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揭薄的邮票不好
A. 如何辨别邮票品相的好坏-北京爱乐邮
(一)看票面的完整性:票面有破损的邮票,属于品相不好,不能收入邮集,其价值很低。当然珍贵稀有的邮票是例外。
(二)看邮票有无缺齿:邮票若是缺角少齿,也是品相不好。特别是邮票四角的齿,更应该特别小心,不要弄成缺。
(三)检查票面是否脏污:拿邮票时,要洗干净手,并尽量用镊子去取邮票。在整理邮票时,注意不要让桌子上有墨水、茶水等,以免沾在邮票上面。
(四)邮票是否揭薄。从信封上往下揭旧票时,不能硬揭,不然会把邮票背面一部分仍粘在信封上,使邮票的一部分变薄,“揭薄”也是品相不好的一种。
(五)背胶是否完整。现在的新票,一般都在背面刷胶,新票的背胶不能洗去,背胶洗去的新票也算品相不好。
(六)是否褶皱。邮票若有折痕或者褶皱,也算品相不好,有些邮票有轻微的褶皱,经过适当的熨压处理,可以使褶皱变得很平整。但熨压时要注意方法。
(七)票面的位置。邮票的图案应该居于票面的正中,不能偏高或偏低,也不能偏左或偏右。对于无齿孔的邮票,常用剪刀剪开,剪开时,四周的白边也应该均匀。
B. 为什么揭薄的邮票不好
票面都揭薄了当然对品相影响更大!顶楼是要比字数么,我也复制了一篇很长的...... 集邮的人都非常讲究邮票品相。所谓邮票品相,就是邮票的相貌。衡量一枚邮票的品相有以下几点:新票:票面完整,没有破损,没有折痕,图案端正,颜色鲜艳,不褪色变色;齿孔完整,不缺角;背胶完好。旧票:票面完好,不揭薄,邮戳清晰,邮戳销于邮票一角(约占票面的1/4左右),这样的邮票为上品;邮戳轻印不损害票面美观为中品;邮戳重油影响图案美观为下品;如果是研究邮戳,以全戳为好,要能看见邮戳上的地名、年、月、日、时。这主要由收藏的目的来定。在收集邮票时要注意邮票品相,不要用手抓取邮。用手抓取邮票易折角断齿。手上有汗,接触邮票会使票面失去原来的光泽。要使用镊子。集邮用的镊子尖端扁平、圆滑、无绣、松紧适度。邮票品相好坏,是相对而言的。一般的邮票容易得到,就可以挑选。凡是图案相同的,可以比较一下品相好坏,尽量把品相次的剔出去,把好的收藏起来。如果一枚邮票极为难得,能收藏一枚已经很珍贵了,对品相则不必苛求。倘若非品相好者不取,那么,就很难如愿以偿了。常见的邮票品相不佳有以下几种:
(1)破损在撕邮票时,用力过猛,把邮票边缘撕破(在分撕邮票时,按照齿孔多折几次,用力要均匀,不宜过猛)。
(2)折痕在用镊子夹取邮票时,用力不均,造成折痕。信销票的折痕大多数是因为贴票时或在信件传递过程中受折而出现的(一般的软折痕用水浸泡后重新压平,可以消除)。
(3)齿孔不全齿孔短缺,有部分漏齿、缺齿、断齿。
(4)揭薄在揭取邮票时,由于浸泡不透,造成票背纸质受伤变薄或揭成两层。
(5)擦伤信件在邮递过程中,邮票画面被磨损。
(6)霉点邮票受潮或背胶变质引起发霉,形成霉点或黑色斑点。
(7)墨渍墨水或墨汁被弄到邮票上(把食盐放在热水里,将邮票浸泡一下,墨渍会褪去)。
(8)油墨过浓盖戳时油墨过浓,使邮票图案弄得模糊不清。
(9)指纹用手拿取邮票时,手指上的油渍或汗液弄脏了画面。
(10)褪色邮票长时间受灯光或太阳光照射,使原刷色褪色或变色(注意邮票不宜长时间被强光照射)。为了保持邮票清洁、完好、美观,对以上容易损伤邮票品相的可能性要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