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汉服内襟和外襟为什么不一样

汉服内襟和外襟为什么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3-01-05 04:49:49

⑴ 为什么汉服衣襟有左右之分

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是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与之相反,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称为左衽。所以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异族的奴隶,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另外,左衽也被用来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右衽并非汉文化圈独有,一些非汉文化圈的民族,例如藏人、蒙古人、不丹人,在历史上以至流传至今的传统服装亦有交领右衽。例如现任不丹国王穿着传统服饰会见公众照片中见到其服装为交领右衽。而如今流传之成吉思汗及以后各元代皇帝画像,其衣着打扮为传统服饰,但皆为交领右衽。而在西亚蒙古人建立的伊儿汗国,丞相拉施德主编的《史集》中插图,显着反映当时蒙古人都是交领右衽的。

⑵ 古人衣服的左右纫襟怎么分为什么这样

衽,衣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

右衽 汉族的服饰,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特点。因此右衽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与之相反,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因此左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所以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异族的奴隶,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 另外,左衽也被用来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

⑶ 汉服是左襟压右襟还是右襟压左襟

汉服的基本特征就是交领右衽。也就是左襟压右襟。这在古代是有特别的文化含义的。服饰左衽是周边落后民族相对于汉族在服饰、文化和生产生活上存在显着差异的外在表现;

汉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

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也和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的褒衣广袖

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与同时期西方的服装对比,汉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异性。当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撑束缚女性身体发展时,宽大的汉服已经实现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

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袖子,其实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着特点,但是,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这样。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

一直以来,汉服袖子的标准样式就是圆袂收祛,先秦到汉朝所反映的实物无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来,除了唐以后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汉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圆袂收祛。

“袖宽且长”是汉服礼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点,汉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较多见。主要有这几种用法:参与日常体力劳动的庶民服装、军士将领的戎服、取其紧袖保暖的冬季服装等。

有时候历史上各朝代的经济文化和审美关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汉唐时期贵族礼服多用宽广大袖,宋明时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

⑷ 汉服襟,衿,衽的区别

衽 衣襟

衽二尺有五寸。——《仪礼·丧服记》

再拜稽首以衽受。——《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楚必敛衽而朝。——《汉书·张良传》

衿 汉服下连到前襟的衣领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落衿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⑸ 汉服左衽和右衽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代表不同、意义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左衽

右前襟掩向左腋系带,将左襟掩覆于内,称左衽。

2、右衽

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

二、代表不同

1、左衽

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2、右衽

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因此右衽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

三、意义不同

1、左衽

北方异族崇尚左,衣襟左掩,是为左衽。

2、右衽

上古时代,上衣多为交领斜襟,华夏崇尚右,习惯上衣襟右掩,称为右衽。另外,汉族传统习俗,死者之服(寿衣)用左衽,不用布钮,而是使用细布带系死结,以示阴阳有别。

⑹ 汉服衣襟为何有左右之分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汉服衣襟为何有左右之分?那么,就要从汉服的历史背景学起,欢迎大家关注下文: 人类大多数都是右撇子,所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里面,都不免会出现重右轻左的现象。单从衣襟的处理方法,便可以看得出历来都是左撇子吃亏的。

中国的传统汉服服,两边衣襟的穿法,自古以来都是左襟叠盖在右襟之上,而因为衣襟是朝右开,所以便称为“右衽”。这种穿衣方式的起源,当然为了方便惯用右手的人伸手入怀中拿放随身物件。但既成正统之后,“右衽”便成为华夏文化“尊礼成服”的`概念里一个基本象征“文明”的符号,可以用来识别“左衽”的蛮夷之邦。

至于现代服装男子左襟叠右襟、女子右襟叠左襟的“男左女右”式穿法,据说是起源于中古时代的欧洲。西方男装衣服的钮扣,像东方一样,自古至今都开在胸前,所以把衣钮缝在右襟、把钮门开在左襟,方便右撇子们扣上自己的衣衫。

可是古代欧洲的女装衣服,大多数都是采取衣襟开在后面的反穿形式,所以女子们除非双臂十分灵活,否则必须借助别人帮她们扣上背后的衣钮;而为了方便右撇子,钮缝和钮门的方向便刚好相反。

大概到了十八世纪,西方女性才开始普遍流行穿着一些如外套等开在胸前的衣服,但可能因为上流社会的妇女一般都仍会有佣人帮她们穿衣服,所以右襟叠左襟裁剪的方式,由于方便别人替穿者扣钮,还是被保存了下来,一直到了现在仍然是女性西服的正统。

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服装其实也是类似的“男左女右”穿法才对,所谓“右衽”只限于男人。我不是史学家,不敢否认这种说法,也不晓得如果属实,到底是否近几个世纪跟西方发生接触后才受到的感染,还是无独有偶的现象。

不过观乎深受我国唐朝服装影响的日本和服,便可发现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左襟叠右襟的“右衽”穿法。唯一会相反地穿成“左衽”的情况,便是──替死人穿寿衣的时候!

⑺ ‘国学馆’为什么汉服衣襟有左右之分

汉服衣襟向右掩,是为逗右衽地,在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衣襟向左掩,成语逗披发左衽地就是用来指受外族统治,另外,我过古代有些地区,用左衽来表示死者。所以左衽是汉服大忌。

热点内容
淘宝客服为什么要用别人身份信息 发布:2025-08-18 04:27:19 浏览:535
为什么晚上睡觉要说祝你做个好梦 发布:2025-08-18 04:22:18 浏览:888
京东买的商品为什么那么便宜 发布:2025-08-18 04:11:28 浏览:746
为什么眼睛是多么的重要 发布:2025-08-18 04:02:53 浏览:607
为什么电脑不能使用象棋软件 发布:2025-08-18 04:02:14 浏览:520
小度小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 发布:2025-08-18 04:02:09 浏览:933
为什么bim在电脑上那么卡 发布:2025-08-18 04:01:32 浏览:45
为什么吃了东西口腔里总是苦 发布:2025-08-18 03:38:00 浏览:218
长时间地坐或站着腿为什么会肿 发布:2025-08-18 03:16:11 浏览:84
小米电视为什么会有小爱同学 发布:2025-08-18 02:55:24 浏览: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