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民工打工为什么时间越来越长

民工打工为什么时间越来越长

发布时间: 2022-08-19 06:53:17

1. 为什么农民工工作时间长,收入最低呢

农民工本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字眼,为什么会被人们嘲笑?就是因为个别农民兄弟的行为实在令人反感。从而破坏了‘农民工’这个群体的整体形象。人们口口相传,在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想,把‘农民工’与没文化、没素质、没学历等同起来。“白领”“金领”同理可证。 其实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有些人研究生毕业照样骂大街。有些人小学毕业能见义勇为。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化如何,通俗点就是看家教如何! 参考资料: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个又一个躁动的身影,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地闯进陌生的城镇,汇聚成让人叹为观止的亿万农民工大军。他们以打工者的身份吃苦受累,高强度地劳动,支撑起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提供税收,已成为我们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如今,他们中许多人已青春不再,靠打工那点收入又不足以在城里置业安家,“打道回农村”差不多成为他们必然的归宿。“农民工40现象”集中反映了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掠夺性使用。“用之而不养之”,农村又怎么可能无限制地成为城市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长此以往,将背离了社会发展的宗旨,同时还有可能制造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这些农民工的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 最能让女人心动的男人 中年农民工被城市“嫌弃” 8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虎坊桥附近的宣武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从中午一直到下午5点,记者观察发现,年轻力壮的农民工最受用工者青睐,一批批不断被招走。而年纪稍大些的则明显不受欢迎,迟迟找不到雇主。今年42岁、老家湖南的张大亮,等了4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对记者说:“外出打工就趁年轻,稍微上个年纪,到哪儿都没人稀罕!”47岁的瓦工王东方告诉记者:“尽管有些手艺,找工作也是一年难似一年!” 不仅仅是张大亮和王东方。在各地的大中城市里,许多打工多年、人到中年的农民工正切实感受着被城市“嫌弃”的滋味。他们虽然工作更熟练、对城市更熟悉,但在体力和精力开始走下坡路的情况下,正被一批批新下火车、源源不绝赶来的年轻劳力所替代。 记者在一些地方的劳动力市场了解到,很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农民工时,一般都明文要求年龄在40岁或者35岁以下,一些服务行业甚至要求25岁以下。而中年农民工之所以会被企业淘汰,主要原因在于体力的下降。京郊某仓库招收民工30名,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负责招工的翟先生告诉记者:“工人主要干装卸的活,年纪大的怕扛不住。”而一家被服厂只招收25岁以下的工人。招工者说:“我们需要常年夜里加班,干的也是精细活,年纪大的精神不好,手头也不活,基本就没法用。” 返乡农民工与农村“不合拍” 记者了解到,很多农民工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20定出山,40必收山。”讲的是年轻村民必定外出打工,到了中年必然回家。但是,离开城市,“收山”回家的农民工很多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很多人不会干农活,他们或者从零学起,或者成为农村闲人。 多年来,许许多多十八九岁甚至十五六岁的农村孩子,初中毕业离开校园后就来到城市,走进工厂、工地、车间。由于基本上与土地“断绝”了关系,依靠工资生活,他们在实质上已经转化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而这些产业工人在城市奉献了青春回到农村老家后,种种不适应必然不可避免。 记者在河南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休假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操持农活。一是因为他们大部分是离开学校直接进入城市,根本没有进行过农业生产的训练。二是因为他们往往是家庭的收入来源,比较受宠,所以家长也很少要求他们再去干农活。这样,当地农村对打工者有这样一种略含贬义的说法:“在外当孙,回家作爷。”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批批从农村到城市的打工者很多已经青春不再,而他们在无奈中回家以后,也很难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劳作。在河南省鲁山县金章村,一名姓杜的村干部告诉记者,在他们村,打多年工又回到家中,年龄三四十岁的人很多。这些人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种:就是用打工的积蓄做些小本生意,或者买辆农用车搞些运输;第二种:不会干农活,也找不到好的生意门路,只好在家带带孩子、打打牌,主要依靠多年的积蓄维持生活;第三种:回到农村突然失去了定位,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沉溺与打牌、赌博,将积蓄挥霍完了事。这位村干部总结说,打工回来的明显跟农村不合拍,讲究吃穿,不愿下田,半个劳动力也比

2. 为什么打工的时间那么长

你是做什么的?
我想太概手工业吧,,中国目前的行式就这样的啦,我以前也进过这样的厂啊,但是打工的人谁又愿在这样的时光中度过自己的青年呢?
你也是个不满现状的人吧,存一点钱去学一门技术,找个轻松或时间短一点工作吧.

3. 农民工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民工现象虽然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过多的农民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却有多方面原因(尽管农民工打工赚钱可以反哺农业)但对于农村长期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利的。

形成民工潮的原因:

1农民天生是靠天生存,生作耕,死作葬,在土地里刨食成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②。然而,土地的日益减少。土地政策的不明确,土地的收益性的减退,造成了农民对农业的发展缺乏信息,再加上,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分地牺牲了农民利益,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农民为国家建设作了巨大贡献,农村为国家承受了巨大的负担,农产品价格被压的很低,造成了土地对农民来说在也不是聚宝盆,保险箱,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农民纷纷舍弃自己的土地走进了城市,民工潮的队伍一天天的壮大。

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反哺农业,关注农民生活,采取了对农业补贴,取消农业税等政策,但有关专家估算,农民增收的一大部分被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增长抵消了。所以民工潮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存在。

2、农村的基层民主实施过程中的弊端使农民感到靠自己联合起来谋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成为泡影,是形成民工潮的又一原因。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功利色彩和形式主义使农民对政治产生了冷漠的态度。

选举后对村委会的监督缺乏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对违法村干部的查处在司法救济过程中没有设置法律规定。在有些乡镇。候选人被乡镇政府领导的任意操纵,已当选的村干部被乡镇干部的肆意任免,这些在农民心中形成了农民自己的自治不过是一件华丽的外衣罢了。农民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好走进城市寻求生活的希望。

3、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平衡是民工潮形成的又一原因。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机会等方面。以上种种,国家在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农村的支出是有天壤之别的,而这些差别最终都分配到了每一个农民头上。

就在11月3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甘肃省渭源县委副书记李迎新的含泪写下的《渭源县代课教师状况调研》寄给教育部的信,感动每一位读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被代课教师的贫困所震惊、执着所感动,为西部义务教育的普遍困境深深发愁。”,充分说明了农村与城市的资源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和农民生活的艰苦。

所以说,农民的沉重负担和农民生存环境的恶劣长期以来得不到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农民大量涌向城市的重要原因,城市资源的丰富,城市的繁荣与农村的落寞形成了强烈对比,在农民心里形成了“要死也要死在城市。下辈子不做农民”的心态,农民大规模的进城也就不足为怪了。

4. 我们农民工在外打工不容易,一干就是五六年了!一年四季累死累活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又没假放,月大月...

肯定是违反《劳动法》的,有什么问题去当地的劳动稽查科投诉去。

5. 为什么在有的工厂里面,打工上班会感觉度日如年,时间好难熬呢

在工厂里度日如年,时间煎熬,是因为工厂里的工作枯燥,生活乏味,而且都是要加班加点工作,所以就没有什么乐趣,再加上自己没有目标,所以感觉度日如年,时间难熬。

6. 为什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小时以上

这不是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就是十个小时以上这么划分的,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行业有很多,不仅仅是农民工。
只不过普遍常识上认识的农民工普遍从事低技术的行业,劳动环境会差些,强度会高一些
那你说那些大学本科毕业的到会计师律师事务所里天天加班,还不是一样的。
至少我认识到的很多搞装修的工人就是八小时。

7. 为什么民工工资三、四百一天,但他们大多常年累月下来还是很穷

其实,农民工工资每天能开三、四百元的还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工资都在一百五至二百元左右,有的甚至只有一百至一百三十元。这主要看是什么行业和工种,还要看是不是供吃供住。

农民工整体来说,有专业技能的不多,大多都是靠干力气活儿吃饭。特别是有些供吃供住的地方,伙食又不太好,一个月也吃不上一顿肉。而农民工为了维持体力,再舍不得,也得隔三差五地买点儿好吃的。晚上喝点小酒,每天再买一包烟,其他的不算,一个月也得六、七百元。加起来,一个月一千元开销都挡不住。如果再加上来回的路费等想不到的花销,真正拿到手的也就没多少了。

另外,现在农村出去打工的,大都是三十至五十多岁的人。过了春节,要备耕春耕,很多人都得等到种完地才能出去。不管出去多远,秋收的时候都得回来。这样算下来,在外干活最多只有五个月时间。你挣的再多,也就是挣个零花钱和礼尚往来的随份子钱。一年的收入,还是靠那一亩三分地。年头儿好还行,赶上个歉收,这一年又白干了。这就是大多数农民老也摆脱不了贫困的原因。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靠打工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儿。但总体来说,农民还是正处在脱贫致富的阶段。希望全 社会 能给农民和农民工以关注和扶持,大家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谢谢友友邀请,本不是俺的垂直领域,但盛情难却,笔者过去曾在基层工作过,知道他们的一些情况,试着回答:

俺认为民工(此处特指从事建筑、装修、搬运、交通、卫生、园林及季节性农活等)的工资都是以天计算的,每天的工资虽然三、四百,看似很高,但是,他们不是天天都有活干,特别是在寒冬的季节。这样的话,一年平均下来,工资并不高,他们的挣的血汗钱甚至还没有从事服务业和在工厂、场矿稳定的农民临时工的收入高。

这些以天计算收入的民工,干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大部分民工兄弟都在为明天干什么而发愁,他们就是再省吃俭用,也要解决温饱,他们也有父母妻儿要供养,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女出人头地,不在过他们的苦日子。给父母寄钱,投资儿女的教育,回家乡盖个好房子,但有的民工还住不了几天,房前房后都长满了草。

(笔者亲拍的民工在家乡的房子)

本人的亲家就是长期在外的民工,作为处级公务员的我,丝毫没看不起他们,他们就是我尊敬的人,他们凭着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亲家两个人的工资可能才超过我一点,但他们用自己的微薄收入孝敬父母,将自己的子女供养成人,两个子女先后都考上公务员岗位。他们的确是穷,但他们内心是非常幸福的。

(笔者亲拍的民工的妻子,嬢嬢和小侄子的照片)

关爱民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要让不法老板拖欠民工的血汗钱,才是我们要真正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农民工工资三、四百一天,但他们大多常年累月下来还是很穷?

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大工(师傅)一般能挣300~400元一天,没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小工(杂工)一般只能挣150~200元一天。

农民工每天实际工作时间大都在10小时以上(不含往返路途时间)。

农民工房租、水电、煤气、交通、通讯、衣服、烟酒(农民工干活需要吸烟提神,饮酒提劲)、伙食费等合计每月至少要花1200元以上。

农民工千万别生病(尤其是大病),千万不要惹“官司”(如讨债之类)。

农民工不是天天有活干。可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些活下雨天干不了(如建筑工)。有时接不到工程一个月没活干很正常(如装修工)。有时身体不适干不了活(如铺地砖的泥工大多数人有腰锥间盘突出症,发作时十天半月都干不了活)。可房租水电费照交不误。这时就需要吃老本。

春节回家过节一般在家呆两个月左右。探亲访友,小孩红包,红白喜事,同学聚会,玩牌 娱乐 ,往返路费,都需要钱。一年回家一趟少则五千,多则一万。

去年国庆后不少农民兄弟找不到活干提前回家过年。

今年春节后不少农民兄弟出来务工又因为找不到活干不敢在城里多滞留而打道回府。往返路费、伙食费、滞留费也要花掉半个月工资。

老婆分娩,孩子奶粉,纸尿裤,入托入学……都得自掏腰包,都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小孩户口不在当地城市,上公办小学需要赞助费,读私立贵族学校更是不敢奢望……

在老家盖个两层小楼起码也要花费20万元。

每年给父母蟾养费至少2000元,双方父母就是4000元(父母千万不要生病)。

一年365天,农民工实际在工地干活多少天?即使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一年能挣多少钱?实际开支多少钱?实际结余多少钱?

农民工(即使是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大工师傅)一天挣三、四百元。大家认为多吗?富吗?羡慕吗?

农民工干工一天,三、四百元工资,表面看是蛮可观的。但是,老板不买五险一金,不管工人伙食,且干一天有一天,不能保证360天,天天有活干,所以,一年到头仍显拮据。

大家好,我是心灵涤荡,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问: 为什么民工工资三、四百元一天,但他们大多长年累月下来还是很穷?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明白民工兄弟的工资构成。

一般来说,在一个稳定单位上班的正式员工,其到手的工资都是较为稳定的月工资,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逢年过节,他们的工资一般都是稳定不变的,而且还有稳定的社保作为坚强的后盾。

可民工弟兄们的工资,那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他们所拿的工资是按日计算的,有时甚至是按小时计算的,他们必须要上班才有工资。

若碰上下雨下雪不能做事的日子,民工是没有工资的,但遇到仁慈点的老板,可能还会给点伙食补助以安慰民工。

若碰上工地交不出工作面,无事可做的时候,民工也是没有工资的。虽然没有工作面,这不是他们的责任,但是他们没有做事,就没有工资。当然碰上这种情况,民工可以向老板索要窝工费,因为这是老板的原因导致他们没有事做。

所以,虽然民工有三、四百元一天的工资,按每月30天来计算,貌似工资已经很高了,但其实,他们要做一天事,才有一天工资。这样算下来,他们的工资根本就不会很高,有时甚至少得可怜,再除去每天的伙食费、每天杂七杂八的零星开支,他们每月到手的工资就已经很少了。

因此,就算民工常年累月都在外打工,但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远少于在外打工的时间,再除去在外打工"吃喝拉撒"的开支,实际到手的工资累计下来也不会太多,这就是民工单凭打工很难富起来的真正原因。

穷是相对的,比起公务员、企业主农民工肯定是穷人了。我接触了一些农民工,确有日工资300至400元每天的,要拿这么多的工资并不容易,每天至少要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有时要干到十六小时,下班时开电动车都会打瞌睡,可想而知,农民工付出的辛苦程度难以形容的。农民工也不是每天都有工可做,比如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如果碰上阴雨天,只能停工,农民工一年也只能做300多个工,一年的毛收入也就10万元左右,农民工要负担一家人包括自己的生活开支,生产开支,人情交友开支,一年下来盈余也就有限了,如果碰到老板赖账,不足额支付工资,那就惨了。农民工家庭过得稍微好一点的,全是靠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农民工几乎就没有胖子,农民工也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农民不仅物质生活不富裕,精神生活也属于贫困一族。农民工是 社会 的弱势群体,全 社会 都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支持他们!

事实情况就是这样的,不光是农民工,各行各业的卖力工,卖苦力,一年能有多少钱,我相信卖苦力的兄弟姐妹们最清楚,今天奔小康,明天奔小康,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农民的苦,农民的累,只有自己最清楚,所有的政策都是针对农民工,农民工又能得到了什么呢?第一,每天三,四百不是保证天天有活,二,每天三,四百不是长年有活,他们每年也就能干多半年活,每年回家一次又要给老爹老妈花,又要给老婆孩花,他们的底子又薄,除了打工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入了。所以他们永远是弱势群体。

因为他们的子女多是农村的孩子,结婚成家要在城里买房,虽然赚的多而且省吃俭用,负担着连年上涨房价也是力不从心!即使能有点结余,但是他们享受不到任何保险,生了大病要不因病返贫,要不躺着等死!当年的城市户口或者所谓的职工,依旧还在享受当年的福利!不公而已,少见多怪!

农民工每天工资在二百至三百元之间,他们不是每天都有工做,阴雨天,及工程断续期间没有工做,这样一平摊,每天平均工资也就百元。若摊上疾病,不仅设有工资还要大笔医药费,这样就惨了。所以看似工资不低却不是旱涝保收,所以大部分农民工还是挺穷的。

农民工每天工资三、四百,是指有活干的时候。工作不稳定,下雨天,或某种原因停工,就没有收入。有时干完活老板欠工钱。某处话干完了,又得到别处找活干,一年下来跑来跑去,除了路费、吃喝,所剩无几了。跟到没有经济能力的老板,有时还领不到工钱回家过年,农民工是比较可怜的。一般农民工每月工资三千至六千不等,这个工资是指上班族的农民工,他们按日计每天也是几十元到二百元左右,没有三四百元一天。那些一天能挣三、四百元钱只是打零工的农民工。但打零工的不是每天都有活干,也许两三天才有一天活,甚是四五天。按照这种计算每个月他们挣的钱就可想而知了。所有的农民工在外打工除了房租、水电费、生活费还有往返路费,特别是零工族费用更高,这些只是日常费用,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一旦生病他们还要往家跑来照顾,这不但增加了开支,还要旷工,所以他们一年实际挣的钱也不多,这就是农民工还是很穷的一种原因而已。

水库这多水怎么还要关着咧,天天放水多好,可能吗?农民工虽然工资三,四百一天,开支也大呀,菜米油盐醋,样样都要钱,农田投资,在说一百元能买些啥,物价何i物何)沈进水小出水大,虽然每天三,四百元还是不够用,还是脱不了贫困。三、四百元的一天是有,但是,一个月有的只能有10多天的事做,还有十几天是没有事做的。比如,在建筑工地,雨天做不了,材料跟不上做不了,工地转移做不了等………总之,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哪有一个月天天三、四百块钱每天的农民工!即使有那也是拼死拼活换来的。

谢谢受邀回答这个问题。

民工兄弟们确实很辛苦,长年累月干体力活,出售的是自己的劳力,每天工资三四百,一个月也就9000-12000。

而且很多包工头并不会给民工兄弟们买保险,也就是说,他们很多都是拿的这个辛苦钱。

这点辛苦钱,看似很高,实际上除去日常开支后也不会剩余多少!

我们可以看一下,2019年各行业及各种类型企业里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对比一下,也会发现,民工兄弟拿的工资并不高。三四百一天的收入,也就是个平均水平。

不过,民工兄弟们因为劳动时间长,大多也没有理财意识。

赚的钱估计一部分作为日常开销,另一部分就贴补家用,很难有让钱生钱的想法。

知道每月拿几千元出来去做基金定投的民工兄弟,估计都很少。

工作时间长、家庭负担重、缺乏理财知识和投资理念,这些注定了民工兄弟们不会让自己的收入有很多余钱,也很难实现财富积累!

@牛牛平常 就认识一位民工兄弟,每天工作近十多个小时,收入也差不多有9000块,吃喝很省,一月大概才1500不到,剩下的都寄回家里。家中有两个孩子要养活,妻子也很节省,没有理财意识。该花的日常开支花完,剩下的钱都存定期。

现在国家调低了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也才1.75%的利息。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她存的钱放在银行不断贬值,都没跑赢CPI。

所以说,不仅要会赚钱,也要会让钱生钱。

之前投资房产的,也是让钱生了钱。当然,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牛牛平常 不建议当作投资品来做。不过也很少有民工兄弟敢借债买房。这与个人观念有关,也与工作性质有关。毕竟民工兄弟干的体力活,也是吃青春饭的,比起有没有钱,他们更关心自己老了后有没有依靠。

所以,才会出现题主说的这种情况:民工兄弟们即使拿着三四百的工资,也很难有富起来!

不了解农民工,就不要乱说话,三四百元一天,你发给我们吗?

单价高也没有用。

我的工价是每天330元,上个月工资2640元,因为只干了8天的活。没办法,有材料的时候天下雨,天晴的时候没材料,有材料天气晴朗,工地又停工整改。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现状,单价听起来貌似很高,但是非常不稳定。可以这样说吧,一年下来,平均每月能够拿到5000元的农民工朋友,已经可以笑着过年了。多数农民工,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这才是常态。如果农民工每月真能长期拿到六七千元,大多数工厂,早就倒闭了,谁还愿意进厂干活呢?

老板宁可开价500元一天,也不会支付7000元每个月。 像水电工、架子工、高空作业焊工之类的工种,因为不是长期有活干,老板不会7000元每月养着一个人,宁可高薪找技术过硬手脚麻利的临时工。能够每天拿到300元以上的工种,要么就是需要技术,要么就是加班时间很长,还是东一天洗一天地干活,能拿到高工资才是怪事。就算每天有活干,体力也扛不住,高工资何处来呢?

对于搬砖、扛水泥之类的工种,如果长期有活干,男工的单价就是每天180元左右,女工的单价就是每天160元左右。别嫌工资低,你不干,大把的人争着干。 农民工的风险也很大, 一是施工事故,二是工资拖欠,这方面的案例,也不是什么新闻,我就懒得啰嗦了。

别把我们农民工的生活当着取笑的材料,说得我们的收入有多高,大把大把地拿着钞票却不懂得存钱。 我们农民工的苦,只有天知地知和我们自己知道, 其他人,就积点口德,别拿我们开刷吧。

一、工资按天算,一天不开工,一天没饭吃。而他们不是每天都有活,一年能干上十个月就很不错了。

二、他们的家庭大多是一人就业,妻子大多留守后方,照顾家庭。一人赚钱,养活全家,听起来月入过万,一平均还没脱贫。

三、他们没有社保。这一点对他们当下的收入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影响深远。

这就是绝大多数农民工不能摆脱的现状。

8. 为什么企业"用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2,解决"用工荒"问题可采取什么措施

1,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
专家称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民工荒”根本原因。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为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另外,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都在增加。但小时工资却在下降,从2007年的8.0258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时。
具体原因
春节返乡潮 "用工荒"考验企业应变能力 叶榭镇服装行业的有关企业家分析说,由于服装行业有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之趋势,许多打工者就近实现了就业,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加之这一行业劳动强度较大,本地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干。不过,除了春节因素之外,当前各种生活成本大幅上涨,是许多务工者萌生“退出大城市打拼”的关键。 中西部快速发展吸引农民工“逆流动” 随着沿海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和推进,中国经济的纵深活力凸显,劳动力也不再是单向地流动,“逆流动”的队伍正在壮大。事实上,近几年来沿海地区频频上演“用工荒”,一定程度上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民工争夺战”的结果。 农民工节后提前进京谋生 起薪较节前降一成 粗略估计,节后各用人单位列出的各职位起薪,普遍比节前降了一成左右,“市场在起着杠杆作用,节前用工是供不应求,而现在则成了供大于求的局势,用人单位降低起薪并不奇怪。再说,企业也更愿意用调低起薪、拔高最高工资的办法,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

2,
解决“用工荒”问题的四大举措
(一)进一步完善平台,疏通民工流动渠道。要加强有形人才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发展就业中介机构,规范其业务运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不断地向全国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与劳动力富余地区政府、职业学校联系,建立长期的用工合作关系,促进民工有序有效流动。

(二)为民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社会环境。能否吸引和留住外来民工,除了企业的工资福利及工作、生活条件外,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要让外来民工感到家的温暖,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办到的,因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是不能够局限在某个小天地里,必然与整个社会紧密相连。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为外来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解决民工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困难;宣传教育当地市民与外来人员互敬、互让、互帮、互学,共建和谐社会,使外来民工从情感上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三)为企业减负,扶持企业转型。在用工荒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形势下,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加,同时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负担越来越重,相当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给予更多的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和各种规费;运用税收、财政、信贷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改革创新,加大技术改造,革新生产工艺,改善经营管理,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增强应对;用工荒的承受能力和稳定发展的后劲。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人口大量地从农村向城市集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为什么目前大量农民进城打工心情不定,流动性很大?要想留住人,必须留住其心;而要留其心,必须留其根。这个根就是户籍、户口关系。民工进城打工多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但户籍户口关系一直在农村,不能享受城市的社会福利,怎么能安心?为此建议: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特别在规划工业发展园区时应充分考虑建设新城区,采用政府投资,政企联合投资或吸收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建设大量的廉租房、经适房作为民工公寓;新市民公寓,制定相关条件标准,出让有限产权(使用权),或出售给外来民工,让民工能够在工作所在地真正安家落户,这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9. 为何农民工年纪越来越大,还要进城打工,仅仅因为穷吗

是因为穷
也有部分焦虑的原因,但焦虑也是因为穷。
大部分农民收入来源,除了种地,就只有打工,而目前单纯的种地,每亩收入不算人工成本在一到两千元左右,而一个家庭有10亩地已经算是不少了,一年收入也就不到两万元,出去日常开销,教育支出,每年能存一万就已经不错了。打工无疑是一个更好的经济来源,年轻的时候,要挣钱供子女教育,成年后,子女结婚也是很大的开支,子女结过婚,老人的养老又是问题,农民很多没有养老保险,等失去劳动能力了,又不想拖累子女。只有趁还能劳动,多攒点钱。
如果不是穷,谁愿意背井离乡,挣这个血汗钱

热点内容
用苹果12自拍背景为什么是糊的 发布:2025-05-12 17:36:58 浏览:619
小米灯开关为什么不亮 发布:2025-05-12 17:01:46 浏览:268
为什么没加微信好友还能聊天 发布:2025-05-12 16:26:40 浏览:573
为什么红米软件打不开 发布:2025-05-12 15:34:31 浏览:946
为什么血小板颜色会不一样 发布:2025-05-12 15:34:27 浏览:91
为什么酶活力保存时间长而降低 发布:2025-05-12 14:49:17 浏览:462
为什么长时间玩手机脸起痘 发布:2025-05-12 14:29:04 浏览:185
颜色越深分度值一样是为什么 发布:2025-05-12 13:40:08 浏览:294
15岁男生为什么会高血压 发布:2025-05-12 12:47:09 浏览:575
韩国签证为什么找不到信息 发布:2025-05-12 11:56:49 浏览: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