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一年级成绩不好为什么还不想上学

一年级成绩不好为什么还不想上学

发布时间: 2022-07-30 04:11:22

⑴ 一年级的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我

开学第一课给孩子上到位,让他先建立起学习的意识,知道学习是做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是对他长大了能力的肯定,不再是小宝宝。不要让他觉得是逼着他去学。

⑵ 孩子刚上一年级就说不愿意上学,我该怎么教育引导他呢

孩子刚上一年级就说不愿意上学,我该怎么教育引导他呢?

第三,是否注意训练孩子的协调性? 身体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对学习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学,却忽略了孩子的玩。有的孩子会弹钢琴、绘画,但不会跳绳。殊不知孩子身体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与注意力、动作速度、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关系密切。 第四,是否注意培育孩子健康的情绪和性格? 有的孩子智商很高,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性格内向孤僻、胆小、不合群、任性、退缩、自卑、上课不敢发言等,家长觉得孩子老实,不惹事,挺乖的,但这样的性格将来很难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不会和别人交往,不会处理矛盾,不敢面对竞争,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疾病。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关键在早期,治疗和调整的最佳时期也在早期。一个人的性格要到25岁才定型,早期的培育非常重要。

⑶ 一年级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1、好脾气改变小消极。当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甚至想办法逃学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着急,不要对着孩子发脾气、呵斥孩子。否则,即使孩子迫于父母的威严去学校了,也不会喜欢学习。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父母对着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就蒙蔽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现不了孩子不喜欢去学校的真正理由,给“误读”孩子埋下了伏笔。

2、接纳“不想上学”的孩子。当孩子把不想上学的想法表达出来以后,说明孩子对学校有着不愉快的感受。这时,父母不要对孩子说学校有多么好,说了也没有用,因为孩子的情绪正处于不良状态,是听不进父母话的。如果父母选择与孩子共情,接纳孩子的情绪,将更有利于孩子理智地思考是否去上学这件事。

3、一定要稳下来,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如果稳不下来,可以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呆一会,或者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千万不要带着焦虑紧张的心情和孩子马上谈事,这时候,一谈就甭。

4、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谈怎么办?先谈情后谈事。可以问孩子,你怕(焦虑、担心)的是什么呢?你为什么怕(焦虑、担心)呢?先共情孩子,理解孩子,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和难处。那是什么呢?当孩子说出理由后,我们要先表示理解,看到孩子的情绪,接纳他的情绪。

5、和孩子一起探讨,纵然你所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或是最坏的结果出现了,是否真的那么可怕?身边是不是也有人经历过类似的遭遇?他们都是怎么做的,他们是不是都完蛋了?如果真的发生了,往后你就无法上学了吗?

⑷ 一年级的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针对一年级的孩子不愿意上学的情况,有以下2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01、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教学生活,还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获得老师的夸奖,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然,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家长应该承担起监督者的角色。

比如,让孩子自己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按照上面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做完作业后,自己收拾好书包,检查明天要带的东西是否遗漏;上课的时候,记住课程上不懂的知识点,回家问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事情,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如果孩子们能在自己家长的监督下,坚持做好这些事情,那么孩子应对学习肯定没那么吃力,自然就可以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对学校反感。

02、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

这里的“知识”是指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譬如说一些简单概念,动物、植物、水果、粮食等,以及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量单位,一只、一瓶、一块、一头等。从简单的开始,再到一些复杂的词汇理解。包括简单区分韵母、声母、前鼻音、后鼻音等。在这个逐渐渗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可以让孩子愉快的参与其中,还可以不断地学到新知识。这些知识未必对一些考试起直接作用,但在潜移默化中,孩子的理解能力会不断地提升,就算是“零准备”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⑸ 一年级的孩子三天两头不肯去读书,该怎么办

引言:无论是多大的孩子,当孩子提出不想上学,不肯读书,不仅仅是让家长了解字面意思,背后可能会隐藏着孩子对什么事情出现不满或者是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再或者是惧怕一些什么事情。所以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一年级的孩子三天两头不肯去读书,应该怎么办?

⑹ 小学一年级成绩不好,被老师劝退两次,还有上学的必要吗

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其实是看不见学习成绩的,因为很多的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都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说成绩起伏比较大,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如果说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被劝退了的话,那么,家长也必须要让孩子继续的上学。

三、总结。

老师没有任何的资格去直接的把学生给开除,而且老师也没有任何的资格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就劝退孩子。如果说老师不愿意教孩子的话,我们也是可以选择到教育部门进行投诉。

⑺ 一年级孩子厌学怎么办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厌学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

开学的第一天,是明媚的晴天。

灿烂的阳光,打在孩子的书包上;清爽的春风,拂过书桌上的课本。新学期步入学堂的孩子,成了春天晴日别致的风景。

不过,有些孩子却宁愿拒绝阳光,躲在家中的房间里。

有位家长就抱怨,10岁的女儿很乖巧,就是死活不肯去上学。在家里面,叫她什么都听话,心情也开心活泼的。可是说起上学,就像变得一个人。一会儿说头疼,一会儿会哭泣,一会儿发脾气。他们也不知道她哪里不舒服,只能看着她在家里玩手机。

看着不上学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长心里也是越来越急。他们也不敢多说孩子什么,生怕孩子情绪会一落千丈,彻底跟学校说拜拜了。在等待的煎熬中与孩子小心相处,是很多厌学孩子的家长的共同心态。厌学,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是不情愿参加学校活动,有时候会发出不参加的请求。接着,他们早晨上学会经常拖拉。慢慢地,他们因为一些原因阶段性不去上学。常见原因有感冒、头疼、发脾气。到了某一个时间段,他们会完全拒绝去学校。拒绝上学的时间,从阶段性到无限制,最终成为家长的噩梦。

一位家长曾这样谈自己的孩子:原以为他不要上学是气话,没想到竟这样顽固成真了。对于顽固的孩子,他们生气的同时也有些愧疚,愧疚自己或许做错了什么。但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对未来更是充满担心。

他们最担心的是,孩子一直呆在家里,成为困在巢中的小鸟。孩子就这样永远躲在暗处,和阳光与清风彻底绝缘。

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一个长期行为的背后,都带有它的一定心理功能。

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拒绝上学也有某些心理功能。

根据临床心理学家Kearney的观点,拒绝上学具有四个心理功能。

功能1:回避引发负面情绪的校园刺激。这些刺激会引发孩子广泛性焦虑和抑郁。年幼的孩子身上容易发生。特别是他们无法表达和识别这些压力,只能通过拒绝上学来表达在这些环境下的不适。孩子相应会出现广泛性焦虑障碍、躯体化抗议、拖延等症状。

功能2:逃避校园里负面的评价环境。这一般发生在年级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上。他们与同龄同学交际困难。有些也无法通过考试、竞赛等评价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被同伴团体排斥。这会引发并加剧他们的广泛性焦虑和社会焦虑。他们也容易表现出羞耻和退缩行为。

功能3:追求重要家人注意。相比前两功能的回避特性,学校环境本身并非负面刺激,但孩子更喜欢舒适家庭环境。这在年幼的孩子中间比较常见。他们常见的行为有发脾气,从学校溜走等等。这样的孩子可能具有分离焦虑或者对抗违立性障碍。

功能4:追求学校外的有吸引力的刺激。比如看电视、玩游戏、逛街泡吧等等。常见于年级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这些问题背后可能也有家庭因素,比如父母的冲突与忽视。严重的孩子可能出现对立违抗障碍或品行障碍。

这四个功能,构成孩子拒绝上学的心理基础。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孩子的成长,是一点点离开家庭,和外界建立联系,成为独立有适应力的自我。

这需要他们在家庭归属感的基础上,去发展对其他团体的心理归属感。比如,他们要在学校里适应学习,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一员;他们要在同学中找到伙伴,在同龄人中获得认同感;他们要在社会见闻中思考,为成为公民做好准备。这些不同团体的心理归属聚在一起,最终构成一个丰富多元有弹性的自我。

而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自我归属整合上出现问题。他们无法形成对校园等团体的归属,也无法在交往中塑造社会角色,只能蜷缩在初始的家庭中,在拒绝和焦虑中显得无力。

如何让孩子摆脱厌学的魔咒?

1、父母首先要接纳和细致了解孩子厌学的情绪(挫败、焦虑、厌烦等)。他们特别要关注情绪背后的心理动因(以上四个心理功能)。并试着和孩子对话(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2、父母可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引导孩子进行放松训练,减少压力挫败带来的焦虑。同时,他们积极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通过奖赏鼓励强化孩子对求知、学习的兴趣,协助他们一点点进入压力环境并脱敏化。

3、但有时候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修正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有些父母对孩子有过度的期待,反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愿望。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孩子,而非让他们自己体验和收获成长。

一个家长曾经说过,孩子数学只考了90分,和他水平相似的考了95分。

我问家长:难道就不允许孩子有5分的浮动?让孩子去试着自己处理学习中的波折?

其实,孩子就像生长的一棵小草。他们在不同的土壤中生产,也具有独特的生命脾性。有些可能适应阳光和清风,有些可能有自己的敏感。

明媚的阳光,可能让他们感到刺眼;清爽的微风,可能让他们感到虚弱。

这时,家长要做的,是认同孩子,认同认同孩子的愿望,认同孩子的困扰,进而认同孩子的自主能力。在这种认同与呵护中,孩子可以发展自我认同,修复自己的受挫,增强自己的韧性,也焕发对世界的渴望。

如果把孩子比作正在成长的小草。可能需要相信他们自己的生命力。如果缺少营养,他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汲取;如果弱不禁风,他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扎根。这样,他们会一点点壮大,更充沛的享受阳光与雨露。

⑻ 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很差,可能是什么原因

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要上小学,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

但是,有些小学生上了一年级以后,学习成绩很差,不但自己很吃力,家长和老师也很苦恼。

这时候,需要认真分析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具体来说,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刚上小学,不适应学校的环境。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刚刚进入学校学习,还没有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

对这些小学生来说,他们会因为还没有适应学校的环境而影响学习效果,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

2,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需要相应的学习方法支持的。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上学,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他们的学习效果比较差,学习效率很低,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理想。

3,年龄小,贪玩,没有用心学习。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年龄比较小,还比较贪玩。

因此,这些小学生还没有真正用心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比较不理想。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所在。

明确了原因,解决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对于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要多夸奖、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可以稳步提高了。

热点内容
日向一族的眼睛为什么都是白色的 发布:2025-05-14 08:43:36 浏览:5
查询微信为什么一定要律师调查令 发布:2025-05-14 08:24:38 浏览:63
女人为什么会染黄头发 发布:2025-05-14 08:22:37 浏览:319
医院为什么是白颜色 发布:2025-05-14 08:20:53 浏览:732
苹果换了移动卡为什么又无服务 发布:2025-05-14 08:12:19 浏览:887
闲鱼锐龙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5-14 07:54:42 浏览:3
小眼睛为什么能变高级 发布:2025-05-14 07:53:09 浏览:432
黄瓜籽粉颜色为什么有深有浅 发布:2025-05-14 07:47:35 浏览:883
丛台酒53度价格为什么不一样 发布:2025-05-14 07:41:44 浏览:452
为什么电脑放了一段时间就坏了 发布:2025-05-14 07:41:34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