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拉的二胡为什么不好听
Ⅰ 二胡师付我拉二胡四年了为什么怎拉不好听是什么原因
1,松香过多,二胡的弦上有松香积垢,建议清除。 2,运弓动作过大,运弓应以大臂带动小臂、手腕和手指,呈水平直线匀速运动。 3,运弓角度不对,弓毛与弓杆呈90度角。 4,手腕动作过大。 5,二胡弦定音不准。 6,手型不对,按弦力度不准。 二胡乐器发声酷似人声,应勤练,苦练,勤思考才会有成果。
Ⅱ 新二胡开始拉音质很好,拉了两年音质变差,什么原因
不完全是好事。这是因为:
一把二胡,音质音量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与蟒皮。根据蟒皮纤维蛋白的结构,新加工的蟒皮,一般要经过1000小时以上的使用,才能和琴筒、琴杆等达到较好的和谐共振,具有较好的声学特征,音色较纯,柔美,音量较大。这就是所谓“开音”。这也是每个二胡爱好者所希望的。
商品世界,商家往往投其所好,有的二胡生产制造商,大抵也是如此,为了迎合二胡爱好者这种希求,使用化学方法处理蟒皮,使二胡提前“开音”,以扩大自己二胡的销路。
二胡蟒皮,正常的设计寿命为30年,使用保管得当,很多二胡大大超过这个时限。使用化学处理过的蟒皮,其寿命一般不会超过20年,且抗压力、抗拉力降低,蟒皮容易受潮、下塌等。遇到极干燥气候,甚至皮子崩裂。由此可知,二胡偏离正常“开音”时限,是以牺牲寿命、降低性能为代价的。台湾、新加坡等二胡制造艺人,不齿于某些二胡生产商的这种做法。
由上分析介绍,你自己也大概知道,二胡拉了十多天就“开音”了是好还是坏。
Ⅲ 有很多人觉得二胡的声音很难听,就说它是一个噪音乐器,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那是因为他们有偏见。打个比方说,小提琴是很优美的乐器,而我就能把它拉得跟锯子一样,但这并不能证明小提琴没有人能拉得好,二胡也是一样。觉得好不好听取决于你,而不是它们。
Ⅳ 二胡的内外弦都调好了,为什么拉出来的音不好听呢
功夫不到,任何乐器都要从音节开始练,基本功很重要,能拉到业余6级,就会好听多了,但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练习才可以。
Ⅳ 新买的二胡在开音阶段有时声音有时好听有时不好听是怎么回事
这是你的技术不熟练,右手拉弓力度不稳定,就造成声音不好听。
时间久了,练习技术好了,声音也好听了!
学习二胡需要听音阶准确,才拉得好二胡。如果听音阶不准,是不能学习二胡,小提琴等用耳朵听音阶的乐器。
Ⅵ 我的二胡为什么拉出来的声音不纯正,感觉挺尖锐的特别难听。
与五个方面有关:1、与二胡的档次、品质有关。档次高的二胡,这个现象不太严重。2、与气候季节有关。温差、湿度差比较大时,二胡发音明显不好。二胡一般在温度15至25度、湿度在65%至75%时,发音比较好。3、与二胡码子有关。不能一年四季都用同一个码子,要在不同季节,不同温、湿度选择发音较好的码子,并做上记号,对应季节使用。4、与运弓的力度与速度有关。运弓不实,声音不饱满,发虚,就很容易出现尖锐的声音。5、与降噪垫有关。应选用尼子布,合适的宽度、厚度,有明显的消噪效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Ⅶ 新二胡声音不好听原因分析
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外部原因:
1、人的主观鉴赏的差别。对音乐主观评判有较大的差异,一把新二胡,声音通透清亮,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太单薄,没有二胡的韵味。声音浑厚宏亮,有的人可能会人为太闷,好像感冒了那样。
2、演奏技术的差别。同一把二胡,专业人员演奏和业余爱好者演奏,差别是很明显的。
3、二胡档次品质的差别。不能想象一把普及型二胡的音色会比高档的专业二胡的音色好听。
内部原因:
1、新二胡还没有“开音”,蟒皮内部的蛋白纤维没有“柔化”,和琴筒、琴杆之间没有达到较好的和谐共振。一般来说,新二胡要经常使用,并在正确的按弦、揉弦、运弓、音准的要领下使用达1000小时左右,才可能“开音”。检测开音的方法:拉空弦听听有不有余音,类似唱卡拉OK的混响,当然不会有卡拉OK那么明显。
2、琴码。仔细挑选适合这把二胡的琴码,不能照搬别人用什么码子,甚至不同的季节、温度、湿度都要更换不同的码子,这就要自己仔细去鉴别挑选。
3、琴弦。并不是越高档的琴弦音色就越好,也要更换不同档次的琴弦试用,找出最适合这把二胡的品牌琴弦。
4、千斤线及千斤捆扎的位置。不能随便找一根线来代替千斤线,要用较好的丝线,本人发现用汽车轮胎内抽出的细线,声学特征很好。捆扎方法:上5圈,下5圈,中间5圈,但是中间5圈要隔一圈绕,即一圈绕琴杆,下一圈再绕琴弦,绕好后排列整齐,挤紧。另外,不要过分因为手指短而把千斤扎得离琴筒很近,二胡设计时,最佳共振点在琴码向上42厘米处,不要偏离太多。
5、琴弦的缠绕方法。内弦在上榛子,由里向外绕,外弦在下榛子,由外向里绕,其目的就是不让内外弦靠紧,有分开的趋势。千斤以上内外弦要处在同一平面上。
6、选择好降噪垫的质材、大小、厚薄、位置。达到最佳降噪而又最小影响音量的效果。
7、松香要擦的适量。太多,声音很噪。
还有一些,比如温度、湿度、防潮、防晒等,都会影响到“好不好听”,这里就不赘述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Ⅷ 为什么给阿炳录制的二胡独奏不好听
阿炳的录音不好听有三个原因:1.他病重手指无力,把琴弦调低了2个半音,才勉强按住琴弦,弦软的一开始都发不出音,也就是阿炳能用这么软的弦,就是现在最好的二胡家也拉不了这种破二胡。2,病重长期不拉手指不灵活。3,给他用的是钢丝录音带,我们50年代的人用的,我们当时刚接触的还觉得不错,可和现在比较是天壤之别。如果现在的二胡家有以上其中一点,我敢肯定让他们一拉就趴下了。还是阿炳厉害啊,我曾用第一种练了几十年都没有成功。
Ⅸ 为什么我觉得二胡这个乐器很难听……演奏家拉也不好听……
确实演奏家拉的曲目多半也不好听,特别刘天华的老曲目在那个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可能人们感觉还不错,但时代在发展二胡音乐也不能停止不前,有些糟箔就没必要一直抱着不放阻碍二胡的前进。听觉艺术就要子可听度,感染力来评优略。不能以演奏家的权威来衡量,她们说传统曲目好,就好。我感觉就是自欺欺人。像拉骆驼,月夜,病中吟,空山鸟语等等拉着拉着都能睡着,感染不了听众的曲子为啥要奉为经典。难道就因为演奏家在这些曲子上投入很多功夫练习,舍不得丢掉。就要引导大众不思进取,阻碍二胡发展吗。我也是个业余二胡爱好者。这是我接触二胡以来一直有的疑问。我会一直苦练,到一定水平摸索创作符合当代音乐审美,能够打动人的优秀二胡曲。彻底丢掉一些演奏家视为经典的糟箔二胡曲。
Ⅹ 二胡声音为什么有的时候不好听
下面的东西让弦挨得太紧了, 琴码
和音垫
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琴马虽小,但它却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因此,琴马的选料、形状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二胡的音质。 琴码
为了求得二胡声音的改善,发音沙哑的二胡采用纸马(即用牛皮纸或其它硬纸卷成严实的简状),声音就要显得 柔和一些:发音沉闷的二胡改用竹马,就可使声音变得较为响亮,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发音单调的二胡采用金属弹簧马,就可使发音变得较有共鸣。 此外,象高粱秸秆、火柴签、铅笔(最好将笔芯抽掉)等材料制作的琴马也能改善一些二胡的音质,但中高档二胡还是宜用特制的木马,木马是用松节木做的,音色淳厚柔美,失真度小。另外还有钢丝马,但使用很少。 如果是自己制作琴马,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状.不宜过长、过短、过高、过矮,因为这样都不利于琴皮振动的性能发挥。虽说一些发音沙哑的二胡,适当增长琴马,音质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音量却大为削弱了。一般来说,琴马长约0.4寸,高约0.25寸较为适宜。如果是竹制或木制琴马,当中最好挖空成拱桥形。
音垫
琴码的下面,还须在琴弦与皮膜之间塞一小块用绒布或毡子做的叫做 音垫,它能解决二胡的“狼音”,消除二胡的空旷音,使之集中、丰满,制音垫的薄厚、大小要适中,过厚则影响音量,过薄则不起作用,作成音垫的材料常有白色海绵、呢子、羊绒、棉布、麂皮、绒布等,用的最广泛的是海绵和呢子,效果最好的是天然麂皮,不能小看了它,它还能快速的改变音色的本事,它贴近琴码,音色就很润,同时要失去一部分音量,远离琴码,音色就会变的眀亮,要根据曲子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