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蝉呆在地底的时间都是质数
1. 蝉在地下可以长寿,为何在地面上仅活一个月
蝉在地下能活很多年,这属于它们的若虫期,这个时间内的蝉没有敌人,且有足够的营养,不会死亡。可是到了成虫期就不同了,此时的蝉已经进入老年时代,主要是为了交配产卵。而且有大量的天敌,就算不自然死亡,也会被天敌吃掉。这属于自然规律,而且蝉在地下活的时间,也完全是要看品种。
由于蝉的繁殖能力很强,人类怎么吃也不会灭绝,而且有种蝉是17年出现一次,这就意味着大量的蝉会聚集在一起出现。这种情况在美国很常见,每隔十七年就要接受一次物种入侵。很多小树苗承受不了,会因此而死亡。而由于数量庞大,它们的天敌也不能完全消灭它们。
2. 有一类蝉叫作周期蝉,为什么周期都是质数
生命需要孕育,漫长的孕育过程,是漫长的高品质的必经之路。蝉在地下孵化孵化,就像人们的十月怀胎。看似漫长,实则是在为精彩的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做准备。当蝉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它将用自己的一生来搅动整个夏天!在这个过程中,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其实我们也一样,在整个生命的长河中,很多时候像蝉一样生活在地下,陪伴我们的,都是寒冷、黑暗和孤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绚烂和辉煌,而那些孤独的时光,正是在沉淀我们的精彩以后。
露水难飞,风声大作。不信贵人,谁为表里心......。虽然他们重见天日的时间很短,但从蜕变到拍打翅膀,开启精彩的新生活,是值得赞美和褒奖的。所以它们真正的生活是在地面上! 蝉是昆虫,其生命周期为三至四年。昆虫的完整生命周期可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蝉在地面上从蛹转变为成虫,只活三四天。因此,蝉的生命周期主要在地下,而不是在地上。如果蝉只指成虫,其生命周期主要在地面上。
3. 蝉在地下能够活十几年,为什么到地面只能活几个月
因为知了在地表之下,可以吸食树根中的汁液为食物,所以不缺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存活非常久,但是在地表之下却无法交配,爬出地表就必须要发出声音来吸引长鸣,但是也同样会吸引来天敌,因为知了的天敌非常的多,一不小心就被吃了。即便不吸引来天敌,但是在交配之后,雄性知了也很快就会衰老而死去。
以交配作为生命结束的符号
但很不巧的是,大部分知了破土而出的那些天,正好就是它的天敌的繁殖期。在食物充裕的条件下,天敌会大量的繁殖,幼崽的存活率也比较高,所以知了也就比较容易被它的天敌给叼走,即便不被叼走变成食物,知了在破土而出之后就已经是走到生命的末期了。
只要完成了交配,知了们的寿命也就宣告一段落了,因为大多数雄性知了会在完成繁殖之后,身体条件极速衰败死亡,而雌性的知了则会完成产卵之后才死亡,不同种类的蝉会有不同的出现时间,但基本上都会在11月底之前消失,越是南方结束的时间就越短,因为知了出土交配需要一定的湿度,如果环境不合适的话就还会潜伏一年。
4. 蝉在地下能够活好多年,为什么爬到地面只能活1个月
蝉
蝉,俗称知了猴,在全世界一共有大约2500种蝉,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温带以及热带地区,在我国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分布。
蝉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蝉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我们经常见到的蝉,属于若虫的后期和成虫期,成虫期的蝉就是会飞的蝉。一般情况下,蝉蜕变到成虫期后1-2个月就会死亡。
雌性听到雄性的鸣叫声时,会循声赶来交配,之后会用一根细细尖尖的产卵管,插入到树枝中产卵。等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孵化出的幼虫会钻入到泥土中,重复之前的操作。
总结
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和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相比,它们缺少了“蛹”这个环节。蝉在若虫期时一直待在土壤之下生活,但在成虫阶段,它们会飞向天空寻找配偶。
蝉的天敌有很多,但多数天敌都是捕食成虫期的它们,它们之所以没有灭绝,纯属是因为数量太多了。
5. 老人们说蝉要在地底埋七年才能出来叫一个夏天,那么为什么它的生命这么短呢
蝉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头部宽而短,具有明显突出的额唇视力相当良好,复眼不大,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得很开,有3个单眼。触角短,呈须状。口器细长,口器内有食管与唾液管,属于刺吸式。胸部则包括前胸、中胸及后胸,其中前胸和中胸较长。3个胸部都具有一对足,腿节粗壮发达(若虫前脚用来挖掘,腿节膨大,带刺)。蝉的腹部呈长锥形,总共有10个腹节,第9腹节成为尾节。雄蝉第1、第2腹节具发音器,第10腹节形成肛门;雌蝉第10腹节形成产卵管,且较为膨大。幼虫生活在土中,末龄幼虫多为棕色,与成虫相似。螽蝉科有两个种,俗称为毛蝉。
潜伏在地下时,它被称为“若虫”,以吸吮植物根部汁液维持生命。“若虫”要经过5—6次的“蜕变”,才能羽化为“成虫”,于每年6月底破土而出,爬到树上。每一次“蜕变”,“若虫”都会留下一张蝉壳,它是一种中药材。在短短3个月里,“成虫”要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历程:交配、产卵,然后死去。
6. 蝉4年就能出来,北美洲的蝉为啥愿意在土里呆17年呢
7. 蝉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过,出来七天就死,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其实挺简单的。不同的蝉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但基本上所有蝉的成虫期都很短,最长只有2个月左右。这是因为蝉在成年阶段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交配。事实上,当蝉在地表下时,它们的天敌很少。况且仙阶段的蝉会从泥土下的根部吸取汁液来维持生计,也就是说它们并不缺食物,只是不能在地表下交配。蝉在爬出地面后实际上可以在地表生活一个月左右。
雌虫听到雄虫的唧唧声,就会来和噪音交配,然后把一根又细又尖的稻草插到树上产卵。幼虫要到2022年才能孵化出来,孵化出来的成虫会钻到土里,重复之前的实际操作。蝉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怀孕的雌蝉用尾部的产卵器在树枝上钻一个洞,穿过木质部,到达髓心。每只小孔产几个蛋。小孔,有几十个,蛋的总数一般是300到400个,最多600个。和自然界其他弱小生物一样,大部分都活不到成年。卵自行孵化后,幼虫钻出小孔,第一次在树枝上蜕皮。几个小时后,角质层变得角质和坚硬,然后它们落到地上,用前爪挖掘,钻进泥里,在黑暗中度过很长时间,靠吮吸根部的汁液生存。蝉的幼虫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度过。夏天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的时候,幼小的蝉就会破土而出,爬上枝头。
8. 蝉的一生大概有多久它在土里待多久
蝉在土里待两三年到十七年,出土后还能再活一到两年,一生大概有十几年到二十年。
每年的6~7月会从蛹变成成虫然后在短短的数日内产卵,从卵开始,到若虫在地底生活的过程,一直到最后一次脱壳变成成虫,在树上大鸣大放,这段时间通常有一到两年。
雄蝉会发出声音吸引雌蝉来跟他交配,它在用它那根尖尖的产卵管,插近树中产卵,直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再在土中生活两三年到十七年后才能破土而出,在漫长的生活中它们要经历很多次的脱壳后一次脱壳也是它成为成虫的时候。
(8)为什么蝉呆在地底的时间都是质数扩展阅读:
幼蝉在地下要呆这么久,一是本身发育慢,二是要等待时机,在最合适的时候才会破土而出。不同种的蝉会选择它们出生后的第三年、第五年、第七年、第十一年、第十三年或者第十七年之后出土。
蝉挑这些年份出土是因为这些年份都是质数,即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别的约数的数。蝉在天敌面前几乎没有防御力,如果在同一年出生的蝉太多,它们不但会竞争养分,如果遇到天敌还容易全军覆没,所以它们选择在质数的年份出生,这样可以保证在同一年出土的蝉不会太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蝉
9. 蝉的生命周期为什么往往是极为精确的质数
为了避免跟具有偶数(这是可以预测的)繁殖周期的天敌相遇。蝉会在一个晚上的时间内一下子就孵化出亿万只,而且孵化的具体时间无法预料,这样就实实在在地以极大的数量突然出现在那些对它们狼吞虎咽的天敌面前,使它们无法应付,从而保证蝉的种群数量不受损害。每次总共有30批蝉,每一批孵化出来的时间都不一样。13年蝉和17年蝉的周期每221年才能碰上一次。
10. 为什么说蝉在地下等了17年
说蝉在地下等了17年的原因:
部分品种的蝉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他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自己金灿灿的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虽然成年的蝉仅能存活几个月,但是幼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例如18年寿命的蝉,其幼虫阶段就占了一生中的17年。
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
蝉(学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Cicala 或 Cicale)是昆虫纲半翅目颈喙亚目的其中一科,俗称知了(蛭蟟)或借落子。因各地方言不同,别称也有相应的变化,更多请查看基本信息栏中的别称。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纪录约 2000 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tergum)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果。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不发声,但腹部有发音器。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蝉属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类,由卵、幼虫(若虫),经过一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