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新朝都城为什么和西汉都城不一样

新朝都城为什么和西汉都城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3-01-04 04:14:51

① 为什么王莽建立新朝使汉朝分为东西汉,唐朝

  1. 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权臣,也是外戚,不属于刘氏皇族,而且国号也不一样

  2. 王莽的新朝是汉王朝由盛变衰的标志,后期的东汉明显后劲不足,远远不能和西汉相比,东汉中后期更是一塌糊涂,而且知名度上也没有西汉出名

  3. 东汉和西汉都城位置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叫西汉、东汉的重要原因

  4. 新王朝建国后,主张改革,变革西汉末年的弊政,在政治主张上,与西汉不一,而东汉时期,社会局势发生变化,推行新的政策,与西汉的各不相同,除了国名一样外,其他的大不一样,使东西汉的区别更加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汉朝要分东西汉的原因

  5. 西汉末年,国势衰退,外戚专权严重,王莽建立的新朝属于新生政权,不能和西汉混为一谈,而且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而且东汉的建立是军事战争建立的,又属于一个新的政权,而且东汉建立者与西汉属于很偏远的皇族,并不是西汉受命的皇位继承人

  6. 唐朝在大体上看是一个整体,其实中间还有武则天建立的周朝,当详细解读唐朝历史时,会区分开来,在笼统上解读时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武周政权短暂,而且是发动政变建立的,而不是大规模军事战争,武则天晚年时,将政权又交给了李氏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在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基本与唐朝无异,所以将他纳入了唐朝范围内

② 汉朝为什么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为何有“北宋”与“南宋”之分呢

在汉朝时人们自然没有东汉西汉之分,宋朝也没有北宋、南宋之分。不过从后世来看,汉朝前期被称为西汉和东汉,宋朝称为南宋和北宋。

其原因首先就是两朝建立的位置不同。

西汉王朝的建立是秦末天下揭竿而起,汉高祖刘邦攻破咸阳后被项羽分为汉中王,后来开始楚汉争霸。

到了南宋时期,金人南侵,北方汉人大批南渡。

因此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由此转移到了南方。例如南宋朝廷、南明朝廷。

因此,从地理位置和经济政治重心的因素,从而划分了南宋和北宋和东汉西汉的称呼。

③ 东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定都洛阳,而不是西汉旧都长安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不过刘秀与其他想要当皇帝的不一样,刘秀是被逼迫的。被谁逼的,他的手下。因为实力不够,被迫当皇帝。这样的好事情,想都想不到。可是就发生在刘秀身上了。当刘秀称帝的时候,他的地盘小,主要在河北,只能算的上是众多割据势力的一支。

豪族势力的优势就在于地方,一旦脱离地方,原本的势力优势就没有了,当地的豪族势力自然不会随意地迁都,考虑到这一点,刘秀对于是否迁都极为谨慎,因为他很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将来自己治理天下需要谁的支持。所以,经过仔细的衡量得失后,刘秀最终还是选择了定都洛阳。

④ 新朝都城在哪里

新朝是汉代夹在西汉和东汉之间的一个短暂的王朝,建立者是西汉外戚王莽。
新朝回建立时间是答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灭亡时间是地皇四年(公元23年10月6日)。都城是常安(今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
1、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2、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初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拓展对外交往,并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沿袭武帝晚年息兵养民的国策,恢复汉朝的国力。至汉宣帝时期,对外降服匈奴并设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开创了国力极盛的孝宣之治。
公元前36年,陈汤斩杀郅支单于,标志西汉时期的汉匈战争结束。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覆灭。

⑤ 唐朝长安城与西汉长安城有何变化

西汉和隋、唐三个统一王朝,建都长安,在汉唐之间,还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五个地方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以及西汉末的新莽、两汉之际的更始帝刘玄、东汉献帝、西晋惠帝和愍帝、赤眉军 汉长安城遗址结构图、黄巢、李自成等短暂立都于此.隋唐长安城坐落在今西安市区,西汉至北周时期的长安城,位于其西北侧,位置相距很近.这两处城址实际依托着同样的区域地理条件,即它的区域位置,处于关中腹心,农业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能够保证都城的基本需求,同时四面有险可依,易守难攻,便于居高临下,控制东部中原地区;城址正处在函谷关东西交通大干道的渭河渡口与关中东南通往长江中游地区的武关道的交叉点上,这两条道路严格受制于自然地形,因而这一交通中心位置,成为制约城址选择的关键因素.

在西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这两处城址中间,间隔有一块微微隆起的高坡,名为龙首原,西起今西安三桥一带,东至浐河岸边.西汉以前,秦朝都城咸阳,位于渭河北岸,由于渭河的阻隔,不便向东、向南发展,所以秦朝将城区向渭河南岸扩展,陆续在渭河南岸修建一批宫殿,其中包括有着名的阿房宫,还有一座兴乐宫,即坐落在龙首原上.

汉都长安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灭楚后,最初计划建都洛阳,后来听从娄敬、张良等人建议,认识到关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决定定都关中.当时秦朝宫室已经多遭项羽焚毁,只能暂时居住在秦朝旧都栎阳.

同年后九月,刘邦决定首先修复兴乐宫,并改名为长乐宫,以此为基础,兴建都城,取用当地一个乡聚的名称,名为长安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二月,长乐宫建成,朝廷百官由栎阳徙入长安.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又在长乐宫西侧兴建未央宫.未央宫和长乐宫东西并立在龙首原上,是汉长安城中的两座主要宫室,汉朝帝后的生活和主要政治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以后城中修筑的其他宫室都在这两座宫室北面的平地上,建造这两座宫室,显然是有意利用龙首原的地势以显现帝王的威仪;同时也控制了全城的制高点,有利于城市和帝王自身的安全.

长乐宫由一系列建筑构成,整座宫室规模很大,宫内的主要建筑是长乐宫前殿,东西近50丈,进深约12丈;另一所重要建筑为长信宫.西汉诸帝仅刘邦常居长乐宫,从惠帝开始直到平帝,以后历朝皇帝均常居未央宫,而将长乐宫作为太后的寝宫.长信宫即皇太后在长乐宫中的常住殿宇.未央宫的主体建筑也是前殿,其规模与长乐宫前殿大体相当,东西50丈,进深15丈,高35丈,是皇帝朝会诸侯群臣的场所.汉武帝时重新整修未央宫,增建有柏梁台等建筑,并改造原有宫殿,将未央宫前殿改造成以木兰为栋,文杏为梁,金铺玉户,重轩镂槛.

长安城城垣

长安城城垣,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正月开始兴建,前后进行几次,到惠帝五年(前190年)九月,基本完工.城垣周回60里左右(汉里),城高3丈5尺,四周各开三座城门,四面都有渠水或河水环绕.南面由东向西依次为:覆盎门(杜门)、安门、西安门;西面由南向北依次为章门、直门、雍门;北面由西向东依次为:横门、洛门、利门;东面由北向南依次为:宣平门(东都门)、清明门、霸门.由于是先建宫殿居宅后围城垣,里面有建筑物的限制,外面西侧又有泬水限制,当时的渭河河道也比现在要偏南许多,紧逼着汉长安城城区,在北侧也限制着城墙的修筑,所以汉长安城的城墙除东面平直以外,其他三面均凸凹曲折.当时城中宫殿所占的面积还不到一半,有相当大一部分民居.汉武帝时大兴土木,在未央宫北面增修高祖时草创的北宫,并新建有桂宫、明光宫等宫殿群,占去城中大部分空间,普通居民的居住区域只剩下很小一部分.

布局

汉长安城内的街道布局,古人有“八街九陌”的说法,详细情况,目前还无 汉长安城遗址法复原,但可知街道布局与宫殿的平面布局一样,都不够规整.文献记载汉长安城的一般居民区共划分为160个里,但流传下来的里名总共只有十几个,现已无法一一复原.在长安城北面的横门东西两侧,设有九个市进行交易;另外在覆盎门外也设有市,城南还有专门交易书籍的“槐市”. 汉武帝时期三个大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长安城在城垣外面有三个大的发展.即在城西和城南分别修筑建章宫和明堂,在城西南开凿昆明池,以及拓展上林苑.建章宫建在未央宫西侧,周回30里,规模比长乐、未央两宫都大,高可俯视未央宫,有凌空阁道,跨越城墙,连通未央宫.明堂是礼制建筑.昆明池开凿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是一个大型人工湖泊,周回40里左右,占地300多顷.开凿昆明池本是为训练水军,客观上却成为汉长安城的一座大型水库.上林苑本是秦朝设在渭河南岸的苑囿,汉武帝三年(前138年)大幅度扩展上林苑后,其范围周袤300余里,苑内建有大量亭台楼阁,布满珍禽奇兽,名木异草,汉朝皇帝秋冬季节都要在苑中射猎.

日益凋敝

汉武帝以后,长安城中再没有大规模的兴建,一直维持着原来的规模.经过西汉末年、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期间的无数次战争动乱,长安城日益凋敝残破.虽然在北周时期,还沿用汉长安城作为都城,但由于历时过久,城中宫宇朽蠹,供水、排水严重不畅,不易修复,同时龙首原北侧,逼近渭河,范围狭促,难以扩大城区规模,而龙首原南侧,地形开阔高爽,从南山引水方便,于是隋文帝在统一全国后,便决定在龙首原南侧,另建新都.

大兴城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六月,下诏兴建新都,左庶子宇文恺负责规划设计并组织施工,同年年底,基本完工.隋文帝在北周时曾受封为大兴郡公,故命名新都为大兴城,宫城为大兴宫,宫城正殿为大兴殿,大兴殿正门为大兴门,新设禁苑为大兴苑.开皇三年(583年)三月,迁入大兴城.

大兴城完全按照宇文恺的总体规划施工建造,平面布局规整,整个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构成.

外郭城形状近方形,东西宽度略大于南北长度,东西宽9000多米,南北长8000多米,城周长35·5公里.由于城墙过长,修建时间仓促,大兴城初完工时城墙较低矮,以后陆续增筑过多次,见于记载者即有隋大业九年(613年)一次、大业末年一次、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两次、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一次,前后共5次.大兴城外郭城南、东、西三面各开三门,至唐相承未改.南面中间为明德门,东为启夏门,西为安化门;东面由北至南依次为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西面由北向南依次为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北面两门,都在宫城西侧,西为光化门,东为华林门,唐避武后祖讳改为芳林门.城内靠北墙中央为宫城,其南为皇城,其余部分共有14条东西向街道,11条南北向街道,把外郭城分成排列规整的坊市.以全城南北中轴线朱雀大街(正对皇城正门朱雀门)为界,两侧相互对称.全城共有109坊,朱雀街西为55坊,朱雀街东为因城东南角曲江池占去一坊地,比街西少一坊,为54坊.此外,在朱雀街东西两侧,各用两坊地面积,修筑有都会市和利人市.都会市在朱雀街东侧,唐代称为东市;西市在朱雀街西,唐代称为西市.坊四面有围墙,通过固定的坊门出入,是相对封闭的居住区.坊又称里,坊制是由秦汉在城乡普遍施行的闾里制沿承而来.东、西两市是商肆集中的商业区. 宫城即大兴宫,是皇帝寝居和处理朝政的场所.宫城内部分为三大部分,中间部分供皇帝寝居临朝,狭义的大兴宫或宫城,即指这一部分.东面为东宫,是皇太子的寝居之地.西面为掖庭宫,是普通宫女的住所.宫城南面有门连同皇城,北面有门出城入大兴苑.

皇城在宫城的南面,是朝廷各个部门的办公区.除个别一些部门有特殊情况外,几乎全部政府机构,都集中在这里.此外,祖庙和社稷坛也按照《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说法,分别排列 汉长安城遗址在皇城城垣内的东西两侧.

为解决宫廷和城内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园林绿化用水,宇文恺在大兴城中还设计了永安渠、清明渠、龙首渠、和曲江池水几条水渠,流贯外郭城、皇城、宫城和大兴苑.曲江池本是一处天然水泊,秦汉时即曾修凿,辟为游赏胜地.宇文恺进一步疏凿整治,使其占去整个城内地势最高的东南隅处一坊之地,一方面作为水库,调剂城内供水,一方面也为城市开辟一处风景区,并在这里修建离宫别馆,供帝王权贵游赏.隋文帝忌讳“曲江池”的“曲”字,便根据曲江池多芙蓉而改名为芙蓉池,同时将曲江池边的园林馆舍命名为芙蓉园.

大兴苑在城北,西起汉长安城故城(汉长安城被圈围在苑内),东止灞水、浐水岸边,北至渭水,南抵大兴城下.大兴苑的设置,主要是供帝王游玩,但它对保障大兴城特别是宫城的安全,也起到重大作用.大兴城的宫城北墙,同时也是外郭城的北垣,墙外没有其他依托,而北面的龙首原为制高点,容易对宫城造成威胁.将城垣北面化作苑囿,可以充分利用北面的渭水和东面的灞水、浐水,以及四面的苑墙,拱卫皇宫.

整理不易,望采纳,O(∩_∩)O谢谢!

⑥ 汉朝为什么分东汉和西汉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东汉和西汉,而是后人为了区别刘邦和刘秀建立的汉朝,根据首都地理位置(长安在西。洛阳在东)及建国先后,分别称之为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由于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所以刘秀建立的东汉,就是刘邦建立的西汉的延续。

主要区分如下:

1、建立者不同。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
2、格局不同。
西汉,是个晚熟的朝代,草创之时并不甚强,为安抚群雄,不得不行郡国制,依然保留部分封建残余,又受北方匈奴压迫,不得已行和亲。隐忍数十年,汉皇渐次翦除异姓王,拆分同姓王,北击匈奴。南收南越,降服西南夷、东南夷,奠定了汉文明的基本版图。
东汉,整个格局就比西汉来得小,虽然仍然可称“强汉”,但是比起西汉鼎盛时期要弱。
3、都城不同。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汉光武帝刘秀原本是汉室宗亲,起兵反抗,成功光复汉朝,为了和前面朝代有所区别,又因为光武帝刘秀建立汉朝定都在东都洛阳故称东汉,以前在西都长安建都汉朝称为西汉。
两汉时期即汉朝时期,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热点内容
为什么下完应用桌面找不到 发布:2025-08-17 13:05:36 浏览:873
小孩子不瘦为什么检查出肥胖 发布:2025-08-17 13:01:41 浏览:446
新小区为什么屏蔽手机信号 发布:2025-08-17 13:01:14 浏览:584
华为电脑为什么自动锁屏 发布:2025-08-17 12:49:18 浏览:178
为什么女生睡前要洗澡 发布:2025-08-17 12:38:54 浏览:343
为什么紫色北面有的颜色不一样 发布:2025-08-17 12:37:36 浏览:104
父母聪明为什么孩子笨 发布:2025-08-17 12:30:50 浏览:76
为什么小米5s会卡死了 发布:2025-08-17 11:39:42 浏览:179
电脑为什么截的屏找不到了 发布:2025-08-17 11:38:11 浏览:599
晚上睡觉为什么睡着人就斜着了 发布:2025-08-17 11:37:35 浏览: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