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层和高层房顶造型不一样
① 小高层和多层优缺点解析 高层住宅选哪层好
房时第一个要看的就是建筑类型,高层、多层、小高层、超高层等都有各自的优劣区别。各个建筑类型应该选哪个?高层住宅选哪层好?一起来看看吧!
房时第一个要看的就是建筑类型,高层、多层、小高层、超高层等都有各自的优劣区别。各个建筑类型应该选哪个?高层住宅选哪层好?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 民用建筑 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 低层住宅 ,四层至六层为 多层住宅 ,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建筑和 多层建筑 ,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 超高层建筑 。
在建设部有关规定中,其实并没有小高层这个概念,它是人们的通俗叫法。具体几层叫小高层没有约定俗成的概念,一般把7-11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
低层住宅
低层住宅一般指一层至三层的住宅。与较低的城市人口密度相适应,多存在于城市郊区和小城镇。低层住宅有两种类型,一是城市集合型,指的是城市范围内以集中形式建造的低标准的低层住宅。统一建造方式、较高人口聚集度,较明确的群体组合。二是别墅,分为城市型和郊野型。建筑标准和环境标准较高,建筑密度相对较低。
低层住宅的优点:
1、居住行为方面,住户接近自然;
2、居住心理方面,容易形成亲切尺度,回归、归属、领地感较强;
3、整体环境上,与自然环境协调性较好,尤其是与特殊地形协调具有优势;
4、结构上, 自重 较轻,利于 地基 处理和结构设计,施工简单,土建 造价 低,便于发展。
低层住宅的缺点:
1、密度低,不利于节约用地;
2、相对多、高层建筑而言, 顶层 、底层占比例大,处理费用所占比例高;
3、对城市来说,增加了公用设施建设量,但利用率不高。
关于如何克服低层住宅的缺点,专家建议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低层住宅的其他特点:在设计上与多层、高层不同:反映在平面组合、空间组合、住宅间的关系、建筑造型、 垂直交通 联系等方面。
多层住宅
多层住宅:指四层到六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户型 上下叠加而成的住宅。多层住宅可以不设置电梯,楼梯往往作为多层住宅的主要上下楼通道。
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得房率比较高。
(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
(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 砖混结构 ,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
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此外 屋顶隔热 性、防水性差。
(2)难以创新。由于设计和建筑工艺定型,使得多层住宅在结构上、建材选择上、空间布局上难以创新,形成“千楼一面、千家一样”的弊
端。如果要有所创新,需要加大投资又会失去价格成本方面的优势。
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和独立单元式。别墅市场上的 叠拼别墅 ,由每单元二至三层的别墅户型上下叠加而成,实际上就是采用别墅户型的多层住宅,但是面积更大,一般也配备电梯。
小高层
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0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 多层与高层 的中间之道。
这种住宅实际上是中高层住宅(取8层、9层)和高层住宅(取10层-11层)相加在一起的概念,之所以不把7层算在里面,是因为6+1的 跃层住宅 可以不设电梯。这种小高层较之多层住宅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小高层通过电梯的配置,使原有意义的多层住宅具有了高层的优点。小高层以现浇楼板施工, 建筑结构上与高层基本相同,建筑质量好,住户上下方便。小高层的房型、建筑系数又接近多层,间距大、得房率高、通风好、采光条件优越。特别是一些建筑优良、档次高的小高层,水电配置精良,集供冷暖气、冷热水于一身,双路供水供电,且采用智能化的布线系统,使楼宇更易于管理,居住舒适、安全性高。
二是很多小高层的得房订不低于普通多层,且通过多阳台、多露台的设计,使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大大增加。小高层视野宽阔、景观美好,更是多层住宅难以企及。因此小高层在南方城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
三是小高层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成本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
四是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则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
但是,由于容积率的限制,小高层的价格一般比同区位的高层住宅高,也就要求开发商在提高品质方面花更大的心思。
高层住宅
高层建筑的普通意思是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但是具体达到何种程度算作高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0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为高层,但是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建筑不算高层建筑。
结构高层建筑是现在科学技术的产物,传统的木、砖、石材料以及结构基本上很难满足要求,除非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高层建筑一般以钢材和钢筋混凝土为建造材料,通常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甚至筒中筒结构形式,以保证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
高层住宅一般设有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依据外部形体可将其分为塔楼和板楼。
(1)高层住宅的优点:高层住宅土地使用率高,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眺望性好,建在城区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对买房人有很大吸引力。
(2)高层住宅的缺点: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在户型设计方面增大了难度,在每层内很难做到每个户型设计的朝向、采光、通风都合理。
而且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另外还要从物业管理收费中为修缮维护这些设备付出经常性费用。
高层住宅内部空间的组合方式主要受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按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分类,高层住宅分单元式和走廊式两大类。其中单元式又可分为独立单元式和组合单元式,走廊式又分为内廊式、外廊式和跃廊式。
超高层住宅
超高层住宅多为30层以上。超高层住宅的楼地面价低,但其房价却不低。这是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艺较普通高层住宅和中、低层住宅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大大增加。例如,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通风排烟设备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会更加复杂,同时其结构本身的抗震和荷载也会大大加强。
别外,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突出,多受人瞩目,因此在外墙面的装修上档次也较高,造成其成本很高。若建在市中心或景观较好地区,虽然住户可欣赏到美景,但对整个地区来讲却不协调。
自从美国“9·11”事件造成世贸大楼坍塌之后,人们开始反思超高层建筑的种种弊端。有关调查显示,超高层建筑的弊端不少。
首先,建筑成本高昂。建筑必须使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成本很高。建筑成本高,日常管理成本也不低,一些空置率较高的高楼因此不堪重负;
其次,不适用。超高层建筑里工作人员很多,要到达顶层甚至要在楼层中间换乘电梯。如果电梯出现故障,给使用者带来的麻烦更大。上下班的人流高峰,将造成楼层拥挤,超高层建筑周围也会出现人流高峰和车流高峰;
再次,影响城市景观,造成光污染以及诸多环境问题。
危险的还是安全性。超高建筑装修中使用了大量可燃性材料,建筑内部还分布着大量电线电缆,一旦火灾形成,火势会非常迅猛。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有100米左右,如果300米的高楼出现火灾,根本无法进行救援。此外,还有地震、人为破坏等不可预见性灾难。
② 多层、小高层、高层的区别及优缺点评析
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听起来可能大家都会犯迷糊,下面小编总结了这些名词的概念和特点,一起来了解一下。
多层
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得房率比较高。
(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
(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
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此外屋顶隔热性、防水性差。
(2)难以创新。由于设计和建筑工艺定型,使得多层住宅在结构上、建材选择上、空间布局上难以创新,形成“千楼一面、千家一样”的弊端。如果要有所创新,需要加大投资又会失去价格成本方面的优势。
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和独立单元式。
小高层
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0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多层与高层的中间之道。这种小高层较之多层住宅有它自己的特点:
(1)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成本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
(2)这种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则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
(3)由于设计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感。但由于容积率的限制,与高层相比,小高层的价格一般比同区位的高层住宅高,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提高品质方面花更大的心思。
高层
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依据外部形体可将其分为塔楼和板楼。
(1)高层住宅的优点:高层住宅土地使用率高,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眺望性好,建在城区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对买房人有很大吸引力。
(2)高层住宅的缺点: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在户型设计方面增大了难度,在每层内很难做到每个户型设计的朝向、采光、通风都合理。而且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另外还要从物业管理收费中为修缮维护这些设备付出经常性费用。
高层住宅内部空间的组合方式主要受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按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分类,高层住宅分单元式和走廊式两大类。其中单元式又可分为独立单元式和组合单元式,走廊式又分为内廊式、外廊式和跃廊式。
高层住宅特点
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性,具有迥异于普通建筑的特点。
结构高层建筑是现在科学技术的产物,传统的木、砖、石材料以及结构基本上很难满足要求,除非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高层建筑一般以钢材和钢筋混凝土为建造材料,通常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甚至筒中筒结构形式,以保证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
垂直交通垂直交通是高层建筑的一大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的单层面积不大,但层数很多,因此垂直交通量很大,一般采用电梯为主要载客工具,超高层建筑还会对电梯分组,有类似轨道交通调度系统的电脑进行安排调度。
消防消防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题,当建筑高度超过50米时普通的消防车已经无能为力,所以高层建筑的消防要本着自防自救的原则,每层都要设置烟雾感应器和自动喷淋,每隔若干楼层还要设置避难层和消防水箱,超高层建筑的屋顶要设直升机平台。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1-1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③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区别
按现在有关规定,十层以上为高层。 高层和多层建筑的重要区别是高层结构不仅要承受竖向荷载,还要承受的水平荷载(如风、地震作用)。而对于多层建筑,水平荷载的问题不是那么突出,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水平荷载作用的问题就比较突出了。。 砖混结构如果太高,就难以承受水平荷载的作用,这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要大大高于砖混结构。但是如果建筑物再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难以满足承受水平荷载的要求,这时在框架结构中加上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很强),或者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以承受更大的水平荷载作用。 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竖向荷载,还要考虑水平荷载的作用。
④ 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区别
区别:
1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2 从建筑专业角度讲,多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10米<多层建筑高度<24米),且建筑层数大于3层,小于7层(3层<层数<7层)的建筑。
3 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4)为什么多层和高层房顶造型不一样扩展阅读:
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筑。
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高规》(JGJ 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在中国,旧规范规定:8层以下的建筑都被称为多层建筑,而目前,接近20层的称为中高层,30层左右接近100m称为高层建筑,而50层左右200m以上称为超高层。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
中国的房屋6层及6层以上就需要设置电梯,对10层以上的房屋就有提出特殊的防火要求的防火规范,因此中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问题主要有:
①关于城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问题,应遵照城市规划部门指定的地段和控制高度建造,而不能完全根据建筑本身的需要。
②高层建筑由于应力增加,设备和装修水平必须提高,施工难度增大,因而造价必然大大高于多层建筑。因此,需要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合作使平面布局合理,提高使用系数,做到构造简洁,自重轻,便于安装,综合降低造价。
③高层建筑最突出的是防火安全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多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10米<多层建筑高度<24米),且建筑层数大于3层,小于7层(3层<层数<7层)的建筑。但人们通常将2层以上的建筑都笼统地概括为多层建筑。
⑤ 不同地区的房顶构造有什么不同
北方的房子由于考虑到御寒,墙壁都是比较厚的,南方的房子墙壁比较薄,而且考虑到防潮湿,一般一层都是空着或者做客厅,车库来用的。北方的房子屋顶一般是尖顶,南方是平顶。另外就是根据各地的地震灾害等级,抗震设计等级是不相同的。
由于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屋面材料不同、承重结构不同,屋顶的类型也很多。
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平屋顶、坡屋顶和曲面屋顶。
1.平屋顶
平屋顶是指屋面坡度在10%以下的屋顶,最常用的排水坡度为2%~3%。这种屋顶具有屋面面积小、构造简便的特点,但需要专门设置屋面防水层。这种屋顶是多层房屋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2.坡屋顶
坡屋顶是指屋面坡度在10%以上的屋顶。包括单坡、双坡、四坡、歇山式、折板式等多种形式。这种屋顶的屋面坡度大,屋面排水速度快。其屋顶防水可以采用构件自防水(如平瓦、石棉瓦等)的防水形式。
3.曲面屋顶
屋顶为曲面,如球形、悬索形、鞍形等。这种屋顶施工工艺较复杂,但外部形状独特。
⑥ 对于施工员来说,高层建筑跟多层建筑差别在哪里
呵呵对于施工员来说,高层就是放线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因为重复工作,还要轻松一些
对于施工员来说,高层和多层的区别我知道有如下几点:
1、外形不同,一般高层成正方形或类似正方形,而多层则以长方形居多。
2、放线不同,高层放线多用一个仪器:铅垂仪,就是用于向上投测红外线的。
3、结构形式的不同,多层一般是框架结构,高层是框筒结构。故而在砼标号上可能有差异,高层柱和梁板在20层左右(或更多)的柱砼标号比梁板要高,在施工时要注意浇注方法。
4、外架搭设方式不同,高层采用的方式有很多,如常规在板内埋锚环用槽钢的形式做挑架,而多层可能是一次性将外架搭设到顶。
5、垂直运输方式不同,高层垂直运输方式一般有提升机,而多层一般没有。高层的塔吊也因为超过塔吊标准高度而须架附着,多层一般不需要。
6、基础形式的不同,高层一般因有筒体结构,可能有筏板基础,另外可能有人工挖孔桩等复合性基础形式,多层基础形式比较单一(除土层突变情况)。
7、楼梯不同,高层一般都是剪刀楼梯(住宅楼的情况),为一跑楼梯连接两层楼,中间无转台(休息平台)。而多层是两跑且中间有休息平台。
8、给水系统不同,高层给水要分区,存在二次供水;而多层不分区。
····
以上仅为常规情况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⑦ 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区别
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区别如下;
多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10米<多层建筑高度<24米),且建筑层数大于3层,小于7层(3层<层数<7层)的建筑。但人们通常将2层以上的建筑都笼统地概括为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高规》(JGJ 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⑧ 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区别
多层一般是指6、7层高的楼,高层是指6、7层以上。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各有特点,不能简单地说哪种好,应从结构、成本、面积、质量、房型、物业管理收费等多方面考虑。
1.从建筑质量上看,一般情况下,高层的建造标准、建造质量要高于多层。普通多层住宅一般为砖混结构,而高层住宅由于它为钢筋混凝现浇,地基深而结实,墙体厚实,不渗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层,整幢大楼不会下沉变形;而且折旧年限长。
2.高层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小;自然风大,有的房间不需装空调可节约电费;采光好,日照时间长,有的朝向太阳照射达到七八个小时之久。
3.从房屋实际使用面积看,高层的得房率比多层低,即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住宅的面积既包括使用面积,也包括住宅的公共部位,如楼梯间等公共面积的分摊。高层住宅由于有电梯、电梯等候间、地下室等,需分摊的公用面积较多层的要多,因而实际得房率要低一些。
4.大多数高楼物业管理比较完善,小区环境一般比较优美舒适,绿化、景物、卫生、停放自行车、汽车等管理都较好,电梯、大门入口都有专人值勤,小区比较安全;但高层的物业管理费比多层的物业管理费高。
5.高层上下楼有电梯可代步,出入方便,老人、残疾人和病人可以免去爬楼登高之苦;但如果电梯的维修保养不到位,一旦电梯发生故障,上下楼比较困难。
6.虽然高层的建造成本较高,但同样建筑面积的高层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小,因此高层与多层的价格差距不大。内环线内土地价格较高,新建商品房一般高层居多,而内环外住宅小区以多层为主;在内环线内,有时多层价格要高于高层。
7.从房型构造格局上看,多层住宅要好于高层住宅。由于构造结构上的原因,一般多层住宅坐北朝南,南北通风,室内使用面积大,房型合理,大开间容易隔开装修。而高层住宅一般采用框架剪刀墙结构,加上又要考虑几部电梯的位置,因而户型设计稍难一点,装修也易带来不便。
⑨ 你知道中国的房顶和国外的房顶为什么不一样吗
对于这个问题,要全面来看,首先外国人的房子确实是尖顶比较多,但中国人的房子你就不能说它全是平顶了,尖顶的屋子也挺多的,像故宫里的宫殿楼阁,大部分还是尖顶的,虽然没有外国那么尖!

这些地区能够建造平顶房屋,主要是该地区雨水比较少,不像我国南方省份那样把屋顶建成坡顶,好让雨水流下去,我们都知道,北方雨水没南方多,但是风大,如果建成坡顶会受到影响。北方一地区建房屋建造成平顶,可能是基于这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