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蜜雪的甜筒那么便宜
Ⅰ 蜜雪冰城走红后,一点点们难打翻身仗
强者愈强的局面,在新消费领域体现的淋漓尽致。
2020年受疫情影响,奶茶行业逆势迎来消费热潮,线上渠道的打通,更是增添了年轻一代对“奶茶自由”的追逐。奶茶,也顺势成为Z时代们跨越消费鸿沟的社交密码。
2021年,一首“蜜雪冰城甜蜜蜜”在b站“意外”走红,“你不嫌我穷,我不嫌你low”的自嘲式传播,席卷互联网各路通道。
随后,蜜雪冰城线下门庭若市,随处可见排起的人流长龙,蜜雪冰城也借势扩张门店,一举成为线下门店榜首。
相比之下,在同梯队的一点点、Coco等大众奶茶饮品店,线下生意则明显暗淡许多,蜜雪冰城这波出圈营销热度,从线上爆款击穿到线下消费,却愈加突显二梯队玩家的尴尬境地。
营销成为爆款,蜜雪冰城走红却并没有多大复刻空间,谁都期待成为下一个爆红的标杆案例,但谁都难摆脱标签式的桎梏。
01
“低门槛”陷阱
相比于餐饮业其他赛道,奶茶店开张门槛相对较低,花几千元就可以购置一条龙服务,这也导致“创业大军”趋之若鹜。
在某电商平台上,有大量兜售奶茶店经营指导资料,包括数百种配套技术配方、技术指导以及数千种单品介绍,商家提供高清产品海报图纸以及店铺装修图,从配方、技术到装修、材料,可以拉起一条产业链服务。
早些年,奶茶营销式打法还停留在线下实体店加盟,奶茶加盟店堪比人民币收割机,一茬接一茬,市面上不知名的大小品类奶茶店,数不胜数,借助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广告覆盖全网络,收割机伸向了不明所以、只图小富的年轻人。
而近些年,品牌效应突显,缺乏品牌背书的门店,很难在门店规范、规模效益上取得突破,也导致大批从业者,更倾向于以加盟商的身份入局。
在投入方面,相比于火锅、咖啡等门店,奶茶加盟的初始投资并不太高,大概投入15-20万不等,入场门槛不高,也就吸引了一大批代理商以及加盟商入驻,造成了新式茶饮的繁荣景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茶饮配方并不存在绝对的”垄断“,缺乏核心技术壁垒,爆款产品也就成为各大品牌争相仿制的对象,今年大火的生椰、油柑、黄皮,也已经成了各家茶饮品牌的标配。
如果说喜茶、奈雪等主打高端消费群体的品牌,是定位人群精准投放,那么蜜雪冰城粗犷式扩列,则是在规模上直接击穿。
对于身处二梯队的一点点、coco们来说,面临着上下围攻局面。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蜜雪冰城线下门店数从2500家暴增至7500家,到2021年中为止,蜜雪冰城已经拥有约15000家门店,预计年底将突破2万家。
新式茶饮的到来颠覆了传统茶饮赛道,从上游供应链、产品研发、门店管理到营销推广、新零售渠道等,通通发生了迅速而激烈的变化。
随着头部赛道被奈雪、喜茶瓜分,下沉赛道被蜜雪冰城、古茗等牢牢占据,拿下的新一轮融资,进一步加固下沉市场城池,而传统加盟品牌一点点、coco们却因市场环境因素,开拓门店速度有所放缓。
零售商论认为,在资本云涌背景下,新式茶饮也迎来洗牌局面,一些茶饮品牌方们,因低门槛而生,或也因低门槛而陷入困境。
一方面,消费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群体普遍追求产品多元化以及口味创新,在日益饱和的奶茶赛道,低门槛意味着品牌在利润以及规模上,难以呈线性成长;
另一方面,品牌效应呈现强者愈强局面,在扩店潮停滞前夕,没有打造出用户认知的品牌,都将陷入被分割的境地。
随着奈雪的茶成功拿到上市船票,这场末位淘汰赛只会愈演愈烈。无论是头部还是腰部的奶茶玩家,”低门槛“都不再是行业决胜负的关键。
02
割裂的“中端”茶饮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新式现制茶饮消费者数量约3.05亿人,渗透率达到21.8%,约较2017年实现翻倍,预计2021年的渗透率有望达到25.9%。
从价格层次上来看,喜茶、奈雪的茶作为高端饮品,一点点、Coco都可、茶百道等处于中端品牌,而蜜雪冰城、益和堂等属于中低端消费品。
不过,从价格属性来定义的消费层级,显然有些片面,市场仍遵循价值原则。
一点点、Coco们的中端标签,需要产品本身得到认可,就目前而言,中端与中低端品牌之间,界限仍处于模糊地带。 用中端的费用去匹配口味不相上下的茶饮,用户未必会买账。
在经营层面,高端茶饮与中低端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带给品牌方的管制力度也不一样。目前,高端茶饮品牌如喜茶、奈雪、乐乐茶均采用直营方式,强调品控,重视品牌形象。
这也导致高端茶饮一般在一二线城市开疆拓土,在拓店时优先考虑产品质量、SKU新品设计以及门店服务,打造有利于高端品牌形象建设,进而维持或提升消费客单价。
而中低端茶饮,如一点点、Coco、蜜雪冰城、古茗等,追求规模化操作快速扩店,以直营+加盟为主,实现业务快速扩容。
加盟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不需要品牌方承担门店运营资金,以轻资产实现业务扩张。
加盟商缴纳加盟费、供应链产品费、物流费用以及其他服务费用等,品牌方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管理咨询和营销服务。
不过,加盟盈利增长始终受供应链驱动,因此,品牌方往往需要建立全国供应链体系,将门店运营中涉及的成本最小化,进而持续吸引加盟商入驻。
加盟模式下的品牌,对于加盟商门店管控并不强,产品质量、客户服务以及食品安全等都存在隐性风险。据NCBD统计,国内直营模式茶饮企业的平均满意度普遍高于加盟企业。
如果说奶茶消费热是新式茶饮们的狂欢,一点点们还能够依附”中端“品牌的附加值,让消费者买单,那么蜜雪冰城走红后,“中端”饮品一点点们渐次沦为消费者二级选项。
受到蜜雪冰城等品牌的冲击,中端茶饮品牌在选址策略上有一定讲究。以一点点为例,选址主要集中在地铁站沿线、商圈附近、写字楼聚集地的街边店,很少进驻商场,个别商场店属于加盟商开的店。
地址选在最接近目标人群区域,是一点点们在大市场环境下的小范围“摆渡”。据《2020年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新茶饮门店增速放缓,比重明显下降,呈现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势。
平衡成本以及市场空间,下沉市场才是中低端品牌未来的主战场。
但在下沉市场中,价格又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偏差因素,从蜜雪冰城的品类菜单上可以看见,有3元一支的脆皮甜筒,4元一杯的冰鲜柠檬,7元一杯的珍珠奶茶,大部分单品的价格都控制在8元以下。
而相比之下,一点点、Coco大部分单品的费用较高些,例如,一点点菜单分为找好茶、找口感、找奶茶、找新鲜、红茶拿铁5类,平均定价在13-18元。
产品愈发同质化下,中端品牌形象也在模糊地带徘徊,蜜雪冰城类的性价比优势再次降维打击。
要知道,抓住小镇青年的并不是品牌的格调,更多的是足够的优惠和折扣。
03
长坡厚雪,格局待定
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经测算,2020年底中国茶饮市场总规模达到4,420亿元,中国咖啡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155亿元,茶饮市场规模仍将是咖啡市场规模的2倍以上。
与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对应的是,迅速扩张的线下门店数量,2015-2020年新茶饮行业门店总数,由16.2万家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33.4万家,CAGR达15.6%,预计2021年门店将达到39万家,同比增长16.8%。
受疫情影响,被困于家中的消费者,将奶茶作为心灵抚慰剂。在消费需求侧催动下,头部茶饮品牌优势开始凸显,各品牌门店逆势加速拓展,持续性推出新品,不断刺激用户消费神经。
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2020年新增门店数量均超往年;蜜雪冰城、古茗、一点点等门店数的增长则更加迅速,均在1,000家以上。其中,蜜雪冰城在2020年突破万店,成为首个门店数量破万的奶茶品牌。
据媒体消息,继奈雪的茶之后,高端品牌喜茶也在谋求上市,或选择明年赴港上市,目标估值为1500亿港币。
而蜜雪冰城已经完成20亿元的首轮融资,估值约200亿元人民币,有传言称,蜜雪冰城也在准备冲刺二级市场,谋求上市升级。
高端头部市场逐渐成型,中端及大众品牌竞争激烈,平价品牌以下沉市场为阵地,遍地花开。对于身处于中端段位的一点点、Coco们来说,门店扩张的制约因素会更多。
新式茶饮属于长坡厚雪赛道,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品牌定位,未来格局仍具备不确定性。现阶段品牌方之间的竞争,大多围绕着地域、产品差异、品牌认知以及用户人群竞争。
例如,为了与主品牌喜茶有所区隔,同时进一步渗透下沉市场,喜茶去年开始孵化副品牌-喜小茶,价格定位于8-16元左右,直接对标中低端玩家。
即便下沉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身处于头部的喜茶也不忘将触角延申至下沉领域。
而风头无两的蜜雪冰城,也未必一直”坚守“在低端市场,或许有一天,也开始往喜茶、奈雪腹地进攻,毕竟,高端市场才是真正的”香饽饽“。
Ⅱ 蜜雪冰城冰淇淋多少钱
3 元的冰淇淋、4 元的柠檬水,低价给予了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场首屈一指的位置,使其用二十多年时间扩张出了现在的规模。近些年蜜雪冰城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身影,究其原因,三元的甜筒,四元的柠檬水,六元的奶昔,在这个动辄20以上的奶茶世界里,这样接地气的商家,恐怕只有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是由小镇青年创办,一直走低价模式,而即使价位低,却仍然以一年60亿的收入在大街小巷忙得飞起。很多人都纷纷质疑,这么低的价格,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蜜雪冰城一直非常朴素平凡,门店一般不大,简单的装修,大喇叭在门口站岗,一整天循环着那些近来流行的歌曲,而产品也是平平无奇,无非就是冰激凌、奶茶,甜筒,似乎没有任何创新。连蜜雪冰城CEO都这样说,场所不高级,利润不高,非常土也很low。但是即使如此,也是非常多大学生的必选项目之一。
Ⅲ 蜜雪冰城哪款饮品好喝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社会上的人都拿你当外人,但是蜜雪冰城绝对不会!哈哈~这个夏天,你去蜜雪冰城唱歌跳舞了吗?
小汐之前也写过不少关于“薅羊毛”的文章。但是蜜雪冰城家的甜筒就卖2元一个,已经算是价格屠夫了,真的不好意思再分享省钱攻略。所以,我决定与大家唠一唠蜜雪冰城的“红黑榜”,7款好喝到离谱的“天花板”级产品和2个慎踩的“雷区”!
7款“天花板级”产品
1、芝士奶盖四季春
“白雪胖子”非常治愈,舒服的味道,就很爽!
这款是我目前在蜜雪冰城最经常喝的一杯了。一定要少糖、正常冰,第一口先喝喝微咸奶盖,再试一下底层的纯茶,再考虑是否把它搅和均匀一起喝。
虽然平时没有喝茶的习惯,但是这款茶味微甘又不涩口,与芝士奶盖的味道又融合得很好,不甜不腻,还便宜。不得不说,蜜雪冰城真是贫民窟女孩的好朋友!
2、冰淇淋红茶
封神大军的铁汁们集合!你就说,这杯是不是你们的“醉爱”?
第一次喝(土拨鼠尖叫~),已经知道只要它不下架你就会无限点的一款雪糕茶饮。绝对是蜜雪冰城里最优秀的产品(没有)之一。一口上头!两口沦陷!
3、黑糖珍珠撞奶
对于不喜欢喝奶茶的人来说,这款黑糖珍珠+纯牛奶+芝士奶盖,真的巨适合不爱喝奶茶的友友。只知道他家的纯牛奶是用蒙牛的,奶香味很OK。虽然黑糖珍奶普遍甜腻,但这款不会。
4、幸运大圣代草莓杯
几乎每一所大学旁边都有一家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产品“千千万”,但这一款让我感觉最物超所值!
雪糕+草莓酱+华夫脆的快乐可以让我幸福一整天!
他们家的圣代口感很幼滑,顶上的草莓酱酸酸甜甜,搭配上华夫脆,有入口即化的,有可以细口慢嚼的,口感好热闹啊!!!
内容丰富、味道出色,让人都不敢相信这是6块钱可以拥有的快乐了!
5、摇摇奶昔蓝莓杯
雪糕+珍珠+蓝莓
火了好一阵子的摇摇奶昔蓝莓杯不知你们打卡没有。拿到手上后摇一摇,吸进嘴里还有蓝莓果粒,就是一款会让小孩子一口爱上的饮品。价格也友善,只要6元。颜值也高,粉紫粉紫的。
6、港式杨枝甘露
配料最多的就是它了!真的是一杯就可以喝到港式杨枝甘露(糖水)的美味。还原度还是蛮高的,里面的芒果超甜,还有酸酸甜甜的柚子粒,不过不爱甜的友友,可能会觉得有点腻,因为它的甜度,喝起来比起其它饮品更高。
7、芦荟柠檬茶
不知道喝什么的时候你就点它,点它,点它吧!
不喜欢喝加奶饮品的话,芦荟柠檬茶也是你的好选择。解渴之余,嘴巴还能一直嚼呀嚼,关键是才5元,还很大杯!量足,解渴、酸酸甜甜,夏日之选!
2个“雷区”
外婆烧仙草
外婆烧仙草也太难喝了吧?因为便宜,点了大杯,结果……就这,就这,就这?号称六种小料但每款分量都少得可怜。奶茶口感也慢慢的,最让人费解的是感觉不到奶味也感觉不到茶味,反而有一点像即溶咖啡。反正跟其他产品一点都不像一家人。
牛奶三拼
简直太雷了!偶然看到蜜雪冰城和蒙牛牛奶的组合,觉得新鲜就尝试一下。结果……太雷了。就是甜牛奶,最主要的是,居然还有一点中药味儿?好像还有一点奶精味,不是说用的是纯牛奶吗?明明全是普通的配料,怎么三拼了的效果会是酱紫的?心好累。虽然不贵,但只要不好喝的都叫“贵”。
必须要说一下的是,由于“99%”的外食奶茶呀、饮品呀都是热量爆炸。而且个人感觉,蜜雪冰城的少糖几乎也等于别家的70%全糖。所以,各位小胖友减脂期间还是最好选择无糖,或者以下这些相对低卡的产品?
(便于抄作业的点单整理)
1、冰鲜柠檬水少糖
2、满杯百香果(不含果蜜)
3、棒打鲜橙少糖
今天分享的“蜜雪冰城点单攻略,7款“好喝到离谱”,2款“踩雷””到这里。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Ⅳ 奶茶品牌蜜雪冰城道歉,蜜雪冰城存在什么问题
奶茶品牌蜜雪冰城道歉,蜜雪冰城存在着把把产品的生产日期给变更了。而这样的消息被曝光出来,也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质疑,认为自己在购买蜜雪冰城的时候,都害怕自己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的人们在喝饮料的时候也都会选择购买蜜雪冰城,因为蜜雪冰城的价格非常的便宜。在平时购买一杯蜜雪冰城价格也都在8~10元钱,这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个价位是许多人能够接受的。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也都会特意的看一下生产日期,因为现在有一些不良商家。在做食品的时候也都会特意的把生产日期给更改一下,而在这当中蜜雪冰城也都是因为这样做了,遭到了网友的批评。认为蜜雪冰城作为一个长久品牌的饮品,公司不应该有这样的行为,蜜雪冰城公司也是为此道歉。
Ⅳ 蜜雪冰城冰淇淋2元和3元区别
蜜雪冰城冰淇淋2元和3元区别,在于冰激凌量大小不同,3元克数大一点。
蜜雪冰城可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一种冷饮了,价格便宜口味好,是学生党和工薪阶层的首选。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每次去蜜雪冰城都要排队的,蜜雪冰城最吸引人的就是冰激凌了,2块钱一个价格十分便宜。
其他的网红奶茶店的冰激凌至少也要五元以上的,吃起来口感也没有什么差别,蜜雪冰城把冰激凌卖的这么便宜难道真的不会亏本吗?现在的网红冷饮店很多,蜜雪冰城能做的生意这么好,其实主打的就是价格便宜,这也是很多吃货首选蜜雪冰城的主要原因。
如果蜜雪冰城连最基本的冰激凌都卖很贵的话,那肯定会因小失大丢失很多粉丝的。冰激凌只是蜜雪冰城打开消费者的第一步,加上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吃个冰激凌,顺带可能还会买一些其他的冷饮。虽然冰激凌不挣钱可是其他的冷饮利润还是不小的。
Ⅵ 蜜雪冰城为什么这么火
相信大家一定被一首,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这首歌给洗脑了,也正是这首歌让大家关注到了蜜雪冰城。蜜雪冰城能够凭借着这首欢快的歌曲而出圈,真的让人觉得特别的意味。毕竟奶茶店千千万能够做到蜜雪冰城这样,真的是平价奶茶界中的佼佼者。
而且大家都知道,其实在各个城市中只要有商业街,那么就一定会有奶茶店。而且奶茶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生活中必备的存在,奶茶市场的空间也不断的在加大,很多团队都纷纷加入了奶茶的行业里。
对比
有时候走到街上基本上一条街连接着好几个店铺都是卖奶茶的,那个时候大家一定会很好奇,奶茶店开在一起难道就能够让生意好吗?这个问题也困惑了很多人,不过也可以看到,开在一起的店铺很多人都会去尝试。那么尝试的过程中就会有对比,谁胜谁败也会在尝试中分个高低。
营销界泥石流
而蜜雪冰城则靠着另类的出圈方法,让许多人对它疯狂刷屏,不得不说,蜜雪冰城真的是营销界中的泥石流,在洗脑的过程中也让更多的人再次认识到了它。同时蜜雪冰城的奶茶还是非常便宜的,因为别的店铺一杯奶茶差不多要一二十元,但是蜜雪冰城只要七八块钱就可以喝到一大杯的奶茶,就连甜筒以及圣代这些产品的价格也低到了3~5元。
便宜的标签
而且市面上任何的一家奶茶店都不会和蜜雪冰城去对比价格,否则的话自己就是最尴尬的那一个。虽然蜜雪冰城特别的便宜,但是给大家带来的印象就是产品简陋,而且口味不够多,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廉价的感觉。但即使是在大家眼中廉价,但是他的标签也很明显就是最便宜的奶茶店,所以也深受很多年轻圈层的喜欢。
Ⅶ 关于“蜜雪冰城”
我觉得蜜雪冰城的优势在于它便宜,容易胖大众接受,毕竟像我们这种普通的打工人来说,花十几块二十几块,买一杯奶茶,还是有点小贵,不过蜜雪冰城就不一样了,便宜的才四块或者六块,而且喝着也不错。也容易学生群体接受。
Ⅷ 蜜雪冰城项目究竟怎么样适合创业开店吗
奶茶,千万人都知道的高利润行业,
但蜜雪偏偏走低价路线,奶茶界的下沉市场基本都是蜜雪的天下
价格低,出货快,投入低,生意好,口碑棒,品牌大,
似乎看起来在加盟里全是优势,确实很适合创业者开店
但其实并不然,加盟费不高毋庸置疑是好事,但奶茶价格低是好事也是坏事
坏事:
一杯奶茶人家能赚9快,你蜜雪少一半,一个店人家一年8万你还是8万
那就意味着在利润相当的情况下,你需要客流比人家多一倍,客流多一倍人工成本就高一些
好事:
就是因为单价低,所以能迅速拓展低价市场,赢得口碑,KFC原味甜筒6块钱,蜜雪冰城3块钱,
所以蜜雪基本位置选的对,都是客流爆满,除非运营先天不足
Ⅸ 估值200亿“奶茶界拼多多”蜜雪冰城何以撬动茶饮赛道半边天
新茶饮赛道真不愧是风口。融资、IPO的消息一波接一波,正迎来上市收割前的最后冲刺。本来喜茶的160亿估值已经足够令人咋舌,没想到这两天又有媒体报道蜜雪冰城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200亿的传闻。
虽然,蜜雪冰城给出了“报道不实,暂未接到相关消息”的回复,但结合喜茶、奈雪相似的回复套路,不得不让人怀疑事件的真实性。
作为奶茶界的“老人”,如今已23岁的蜜雪冰城相较于喜茶、奈雪们的快速崛起,始终稳扎稳打,默默耕耘。不过近两年迎来了爆发,6月刚刚成为中国第一家门店数量过万的茶饮企业,如今又以200亿的估值传闻引发围观。
被冠以“奶茶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是如何炼成的?它何以撬动茶饮赛道半边天?有机会成为新茶饮赛道第一股吗?
01
品牌的“草根”基因
造就“高质低价”下的错位竞争法则
任何品牌的成功都不会一蹴而就,都有着各种偶然与必然的因素掺杂其中。当然,蜜雪冰城自然也不例外。从创立之初的草根特质到粗放式发展下的规模效应,蜜雪冰城都与喜茶、奈雪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
1、创始人赋予品牌的“草根”基因,蜜雪冰城的平民胜利法
不同于后来者喜茶、奈雪的“贵族”特质,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想过做一个多么贵的产品。他想的很简单,就是养家糊口,把在农村的父母接到城里住。做的也很简单,用最低的价钱,做出当时市面上最好的产品。
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草根创业者用近乎执拗的坚持确定了品牌要做更好的品质,坚持更低价钱的路线。虽然后来蜜雪冰城火了,张红超始终没有动摇过,用低价策略让利于消费者是张红超始终不曾改变过的经营原则。不是看市场,也不恶意针对竞品,而是采取成本倒退的定价策略。
创始人这样颇具“草根”特质的朴素主义商业经营法则成就了日后品牌对于供应链近乎偏执的追求,让平价高质的基因慢慢渗透到企业文化中。
2元的脆皮甜筒、5元的柠檬水......正是这种“打造高品质的价格革命,惠及大众”的企业愿景,最终让蜜雪冰城的平民胜利法得以奏效。
2、“农村包围城市”,激发下沉市场的巨大威力
蜜雪冰城之所以被冠以“奶茶界拼多多”的名号,与其专注于三四五线城市的下沉路线有着极大的关系。
蜜雪冰城的门店遍布中国的城乡,特别是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四川等省市的地级市、区,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学生就是它的主要消费群体。 并且以密集开店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增加品牌曝光,由此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和消费需求,从而达到覆盖更广人群的目的。
就这样,蜜雪冰城明线上用层出不穷、众多不足十元的爆款单品和买多少送多少的优惠策略不断吸引着消费者;暗线上则以“十步一蜜雪”的下沉市场策略尽可能的包围着每一个潜在消费者。
在下沉市场深耕细作的十几年,蜜雪冰城不断地从下沉市场的视角出发,建立品牌形象,也就逐渐形成了其“土味”气质,显露出极强的市场穿透力。
3、1万+店的规模效应,助力蜜雪冰城从品类到品牌的跨越式升级
正如前文所说,今年6月蜜雪冰城以1万家店铺成为中国第一家门店数量过万的茶饮企业。
在餐饮行业,有规模优势这种说法。门店数量多,也就意味着跟上游供应链有谈的资本,成本优势大。能够把价格压低,保持终端价格优势。
前期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这个行业开始步入了规模时代和细分时代。 此刻,站上1万家店规模的蜜雪冰城已经完成了品牌的巨大壁垒。每年多少人次的复购,自带广告流量的蜜雪冰城已经完成了从品类到品牌的跨越式成功之路。
在竞争激烈的茶饮界,蜜雪冰城能够以“黑马”之姿突破万店规模,这对整个茶饮市场而言,必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市场也是一个鼓舞。
4、与喜茶、奈雪们的差异化,错位竞争法则的胜利
此前,行业内就“喜茶和蜜雪冰城,谁能代表中式茶饮的未来”进行了激烈争论。这样的争论注定不会有结果,因为不同的主攻市场、目标人群,也决定了两个品牌的不同发展走向。
在消费升级的理念趋势之下,喜茶、奈雪与生俱来的高贵特质在新茶饮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越来越精细的贴心服务,包装设计的精心设计策划,给顾客产生更“贵”的感受,打造了“茶饮贵族”特质的品牌形象。
相比较而言,专注白领头部客户的喜茶,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和爆款,其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当有更大的资本介入市场的时候,很容易通过资本的力量打造其它的网红品牌和爆款,从而抢夺市场。
反观蜜雪冰城,其利润已经差不多做到极致化,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极致化成本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再有其它品牌介入而分夺其市场。
02
站在新茶饮的风口浪尖
蜜雪冰城能否一飞冲天?
诚然,所有品牌竞争焦点,可能最后都会落在用户身上。只有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定制化生产符合用户喜好、品味的产品,你才能在某个区域内站稳脚跟。
蜜雪冰城的成功正是遵循此道。有人说,蜜雪冰城靠的就是便宜、低价,其实不完全是。价格是最浅层的东西,再往深了去,蜜雪冰城一直在不断地打破自身的认知障碍,产品和营销的方向都是围绕用户的时代需求展开。
1、蜜雪冰城隐藏在“后端”的品牌壁垒
对于蜜雪冰城而言,无论是极致的低价,还是1万 全国门店不过是冰山一角。这些背后都有着极强的后端来支撑。2012年开始,蜜雪冰城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研发中心和中央工厂,实现了核心原料全部自产。 蜜雪冰城掌握了对自己产品原料的把控权,拥有议价能力,原料价格下调。
运营管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都有专门的公司负责,实现了从原料采购、研发、加工生产到门店销售的无缝对接。
这些放在国内餐饮行业都是少有的自供应系统,才蜜雪冰城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蜜雪冰城的原材料成本、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得以支持品牌一直做“高品质平价产品”。
2、蜜雪冰城“前端”品牌侧的失利
不过,正如拼多多一样,当下沉市场的能量被榨干,一二线也成为蜜雪冰城不得不考量的市场,毕竟,给予资本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2018年,蜜雪冰城曾推出高端品牌“M+”,价格上探20元左右,用来攻占大城市的核心商圈。不过,因为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又缺乏高端属性,M+并没能复制蜜雪冰城的增长神话,知名度极低。
而值得一提的是,当国内茶饮市场进入品牌竞争时代,远离品牌竞争主战场的蜜雪冰城也不得不重视起品牌建设,向更 时尚 潮流的品牌形象和高质美味高颜值的产品方向转变。
2018年,蜜雪冰城与业内有名的品牌策划公司华与华联手,重新对品牌VI进行设计,品牌形象、店招、logo、IP形象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然而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毕竟品牌升级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蜜雪冰城多年来形成的草根基因太过明显,这个固有逻辑一时很难被打破。
03
结语
蜜雪冰城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自我认知和外界认知的故事。它只凭借一个“平价”策略横扫各个县城,成为首家破万店的茶饮品牌。虽然估值200亿是个乌龙,但也足以表明资本市场对蜜雪冰城的期待与认可。
不过相较于蜜雪冰城在品牌侧的失利,以及向一二线城市进攻战略的受阻。喜茶、奈雪的下沉战略则要成功的多,已经在三四线城市跑马圈地。书亦烧仙草、益禾堂、古茗等二线品牌对蜜雪冰城的围攻之势也已经形成。
但即便如此,在整个新茶饮赛道站在即将“丰收”的当口,蜜雪冰城同喜茶、奈雪们一样,依然充满着无限可能。毕竟,新茶饮的 探索 依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