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人都对老人不好
㈠ 为什么现在的农村晚年生活都是久病床前无孝子
有人常说一句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在很多农村老年人身上都体现了出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晚年没有生活保障
第一是因为农村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没有任何的保障。我们都知道城镇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是有工作的,所以当他们老了之后,压力也不是那么的大,而且每个月都可以拿退休金。但是农村老人却恰恰相反,他们什么都没有,虽然现在有国家保障的养老金,但是那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尤其当农村老年人病了之后,很少人愿意长期照顾他,因为没有任何的回报和资金支持着。
所以我觉得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但是他们却忘了他们的父母曾经辛辛苦苦把他们养育成长大,到了需要他们回报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逃避这种责任。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不正确的、也是不提倡的。父母养育我们小,我们就应该养育父母老,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㈡ 为什么农村老人容易遭子女嫌弃
前段时间回老家经历了一件特别让人揪心的事情。
一大早,隔壁的老爷爷拿一个碗到我家去问我妈要碗开水喝。我问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他有四个儿子,而且儿子都混得很不错。有两个儿子还是老师。
我妈妈告诉我,老爷爷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以前的旧房子已经没法住了,他只能轮流寄宿在四个儿子的家里。
四个儿子各自都建了自己漂亮的新楼房,但没有一个儿子心甘情愿的接受老爷爷长住在自己的家。每个儿子都害怕他老了,如果去世会弄脏自己的新房子。儿媳妇们更是讨厌他老了不爱卫生,嫌弃他啰嗦。所以,他只能一个儿子家里呆一个月。四个儿子有时候因为大小月多一天都会吵架。老爷爷经常连开水都没得喝,经常早上起床口干,就来我们家问我妈要碗开水喝。
讲完这个老爷爷,妈妈还跟我说这个老爷爷还不是最惨的。又跟我讲了农村老家很多老人的事情。
有些老人生病了,生活都不能自理。儿子、儿媳嫌脏。也不带他们去看医生。然后活活病死了。
每个人听到这些,肯定都会破口大骂这些禽兽不如的儿子、儿媳妇,他们根本不配做人。每个人都会老,如果你们自己不孝顺,那你们的孩子就不会孝顺,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但细细思考,你会发现农村这种现象都是有原因的。
一、 传统思想。
这点是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都存在的缺点(缺点二字在老人思想中可能是优点),因为这群老人生活在改革开放前从小都是经历过食不果腹的苦日子的,所以对于食物的珍视程度是我们这些生活在改革开放大好时代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打一比方桌上一个菜馊了你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倒掉而他们则会继续吃,这对生活殷实的后辈来讲当然就会受不了。
二、唠叨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个孩子不管你到多少岁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实是儿女确实长大了,都是有自己想法做事有理由独立者了,再加上老人与子女之间相差的年岁形成的代沟,思想层面就是2个时代的人,为人处世想法肯定有所不一致,过多的询问与唠叨很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好心也会当成多管闲事。
三、卫生
农村的生活条件比不上城里优越衣着上面难免有些土里土气又何况是老一辈子的人,虽说子不嫌母丑,但真到了7~80岁,鼻涕情不自禁的往下流,又或者上完厕所手都不洗就去做饭,身上还有一股浓重的老人味。这是自己亲父母,可以忍着。这要是婆婆肯定又是婆媳大战的导火索。
四、生病
老年人身体健康是每个做子女最希望看到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难免身体某些机能会退化,一般小病到还好安心养养说不定就好了,但要遇上个终年躺床上的或者终年以药为伍开销巨大的肯定会应了那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老话,而且现在农村人经济条件也没想象中那么好,家里长期有病号很容易拖垮整个家庭,很难让家里晚辈不嫌弃。
以上4点是我觉得农村老人受子女嫌弃的原因,但是在我看来这都不是老人的错,做子女的应该学会体谅自己的老年父母,做到自己应尽的赡养义务弘扬正能量,因为他们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