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当丞相为什么名声不好
发布时间: 2023-02-21 09:37:14
Ⅰ 写出了《悯农》的宰相李绅,在历史为何却是个贪官酷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简单的小诗是许多学龄前儿童学会背的第一首唐诗,其传播范围之广,毫不夸张的说,绝对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放眼诗词界,也只有李白的《静夜思》可与其争锋。
据野史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一时代的众多文人皆对其嗤之以鼻。结合“司空见惯”的典故出处,两相对照,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只是生活豪奢,也无可厚非,但李绅发迹之后,为官之道也颇令百姓不满。李绅入仕前常去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并尊其为叔父,做官之后却立刻翻脸,直到李元将自降辈分到孙辈才肯满意。另有一崔姓人,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却因为没有及时去拜见,被李绅处以流放,家仆也被杀死。
李绅晚年拜相后,更是经手了一起极大的冤案。为了讨好李党魁首,他一意孤行,将一名罪不至死的犯人强行送上断头台。在李绅死后,经三司复审,这名犯人得到平反,而李绅的酷吏行径终于也受到了惩处,他的爵位被剥夺,子孙也失去了出仕为官的机会。
从一个对贫苦农民怀抱有极大同情悲悯之心的有志青年,到死后夺爵并牵连子孙后代的贪官恶吏,李绅的官宦生涯不值得为人称道,只有《悯农》二首流传千年,依旧熠熠生辉,成为他一生之中为后世留下的最大财富。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