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留园为什么房价便宜
㈠ 杭州和苏州同为新一线,为何苏州的房价要便宜这么多
这主要跟苏州的城市级别、产业结构、人口构成和房产政策有关。苏州作为长三角区域的热点城市,但政治级别一般,不如南京、杭州等省会级城市,和上海这样的世界级大城市比,规模较小,各方面资源无法比肩,发展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另外苏州的产业结构,早期定位为工业型城市,以工厂代加工等低端制造业,和密集型劳动输出为主,人群结构的确不如一些一线城市精英集中,人口素质中等,这就决定了消费能力和城市氛围。
当然开发商在开发楼盘的时候肯定更愿意去做市场需要的产品,刚需、低总价,小户型等楼盘占比较大,但随着近几年的地价攀升,开发商拿地成本也在相应上涨,房价还是在稳步上涨的,不少乡镇区域的楼盘价格也达到了2万甚至3万+,与此同时苏州的房产政策调控一直比较严格,限购限价等政策的实施,导致整体房价十分稳定。
㈡ 苏州娄葑也是园区,房价为什么便宜
就5个半(车坊部分并入园区,部分并入角直)乡镇来说,应该还是车坊的房价最低,其次是胜浦,再下来跨塘斜塘差不多(跨塘的高浜区域可能比青剑湖要贵些),最贵的是娄葑。大概如此吧。中心地带的湖东和湖西,是湖东便宜,越往东靠近胜浦越便宜。整个湖西大部分区域属于娄葑镇,湖东大部分属于斜塘,跨塘横跨了湖东湖西,属湖的北方。
㈢ 苏州姑苏区房价为什么比园区房价低
如果是新房子姑苏区市区的不比园区便宜,外围的话环境和规划要比园区差,所以房价较低,还有园区房价有炒作的成分多些。
㈣ 关于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
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故园的上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气浮动,沁人心脾。此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池中小蓬莱岛浮现十碧波之上。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亢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土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着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米,玲珑剔透,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臀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东麓有水阁“活泼泼地”.横卧于溪涧之卜,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感。
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现广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
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
据《地方志》记载留园在阊门外留园路79号。南临留园路,北至半边街,东邻市汽车运输公司,西接绣花弄。花园面积近30亩,内水面1.96亩。
园始建于明中叶徐氏。嘉靖时曾任尚宝卿的徐履祥号称富甲三吴.旧江西会馆、陶家池,花步十房庄、六房庄、桃花墩等处皆其宅基。其子徐泰时曾官大仆寺少卿。万历二十一年(1593),秦时罢官归里后。“益治园曰,亲声妓,里有善垒奇石者,令垒为片云奇峰.杂莳花竹’(范允临:《输寥馆集》),后人称东园(西园在今戒幢律寺址),晚清园东北尚有东园弄。袁宏道于万历二十四年作《园亭记略》,盛赞其宏丽轩举,内一石屏为周时臣所堆,高3丈,阔可30丈,如一幅山水横披画,无断续痕迹。又有“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高三丈余,妍巧甲于江南”。堂名后乐,江盈科作《后乐堂记》。
后衰败,清初一度废为踹布坊,由布商所雇踏布者居住。园改为民居,一峰独存,其余不可复识。
宅西北园相传重建于陈氏,因屡易主而圮坏,尚余嘉树平池。
干隆末,东山刘恕(后曾署广西右江道)得而扩建。自云:“拮据五年,粗有就绪,以其中多植白皮松故名寒碧庄”(见留园内残碑)。所在地名花步里,故又称花步小筑。刘恕性嗜花石,聚奇石十二峰(或云部分自东山原王鏊园中得来)。又喜书法名画,集古今石刻环置壁间,即今留园法帖,以明中叶刻二王帖与清嘉庆刻宋贤帖65种最着。
道光三年开放,游者无虚日,人称刘园,号吴中名园之冠。
大平军后,园幸存而荒芜不治。园宅先售与程卧云,住宅部分于同治十三年改建二程夫子祠,园则以5000金转售于曾任湖北布政使的常州盛康。园额为龙溪盛氏义庄,有庄田3000余亩。盛康《留园义庄记》云:同治“十有二年癸酉复于苏州阊门外花步街购得刘氏寒碧山庄,易名为留园”,改称留园是因刘园之名久传,即仍其音面易其字,并寓吴下名园俱遭兵灾,是园独留之意。盛大加修治。
光绪二年俞樾怍记,称“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十四至十七年,添辟东西两部,建鹿笼鹤亭。西部筑小蓬莱土山、十景花坞、蔬圃、草地(名射圃),花房。东部即冠云峰一带,该峰原峙立于民宅间,刘恕不能得。经太平军与清军之战,民宅荒芜,盛于十七年购得峰前地,俱纳入园墙之内。据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其花步里祖宅在太平军后夷为瓦砾场,田契尽失,亦为盛氏所得。盛又建“东山丝竹”戏台,临街西侧建祠堂及部分宅屋。园宅广袤约40余亩,比昔日刘园更增宏丽。后又购程祠址,建四进大宅(今五福弄及程福里民居址)l。
辛亥革命起,因园已归其子盛宣怀,一度被革命军没收,不久袁世凯政府下令发还。民国16年北伐军二十一师司令部曾驻此园。
18年3月园再被查封。由吴县县政府派员管理,贴邻房屋全部为第十六旅旅部借用。
同年6月18日,园经修葺后开放游览。此时建筑尚完整,古树参天,远望气势蓊郁,人称“苏垣鸟类之大事营”。又有孔雀、鹤、猴之属。每年二三月中举行兰花会,名种荟萃,春秋佳日游客如云。为当时苏州第一游览胜处。
21年淞沪抗战,园曾充宁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的高级教官室。6月1日园经整理后又开放。22年10月13日园再发还盛氏。26年童隽《江南园林志》称“园内装折铺地女墙各尽其妙,而以铺地为优”。日军侵占初,盛氏雇人看管,假山花树尚完好。
据30年5月间《苏州新报》报道,尚可游赏。后自留园路中段以西全为日军占用。园中饲养军马,假山欲坠,精美家具被掠一空,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沦为国民党部队马廐,五峰仙馆柱为马啮成葫芦形,马粪积二三尺,门窗挂落破坏殆尽,上无片瓦,园内破壁颓垣。一片瓦砾。园东盛宅厅堂框架尚存,大部破坏不堪。至苏州解放前夕。还我读书斋、揖峰轩一带已成为乞丐难民栖宿处。解放后,盛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
1953年市政府决定抢修留园,先采以工代赈方式,清除园内瓦砾马粪。9月1日开始施工。对五峰仙馆、揖峰轩等残破建筑,扶直加固,接补移换,保存原结构,细心修复;对冠云台等坍毁而尚存基础者,按原风格重建;对全部坍毁而基地不详特别是北部的少风波处、花好月圆人寿轩、心旷神怡之楼(走马楼)、亦吾庐、半野草堂等残余建筑,或拆除为廊,或植竹园。亦吾庐楼厅改建为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又一村处仅余荒地,则改置葡萄架及小桃坞,以其田园风味与附近环境相协调。门窗装修则收购自旧货市场或私家旧宅。盛家祠堂中100多扇门窗挂落亦拆下移入园中。
年末修复竣工,1954年元旦开放。国内外人士争来游赏,同声赞誉名园重光。
留园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渐被称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
“文化大革命”初易名为红卫公园,1971年恢复原名。1978年起渐次修复。
全园现有亭阁轩馆36,匾额15,砖额17,石刻2,对联10,书条石373,古树名木有银杏、南紫薇、罗汉松等12种23棵。
园内建筑物约近全园总面积1/3,素以建筑空间处理精湛着称。曲折幽邃,景观多变,厅堂在苏州诸园中最为宏敞华丽,大而能精,工不伤雅。“全园大致分四部分,中部是寒碧庄原有基础,经营最久。以后虽有局部改观,仍不失为全园精华所在。
东、北、西三部分都是光绪年间所增加。中部又分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池为主,东区以建筑庭院为主”(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该园深藏宅后,从原住宅与祠堂入园的通道有四五处,今入口处原为避弄,过道长50米,忽狭忽宽,忽敛忽放,忽隐忽露,终至豁然开朗。水池位于中央,池西假山下部有黄石堆叠,似明时遗物。山丘桂树丛植,登闻木樨香轩东望,曲溪楼一带亭阁高低错落,参差前后,掩映于古木奇石之间。池南涵碧山房为中部主厅,东侧明瑟楼旁有“一梯云”,假山巧掩登楼石径。池中蓬莱小岛,藤萝翳密;低几与水平,更见楼高山峻。池北远翠阁前石砌花坛,为明代遗物。东区为华丽的庭院区,主厅五峰仙馆因盛氏得文征明停云馆藏石而名,俗称楠木厅,家具陈设、挂落飞罩、窗槅屏门俱能将古雅和华美融而为一。
前院假山精巧,传原藏十二生肖形象。楠木厅东石林小院周围布置大小不等的小院多处,手法各有不同特点,但厅东北还我读书处(即原还读我书斋)周围原有曲廊回绕,50年代修建后阻绝不通。自揖峰轩东去为东部建筑群,以突出冠云峰为主旨。该峰高6.5米,为苏州各园湖石峰中最高者。岫云、瑞云(又名朵云)两峰屏立左右。峰前浣云沼之东原为盛氏家庵待云庵(待云系盛康字),峰北冠云楼下壁间嵌鱼化石一方。
峰南林泉耆硕之馆俗称鸳鸯厅,门窗地罩雕镂精美,陈设富丽堂皇。馆南砖额为“东山丝竹”,原有苏州园林第一座近代化的室内双层三面看楼戏台。日军侵占后期为附近棚户拆毁占住。峰西北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有楠木屏风六扇,雕刻精雅。北部建筑在解放前久已不存,今置葡萄廊架及盆景园,陈列盆景名品500余盆。西部土山池水原与中部相通,约在刘园时筑墙隔断。
山上在解放初尚存百年古枫二三十株,秋日从中园遥望如红霞缭绕云墙间,60年代因施药不当而枯死。山上建亭,本可眺西园虎丘,今为高楼所蔽。丘前小溪曲折,尽头处嵌“缘溪行”三字,两岸遍植桃柳,仿武陵桃源境。当时水通园外大河,清代游人常泊舟湖田上。晚清河道淤塞,渐成路面,池水浅浊。全园走廊迤逦连属200余丈,且曲廊留虚,在转折处多置大小空间,点染蕉竹小品。全园漏窗有200多孔、30多式,图案几无雷同。古石除冠云等三峰外,刘园十二峰尚存十一,其他还有刘恕品题过的晚翠、断霞、日华等奇石。
㈤ 拙政园好还是留园好
1、拙政园是和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园,号称国内四大名园,拙政园一个是大,一个是布局精巧,可以说山水环绕,移步换景,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一个代表,也是苏州最着名的一座园林。 2、狮子林,狮子林公园虽然不大但很有特色,狮子林以山石造景为主,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 是中国叠石堆山最经典的代表作。 3、留园和拙政园相比差不多,拙政园是大,留园是以小着称,虽然不能和拙政园大、深邃相比,但也可称的上是缩小版的拙政园。 如果时间紧促只能浏览一个地方的话,推荐浏览拙政园,如果可以浏览两个地方的话,推荐拙政园、狮子林。
㈥ 南京和苏州的房价哪个高为什么有人说苏州最便宜的房子是七千多一平米真的么
不是的,七千多一平米的房子是比较少的,苏州的房子在5000一平米左右。
http://www.szfc.gov.cn/szfc/szfc/index.asp 你 去这网站看看把
㈦ 苏州房价为什么便宜
苏州房价便宜吗,这个不能这么比的,那是跨省了,你怎么可以拿苏州跟上海比呢,我不觉得上海崇明三岛的房子比苏州贵,比如说,湖州、嘉兴,房子是不是比上海便宜,到上海也比较近,昆山,太仓,都离上海比较近,但为什么有钱都在上海买呢,所持户口和身价是不一样的,一个苏州户口,怎么也没有一个上海户口值钱吧。
㈧ 苏州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
留园门票景区是50元的,网上预订的话要便宜一些,只要40元,而且不用提前付款的,在上面搜索一下景点名字就可以找到啦,很方便的哦
㈨ 留园于拙政园对比
留园和拙政园还是比较像的。据说留园仿拙政园而建。只是留园比拙政园小一点。文化底蕴都很深厚。
留园的门票比较便宜30(淡季)~40(旺季).拙政园门票比较贵80元。相比较而言,我个人喜欢留园。不过拙政园去的次数没有留园多,没有仔细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