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三国关羽为什么消失了一段时间

三国关羽为什么消失了一段时间

发布时间: 2022-08-01 08:52:03

① 《三国演义》关羽是怎么一步步陨落的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混的是风生水起,一路是被神话到了猪脚的地步。斩华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死后化为厉鬼向吕蒙索命,这样的英雄人物怎么会遇上对手,怎么会败走麦城?

一:关羽非常的傲慢,对五虎中黄忠就可以看出来。刘备在自封汉中王的时候,关羽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一听说黄忠也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非常懊恼:“大丈夫如何与老卒为伍?”

二三:造成蜀吴联盟的瓦解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关羽的傲慢,诸葛瑾来到荆州帮孙权的儿子提亲,欲促进两国的关系共破曹操、关羽在听完诸葛瑾的来意之后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是看着你弟弟是诸葛亮的面子上,直接斩你头颅。“就这样蜀国和吴国的仇就结下了,吴国仗着有着地利的优势联合魏国直接把荆州拿下,也直接导致了关羽人头的落地。

四:兵力的悬殊:关羽在荆州大概有五万人马左右,而曹军从动人马十万,孙权起倾国之兵。两家加起来直接超过二十万大军前后夹击关羽。不管关羽的个人作战能力再强也只能在车轮战下陨落。

五:人才将领上的缺失:关羽手边几乎没有得力的战将,唯一讲得出名的或许只有关平。而曹操方面有曹仁、于禁、徐晃、庞德。吴国方面孙权亲自出手、吕蒙。陆逊顶级谋士。在如此多顶尖谋士武将的共同谋划下,关羽必死无疑。

六:荆州是蜀国最弱的一个据点。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诸葛亮守汉中、刘备坐镇成都。关羽守荆州。蜀国本来兵力就在三个国家中最弱的,如今分为三个据点,难免无法一一照顾到位。荆州只有关羽一人守,总比魏吴攻其它据点好吧?所以荆州是必败的,关羽只是陪葬品。

② 有谁知道三国时,关羽为什么会丢掉荆州为什么会死

刘备进军西蜀,把关羽留在荆州镇守,没过几年,关羽就把荆州丢了。这个号称时代英雄和后来的武圣大帝的将军,最后的下场是很悲惨的。但历史没有为关羽的千古遗恨寻找恰如其分的理由。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都把“荆州之失”归因于关羽个人的性格和秉性,大家一致认为,“因为关羽‘恃才傲物,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致使手下人糜芳、士仁等将领投降叛敌,招致惨败。”但实际上,关羽的个人性格上的缺点被无限扩大了,刘备和刘备集团作为领导人和组织对关羽的失败几乎不用负任何责任,哪怕是名义上,这有点不公平。在三国鼎足的过程中,刘备的个人才学和文韬武略与曹操、孙权相比,确实不能称之为上等,特别是在刘备集团组建过程中,终其一生而没有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组织机构。曹操打着“唯才是举”的旗号,建立了完备的人才库,“挟太子以令诸侯”,占据着北方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正统的地位网络了大量的精英人才;东吴历经三代,家族式管理以亲缘地域为纽带也招徕了一些能够称之为当世英才的人物。这些刘备都是所没有的,他好像除了一个“刘皇叔”的虚名和满腔的热情外,一手创建的刘备集团几乎就像狂风中的一叶舟,大部分的时光是在奔波流离和惶惶不可终日中度过的。由于他的集团是如此之弱小,所以当一下子吃下荆州这个庞然大物,几乎是难以消化的,人才使用上也就更加捉襟见肘了。此时,西蜀的刘璋是当时有名的“草包太守”,却占据着富庶的天府之国,在没有完全消化荆州的时候,刘备集团却迫不及待地上马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第二步,直取西蜀。西蜀当然要取,问题是:荆州怎么守?从当时的战略地位看,即使刘备集团的主要干部都留在荆州,守住它也绝非易事。北有曹操集团的虎视眈眈,南有孙权集团的隐隐窥视。从兵法上讲,荆州(今天的湖北、湖南地区)是“争地”,易攻不易守。换句话讲,荆州无论归曹操还是孙权,都能够守住,因为双方都有后方的支撑。惟独刘备集团要守住荆州简直太难了。而这样一个遭受两线作战的“争地”却历史性地交给了关羽。无论关羽多么勇猛和无敌,这时候的情形简直“如在火上烤”,关羽手中并没有多少王牌可打。刘备给关羽留下的是刚从赤壁之战中走过的满目创痍的荆州,经济急待恢复。刘氏集团从公元200年逃难至此,一直在荆州西北一个叫新野的穷乡弊壤呆着,一呆就是7年。荆州的老百姓根本没有对刘氏集团有什么特别的感情,这里的人心也并不牢固,所以后来孙权一旦偷袭荆州得手、把关羽的一些将士的家属抓起来后,士卒们很快就作鸟兽散,忠义的很少。最为关键的是,诸葛亮应刘备之命赶赴西蜀时,留给关羽的人马清一色的是关羽周围的步从,周仓、关平、廖化等人在刘备集团内勉强可以算是可用之才,但放到整个天下这样的人才能行吗?刘备把千斤重担交给了关羽但是却没有给予他应有的组织上的支持,带走了自己内部的几乎所有的人才,使本来仅精通“打仗”专业的关羽却身兼“太守”和“将军”两个职责,被迫成为全能的职业经理人。不能说刘备没有考虑到对荆州进行必要的援助和支持,比如在入川之初,把诸葛亮留在荆州,努力搞好基础建设;还坚决要求刘封、孟达要及时策援荆州,与荆州形成战略上互援之势等。但是刘备集团实在是在组织构建上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刘备集团基本上是建立在以哥们弟兄和亲亲我我的“义气”管理模式的,组织松散,内部缺乏制度上牢固的联系,因而,除了难以网络大量的当世之才外,大家在一起很难形成强有力的集体合力,团队力量被极度弱化,最致命的是内部中层领导之间的合作几乎不存在,充满矛盾。比如:关羽听说马超投降过来,马上投书诸葛亮,说“超人才可比谁类”,隐含的意思是,“马超是厉害还是我厉害”?诸葛亮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指关羽)绝伦逸群也”。“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刘备集团内部弥漫着争风吃醋的风气;刘封、孟达留守上庸(荆州西北部),算作是刘备对关羽留守工作的支持,但是这二人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看着关羽被杀、荆州沦陷。本来高度组织化的集团应该是一个十个指头攥紧、劲往一处使的,但是在刘备集团根本不存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刘备东征孙权,诸葛亮、赵云等一批有见识的将领,都以比较消极的态度默认了刘备的一意孤行,东征失败给了本来就先天不良、体质虚弱的刘备集团予以致命的一击。刘备寄予关羽极大的信任,把责任和权力交给了他,但是留给他的是充满危机四伏的凶地,等到了危难来,却让他一个人去扛。所以说,丢掉荆州的最大责任不在关羽,即使他不骄傲无人,即使他不大意,荆州还是要丢的。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士兵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现在成为一本书的名字,并且正在热卖中,被许多组织看成经典口号,加以传播。实际上,要求属下没有借口,首先必须要做到组织没有借口。因此,一个成功的集团应该使自己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能各司其责(职),团队能够给予每一个人予以及时而周到的支持和帮助,形成一种团队无处不在的氛围,团队给予了每个人发挥才干的平台,团队也会在使每个人发挥聪明才智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等到失误来临,看着自己的人才凋零而束手无策。只有团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支持力,这时要求每个成员没有借口的完成本职工作,才能理直气壮、掷地有声。因此,当荆州易主时,刘备真应该问问自己,究竟是自己的错还是孙权的祸,导致了荆州战役的惨败。可惜刘备没有认真反思。当关羽被杀后,刘备纠集起并不强大的武装,和孙权火拼起来。这时对于那个因后来非常着名的“荆州之失”而命丧黄泉的关羽和刘备集团的未来发展,还有多大裨益呢?

③ 三国中关羽为什么会丢失荆州刘备的用人出了哪些问题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一年后(公元209年),刘备南征荆南四郡,而周瑜夺取富饶的南郡(江陵)。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刘备向孙权借来南郡(江陵),进一步巩固了联盟,同时也为日后荆州(南郡)的归属带来了争议。

此时,刘备占据南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五郡,成为荆州最大的赢家。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邀,带领数万精兵入川,又于213年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围攻刘璋。关羽成为了荆州留守主帅,肩负起守卫荆州的重任。


结语

刘备对关羽是非常信任的,将荆州交给其打理。但是出于本能,不能将荆州彻底交给关羽的嫡系,而是安排了自己的二舅哥糜芳为荆州二把手。而关羽认为糜芳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没有真才实学,对他非常轻慢,关系越来越僵。最后酿成了大祸,糜芳和士仁在东吴吕蒙诱降时,想起关羽平时对自己的傲慢,没有经受得住诱惑,开城归降了东吴。他们两人的叛敌,导致关羽前方战事不利时,退无可退,败走麦城,临沮被擒杀。

刘备出于“帝王心术”,在荆州留守人事安排上,采取“制衡之术”,安排与关羽不和睦的糜芳为南郡太守,作为关羽的副手,坐镇荆州,是一大败笔。他的这一败笔,为关羽丢失荆州埋下了隐患。关羽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却失火,焉能不败,荆州焉能不失。

④ 三国后期第一武将关羽为什么最后成为孤军并败亡了

一、关羽军的初始目标


二、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曹)彰讨破之。”

三、武帝纪:“(建安二十四年)九月,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

注引世语:“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王昶家诫曰:“济阴魏讽”,而此云沛人,未详。”参与作乱的有张绣子泉(见张绣传)、刘廙弟伟(见刘廙传)、王粲二子(见王粲传)、宋忠子(见尹默传)

其中直接与刘备、关羽有联系见记载的有三批,势力波及豫、荆、幽、冀、司隶五州。可见其时曹魏内忧外患,一齐袭至。

⑤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没了之后我就不想看了呢

关羽的死代表了“破灭”。三国演义尊蜀,刘关张三人颠沛半世,总算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情况下做到了顶峰。蜀中三国刘备进位汉中王,荆州市关羽威震华夏。小说集里的故事情节都怎么写得?此后狂扫中华,生擒渣权,三兄弟走上成功之路啊。承继汉朝大统,造就千古佳话啊。

实际

关羽死得悲痛,然以后赵云死得软弱无能,再然以后三国刘备死得凄然。连黄忠也中了冷箭跟随走,关平也是一笔带过病亡蜀中。不对呀,台本不可以那么写啊,男主角男配黄金军团如何一个个就那么死了。这小故事也要不必演下来啊。小故事然后发展趋势就索然无味了,诸葛丞相无能为力。七擒孟获有什么作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火烤藤甲军把自己的寿年都烧燃了。六出祁山有什么作用?

上方谷一场雨浇熄最终的执着。上灯复活有什么作用?这灯终究是要被熄灭的,魏延可怜担了个罪行而已。暗淡了腥风血雨,渐行渐远了鼓角铮鸣。宰相在五丈原军营生活,想到关云长威震华夏时那差一点点就能完成的先主盛业,内心会是啥味道。再之后呢,姜维穷兵黩武,费尽心机,偏是他死得最激烈,死无全尸。最终安乐公在晋帝眼前笑着说,此中乐,不思蜀。他还会想起,这天地差一点点就是他的?那样的小说集终究是要上恶意差评榜的啊。给一个理想,在最宏伟的情况下硬生生弄碎,创作者你代表什么意思?

关羽去世后,曹操痛楚,无法控制自己,他往往怀恋关羽,其实也是在怀恋过去的自身,以往的那一个时期。阅读者此时的情绪应当也和曹操相近。事业有成后,曹操必须关羽来均衡自身心里的一些缺少。在关羽的身上,曹操能看见自己年青时的理想化人格特质,这种幸福的特性,由于影响力真实身份的持续变动,动荡不安雄霸九州的众多迫不得已,或切除,或异化理论了。曹操最艳羡的,是关羽的身上一以贯之的信念,豪放不羁的随意。他在关羽的身上投影的,是他想变成而由于主观因素标准而没法变成的自身。

爱关羽,其实是在自身慰藉,把关羽作为心里的一个并未崩坏三的图腾图片——虽然曹操没法“变成关羽”,但尊敬关羽,会变成曹操的道德底线,变成他对往日烂漫时期的追念,变成他没有彻底背驰理想化的证实。赏析关羽,是曹操精神世界的重获新生。

⑥ 新三国45后关羽怎么不见了

关羽在守备荆州,45集以后是刘备诸葛亮赵云张飞去夺益州去了。需要留以上将守备荆州,所以把关羽留在荆州了。往下看马上就到关羽失荆州走麦城了。

⑦ 《三国志》关羽为什么会失荆州

今天每当人们想要形容一个人粗心大意、骄傲轻敌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时都会想到这样一句话:“大意失荆州”

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历史出处来源于:东汉末年,荆州在赤壁之战后被曹、孙、刘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后,委派大将关羽留守荆州根据地。在取得益州之后,虽然刘备集团用割让长沙、桂阳两郡的方式换取了联盟的维系,但此举并没有满足江东集团对荆州觊觎野心。于是在关羽发动北伐的襄樊之战时,孙权派大都督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得手。关羽也因为腹背受敌而被孙权俘虏杀害。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这一段历史也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改编,比如:水淹七军、白衣渡江、败走麦城等等。

古往今来人们每当看到这段故事无不痛恨江东孙吴的两面三刀背信弃义;也为关羽疏忽大意没能察觉敌人的狼子野心而扼腕叹息。

巧合的是,三家在荆州范围内的战略优势和他们打势力强弱居然惊人的巧合,曹操占据荆州的治所襄阳,孙权占有战略要地江夏,后来又从刘备手中拿到了南方得长沙、桂阳,而刘备占据的南郡的江陵则是从孙权手中“借来的”,零陵和武陵虽然地大,确实荆州七郡之中最穷的两个郡,战略意义和曹、孙之地不可同日而语。

热点内容
保利芳园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5-18 04:11:20 浏览:483
硬的东西吃下去胃会痛为什么 发布:2025-05-18 03:35:03 浏览:87
为什么喝酒很长时间后会吐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660
抖音直播的tb为什么那么便宜 发布:2025-05-18 03:34:19 浏览:90
为什么说用电脑交作业更方便 发布:2025-05-18 03:29:31 浏览:940
为什么软件都用不了网 发布:2025-05-18 03:25:47 浏览:576
父子之间为什么搞不好关系呢 发布:2025-05-18 03:23:43 浏览:716
手机为什么不能代替对讲机 发布:2025-05-18 02:56:09 浏览:137
为什么小米门锁开门时故障 发布:2025-05-18 02:44:22 浏览:564
为什么微信听语音手机会关机 发布:2025-05-18 02:37:55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