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国外国内的价钱不一样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国外国内的价钱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2-09-09 20:19:54

‘壹’ 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生产的东西,在国外买便宜些



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国内生产的商品在国外卖的反而比国内便宜。

1、出厂价格。出口商品由于量大、一次买断、没有后顾之忧、外商合作信誉好等原因,供货价格普遍要比国内供货价低一个等级。国内商业环境不好,信誉不高,加上要处理各种售后服务渠道维护等问题,所以国内出厂价就已经比出口高了。

2、出口退税。为了补贴出口,大部分出口的产品都可以拿到国家出口退税,百分之七八到百分之十几不等,而国内销售产品不可能拿到这部分退税。所以光出厂价这一块就差多了,体现到零售价上那是五倍十倍的差。

3、代理机制。代理商层级越多,价格越高,每一级代理商都是要赚钱的。国内经常三四级代理经销,国外如果是总经销直接销售的话价格自然会低很多。

4、物流仓储成本。中国的物流成本(高速过路费、油价、打点费等等)在世界上简直就是个奇葩,雁过拔毛,同样的一卡车货跑一千公里,在国内不超重基本上不挣钱,甚至还会亏钱。

5、售卖渠道、租金及运营成本。同样的产品,放在不同的售卖渠道,价格差远了。比如超市渠道费用可能百分之七八就可以搞定,如果是商场渠道,可能就得20%以上。国内的东西普遍都想走品牌化路线,毛利率要求高,在国外基本都是超市系统,毛利率要求低得多。

6、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区别。国外日本美国等等采用的是消费税,税在零售价格之外,零售价就是零售价,不含税。国内采用的是增值税,因此同样100元的产品,国内零售价是117以上,而国外零售价直接体现就是100,消费税另算。

7、进口关税和贸易保护。国家为了保护民族企业,会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进口产品价格比国外价格高得多,所以才会有代购。而同类国内产品的价格自然而然会跟进口产品比,向进口产品靠近。所以关税和贸易保护政策会导致同类产品价格虚高,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内生产的。

8、国内恶劣的商业环境、高昂的税收、极度复杂的行政成本。我就不黑我国政府雁过拔毛的能力了,这方面大家都知道。

大体上就这些吧,以上。

‘贰’ 一件完全一样的商品在国内和在国外的价格是相同的吗!

价格肯定不一样,出国的商品里面都含了关税,价格会相差很多。

‘叁’ 国内商品价格和国际商品价格为什么不同

一般情况下,国内商品价格都要低于国际商品价格。这其中有几个主要因素。首先,就是进口税的加收,使得原本价格低的商品变得价格高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的免税店买的东西要便宜好多的原因;第二,就是生产成本问题,这其中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等,如果产品是在原料产量大的国家,原料的成本自然就下降了,还有,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如果低,成本也会降低,中国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很低,所以生产的产品在国际上也是很有价格优势的!
以上都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决定因素,此外还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则和投入的资金或者技术有很大关系!

‘肆’ 同一牌子的化妆品为什么国内的价格反而比国外的低许多

首先,你说的化妆品应该是属于国内品牌
其次,化妆品属于奢侈品范畴,所以各国海关都对奢侈品征收较高关税,所以出口到国外价格自然就高了。
第三,不排除一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同行业企业,对外国企业产品增加税收。
所以,一般情况本国产品要比在国外售卖的产品要贵一些。

‘伍’ 为什么同是中国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国内出售价格明显高于国外价格

中国国内出售价格明显高于国外价格的原因:因为在国外销售的产品有可能实行退税。例如一件产品,在国内售价100元,要交17%的增值税,也就是要交税17元。如果出口,就不用给国家交17%的增值税,那同样的一件产品就可以以高于83元,小于100元出售了。
退税(Tax rebate)是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即国家为鼓励纳税人从事或扩大某种经济活动而给予的税款退还。通常包括出口退税、再投资退税、复出口退税、溢征退税等多种形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幅提高出口退税率。优惠退税是税收支出的一种形式。

‘陆’ 为什么国外的东西卖的那么便宜,而在国内这么贵希望能以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

因为外国的东西进口到国内需要交关税,同时国内如果相对稀缺的话,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就会被抬高。
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货物课征的一种税收。关税在各国一般属于国家最高行政单位指定税率的高级税种,对于对外贸易发达的国家而言,关税往往是国家税收乃至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政府对进出口商品都可征收关税,但进口关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
供不应求就是指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形容某种事物的需求量很大,但供应不足的意思。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柒’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同一种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比国内低

同一种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售出时成本不同;
商品从国外运输到国内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如运费、保险费、海关费等等。
成本上升了导致商家提高商品的价格。

‘捌’ 中国制造的东西在国外的价格反而比国内低很多,为什么

因为一般国际品牌的商品中国厂家是无法直接内销的,否则不仅不能享受出口退税还得多交税,必须先出口去国外绕一圈再进口。
中国厂家享受出口退税,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口,而外国商家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进口,这样在国外销售的商品价格就很低了。
然后再回头把出口过的商品再返销给国内,这样等于多交了一份关税,于是中国老百姓就得多出这么一份钱。

‘玖’ 为什么中国的东西在国内和国外价格不一样为什么国外的东西在国内那么贵依然有那么多人买

简介

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一般说来,价格歧视是指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它还可指一家厂商的各种产品或服务价格之间的差额大于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编辑本段]价格歧视的存在需要一些条件

1.厂商必须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产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反比。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团体必须能在某一成本下区分开,该成本不超过区分他们所能带来的收入。即厂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市场细分。
3.必须阻止不同购买集团之间贱买贵卖的转卖行为。
4.不同的购买集团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不同,并且为厂商所知。即厂商了解购买集团对产品的不同的需求程度。
[编辑本段]价格歧视通常有下述形式

一、直接差异定价
直接差异定价指厂商可以确定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偏好,并因此确定价格。假定消费者市场由四个同等规模的子市场 A、B、C、D组成,各子市场中的消费者的意愿价格分别为40、30、20和10,单位生产成本为5,且假定每一个消费者最多购买一个单位产品。如果采取单一价格,那么最优价格肯定是4O、3O、20、10中的一个。价格是40时,销售量是 l,利润等于35(40—5);价格是3O时,销售量是2,利润等于50(30×2—5×2);价格是2O时,销售量是3,利润等于45(20×3—5×3);价格是10时,销售量是4,利润等于20(10×4—5×4);所以最优价格是30,最大利润是50。如果采取差异定价,使各子市场的价格分别等于消费者的意愿价格,那么利润将有明显提高,此时利润等于80(40—5十30—5 f20—5十10—5)。
尽管直接差异定价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在实际中往往存在若干问题:
(l)消费者的意愿价格难以测定;
(2)市场难以细分;
(3)难以为特定的子市场确定价格;
(4)无法保证消费者之间的转卖行为;
(5)消费者可能认为差异定价是不公平的;
(6)市场细分和定价费用可能过高。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更常见的是下面介绍的间接差异定价。
二、两部分定价
即价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价格,一是单位产品价格。因为单位产品乎均价格随销售量的增加而趋于下降,所以此方法可被视为数量折让的一种。与单一价格相比,固定价格的存在可以使厂商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从而提高利润。
图 l 假定图 l表明一同质市场,且消费者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采取单一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价格为 P*,消费者剩余为 F*;而采取两部分定价时,可以将固定价格定为 Fc,单位价格定为边际成本c,这样固定价格就成为唯一的利润来源,厂商获取了全部消费者剩余。
图 2 那么厂商是如何利用两部分定价实现价格差异的呢? 首先,厂商可以将固定价格定得偏高,以排除某些消费者,因为这些消费者如果购买的话,固定价格将超过其消费者剩余。 其次,厂商可以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的平均价格。如图2所示,如果存在大量的 A类消费者,那么最优的定价策略是固定价格为 A类消费者剩余,而单位价格则高于边际成本,这样,两类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而且 B类消费者所付的乎均价格低于 A类消费者支付的平均价格。
三、区域定价
区域定价是最常见的数量折让方式的定价策略,至少有两个边际价格,固定价格可有可无。图3表示一个无固定价格的三区域定价策略。
图 3 当购买量小于或等于 Ql时,单价为P1;当购买量介于 Ql和 Q2之间时,超过Ql的部分的单价为 P2;当购买量大于 Q2时,超过 Q2的部分的单价为 P3。
为了说明区域定价的优越性,我们可以将其与两部分定价作个比较。假设(F1,Pl)是图2所示的最优两部分定价。现在考虑:固定价格仍为 Fl,另外,购买量小于或等于 Qb时,单价为 Pl,Qb以上的部分的单价为 P2,这样,A类消费者的购买量仍为 Qa,但 B类消费者的购买量将从 Qb上升到 Qb’,而且,由于 P2大于成本 C,利润也会提高。
四、产品线定价
现在的厂商往往向市场推出多条产品线、多种产品,因为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占领货架对厂商来说非常重要,多种产品可以使厂商占领更多货架空间,所以产品线的管理和定价问题对厂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产品线由多个产品组成,这些产品的差异在于属性配置上的不同,而基本功能是相同的,例如宝洁公司光洗衣粉系列就有7种产品,所以产品线定价时的一个潜在的困难是不同产品之间的替代问题。
图 4 在图4(a)中,两条消费者意愿价格曲线相交,所以厂商可以以 RyA向 A出售 Y产品,以 Blg向 B出售 X产品,而且不会出现替代现象,因为 X产品的价格高于 A的意愿价格,Y产品的价格高于 B的意愿价格。
在图4(h)中,两条消费者意愿价格曲线没有相交。如果仍采取(a)中价格,A就转向 X产品,即 X将替代 Y,因为购买 X产品时,A可以获得(Rxa— Rxb)的消费者剩余。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方法是:将 Y的定价从 Rya降到Rya—(Rxa— Rxb)以下,这样 A购买 Y将比购买 X获得更多消费者剩余。
如果替代问题比较严重,即 Y的价格需要下降许多,那么可考虑删除替代产品,即减少产品线长度。例如,假定 A、B消费者数量分别为 Na和Nb,若 NB* Rxb+Na(Rya—Rxa+Rxb)< NA dr Byn,那么删除 X产品,只以Rya的价格向 A销售 Y产品将对厂商更为有利。
五、产品集定价
厂商有时会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作为一个产品集进行销售,这一般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产品集由不同产品组成,一是产品集由相同产品组成。
在第一种情况下,厂商销售产品集的原因在于:如果消费者对产品集中的不同产品的偏好是负相关的,那么单独销售产品或者会使产品定价太低,或者会排斥某些消费者。而采取产品集销售既不会降低利润,也不会排斥消费者。通过产品集,厂商将异质市场同化为一个同质市场。
例如,某一厂商销售两种产品 A和 B,消费者市场由两个同等规模的子市场 X和Y组成,其意愿价格分别为(12,4)和(4,12),假设各产品的单位成本都低于4。如果采取单个产品销售,则 A的价格为12,B的价格为4,X不会购买 B,Y也不会购买 A。但是如果将 A和 B作为一个产品集进行销售,则 X和 Y对产品集的意愿价格都是16,这样,销售额从24上升到32,且不会排斥任何消费者。 但是,这种产品集策略也存在一个缺点,即消费者的意愿价格可能低于产品的边际成本。例如,假定上例中产品单位成本均为6。假如产品单独销售,利润为12。而采取产品集时,X对 B和 Y对 A的意愿价格均小于边际成本,则利润降为8。这时,采取单独销售则对厂商更为有利。
在第二种情况下,厂商采取产品集是为了增加销售。最常见的例子是体育套票和音乐会套票等。以年度体育套票为例,假设年度比赛场次为 N,总成本为 E,预定价格为 P,厂商在确定 P时可以通过抽样调查了解愿意以价格 P购买套票,而观看场次为(1.2.3…N—1.N)的消费者的数量,由此得到总的收益,然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优的 P。
上面讨论的都是单纯产品集销售,实际中更多采取的是混合销售,即同时采取单独产品销售和产品集销售。
在市场营销组合(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中,促销是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价格促销作为促销的一部分,其任何形式都属于价格歧视。以商品券为例,19世纪80年代,舒斯特设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米尔沃基市的百货公司就开始给其顾客发行商品券,到今天为止,美国已有大约250家商品券公司。40%的市场由斯佩里和哈钦森绿色商品券公司控制。这些公司的商品券只有约5%没有被收回。那么,为什么百货公司要发行商品券呢?
众所周知,产品的全部价格不仅要包括货币价格,而且要包括隐含的时间机会成本,这里的时间包括换寻产品和购买产品(以及消费产品的时间)。我们可以假定,人们对于免除购买所费时间估价越高,人们致力于寻找低成本的购买安排就越少。换句话说,一个对于时间的估价相对高于货币收入的人,为了节省购买时间,将更多地用货币支出来代替花费的时间,他将用更少的时间去发现更低的价格。因此,较高地估价时间的人同并不这么高地估价时间的人相比,在任何给定的商店里都表现出弹性较低的需求曲线。 让我们假定时间价值和一个人的相对财富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以及较富有的人时间价值比较贫穷的人更高。那么,在一个给定的商店,一个较富有的人的需求价格弹性将比一个较贫穷的人更低。现在零售商面临两类消费者,一类消费者的需求弹性相对小一些,一类消费者的需求弹性相对大一些。零售商的问题是区分两类消费者,并向较富有的消费者索取较高的价格。一种方法就是对那些乐于花费时间成本的顾客提供一个回扣,回扣形式就是商品券。因此,想要回扣的人必须收集并保存商品券,然后在指定的地点换成商品。所有这些活动需要时间,这样,我们所假定有较大需求弹性的较贫穷的人,为他们购买的商品支付了较低的价格,因为他们换掉商品券时,就能得到商品。而需求弹性较小的富有的消费者由于时间成本的缘故拒绝这些商品券。他们的购买不享有任何回扣,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①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②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叫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
③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叫三级价格歧视.

热点内容
为什么手机拍出来的照片是灰色的 发布:2025-07-20 21:08:05 浏览:941
为什么联通越用越便宜 发布:2025-07-20 21:02:23 浏览:616
手机卡为什么老是坏了 发布:2025-07-20 20:42:43 浏览:33
启功的字为什么不好 发布:2025-07-20 20:42:37 浏览:451
孩子去世梦不到是为什么 发布:2025-07-20 20:12:22 浏览:625
为什么突然出现淘宝登录页面 发布:2025-07-20 20:07:34 浏览:351
为什么手机充电很慢玩着也很费电 发布:2025-07-20 20:07:33 浏览:279
苹果电脑为什么有些app删除不了 发布:2025-07-20 19:58:26 浏览:674
苹果手机时间为什么到右边去了 发布:2025-07-20 19:58:25 浏览:252
树袋熊啊哈哈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7-20 19:27:11 浏览: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