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为什么录的琴声不好听

为什么录的琴声不好听

发布时间: 2022-11-26 06:12:37

❶ 马上元旦表演,我拉小提琴,演奏的时候听起来不错,但我拿设备录音后再放一遍就变的很难听,有很多杂音、

亲,你好,不要担心好么?你拿录音设备录的有杂音,滋滋声音是很正常的,不过人耳听是不会听到这些的,相信你自己,你听到的好听的录音都是除去杂音,电流声的,所以这个你不用担心,对着喇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你不要带手机上台,就算带也一定要关机,因为电磁波会影响话筒,不过手机放的远就没有事了。

❷ 为何小提琴的声音录下来差别大

固体传声效果优于气体,隔空录音不如你凑在上面听那么饱满是必然的。独奏小提琴家的录音很好听是因为他们把麦克风固定在小提琴上,使其间发生直接的固体传导。这和录音设备也有一定关系。比如你用手机有效码率大约[email protected],而保真的录音至少要256kbps@44.1kHz以上。加之小提琴的声波本来就比其他乐器更不规则(非正弦波),采样率低的录音设备会导致严重失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题主在演奏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在听自己的演奏,可以说在演奏的同时也在脑补(脑子里有可能在想着音乐),这都还好,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质量的标准建立起来。你可以拉一个音录下来,试过之后会不会觉得自己拉时听起来和录音的差别不大。在不考虑前端录取设备的情况下,后端的播放设备即使上到耳机界最顶级大奥也未必能还原出音乐录入时70%的效果(花费数十万)。而平时听到的cd都是用百万至千万级别录音设备录制的,即使如此在录入时音质仍旧有损耗,更不用说题主的普通麦克风了。除了设备录音时还原了多少真实的音色之外,我个人猜测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自己拉琴的时候,自己对要拉的旋律、手指位置很熟悉,也许大脑会不自觉地“修音”。比如说,我自己听自己的录音,我会发现一些音不准的地方。但当自己拉琴的时候,在那些地方却没“感觉”到音准有问题。这个应该和录音设备无关。综上,被差劲的录音效果吓到是正常的;然而这些录音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要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的水平;同时要合理地评价自己的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

❸ 我的小提琴音质为什么不好听 特别是A弦

小提琴由70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由于音柱是支在琴马e弦一侧,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呵呵,很全吧
其实我也知道是4根,
只不过觉得
问这样的问题应该想学把
所以不想误人子弟

❹ 录音机的声音为什么跟原声不一样

录音机的声音跟原声不一样是因为:原声是用骨传声听到的,而录音机的声音是用耳朵听到。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声。
实例:
1.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2.在吃饼干时或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但是身旁的人往往听不到很明显的声音。
3.听自己说话的录音时感到陌生,觉得一点也不像自己的说话声。

❺ 怎么让自己的嗓音变的好听一点

把嘴张大,伸出舌头,要求下巴放松。检查下巴是否放松可以看看下巴有无下压、前突、僵硬紧张,再检查下巴下面的肌肉(二腹肌前腹肌前腹和颏舌骨肌的紧张,同时感觉不到外顶力量)
“张大口练习”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先练好在不张嘴的情况下,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放松二腹肌前腹和颏舌骨肌,,这一动作每天坚持练习500次以上,2到3天就可达到下巴完全放松。

2、在此基础上首先固定住下嘴(不是绝对的固定,“固定”是我们去感觉的)然后用抬头看天的动作去张开嘴。张嘴时不能牵动下压或前伸下巴,不能使下嘴提高向前哏着上嘴的动作一同上扬。——检验动作是否合格:双手拇指放在下巴下面,检查有无外顶力量,食指可放在下巴前面,以帮助下巴固定。
还有 多唱歌诶 !

❻ 我的音响为什么不好听

我的音响为什么不好听?这个问题真是大哉问,因为造成音响不好听的原因太多了,如果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话,我想旁人恐怕更难替您发现原因。音响不好听的原因可能是您买到的器材品质不如您意,所以不好听;也可能是您的搭配不当,所以不好听;当然更可能是扬声器摆位不对,所以不好听…。总之,不好听绝对是事实,它也一定有其不好听的因素存在。 在这里,我想撇开其它,单单提两个一般人很容易忽略、而且不会去仔细考虑的原因。或许,您府上音响不好听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而已,它明显的摆在您的面前,但是您每天听音响时却视而不见,而拼命往牛角尖钻。这二个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一个大原因,那就是“您的音量是不是开得太大声了?”经由这个大原因,才会转成二个小原因:扬声器无法负荷太大的音量;空间也无法负荷太大的音量。
您的音量开得太大声而不自知,大部份人存在着一个误解,以为只要是音响器材,我喜欢开多大声就多大声,音响器材无论大小声都应该可以唱得很好。事实上,音响器材在最大声与最小声时都有其天限存在,不是您爱唱多大多小声都可以的。关于唱小声,这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就略而不谈,我们只谈大声的部份。 为什么音量不能开得太大声?原因有二个,一是扩大机与扬声器可能早已受不了那么大声而产生严重的失真;二是聆听的空间无法承受那么大声。扩大机的失真很容易了解,那是因为它本身没有那个力,您却要它连吃奶的力量都用尽,结果当然是瘫在那里。至于扬声器,这就是我所要说的重点了。通常,每一个扬声器单元所能承受的功率(或说发出的音量)都有其限制存在,如果在其能力范围内,它可以发出失真很低、很悦耳的声音。但是,一旦音量超过它本身的负荷,它就会产生严重的失真。单元一失真,所发出的声音就会刺耳难听。
扬声器有失真天限,不能开太大声。 在这里,我可以举几个例子证明:其一,如果您觉得声音难听刺耳时,将音量关小,通常它就不难听了。其二,一般迷你床头音响,如果您在一定的音量下听时,经常会发现竟然比自己的大套音响还好听。当然,开大声后就完全走样了。其三,如果您的汽车隔音还算不错,在汽车里以适度音量听音乐时,往往也有很好的声音表现。从以上几个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的例子中,可以充分验证“适当音量”的重要性。可惜,一般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音响组合,以为那么贵的价钱买来的小扬声器,说什么也要能够发出很庞大的音量才对。其实,无论您是花了多少钱去买扬声器,小扬声器就是小扬声器,它所能发出来的音量有其很大的限制存在。即使您的扬声器单元比一般要好,也只是增加一点音量的承受能力而已。
用男高音与小提琴来试音量 到底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扬声器,使它们发出不失真的适当音量呢?很简单,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听就行。在这里我提出二种声音来测试,一种是人声,一种是小提琴的声音。先说人声,人声是最难表现的乐器,也是一般扬声器单元的最大考验,尤其是男高音与女高音。请您拿一张男高音的唱片来听(最好是帕华洛帝,他的声音能量最具摧毁性),您只能将音量开到男高音唱到很强处听起来还不会“难听”的地方为止。如果开始觉得难听,那就已经超过扬声器的负荷了。 扬声器发出难听这个界线的音量到底会有多大声?我不知道,有些扬声器可以唱大声些,有些则只能唱小声。到头来您可能会蓦然发现,怎么我的扬声器只能唱这么小声而已?再大声就开始难听了。不要怀疑,扬声器单元不是超人,它无法让您无限制的驱动而不失真。到底扬声器单元在超过负荷时的失真会有多严重呢?如果不是工程师,我们可能无从得知,因为扬声器的说明书出从来不会列出扬声器的失真数字。倒是扩大机因为失真很低,所以即使列出失真数字大家反而不去注意它了。 人声试过之后,再来我们用小提琴来试。不必用协奏曲,只要用小提琴奏鸣曲就可以了,这样只有一支小提琴与一座钢琴,您可以听得比较清楚。要注意,当您觉得小提琴的声音开始紧绷,刮耳,变尖锐时,那里就是极限,此时您应该再将音量降低一点,一直到小提琴的声音听起来不会紧绷、而且甜美的琴声能够显现出来为止,那里就是最适当的音量。
要有庞大的音量就必须有庞大的单元群。 或许当您依照要领调好音量之后,会很失望,因为那么小的音量并无法满足您的听觉。没错,现实是很残酷的,否则为什么会有多单元四件式的大扬声器、或大口径的单元出现?扬声器设计工程师们深知扬声器单元的天限,所以,为了不失真的呈现庞大的音量,他们必须使用几十个小单元或数量较少的大口径单元,让每一个单元仅发出最适当的音量。想想看,几十个不失真的单元所呈现的轻松自然庞大声音,岂是您一个高音一个中低音单元的小扬声器所能相及的? 因此,无论您使用的是什么扬声器,了解自身扬声器的天限,将它的音量控制在最适当的情况下,这就是让您的音响声音不难听的最大秘诀。您有没有发现,怎么深夜听音响特别好听?除了电源充足是可能的原因之外,外界的噪音降低,您的音量开小声(已经觉得够了)恐怕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聆听空间负荷不了太大的音量 聆听空间又不是扬声器或扩大机,怎么也有负荷的问题?当然有!这也是一般人很容易去忽略的问题。其实,聆听空间的音量负荷就是空间内六面墙的声音反射负荷。在北美,大部份的房间都是以木板、石膏板隔成,板与板之间都有夹层,这是标准的软调空间。像这样的空间可以吸收很多的声音能量,也就是说它的声音负荷量很大。无论是高频段、中频段或低频段,这样的空间都能够吸收。反观台湾的聆听空间,都是砖墙或水泥灌浆的六面墙,这样的坚硬墙面所能吸收的声音能量自然无法与软调空间相比。一个是吸收,另一个却大多是反射;软调空间的吸收有时候可能会使低频量感不足,但是大部份都能使高频顺耳;而硬调空间的低频不会逸失(还会增强)但却也很容易因为高频反射太强而刺耳。权衡得失,我倾向音响迷应该拥有软调空间,因为这样的空间对于音量的负荷比较大,比较不会让您觉得声音吵杂刺耳。
正三角形摆位法很好用 如果您不想改变硬调子的空间,有没有办法解决空间内反射音太多太强,空间负荷不了这个问题呢?有!第一个最简单又不必花脑筋的方法当然就是降低音量,这个方法我想就不必再多加说明了。第二个方法就是利用扬声器“摆位八法”中的“正三角形摆位法”(有些空间可能还要变成“长边摆法”加上“正三角形摆位”)。为什么要用正三角形摆位呢?最大的关键就在于这种法摆先天上扬声器就离四面墙较远,当扬声器离墙较远时,它所产生的反射音也会较弱,这样一来,我们所听到的乱七八糟反射音就会减少,耳根也就能够清静了。
不要忽略了加上长边摆法的妙用 其实,正三角形摆位法就是将空间因素干扰降到最低的摆位法,您可以把整个正三角形(二支扬声器与人)放在房间内移动,慢慢找出最佳的摆放正三角形位置。或许您会奇怪,为什么我在上段还要加上“有些空间可能还要变成长边摆法加上正三角形摆法”?这是针对一些二侧墙反射太强或二侧墙距离很窄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从二侧墙传来的反射音严重干扰到直接音。此时,您可以尝试将扬声器摆在长边,这样一来,二支扬声器距离侧墙也就更远,从二侧墙传来的反射音就会减弱降低。请不要拘泥于扬声器一定要摆在传统短边的位置上,当您用“三一七比例法”或“三三一比例法”都得不到良好的声音时,请开放您的想象力,运用其它的“扬声器摆位八法”试试看。试过之后,或许您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不相信,怎么可能只要将音量降低声音就会好听?如果是这样,音响店还有生意作吗?是真的,如果您不相信,请按照我的方法将音量降低到适当的位置,听个二三天之后,再回过头来重读我这篇文章。只不过,当您将音量降低之后,通常有一个问题可能会随之而来,那就是低频量感的不够。低频量感不够要如何解决?其实也很简单,再加一点低频就好了嘛!说得倒真容易,要怎么加呢?加低频的方法百百种,每一个高手可能都会有他们自己的方法。如果您不是高手,我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一个超低音。 请千万不要以为加个超低音就是要听震耳欲聋的低频,超低音真正为我们服务的地方就是“加那么恰恰好的一点点”,请注意我是说“一点点”。有关加一个超低音的详情,我在本期另文会有介绍,请您耐住性子找出那篇文章来看吧!

❼ 为何吉他琴声不够饱满好听

吉他是个一分钱一分货的的乐器,您能把型号告诉我吗?我帮您看看您的吉他属于什么等级。
再一个,像优酷、薯仔这样的视频网站音质都有压缩,音色不一样。
还有就是要护理!

❽ 新的古筝声音太硬,多久才会变总觉得自己的琴声不够古典。。如何解决

应该与古筝的品牌有一定关系

❾ 我是手风琴,但我弹琴很噪,声音很大,不灵活。弹起琴来不自然,最重要的是不好听,怎么改善啊别回答我

弹琴时首先要让自己放松下来,手臂和手指肌肉太过僵硬会使琴声不自然,并且也会影响到手指的灵活性。当然,你还是需要大量练习,一定要注重慢练。当你的速度用慢练的方法达到标准水平时,你会发现你的那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前辈的解答噢!

❿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弹钢琴不好听

钢琴5级,只是刚刚入门而已,演奏技巧和音乐感觉都属于初级阶段.你觉得自己弹的不好听是很正常的,再练个三五年吧,会感觉好一点的,手上的工夫是需要时间锤炼的,手指的功力只有到达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后,才能挥洒自如,才能弹出音乐的感觉.
对于音乐而言,情感和技巧都不能缺.

热点内容
x8为什么导不出文件 发布:2025-07-10 11:19:38 浏览:646
军人被子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发布:2025-07-10 11:19:36 浏览:899
为什么心情不好只想往外跑 发布:2025-07-10 11:12:32 浏览:565
孩子为什么害怕被子蒙头 发布:2025-07-10 11:11:58 浏览:50
为什么小米手机显示流量用完 发布:2025-07-10 10:35:34 浏览:855
中国人为什么爱红颜色 发布:2025-07-10 10:33:21 浏览:109
为什么电费补贴款不一样 发布:2025-07-10 10:33:17 浏览:876
为什么人的眼睛不会说谎 发布:2025-07-10 10:13:27 浏览:334
为什么软件有时候显示联网错误 发布:2025-07-10 10:13:23 浏览:855
微信为什么不能设软件锁 发布:2025-07-10 10:07:58 浏览: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