的过程中,温度不匀,就会产生气泡、颜色不匀的状态,这个也是我们选壶时候特别要注意的一点。
⑹ 为什么有的紫砂壶表面光滑 有的紫砂壶表面粗糙
紫砂壶表面有的光滑有的粗糙,主要与矿料、目数、陈腐和明针有关。
1、矿料
紫砂泥是矿料磨粉加水制成的。磨粉时,矿料中较软的物质多以小颗粒存在,较硬的物质多双大颗粒存在。经过干燥收缩与烧制收缩,泥料中不同收缩率的成分,在壶表面形成或凸或凹的颗粒感。
矿料中粘土与石英团结物的构成比例,决定了成品紫砂的颗粒感强弱。泥料中颗粒收缩率大的,成品的颗粒感就强;泥料中颗粒含铁量差异大的,成品的颗粒效果就丰富。
(6)老紫砂壶为什么做工不好扩展阅读:
很多人认为紫砂壶表面粗糙不是好壶,紫砂壶表面的光滑或者粗糙,不能作为判断紫砂壶好坏的根本条件。
粗砂壶和粗拙的造型有它特别的美感。日本的武士碗,韩国的素烧釉烧的茶具,往往追求粗犷大气甚至特意扭曲造型来体现个性。这种与纤细光滑的茶具有着从外到内迥然不同的风格,再配上相应的粗或细的不同茶叶,一种营造的品茶意境就出来了。
⑺ 一公紫砂壶出产的都是垃圾紫砂壶做工巨次,千万不要购买!另外帮我看看这个砂是不是龙血砂
2007年丁蜀镇修建紫砂路,在距大水潭50米左右的黄龙山三号坡,挖出一槽殷红如血的紫砂矿源,说是一槽其实不过很薄一层,最厚处不超过15cm,夹在两块巨石中间,数量极其稀少,总量3吨多。 据挖矿的老师傅说,他在黄龙山当了一辈子矿工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殷红色的矿源,这是挖到了龙的血脉,江南人把血称为“旺”,说使用这样的紫砂壶会带来财运和福气。 经专业检测,其中Fe2O3高达23.46,是目前已知的含铁量最高的紫砂,比普通紫泥高出约3倍。不同窑温下色泽差异极大,高温状态表面会出现众多黑星,最佳窑温1160度,呈典型的中国红。 龙血砂近乎全颗粒,粘性差,即便粉碎到100目,经千锤百炼仍然不易成型,也因如此,一旦烧成,透气性比底槽清更胜一筹。龙血砂 烧成为陶,平淡无光;养成为玉,美不胜收。 朋友您对照一下您购买的价格心中便有答案
⑻ 紫砂壶的做工不好是真的吗
紫砂壶的做工是评价一把壶的一项指标。不同的式样造型,做工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个原则是通用的,那就是细节精良!
紫砂壶做工和制壶作者手上的功夫关系密切,一般来讲,初学者做出来的壶要差些,跑量的也不追求好的做工。除了价格很便宜的,几十元的上百元的做工可能没那么好,大部分的紫砂壶做工还是优秀的。
一把好的紫砂壶,做工上至少有以下五大要求。
一、壶嘴与壶身的连接
整体造型上,做工好的回嘴就像是在一个气球揪出一块来,与壶身是一体相连的感觉,没有丝毫突兀,此外壶嘴的出水口要圆。而且在连接处泥料融合自然,与壶身浑然一体。如若不然,你来看,壶嘴明显是从外硬塞到壶身上,连接处痕迹分明,好似一张血盆大口,够凶恶,够硌心的。
二、壶把的弧度
壶把除了与壶身同出一体的要求之外,还要注重弧度。你看把圈内沿的弧度,一定要柔和、顺势。什么叫顺势?有弧度的线条就有走势,按照这个自然的走势,一根线条如果应该按照60度方向继续延伸,可实际却一下拐到了45度的路线上,这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角拐的不自然,好像突然来了个转折。这就是不柔和、不顺势。
三、口盖的紧密
口盖严丝合缝当然是最好的,但一般来说很少有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因为口与盖在烧制中会收缩,很难保持最后会一致。所以口盖有一定松动是正常的,不用苛求。但明显太大了自然是做工不到位。有很多人会转动壶盖听声音,口盖摩擦声音柔和的自然好,但不怎么柔和也不能说明做工不到,使用一段时间后,口盖也会慢慢和顺起来。对于壶盖来说,子口一定要直、均匀,要与壶口配合紧密,不能卡。
四、壶口边沿规整
做工好的,壶口边沿薄厚一致,沿内表面上下齐整,中规中矩,不是此起彼伏,胡乱粗糙。壶口边沿越规整越好,另外还要看壶口边沿上截面要光滑,不能露青。什么叫露青?一把壶的严格烧制至少要经过两遍,第一遍出窑之后要在壶口截面上抹一层泥再烧一遍,没有做或做的不好,那截面就会坦白出泥料的砂质和本相,这种现象就是露青。露青的口盖磨损就会增加,转动的声音也不会很柔顺。
五、壶内干净
用心的做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壶内也不例外。好的做工,壶内一定会处理的干净利落,不会痕迹杂乱,像幅印象派的油画。壶内出水口也会非常规矩、整齐,方便的还会在出水口的边上做出倾斜的倒角,这样出水才能更顺畅爽利。
⑼ 为什么朱泥紫砂壶难做,价格又贵
朱泥属粘土质泥岩。主要产于赵庄沙山、红卫香山一带。黄龙山也产朱泥,但产量甚少。其中不乏一些绝质上品。黄龙山朱泥一般有两种产出状况,一种是产于浅表黄石岩层下部贴层,出产区域分布较广,矿形琐碎,采掘非常困难,各处朱泥矿料质性差异很大。还有一小部分产于宝山矿区墨绿泥层的下部贴层。黄龙山朱泥在明清时就很难满足需求,而基本是采用赵庄沙山、红卫香山一带露天嫩泥矿出产的石黄泥、朱泥作为主要用料。或者采用精选紫砂红泥加朱泥等经人工调配,以弥补黄龙山朱泥矿料之缺。

五、红卫村小煤窑嫩泥矿朱泥(小煤窑朱泥)
产于嫩泥层下部,含矿量较少。矿料外观呈浅暗青黄色(俗称咸菜色)泥性致密块状,较软易碎,矿料上有与上部嫩泥贴层的灰白色状及受下部煤层影响形成的黑色状。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较好,成型时较粘,制作时泥性较重,烧成温度范围较窄。易产生变形、起皱、起泡等缺陷。一般烧成30-40左右,收缩率0.5%左右。烧成后呈红色调,胎质坚结温润,呈梨皮状的表面颗粒隐现,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