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置挖孔不好
1. 有没有熄屏时钟啊荣耀x20se
荣耀X20 SE手机是LCD屏幕,LCD屏幕的设备如果支持熄屏显示会带来巨额功耗,综合考虑使用体验,目前业界LCD屏幕的设备基本都是不支持熄屏显示,无法熄屏显示时钟。
2. 华为P40Pro挖孔屏幕摄像头,有哪些利弊
3月26日,被花粉们期待的华为P40 pro终于正式发布。其搭载的是自家的麒麟990 5G版本的处理器,基于Android10的系统,性能强劲。陶瓷机身,更有助于散热。6.58英寸2640x1200P屏幕,加上90Hz屏幕刷新率,让它的显示性能尤为出众。这次发布了三个版本供用户选择,8GB+128/256/512GB价格分别是5988/6488/7388。
当然手机好不好用还要看个人偏好,以上是总结挖孔摄像头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优势所在。至于颜值方面,这个也因人而异,比如用惯了水滴屏、刘海屏或者升级摄像头的用户来说,可能并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当然同样也有偏爱挖孔屏的朋友。总体来说,华为P40 pro是一款定位高端的机器,配置方面也算令人欣喜。至于实际使用效果怎样?是否值得入手?还需要买家自身来定夺。
3. 为什么买reno7都后悔了
首先对于reno7这个手机有一个缺点,就是它是侧边的挖孔屏,它的挖孔的位置在它的左上角,现在是2021年11月,马上2022年了,现如今的挖孔屏基本上主流的全部都是中置挖孔屏,这样你自拍起来才会舒服,你的脸是正的,眼神也是正的。侧边的挖孔屏,首先带来的后果就是你自拍的时候,眼神不会太正,然后脸也可能稍微有点歪,这个用过侧边挖孔屏的人都知道。
第二个缺点就是它是单扬声器。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刷视频的、喜欢看电影的和喜欢玩游戏的,单扬声器会特别折磨你,你玩一个游戏就一边出声,就好似那个黑猫警长最后打掉的耳朵是你一样,对,就是觉得一边出声,另一边没声,特别的别扭。你可能要说了,我戴耳机,我戴无线耳机,你带无线耳机打游戏,你还有延迟啊。你说要是带有线耳机呢?不过说实话,无论是看视频还是玩游戏,大约60%的时间,我们是放外音的。综合对比的话,不如同价位的其他机型再选择一下。
4. 红米Note9Pro来了,中置打孔+浴霸四摄,网友:红米Note8Pro真香
自从红米从小米独立之后,小米则彻底脱离性价比的束缚,向高端市场进发。而性价比的重任就交给了红米,去年红米就推出了两款极致性价比的产品,红米K20 Pro和红米Note 8 Pro,前者被认为是最“香”的骁龙855手机,而红米Note 8 Pro虽然因为其联发科G90T处理器而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红米Note 8 Pro在千元出头价位中综合实力依然是最强之一。
最近红米Note 9 Pro的高清真机图被外媒曝光了,从图中来看,红米Note 9 Pro一改往日水滴屏的设计,采用了类似三星Note 10的中置挖孔屏幕,额头、左右边框都控制得极窄,不过下巴稍宽,整体的屏占比非常不错,不过我个人认为Note 9 Pro挖孔孔径控制的一般,而且中置挖孔对于视觉的妨碍更大,不如右侧挖孔要舒服。
最有看点的是机身背面,背面竟然用上了华为经典的“浴霸”模组,后置四枚镜头,闪光灯位于浴霸模组的下方。从模组的光圈大小来看,右上角为主摄,其他三颗镜头尺寸都很小,有凑数的嫌疑。目前得到的消息是该机采用了4800W主摄、800W广角、500W微距和500W景深镜头。
外观方面整机背面采用的是疑似曲面玻璃的材质,从亮银色到亮蓝色的渐变配色看起来有一种雪碧的感觉,非常的清爽。不过笔者认为跟红米Note 8 Pro的贝母白相比,后者更有气质一些。
配置方面,采用骁龙720G的处理器,安兔兔跑分为27.4W,这个分数基本上跟红米Note 8 Pro的分数差不多,而且根据爆料消息,荣耀10X的采用的麒麟820跑分会在37W分左右。笔者猜测720G可能是Note9的配置,Pro版本可能会用更强的处理器,否则很难跟10X竞争了。
其他配置方面,红米Note 9 Pro采用的是一块LCD屏幕,并且配备了侧面指纹识别,指纹和电源二合一的设计,保留了耳机孔、红外功能,并且引入了2+1卡槽的设计,也就是说可以插两张SIM卡的同时再插一张内存卡。另外该机的电池容量预计在5000mAh左右,并且支持18W快充。
从目前曝光的配置来看,红米Note 9 Pro各方面均有不小的提升。不过正面颜值、背面设计等还是Note 8 Pro更舒服一些,尤其是中置打孔看着确实有些别扭。因此有网友看到真机照之后,表示红米Note 8 Pro真香!
留言说说,你觉得这款手机如何,卖多少钱你才会买呢?
5. oppo为什么没有中置挖孔
OPPO手机的款式较多,相关屏幕的手机可以在OPPO官网进行了解。
6. VIVO X60 PRO+ 使用48天感受-中篇(硬件)
瑕疵: 表示可以改进,但体验感影响不大。
缺陷: 表示最正常的使用影响较大
关于电池:
优点: 快充的速度还可以,充电速度比较快
瑕疵: 没有无线充电,很少用到无线充电,所以影响不是很大
缺陷: 电池过小,掉电较快。基本半天一冲,外出不方便充电的场景必带充电宝
关于声音:
优点: 耳放效果较好。
瑕疵: 外放效果较差,没有双声道扬声器。
缺陷: 电话听筒效果不好,录音效果欠佳。
关于震动马达:
没有X轴线型马达反馈明显。但打字比较安静,如果不是手游高度玩家。感觉Z轴线性马达不比X轴线性马达差。
对于 游戏 玩家是缺陷
对于非 游戏 玩家是是瑕疵
关于屏幕:
优点: 120赫兹的高刷
缺陷: 1080P的屏幕
屏幕只算中等,还算好用,用久了眼睛没有不舒服或明显干涉的感觉,只是分辨率感觉低了一点,配合华容道有人说有点像老年机~~希望vivo的旗舰未来的屏幕对得起旗舰两个字,尽管如此,比起瀑布屏好太多了,用过瀑布屏的以后再不想用了
关于照相与录像:
优点:
四个镜头都很实在
超广角等效14MM、广角等效23mm、人像等效50mm,5X长焦等效135mm,焦段选择都很经典,但镜头除了主摄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1、蔡司调教、T型镀膜
2、主摄像头夜景效果好
3、人像效果显着(背景虚化,逆光人像,夜景人像,自带功能强大的美颜,肤色效果好)
4、有5倍光学长焦
5、广角有微云台,光线较好时手持拍摄效果好,广角广裁切之后效果还行
6、自带的编辑,剪辑,滤镜和各种AI、美颜等功能太好用了,用过了基本就回不去了
瑕疵:
1、微云台应用场景小:
例如打开视频超级防抖,HDR就关闭了
录像在光线不佳的场景下远不如主摄,看上去比较黑,效果不好
照相畸变严重,可用度不高,除了少数拍畸变特效的情况下有用
感觉微云台没有传言那么使用,广角没有抗畸变照相效果欠佳,视频仅适合光线较好的场景,对焦远不如coms为766的手机
未来希望在抗畸变,对焦性能上改
2、人像镜头还有提升空间
人像镜头的镜头素质远不如主摄,尽管现在在手机中已经算很好,但50MM的二倍照人像和特写效果都很好,应用比较多,照相远比超广角实用,超广角拍视频好。希望未来新机型有更大的改变
3、长焦素质很普通
5X长焦是一个很好的焦段,一般135mm的等效焦段够用了,但是vivo的这个焦段只有800万像素,镜头素质也只能算够用,比华为和三星的长焦效果还是有一定差距,尽管目前手机长焦效果都一般,还是希望未来这款能做得更好,不追求更远的长焦,只希望能更实在,效果更可用
缺陷: 暂无
NFC再多卡切换使用场景效果欠佳
大多数情况效果都不错,但偶尔会出问题,只要识别不出卡片,在退出重开的情况下,再次识别不出卡片的概率会比较大
关于手机麦克风
缺陷: 远不如之前的三星,也不如之前的华为mate pro系列,录音只能叫可以,希望vivo未来可以改进
前置摄像头
优点: 像素较高,自拍人像效果不错。
瑕疵:
1、 前置摄像头没有3D识别
好处就是前面好看一些,中置挖孔设计对美观影响不大。但是感觉安全性要低不少。华为戴口罩无法正确识别。 Vivo戴口罩可以识别。
2、前置摄像头没有防抖功能。
整体而言还是对前置摄像头比较满意。
关于指纹识别
识别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识别比华为识别率高,反应也更快,但差异也不算太明显
关于信号部分
在某些场合比华为差一点,但是感觉不是那么明显。所有用过的手机中信号还是华为最强。
关于发热情况
不玩 游戏 的话感觉还好。没有明显的发热感。不知道夏天温度高的时候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目前是OK的。
配套耳麦
因为不喜欢入耳,直接没用过
关于存储
瑕疵:
1、 没有512G,既然是影像旗舰,怎么没考虑512G版本
2、没有存储卡扩展功能
其他方面
有个关于otg的小bug,接。3.5毫米的转接线,一转二会出现话筒和听筒没声音,之前华为都是正常的
尽管有不少瑕疵和缺陷,但这手机使用感还是挺好,未来也考虑关注vivo的旗舰机进步,如果进步较大会考虑继续使用vivo手机品牌。
系统软件部分也会有不少小惊喜,远超预期,将在下篇中分享
以上为硬件部分的真实分享
关于系统软件部分请见下篇
7. 关于三星 S21 Ultra,我还有这些感受想跟你说
虽然三星在国内已经早早的进入了“Others”阵营,但每次一到年度几大旗舰对比的时候,三星又是每次都会被拉出来成为 Android 阵营不会轻易放过的一员大将。仔细想想,其实三星已经很难再有那种超出别人一大截的独特能力,但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此,它的综合水平仍然高到无法被忽略。
所以在上次的上手之外,在用了更久的时间之后,S21 系列里最高端的代表,三星 Galaxy S21 Ultra 依然有值得再说一说的东西。
S21 系列三款机型摄像头对比,左起 S21 Ultra、S21+、S21
S21 Ultra 最让人期待的地方大概就是拍照了。首先我们详细的列一下 S21 Ultra 这四颗摄像头的规格。
左边从上到下的排列分别是,超广角镜头、主摄、超长焦已经右侧的长焦镜头。
从理论上说,这颗摄像头的搭配非常均衡,主要从焦段搭配以及画质上来分析。
上一代的 S20 Ultra 虽然也有 100 倍的变焦功能支持,但是摄像头整体的搭配却不是很均衡。虽然也是四颗摄像头,但有一颗是景深镜头,有比较大的凑数嫌疑。
去掉这颗镜头之后我们再看,主摄和超广角和 S20 Ultra 这一代纸面的差距不大,主摄传感器更换成了新一代的 HM3,但是长焦的搭配出现了质的差距。
S20 Ultra 那颗潜望式长焦的焦距大概为 104mm,大概相当于主摄的 4 倍,实际上是一颗 4 倍光学变化镜头,虽然 IMX586 本身 4800 万像素较高,但单个像素不大,光圈也小,实际上裁切的空间也很小。
更重要的是,这让 S20 Ultra 从主摄的 1X-4X 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空档,高倍变焦也有些华而不实,在之后的各种对比测试之中也的确表现一般。
S21 Ultra 的变化则是将长焦分成了两颗,两颗镜头在传感器方面的参数相同,只是潜望式镜头的超长焦光圈更小,两颗长焦还都支持 OIS 光学防抖。
在分成 70mm 和 240mm 两颗长焦之后,在更常用的 3X 焦段之内有了极大增强,两倍可以裁切融合,三倍变焦则直接切换摄像头,涵盖了我们最常用的 24-70mm 焦段。
从实际表现来看,白天的表现很稳应该是一个旗舰手机的基本素质了,受限于天气和日照情况,北方地区比较光光秃秃,没有什么好拍的景色。
三倍变焦,此时已经有些光线不足
十倍变焦后依然保持了清晰的纹理
但是从建筑表现来看,三倍光变和十倍光变的素质都相当高,具备很高的可用性。比如在十倍光变下,建筑的纹理表现依旧非常细腻,并且在光照已经不是很足的下午四点多,背景的天空和前景的建筑细节以及烟雾的质感都呈现的很好。
夜景方面,自动模式下会优先保证出片率,所以多帧合成和曝光的策略没有那么激进,当然也就不需要手持稳住很久。
最后再说一下,即便是我现在手上的这个机器,和零售版的固件应该还是不一样,因为就在前几天还更更新了一版,更新内容中有提到提高了相机的表现。按照之前的习惯,三星在上市之后很可能还会迅速出几版固件修复 Bug 以及提高相机的表现。
充电方面相比上一代的 S20 Ultra 是少有的退步项,不知道三星出于什么原因的考虑,Note10+ 和 S20 Ultra 支持的 45W PPS 充电到 Note20 那一代被砍回了 25W。
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实测,S21 Ultra 的功率依然是 25W 级别,但是比之前的不到 25W 的机器要略好一丢丢,满功率时间很长,但是上一代的 45W 快充的峰值功率可以达到 36-37W,虽然后面降速比较厉害,但在前半段速度上还是略有优势。
实际测试方面,30 分钟时间大约可以充到 60% 左右,一小时出头能够到 100%,之后会涓流充电,大约 20 分钟之后停止。
在电池达到 5000mAh 的情况下,25W 的充电速度确实有些跟不上了,基本上只略强于 iPhone。三星,希望你下半年能够 50W 起步好吗?
很多人这次比较担心 S21 Ultra 的续航,因为支持了 2K+120Hz 所以担心会崩,不过从实际表现来说还好,一方面 5000mAh 的电池还是比较大的,另一方面这块 LTPO 的屏幕刷新率可以低到 11Hz,省电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再有就是一直被说拉胯的骁龙 888 其实在中低负载之下效能还是蛮好的,只要你不让它疯狂跑原神和安兔兔,续航还是顶得住的。
虽说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时候会有一些温热的感觉,但实际的亮屏时间表现还是不错的, 在正常的插卡的 Wi-Fi 环境下,不打 游戏 的话亮屏时间能够轻松超过 7 小时。
当然,这也要看安装的应用数量,安装的第三方应用越多,续航的波动情况就可能越大,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设置深度休眠应用和限制自启动等等,对待机时间还是有挺大优化的。
S21 Ultra 有一些细节在之前的上手体验中没有详细讲,这次我们讲讲细节部分。
首先是屏幕的中置挖孔由于传感器和 S21 与 S21+ 不同,所以这个挖孔如果对比的话会发现, S21 Ultra 会比另外两款要略微大一丢丢,可能是因为前置摄像头传感器的型号不同。
第二点是,S21 Ultra 的握持手感我个人觉得稍微有点偏厚重了,尽管 8.9mm 和 227g 的数据摆在这里,但最重要的是少了之前流畅的曲线机身设计,无论是屏幕的曲面还是后盖的曲面个人觉得都变得更小,所以握持感是比较有份量的。
另外可能是相机模组拼接的原因,个人感觉 S21 Ultra 的重量分为略微有些头重脚轻,也增加了握持时的重量感。
不过整体来说感觉也还好,离“负面教材”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还有段距离,另外我觉得目前做的最好的可能是 vivo 的 X 系列,握持感是真的轻薄。
值得称赞的部分是可能是背面换成了磨砂玻璃,所以不那么容易沾染指纹了,尤其是我拿到的黑色版本,基本上不会再受到指纹的困扰,触感也是比较舒服的。
上一代 S20 的时候由于亮面玻璃还没有疏油层,稍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那种生涩的手感与遍迹背部的指纹痕迹其实是比较难受的。而 S21 Ultra 要是足够小心的话是可以“裸奔”的。
系统方面,S21 Ultra 搭载的是最新的 One UI 3.1,其它机型目前应该还在 2.5 版本,One UI 3.0 则处于测试版的阶段,相信随着 S21 系列的上市,One UI 3.X 也会逐渐更新到老款机型上。
至于 One UI 3.0 更新了哪些内容,可以参考 APPSO 的这篇文章。
总体来说,One UI 3.X 主要是在更新可用性和细节方面的提升,比如通知栏界面的细节优化,支持小巧的弹窗通知和气泡通知,支持桌面小部件的快捷方式,调整了锁屏以及其它一些控件等等。
S21 Ultra 采用了第二代超声波指纹,个人感觉在速度方面还是可以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而且湿手依旧可以解锁,对于手汗较多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
但是另一方面三星的指纹解锁动画还是非常的生硬,可能也是为了给超声波指纹的解锁速度做出一些补偿,但我感觉三星要是开放一个类似“柔和动画”的开关就好了,哪怕是集成在 Good Lock 里也好。
振动马达方面,三星这几代的震动马达都是方形的 Z 轴振动马达,但是不同大小的机器上有着很明显的振感差异,从 Note10 开始就比 Note10+ 的振感要差,到了 S21 这一代依旧如此。
相对来说,S21 Ultra 的振感是最好的,甚至我感觉有可能是振感最好的 Z 轴线性马达,之前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 X 轴马达,虽然最后通过拆解验明了正身,但还是算优秀的。
不过这颗马达没有什么花活,不想 MIUI 12.5 一样有着多少种不同振感,也不像 iQOO 的双马达为 游戏 而生,简单朴素,但也够用。
扬声器方面还有双扬声器的老传统了,顶部依旧是微缝听筒的设计。
从整体听感上来说,没有感觉特别强悍或者不好的地方,毕竟现在哈曼卡顿在三星手里,把调音风格做得比较耐听肯定没问题。
对于三星来说,S21 Ultra 或许就是三星今年最“传统”的旗舰产品了,因为从产品线方面来看,Note 系列在今年很可能就要被 Fold 系列所取代,像对 S-Pen 支持也像是对取消 Note 系列所带来的补偿。这也让 S21 Ultra 背负了比以往更多的重担。
Galaxy S21 Ultra 当然还是部出色的旗舰手机,即便 Galaxy S 已经没有过去的声量和市场,即便未来或许属于 Fold 的折叠屏,但以 S21 Ultra 本身的综合水平而言,当我们说起最顶尖的旗舰手机的时候必然还会有其一席之地。
8. 我感觉挖孔屏是真的令人难受,为什么手机屏幕会采用挖孔屏设计
现在手机前置摄像头还没有一个好的方案,屏幕发现到全面屏时代,前置摄像头如何安放就成了一个问题,逐渐出现了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和刘海屏水滴屏一样也是一种过渡方式,这肯定不是最终解决方案,现在比较成熟的方案是弹出式前置摄像头,需要调用前置摄像头的时候,自动从手机顶部弹出来,这个解决方案还是不错的,保持了屏幕的完整性,对比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确实是最不好的解决方案,好好的屏幕就为了偶尔才用一次的自拍而糟蹋了一个完整的屏幕。
9. 为什么不可以挖鼻孔、耳孔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动不动用手指挖鼻孔,以为可掏去鼻屎疙瘩,也可以止痒。但实际上这种作法却是错误的。
有的人还喜欢挖耳孔,一是为了掏耳屎,二是为了止痒。这也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挖耳孔害处有很多。当用火柴杆、发夹、竹签或挖耳勺掏耳孔时,不小心就容易把耳粘膜弄破,引起其发炎感染;有的人使劲过大,有时还可能将鼓膜穿破,而引起中耳炎、乳突炎,到时后悔就晚了。
其实耳屎也不是什么垃圾,脏东西,耳屎是一种保护性分泌物,可防止小虫入耳和粘住灰尘。耳屎多时,一般会随着上下颌关节的运动,侧睡或喷嚏而自己就脱落出来了。由于耳屎堵塞耳道而影响听力的这种机率是很小的,如果真的是因为耳屎堵塞耳道时可将头偏向一侧,用手按住耳朵,一压一松,这种吸力就可以将耳屎吸出。如果耳朵痒的难受时,可用食指按摩耳道的下方,或是用医用棉签蘸4%的硼酸酒精轻涂外耳道用以止痒消毒。
10. 今年会不会有,无挖孔,无水滴,无流海的手机。挖孔屏真的受不了,尤其是中置挖孔的,不好看!!!
其实2020年年底就已经有出过屏下前摄的手机了,中兴的axon20。只是效果和人气都不不到预期。而今年中兴的屏幕供应商 维信诺 也推出了新一代的屏下方案,预计是今年Q3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