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佳大袋小袋为什么不一样
Ⅰ 上好佳好多鱼袋装多少钱
上好佳好多鱼袋装的分大袋和小袋一般的钥匙,小贷的话嗯,一斤装的4到5块大大的话就得十七八块。
Ⅱ 上好佳八宝糖里面小包装漏气还能吃吗刚买回家,拆开发现里面小包装漏气的,不密封,14粒里面6粒漏气!
您好,不能吃的,这是制作工艺的问题,如果密封不好,那么在后期保存的时候,肯定会进入一些细菌或者有害物质,所以这样的糖是不可以吃的,虽然扔掉很可惜,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尽量不要吃了。其实外面卖的这样的糖,含有色素的成分比较大,个人建议您尽量不要吃这样的糖果。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
Ⅲ 袋装薯片和桶装薯片味道有什么区别
一直觉得两者味道不同,但说不出个究竟,原来以为袋装薄,入味深,桶装厚实,入味淡。口味上面我一直觉得袋装的好吃
今天仔细区分了下才知道原来袋装的是薯仔切片制作的,而桶装是薯仔粉+淀粉压制成形的,这点从配料上也可以发现。袋装是马铃薯,桶装是马铃薯粉,食用淀粉
后来也顺便区分了下其他品牌的薯片,比如可比克袋装,桶装都一样只是粉,品客也是粉,上好佳袋装跟乐事一样也是薯仔。基本上有点厚的薯片都是粉做的。
个人认为薯片还是选择薯仔切片的好吃。毕竟薯片吃的是薯仔。顺带一句,最近越来越喜欢上好佳了,感觉实惠,味道不惹人厌,吃多了乐事换换口味吃上好佳感觉也不错
Ⅳ 上好佳之类的,膨化食品包装袋的材质是什么
复合结构:分别是PET(聚酯)/镀铝/PE(聚乙烯),不是包装袋是包装卷材。用于自动包装机制袋。
Ⅳ 袋装薯片和罐装薯片有哪些区别呢
袋装薯片是用薯仔切片,再油炸而成。而桶装薯片是薯仔泥加淀粉混合而成。一个是加了淀粉就不算是原汁原味了而且加了淀粉可能导致口感不一样,好不好吃可能还是要讲各人的吧,因为薯片是西方国家发扬光大的,那些成分制作方式和口味习惯还是用回西方的口味,可能不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口味习惯,就好像很多车、手机、衣服、鞋子一样用的都是西方的习惯方式于是为了更加好卖基本都会推出中国特供版等等,建议还是不要吃太多了油炸食品,想吃的话可以自己做还能增加一门手艺。
Ⅵ 买了一罐上好佳的原味薯片,打开居然是很厚的薯片,郁闷死,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包装内容不一样
遇到过,不过买这样的小东西一般就算了,知道了下次就不买这个牌子的了,要是大的东西,那就要投诉这个商品了,打工商12315就可以了。
如果是小东西,觉得气不过,也可以打12315投诉电话,让厂家为他们的言行不一付出点代价。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Ⅶ 上好佳哪些好吃
9月了。
本花10岁的表弟在这个当口患上了开学综合症,常伴随熬夜写作业等行为,表现出精神不振、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提心吊胆等症状。
啊,真好。
想起本花的10岁,无心做学霸,一心只想征服学校门口各大小卖部,做班里的美食启蒙KOL。刚嗦完指头上残存的三无辣条油,又开始吃拉丝粘牙的彩条糖——当我衣兜满满、腮帮子鼓鼓自信满满地从一干同学眼前走过,那种瞩目感和自豪感,现在的美食博主又怎么比得上。
除了小卖部,本花也总会留意电视上又新出了什么零食广告,记忆最深刻的当属旺旺和上好佳两个牌子,一个是总在魔性地挤眉弄眼的小男孩,一个是魔音穿耳般喊了无数遍的“上好佳!噢一西~”,童声清脆,音调夸张。
于是,在某天逛超市看到鲜虾片,脑海中又一声“上好佳!”炸开时,本花选择给最近挠破脑袋想选题的局座提供了一个“爱地啊”。
局座,我给你进新货啦!
“上呀么上好佳呀、味呀嘛味道佳!”
自带BGM的上好佳测评来啦!进度条君说再不给他加目录就吐血给我看:
宇宙谜题---上好佳有多少种
童年霸主---是出局还是出众
试吃结果---懒人必看清单图
每一次残酷测评的背后,都有一个牺牲的探员,没有测评就没有杀害。
“阿花,这次测评你一定要买玉米卷啊!”
“阿花阿花,我要吃田园泡和粟米条。”
“我记得上好佳有个冰淇淋威化,好吃到爆,你得买啊!”
“上好佳是不是出过一个‘佐酒’系列啊,还有吗现在?”
仿佛一下子打开了记忆大门,各位探员不断回忆起以前吃过的口味,并开始凭空捏造,好像什么味道上好佳都做过似的。问了一圈,零食是从小吃了不老少,但大家对于上好佳到底是哪儿来的品牌,却都是一头雾水。
上好佳,听名字完全就是充满期许与希冀的“国产名字”,看商标“Oishi”又像是隔壁霓虹的牌子。而实际上,各位受骗群众,这是1993由菲律宾LIWAYWAY公司(由爱国华人施恭旗一家创立)在华投资成立的企业,以上海为立足点逐渐做成了休闲食品领域里的大户,成为华商500强企业之一。
另外,受骗群众也会经常疑惑,上好佳深入人心的吉祥物“咕咕鸟”到底是什么动物?关于它是鸡、鸭、鹅还是鹦鹉,本局探员争论了1小时。
想起来也有很久没有看过上好佳的广告了,一来是也不怎么看电视,二来是现在一波一波新网红零食层出不穷,营销手段越来越高超,而最重要的一点还有上好佳近些年来出新的频率好像大大降低了。
不仅如此,本花原以为可以去大电商上找上好佳的旗舰店一站式采购,结果发现,上好佳“查无此人”啊,根本没有旗舰店!!! 又赶紧搜到官网进去看,又发现可能好几年没更新过,吓得本花一度以为它倒闭了。可能是比较重视线下吧,最后只在微信服务号上找到官方购买入口,但种类很少。
▲保持着10年前的画风的官网……
于是,本花搜遍了整个淘宝,列出了一百多种产品......而且,他们分布在大大小小N家店铺里,没有一家存货是比较齐全的,都怪它种类太,太多了啊!如果全部测评完,以后他们探员长胖的锅都要我来背了啊!不行!强行把果汁类&糖果类的排除在外,还是剩了80多种,一咬牙一闭眼,全买下了。
但是,有非常多探员们记忆当中的美味已经停产了。局里呼声最高的是前面说到的冰淇淋威化,几位探员都说那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威化,哭着喊着要我买给她们▼
可惜上面两种都已经停产了,只好回复他们“臣妾做不到”了。其余的还有什么爱趣宴、宝龄豆、“佐酒”系列的种种,也都找不到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遇到好吃的上好佳一定珍惜,不知道哪天就消失了。所以,接下来要进入的测评板块里,又有哪些万分好吃的种类可以在它下架前吃吃呢?
薯片类
小孩子比较容易碍事,比如家里正准备开一桌麻将没空管正拿着金箍棒瞎比划的你、比如回老家没得玩儿你就开始扯鸡毛追黄狗、比如爸妈在家工作你却在把家弄得乌烟瘴气……每当需要你安静或暂时离开的时候,大人们总愿意给你几块钱去烟纸店买点吃的,封印你躁动的神经。
大头探员这个问题儿童,就经常因为太烦人而被支配去小超市买薯片吃,然而手里的钱总是不够他安静十分钟。也不怪他,小小一袋总是还没吃过瘾就空了,袋子里的渣舔得比家里盘子都干净。每当这时,大头总幻想要能像奶奶家房梁上挂着的辣椒玉米大蒜头一样,自己也能有成串成串吃不完的薯片就好了。结果这货真的搞出来了,还忽悠F探员饰演村头着名女企业家 ▼
上好佳薯片目前有两个系列,袋装的田园系列是切片薯仔炸制,罐装的醇脆系列则是薯仔粉压制。田园系列的口味非常多,国内不同地区可能还有当地“限定”口味(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考虑到诸位探员的体型,我们筛选了十几种作为尝试。另外还购得泰国进口的两种口味薯片,一共15种,绝不客气:
好评榜
吃芥末就是为了等着那一口恰到好处的呛鼻,太辣人不舒服,不辣又欠欠地觉得不过瘾。上好佳的芥末味连着舌尖都有点微微麻,有一种翻白眼的爽!调味比较清新,一点点盐味衬着,一口一口停不下来,不过也有探员觉得欠缺一点芥末的香味。
上好佳对“甜辣味”有着蜜汁迷恋,后面你还会看到非常多的甜辣味产品,不过可能确实是对这个味道有自信,探员们觉得意外地好吃,甜味辣味很均衡,吃起来蛮可口,比较重的味道也掩盖了薯片原料的一般,让某些探员只想舔掉上面的粉,让本花很想造一条“今日测评的原味薯片都是该探员舔出来的”谣言。
局子里的各位对椒麻鸡都有迷恋,大概和吃芥末一样,都喜欢寻找刺激一点的口感。这次的椒麻鸡还原度高,吃完嘴巴真的麻麻的,甩上次椒麻口味测评里的诸位一条街。但是吃完嘴巴有一丢丢发苦,因为有点过咸了。
差评榜
嗨呀好气,这个味道和好评榜里的椒麻鸡味,都是新疆地区专属的,卖家用中国邮政寄了快一周才到手里,没想到大盘鸡不争气啊!一部分探员觉得调料味太重,又咸又油还没啥大盘鸡味,倒是有一股茴香味和辣椒面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探员坚信这是一袋还原度奇高的大盘鸡,仿佛吃到了大盘鸡里浸满汁水的薯仔块。你们吃的到底是不是同一包啊摔!
这也是很不好买的一款,好几家都没有存货,好不容易有一家有货,还要五筒起卖,现在我知道为啥了,那么急着脱手吗?讲道理,本花竟有点点喜爱这一款,可能与我的重口味分不开,与我在同一战线的都觉得蒜味浓重,辣辣的很过瘾,而讨厌的探员吃出的就是酸臭。
这届咖喱不行啊。咖喱听了都生气想打你,做的又厚又咸,味道也怪。还骗我说是薯片,见过这么厚的薯片吗?吃起来像锅巴,像膨化,说好的“萨瓦迪卡”味呢。
中庸榜
整体来说,上好佳薯片会偏咸偏油,建议搭配各种无糖茶买,而且比较容易碎,本花曾抱着暴力快递送来的一纸箱尸体残渣哭了一下午。除了个别特色口味,其它的并没太多惊喜,就是胜在量多便宜吧。
海味系列
以鲜虾片为首的海味膨化到底有多好吃?
“暑假的某天午后,趁着爸妈午休,偷了五块钱去超市买大袋鲜虾片,跑到沙堆旁边,骄傲地和邻居小伙伴们分享,吃完一抹嘴,把袋子埋进沙子,自信地回家。然后在新闻联播片尾曲中,东窗事发。我爸拿着棍子逼我到墙角,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掩盖了我咆哮的哭声,最后我急中生智从他裤裆底下钻出去逃跑,心里想的是明天的大风车节目看不成了。”
大头就这么因为贪吃迎来了人生中唯一一次挨打,这些唆使他“犯罪”的鱼虾蟹味零食,也是家族庞大:
好评榜
启蒙、经典、虾界教父,无限回购,指头嗦蜕皮,就是你!
先甜后辣,层次多变,比起原味的鱼果更带感,根本停不下来——尤其是L探员,参加完测评后对它一直念念不忘。这一款是新上市的,网上能买到的店非常少,而上好佳微信商城里也只能和其他不太看好的口味组合来买。
虾味很重,还有一种鱼露的鲜甜,加上虾条的咸辣,味道组合刚刚好,不过还有一部分探员觉得原味比较好吃,这个口味的甜盖过了虾条的鲜。
差评榜
可以说是本次测评中差评票数最多的一款了。大约在2009年前后上市,在这之前有出过一段时间的海蟹片、花蟹脆片,后来又有了这款螃蟹造型,却没蟹味的产品,味道也奇怪,一股子冰箱里剩饭菜混合的味道。蟹族明显不如虾族鱼族啊,一个领军人物都没有。
腥臭酸怪,“口水臭”,“尿骚味”,可以说十分有特点了。本身做得比较粗厚,令某些探员想起街边那种老式爆米花口感。
看到青椒,本能地蜡笔小新式拒绝,鼓足勇气尝试之后,发现分明是彻头彻尾的辣椒味,入嘴辣,入喉辣、回味辣、手指辣,花样辣结束后,也就没有太多别的感受了。
中庸榜
作为一家菲律宾发家的品牌,所以做起鱼虾蟹味的产品十分有底气,经典口味好吃上天,但难吃起来也是不顾一切的。只吃虾片虾条什么的吧,能鲜到你感觉畅游海洋,好像自己变身美人鱼。
高能辣眼预警——
再预警——
▲组长:阿花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甜点饼干系列
为了表达对甜食的喜爱,本花不惜吃出8颗蛀牙以示忠诚,再看看局里人手一口坏牙的情景,简直是一个崇拜甜食的邪教——蛀牙是我局标志没错了(有没有口腔医院要赞助我们啊泪目)。粟米条系列应该是比较早的甜品系列,随后牛奶小饼、可可甜心、巧滋圈才开始显山露水,直到前几年才又推出思伴这个系列,国内外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20多种。
好评榜
粟米条系列
作为上好佳甜食的开山之作基本上没有差评,草莓味又是其中最不会错的味道。淡淡草莓味,虽然知道是香精味没错啦,但是小小一条奶油加上空气感十足的粟米棒倒是也不会甜腻。缺点就是粟米条太容易潮了,打开几分钟就觉得不那么脆了,潮掉之后像在吃海绵。
可可甜心系列
甜心脆就是国产版的可可甜心,可惜国内没有榴莲味道的,而且采用的包装也不是塑封袋,不开心。榴莲味浓郁但不令非榴莲党反感,很温和,局里各种不吃榴莲的探员都纷纷改观。本着食鉴局最近“好吃的零食—冻一下可能更好吃”的原则,阿花也给大家尝了冷冻后的,果然更好吃了!
小时候很喜欢的甜腻腻味道,现在有点过了,即便如此,本着情怀大家还是给了好评,毕竟甜不要紧,冰箱里冻过又是一条好汉。
豆沙顺滑不腻,吃起来像是某种红豆冰棍味道,用来泡牛奶应该不错。
巧滋圈系列
口感扎实,有气泡感。豆奶味不明显,倒是有谷物的香,有的探员更是精确地觉得那是花生香。这样香甜可口的味道,还是有探员描述为“泛起一股刷墙的涂料味”。
比豆奶那款味重一点,一丢丢苦味可以平衡整体,不会甜腻,吃起来好像某种张君雅小妹妹。本花还买了印尼进口几种其他口味的巧滋圈,做得都没有国内这几款好。国产的还真不一定比不上进口的呀。
其他类
思伴从外观上看一点也不像威化,倒像是没切成片的巧滋圈或者某种谷物棒。吃起来有点玉米味道,稍微有点甜,口感很松脆,有点像长鼻王夹心卷,探员说拿来做早餐还不错(确定?)
巧克力融化在了威化里,微微发苦,不过仍旧是甜的,这次大家不约而同写了“冻一下应该会很好吃”,这套路深得局心。还有探员觉得这个可以作为随身必备,饿的时候吃,低血糖头晕眼花时可以来一根。
饼干面包
没想到!本花高中最不爱吃的牛奶小饼竟然在这一part拿了第一名哈哈哈......因为它纯粹而坚定的奶味,让不少人想起小时候最常吃的饼干,牛奶味香香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停不下来。探员们大方地勾选好评,就是因为有饼干有满满牛奶味,可它本来不就是牛奶饼干嘛,有牛奶味是应该的啊。
香甜,奶味足,口感有点像旺仔小馒头,多吃几口就会上瘾。当然也有探员觉得平平无奇,不如宜家的小饼干好吃,更甚者还质疑本花买到假货,理由是他吃完没有变聪明。
哦。
不知道是已经停产了还是只有线下有卖,线上是再没看到过,同系列还有一个绿茶味也买不到了,貌似是有一年抽检出来菌落超标。且吃且珍惜吧,这一款芝麻饼干倒还争气,一副站着牺牲的大义凛然模样,用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证明着自己也曾是一块好饼干:芝麻味浓郁,香脆无比,又是一款令无数人回忆起童年的饼干,现在可能是爷爷辈会喜欢的味道。不喜者则认为这是葱味饼干、粗粮饼干,太甜腻。
脆脆干干,放久一点也不会太潮。黄油香香的,还有一点盐奶油味,甜咸均匀,烤的酥脆无比,基本上人人都爱。
差评榜
难得啊,只有一人上榜,而且好评差评票数均等,爱的人多讨厌的人也多。
“坏掉的奶酪味”、“好恶心”、“一股怪味冲着天灵盖就上来了”,调味可能有些极端,因为还有一部分探员觉得咸甜搭配,很像印尼nabati威化的味道。
中庸榜
后半程才加入饼干、糖果等甜食领域的上好佳,虽然没有什么碾压优势,但也还算拿捏住了一部分人的胃口吧,其实在本花看来就是甜啊哈哈哈,不过追逐甜的滋味是人类的本性,赢不了的
分不出来的乱七八糟类
各位同志,顶住了,还有最后这一Part就结束了,麻烦给进度条君一点掌声谢谢。
最后这一部分是本花才疏学浅没法分的部分,里面有各位从小吃到大的童年经典,有后来在超市里混脸熟的,也有一些是本花海淘来的,不多,也就还有20多种(我仿佛听到连吃4天的诸位探员翻白眼的声音)。
好评榜
童年经典系列
啊,这应该是一个自带怀旧煽情buff光环的部分。
耳边应该开始响起熟悉而催泪的BGM,灯光也暗了,聚光灯要打在你们身上,我数“3,2,1”你们就应该沉默流泪。这一部分经典的口味,有很多都是以前上好佳主推的“一元袋”系列同款,是最早的一批膨化食品并活跃到现在。本着情怀理应都好吃,不过探员们都说吃出了不同,大概因为如今都是非油炸的了吧。
这应该是上好佳最早最早的产品了吧,不过那时没什么印象,只记得以前五连包里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也有探员对于本花小时候竟然不喜欢玉米卷感到无法理解),而这次一吃大为惊艳,有种“原来你最爱的人就在身边”的既视感。有点像烤肉加了芝士的调味,会伸着舌头舔掉上面的粉,然后再品尝醇香浓厚的玉米香,口感厚实嘎嘣脆,无限回购啊无限回购!
在发现玉米卷好吃之前,这才是本花的终极之爱,闭着眼都会给好评那种。非常独特的味道但又描述不清,一点点奶甜味,一点点盐咸味,入口即化,玉米香超温柔啊。
不吃洋葱,却喜欢洋葱圈的味道,还原度虽然高,但没有真洋葱的刺眼辣鼻。不过印象里的味道要比这个重很多,现在过淡了。
脸熟系列
还有一些和前面随便逛小超市就能买到的童年经典不一样,这一些可能要在大一点超市才会经常看到,而且也没有做成熟悉的“一元袋”,口味也只能说是一般般吧。
外皮很脆,甜甜的加一点点海苔味道(有点淡),关键是里面花生选得好,非常香,如果不是怕胖,一个人磕一袋是不在话下了。
味道有点像奇多,谷物香味,咬起来口感特别。有点像锅巴,但是更松脆。唯一被诟病的是长得太像猪大肠了。
海淘系列
前面也买了不少进口的品种,不过似乎被国产的吊打,还是不合中国人口味吧,偶尔吃腻了换换后味还成。
感觉像是妙脆角的低配版,艾玛,这一进嘴的大玉米茬子味道太熟悉了,非常天然纯正的玉米味儿,阿花去北方朋友家里吃过她在粥里拍的大玉米饼,就是这个味道。不过对于不喜欢玉米味道的人来说肯定是一场浓缩的噩梦。还有一个芝士味的玉米角,可惜没买到。
长得有点像田园泡,但实际味道才没有那么小清新,甜味重,那股冲冲的“芝士臭味”还是很好吃的,如果口感能不那么像在咬泡沫球就好了。
差评榜
本以为童年经典系列一定是安然无恙的,结果唯一两个差评的都出于此:
一定有很多粉丝在前来抗议的路上。现在的芝士条味道没有小时候那么浓郁,也就失去了舔粉的乐趣,而局里有的是不喜欢芝士“脚臭”味道的探员,所以差评票蹭蹭上涨。
他们说“不烧烤,也不嗲”,味道淡,还有点像虾片,所以是名不符实害了它。
中庸榜
终于吃完了啊,打嗝都是一股上好佳味,在探员此起彼伏的打嗝声中,本花整理出本次漫长食鉴的最终推荐:
这回的推荐清单,大概是开局以来最长的吧。上好佳的口味还是做得蛮平均的,几乎没有清一色好评或差评,而且它家种类又炒鸡多,所以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最爱的哪几款上好佳,从小吃到大,即便多年未吃,再遇到时也仍然觉得有感情。感情来自记忆,而记忆常常与吃有关。
有些是开心的:
比如记得常蹲在学校门口看画糖人,看到入迷,直到手里的娃娃头开始变得黏答答;
同桌总是趁着课间溜出去买三无辣条,回到座位上舔着指头上的辣油,潇洒分你一半;
放学后站在小摊前,花五毛一块地买上好几种零嘴:彩条糖、无花果、咪咪,一路热闹地结伴走回家......
有些不是:
比如小时奶奶偷偷给你喝了一碗鸡汤,而爸爸私下训斥你说这是给她补身体的。
爸爸又要出远差,他给哭闹的你塞了一把水果糖,说每天吃一颗,吃完他就回来。
回家看望独居的外婆,她宝贝地掏出一包过期的上好佳,说没舍得给其他孩子吃,藏起来留给你,哪怕你已经20多岁了.......
食物给予我们最大的恩赐,除了美味,还有承载回忆。
上好佳似乎是一个很传统的企业,没怎么搭上网购的班车,也基本不炒作自己,但愿它不要被这个时代给遗忘吧。
Ⅷ 上好佳薯片如何辨认真假
1.看包装。真的上好佳薯片包装精美,包装袋上印刷的文字清晰。反之,则很可能是假货。
2.尝味道。真的上好佳薯片味道好。反之,有异味或是味道不正的,则很可能是假货。
Ⅸ 昨天买了一罐上好佳的原味薯片,打开居然是很厚的薯片,郁闷死,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包装内容不一样
有过。食品包装有一些要求的,你可以看看。
食品包装除了保障食品安全外,还是保障食品的色、香、味等感观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发达的商业领域,食品包装还对食品的促销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食品的包装,至少应满足如下几点要求:
1、强度要求:
由于食品在包装完成之后还要经过堆码、运输、储存等流通过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就要求食品包装具有一定的强度,在流通过程中不会破损。
2、阻透性要求:
食品包装的阻隔性要求是由食品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不同的食品对其包装阻隔性特性的要求也不一样。食品包装的阻隔性一方面保证外部环境中的各种细菌、尘埃、光、气体、水分等不能进入包装内的食品中,另一方面是保证食品中所含的水分、油脂、芳香成份等,对食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成份不向外渗透,从而达到保证包装食品不变质的目的。还有一些食品要求包装材料对气体的阻隔要有选择性,如,果蔬保鲜包装,通过控制材料的孔隙大小,可以有选择地透过O2和CO2,从而控制包装食品的呼吸强度,达到果蔬保鲜的目的。
3、安全卫生:
食品的包装材料在具备必要的阻透性的同时,必须保证包装材料自身的安全无毒和无挥发性物质产生,也就是要求包装材料自身具有稳定的组织成份。另外,在包装工艺的实施过程中,也不会产生与食品成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化学成份。在贮藏和转移的过程中也不会因气候和正常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
4、耐温性要求:
食品加工过程中大都要经热处理,有的是包装后进行高温处理,如罐头食品和蒸煮类小食品,有的是热灌装,如许多热灌饮料,还有许多食品保质期很长,如达到或超过一年,这种常温保存食品储存过程中难免会经过炎热的夏天,要连续在300C以上,这些都要求食品的包装具有一定的耐温性。随着食品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对耐温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5、避光性要求:
光照对于食品质量和营养的保持十分不利。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会使食品中的油脂氧化导致酸败,使食品中天然色素氧化而使食品的色泽发生变化,会促进食品中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损失,另外,光照还会使食品发生氨基酸分解,糖融化等不利于食品质量保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因此,对于好的食品包装,避光性也很重要。
6、安全性要求:
由于食品是日常消费品,要经过流通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这就要求食品包装要适于放置、搬运、陈列和方便购买,不能带有伤人的棱角或毛刺,尽量有专设的手提装置,以方便购买。还要考虑到,打开包装时,即使不正确操作,也不至于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7、促销性要求:
促销性是食品包装的重要功能之一。促销性要求食品包装材料要具有易于印刷、易于造型、易于着色、自重轻等特点。在这方面,塑料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8、便利性要求:
便利的包装经常是消费者选择某种食品的重要理由。包装的便利包括使用便利,如调味品的包装,形态便利,如新推出的奶片(干吃奶粉);场所便利,如外出食用的旅游、休闲食品要求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开启方便等特点;携带便利、计量便利、操作便利、选择便利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