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疥虫会在晚上挖隧道

为什么疥虫会在晚上挖隧道

发布时间: 2022-08-19 08:22:36

㈠ 疥虫是怎么产生的

疥虫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小虫子,疥虫的背部有无数横行的波状皱纹,躯干的后半部有几对杆状的刚毛和长鬃,腹部有足四对,躯干后缘中央是肛门。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寄生于人体表皮层内。
疥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很薄,透亮,常4~6个卵聚集一处,产在雌虫所掘的隧道内。产卵时也排出大便,产卵后,成虫死在隧道盲端。
幼虫自卵中孵出并生活在隧道内,不久即脱皮变成成虫,雌性若虫与雄性成虫交配后,雌虫即在隧道内产卵,一边排卵一边前进,每天掘隧道向前进0.5~5mm,移行的速度快,虫卵就疏散在隧道内,移行的速度慢,虫卵就密集在隧道内。疥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夜行昼伏,由于晚上疥虫的活动增加,皮肤往往瘙痒剧烈。

㈡ 疥疮隧道是什么样子的

一般是两三毫米的黑线,眼睛看到看到是这样的,感染疥虫后会在皮肤表面挖掘隧道以皮肤组织为食开始产卵,到夜间活动更多所以更痒,初期一般出现红疹疱疹,由于搔抓而出现大片搔痕,甚至于血痕斑斑,难以入睡。治疥疮因该这样做:
1、疥疮治疗原则是把皮下的疥虫,虫卵彻底杀灭干净。
2、用外用药治疗, 口服药、输液、打针都不管用。
3、用芥乐宁从脖子以下全身涂抹。不管有没有症状的部位都要抹到,症状严重部位用量加大,大概一个礼拜就可以康复。
4、衣服床单要彻底消毒,治疗期间不要间隔等。

㈢ 疥虫是哪里来的

温馨提示:回复只是给您提供参考意见,不能代替临床诊断。最后确诊还请到相关医院就诊:

疥疮
疥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发病率非常高。老百姓俗称它为“疳疮”、“闹疮”,传染性很强。
疥疮是由于疥虫(疥螨)感染皮肤(挖掘隧道的机械伤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刺激)引起的皮肤病,它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尤其在青年男女性乱者中,本病传播迅速,故本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
疥疮的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特别是阴部。

[传播途径]
疥疮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疥疮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疥虫离开人体能生活2~3天,因此,疥螨可由人与人直接接触如同卧、握手等传染,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也可间接传染。性生活无疑是传染的一个主要的途径。

[病原体]
人的疥疮主要由人型疥螨引起。寄生于动物的疥螨如兔疥螨、羊疥螨、狗疥螨等偶可传染至人,但症状较轻。
疥螨(图1为隧道末端取出的雌虫、图2有三个疥虫。右侧雌虫腹侧面,中间为背侧面,左侧为侧面。)又名疥虫,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小虫子。成虫肉眼可见,呈白色、半圆形、扁平形,大小约0.02—0.4毫米。在显微镜下看,疥虫外形似甲鱼,呈扁圆形,雄虫个小,常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虫较大,一般在产卵后才死亡,由虫卵发育为成虫约需10-13天。显微镜下(5x10)见到短小的腭体及呈钳形鳌肢,短粗足前后各两对,且后两对足有长毛,证明为雌性。疥虫的背部有无数横行的波状皱纹,躯干的后半部有几对杆状的刚毛和长鬃,腹部有足四对,躯干后缘中央是肛门。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寄生于人体表皮层内。
疥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很薄,透亮,常4~6个卵聚集一处,产在雌虫所掘的隧道内。产卵时也排出大便,产卵后,成虫死在隧道盲端。
疥虫一旦感染人体皮肤,就喜欢通过在皮肤上打“隧道”、啮食和交配产卵的方式寄生在皮肤的皱褶部位,如手指缝、肘窝、腋窝、腰部和生殖器及股内侧等处,最常见的部位是手指指缝,有时我们可以看到疥虫在表皮内挖掘出数条线状“隧道”,其盲端即有疥虫存在。疥虫所造成的皮肤损害多为针头大小的丘疱疹和粟粒大小的水疱。由于瘙痒搔抓可产生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继发性损害,日久症重者可产生湿疹样改变,故此类病人常常被非皮肤科大夫误诊为湿疹。疥虫还能侵犯婴儿的头部和足趾缝,在男性可因搔抓而引起阴囊的瘙痒性结节,如黄豆或蚕豆大小。疥疮的瘙痒,是由于疥螨在皮肤表面进食、吸吮中分泌唾液,使皮肤产生免疫反应,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的。夜间奇痒与疥螨夜间活动增加及所处环境温暖有关。
幼虫自卵中孵出并生活在隧道内,不久即脱皮变成成虫,雌性若虫与雄性成虫交配后,雌虫即在隧道内产卵,一边排卵一边前进,每天掘隧道向前进0.5~5mm,移行的速度快,虫卵就疏散在隧道内,移行的速度慢,虫卵就密集在隧道内。疥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夜行昼伏,由于晚上疥虫的活动增加,皮肤往往瘙痒剧烈。
疥虫不仅能在人身上活动,而且还可在床单、被褥、枕套、衣裤、地板、椅子等上面活动,同睡一床、混穿衣裤等密切接触是此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由于疥螨可在室内存活24-36小时,疥螨的幼虫在相同条件下可生存2-5天,因此,由皮肤脱落下来的疥螨也可成为传染源,故在一室居住者即使没有密切接触也可能患上疥疮。

㈣ 疥虫隧道是什么

1、疥虫雌虫的繁衍方式是在皮肤凿开0.5-5mm的隧道,然后在遂道内排卵,卵在隧道中孵化3-4天形成幼虫,一般的药物很难深入虫卵所在的隧道杀灭虫卵,因此仅是杀灭皮肤表面的成虫,往往是3-4天后又会再次复发。
2、疥虫和虫卵分布于全身各处,有些患者只是根据瘙痒部位进行了局部用药,导致疥疮没有根除。而且反复用药多次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病情迁延不愈。所以一般得了疥疮之后最好用芥乐宁草本霜从脖子往下全身涂抹,坚持两个疗程,即可杀死体内的疥虫。
3、治疗期间没有注意到的:患者的内衣、内裤必须每天换洗,并且必须开水煮烫;患者个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浴巾,面盆等,必须每次用都需开水煮烫;床单,被罩如果被污染也需要煮烫或者熨斗熨烫。

㈤ 疥疮啊。。。求救!!!!

疥疮是由于疥虫感染皮肤(挖掘隧道的机械伤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刺激)引起的皮肤病,它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尤其在青年男女性乱者中,本病传播迅速,故本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疥疮的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特别是阴部。疥疮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疥疮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疥虫离开人体能生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也可间接传染。性生活无疑是传染的一个主要的途径。

疥虫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小虫子,疥虫的背部有无数横行的波状皱纹,躯干的后半部有几对杆状的刚毛和长鬃,腹部有足四对,躯干后缘中央是肛门。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寄生于人体表皮层内。

疥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很薄,透亮,常4~6个卵聚集一处,产在雌虫所掘的隧道内。产卵时也排出大便,产卵后,成虫死在隧道盲端。

幼虫自卵中孵出并生活在隧道内,不久即脱皮变成成虫,雌性若虫与雄性成虫交配后,雌虫即在隧道内产卵,一边排卵一边前进,每天掘隧道向前进0.5~5mm,移行的速度快,虫卵就疏散在隧道内,移行的速度慢,虫卵就密集在隧道内。疥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夜行昼伏,由于晚上疥虫的活动增加,皮肤往往瘙痒剧烈。

疥疮的主要症状

(1)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

(2)手缝可见疥虫掘的隧道,长约2~4mm,呈灰褐色不规则曲线。此为疥虫钻行的痕迹。

(3)皮疹好发于皮肤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缝、小腹部、乳房、腋窝、腹股沟、阴部等。皮损主要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

(4)疥疮结节。在阴囊、阴茎、阴唇、腹股沟等处发生黄豆大小的淡红色结节,此为疥疮结节。这种结节往往经久不消,常伴有剧烈瘙痒。

谚语云:“疥是一条龙,先从手缝行,围腰转三圈,阴部扎大营”。这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疥疮的一般特征。“疥是一条龙”,说明了疥疮的症状是泛发的,不是集中在某处,同时也说明了疥疮有发展性,常常痒无定处,如龙穿行;“先从手缝行”,说明手缝是最好发的部位;“围腰转三圈”,说明腰部常常是主要的发病部位;“阴部扎大营”,说明疥疮最后在阴部出现疥疮结节。

疥疮患者常有的伴随症状

(1)抓痕血痂 由于疥疮患者,瘙痒剧烈,患者不自觉地搔抓,常常出现皮肤的抓痕和血痂。

(2)继发湿疹化 由于疥虫的分泌物刺激皮肤,加上搔抓等因素,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这就是继发湿疹化,往往加重瘙痒。

(3)继发感染 由于搔抓,卫生条件差,或气候炎热,出汗多等原因,皮肤很容易继发感染,出现继发性脓疱疮、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4)继发肾炎 由于疥疮继发感染,而疥虫的分泌物和细菌感染等因素可以作为抗原作用于人体,继而出现肾炎。患者可感到乏力、浮肿、腰痛等。

在诊断疥疮时,医生要作检查化验确定疥疮的诊断。那么怎样作检查化验才能确定本病的诊断呢?疥疮的成虫多藏于皮肤的隧道内,所以在作检查化验时一定要找到隧道,然后用刀片切开隧道,将疥虫刮出,放于玻片上,用显微镜检查,很容易发现疥虫。隧道一般在手缝多见,有时在手腕也可找到隧道。隧道事实上是一个盲管,略带弯曲,顶端有微小的黑点,此为疥虫。

疥疮的治疗,主要以外治为主,一般不需全身用药。如合并感染或湿疹化等也可用内服药治疗。

外用药常用的有硫黄软膏等,一般可以治愈。

有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是由于用药不规律,治疗周期短等所致。对疥疮的治疗特别要注意被褥、内衣的消毒。如家庭共患本病要同时治疗。疥疮的治疗周期一般需要7~10天。

常用的外用药

(1)硫黄软膏 从颈以下遍搽全身,每晚1次,连用7~10天。成人用10%的硫黄软膏,儿童用5%的硫黄软膏。擦药期间不洗澡,不更衣。治疗结束后观察2周,判定疗效。如有复发要及时治疗。

(2)1%丙体六六六 又称疥灵霜,用法为洗澡后凉干半小时,擦药1次,24小时后洗澡即可。该药为无味、无臭、无刺激的杀疥虫药物,疗效好,但经皮肤吸收后有潜在的危害。故妇女、婴儿不宜使用,有皮肤破损者最好不用。

(3)25%苯甲酸苄酯乳剂 每日擦药1~2次,连用2~3天,杀虫力强,效果好。

(4)30%硫代硫酸钠溶液,每日全身擦药2次,1周可愈。

(5)甲硝唑 又名灭滴灵,每次口服0.2g,每日3次,连用7天为1疗程。该药对疥螨有杀灭作用,也可外用2%~3%灭滴灵软膏。

(6)优力肤软膏 每晚全身擦药1次,连用3~5天。

疥疮患者在阴部特别是男性的阴囊可见黄豆大小的结节,质地较硬,瘙痒剧烈,这种结节是由于人体局部对疥虫的一种反应所致。严格来说,疥疮结节是由于人体对疥虫的一种过敏反应,组织病理显示疥疮结节主要以嗜酸性白细胞浸润为主,而嗜酸性白细胞的浸润是一种过敏的标志。治疗这种疥疮结节用杀疥虫的药物是无效的,要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膏治疗。常用的药物为肤轻松、去炎松、复方康纳乐、尤卓尔等,每日外擦2~3次。

疥疮结节可用肤疾宁贴膏外贴,3天换1次。

有一些疥疮结节顽固不消,全身疥疮已经治愈,但阴囊的结节则经久不消,患者常为此痛苦。下面介绍几种治疗疥疮结节的方法。

(1)冷冻 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可治疗疥疮结节。具体的方法是用直接接触法或喷雾的方法治疗,每周1次,每次2~3个结节。

(2)局封 取强的松龙注射液加入2%普鲁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每周1次,共3~4周。

有一些偏方验方可用于治疗疥疮:

(1)猪大板油100g,硫黄粉20g,胡椒粉20g,混合成膏,外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2)雄黄30g,百部30g,艾叶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3)硫黄50g,樟脑5g,百部50g,冰片2g,捣烂为末,溶于95%酒精500mL中,24小时过滤即可。用时加温,涂于患处,每日3次,共3~6天。

(4)地肤子60g,花椒20g,苦参60g,百部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连用7天。

(5)桐油90g,硫黄50g,花椒20g。首先将桐油煎沸,再把硫黄、花椒研末,入油内煎10分钟,贮瓶备用,用时涂于患处。

(6)10%的百部酊 百部50g,酒精500mL,浸泡1周,外用每日2~3次。

由于患者的搔抓,很容易继发皮肤的破损及皮肤的感染。这种感染多数是葡萄球菌的感染,表现为皮肤有脓疱或脓痂或有脓性分泌物。这种疥疮感染我们将其称之为脓疥。治疗脓疥一方面要用杀灭疥虫的药物,另一方面要用一些具有杀菌消炎的药物。严重者可口服抗生素,外用青黛膏(青黛75g,凡士林300g,先将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即成)。

预防疥疮

(1)注意个人卫生,对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用开水烫洗灭虫,如不能烫洗者,一定要放置于阳光下曝晒1周以上再用。

(2)杜绝不洁性交。

(3)出差住店要勤洗澡,注意换床单。

对疥疮的护理首先要及时清洁,尤其对可能被污染的衣服、被褥、生活用品要彻底消毒;其次,要避免过度的搔抓,要及时剪指甲,以防通过搔抓感染脓疥,擦药、洗澡及换衣服都要及时。如一种药物疗效不理想,要及时向大夫说明。
------------------------
治疗疥疮的偏方验方
(1)猪大板油100g,硫黄粉20g,胡椒粉20g,混合成膏,外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2)雄黄30g,百部30g,艾叶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3)硫黄50g,樟脑5g,百部50g,冰片2g,捣烂为末,溶于95%酒精500mL中,24小时过滤即可。用时加温,涂于患处,每日3次,共3~6天。

(4)地肤子60g,花椒20g,苦参60g,百部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连用7天。

(5)桐油90g,硫黄50g,花椒20g.首先将桐油煎沸,再把硫黄、花椒研末,入油内煎10分钟,贮瓶备用,用时涂于患处。

(6)10%的百部酊百部50g,酒精500mL,浸泡1周,外用每日2~3次。

㈥ 长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疥疮这种疾病是由于皮肤受到疥虫的侵入而引起的。患有疥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接触传染,比如与病人握手、与患者同床共睡等,少数会通过患者接触的的衣服、被褥、毛巾、凳椅等间接传染。
专家介绍说,疥虫喜欢在夜间活动,当夜间温度在20度以上时活动最强烈。疥虫离开宿主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能生存三天,所以,在这三天之内,疥疮患者用过的物品仍可以传染。
疥疮在当前临床中比较流行,尤其是在在潮湿温暖的南方尤为多见,流行总规律大概是30年为一周期,疥疮与季节无关,发病人群主要在16-30岁的男女青壮年,容易在集体单位和家庭中引起流行。
初次被疥虫感染,须经4-6星期之久方能出现自觉症状,主要是严重的瘙痒,特别在夜寐,身体温暖之际最为严重,疥疮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睡眠,使患者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这里还需我们知道的是,疥疮好出现在皮肤比较柔软和薄弱的部位,比如下腹部、股部、乳房等处,发现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㈦ 小弟弟出问题了

阴虱病是由主要寄生于人的阴毛和肛门周围体毛上的阴虱叮咬其附近皮肤,从而引起瘙痒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阴虱体小,形如甲鱼,借助其大爪抓住毛干。进食前的阴虱是灰白色,进食后变成铁锈色。以人的血液为营养,一天吸血4-5次。宿主的体温适合阴虱生长。自然条件下,雌虱的平均寿命为35天,在此期间产卵约50个,一个雄虱能使多个雌虱受精。一个人身上可带几百个虫卵,虫卵的孵化时间为8-9天。虫卵和虱都不容易洗掉或刷掉。当虱繁殖未及几代时,多数病人都会就医。阴虱使患部搔痒,夜间尤其严重,少数病人可有中度发热,肌肉痛,或颈淋巴结肿大。根据症状和体检,诊断很快确定。用肉眼,或在显微镜下,或用放大镜可在毛干上找到虱卵或阴虱。感染阴虱后2-3周,当搔痒发作时,常可发现阴虱。吸食了血液的阴虱是铁锈色,最容易被发现。阴虱是虱子的一种,产卵于人的阴毛根部。成虫虱体如芝麻大小,它在用其喙器刺入人的皮肤吸取血液时,即把人的皮肤咬伤,又将其有毒唾液注入人体,还边吸血边排粪,故引起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反应。阴虱也同其他虱病一样,还可传播回归热及斑疹伤寒等传染病。

阴虱病多发生在那些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拥挤的人们身上。阴虱通常由性接触传播,夫妻往往同患阴虱病,因此,阴虱病也属于性传播疾病。此外,它也可以通过内裤,床垫或坐式便器间接传播。近年来还发现有人因穿短裤骑马而传染阴虱的。但一般来说,阴虱的宿主是人,而不是动物。

阴虱虽然主要寄生于阴部和肛门周围体毛,但也偶见寄生于腋毛,眉毛或睫毛。它常贴伏于皮肤表面,也时常凭其螃蟹样的足爪紧抓阴毛,其卵则可牢固地粘附在阴毛上及毛囊根部,皮肤被阴虱叮咬后,可出现高出皮面的红色丘疹,病人感瘙痒,经搔抓往往继发湿疹或毛囊炎。少数病人在股内侧或躯干处还可见蚕豆大至指头大的青灰色或淡青色的青斑,不痒,压之不退色。这是由于阴虱吸血时,使人的皮肤微量出血,加上阴虱唾液中的色素使人的血红蛋白变为绿色而形成的。这种青斑可在阴虱杀灭后继续存在数月之久。将拨下的阴毛置于玻片上,如在显微镜下见到虱卵,即可确诊。

疥疮是一种由疥虫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肤薄嫩皱褶处(比如手指缝、阴囊、大腿内侧、腋窝、肘窝、女性乳房下、前胸、后背),常见粟粒大小红斑丘疹,奇痒难忍,夜间瘙痒明显,传染性极强,蔓延迅速,全身均可发病,常导致全家感染或造成集体流行。根据其发病特点,中医学中又有“疥疮”、“虫疥”、“脓疥”、“湿疥”、“脓窝疥”等名。

什么是疥虫?疥虫又称疥螨,又叫人型疥螨,肉眼不能看到,疥疮患者在隧道内可挖出疥虫常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背部有无数横行的波状皱纹,躯干后半部有刚毛和长鬃,腹部有四对足,躯干后缘中央是肛门。疥虫常寄生于人体皮下引发疥疮疥疮结节。

疥虫一生分别经历疥卵、疥幼虫、疥若虫、疥成虫四个时期。疥卵呈椭圆形,壳很薄呈淡黄色透明,多4-5个卵聚集一处藏在雌虫所挖掘的皮肤隧道里。疥虫平均寿命为40-50天,产卵后成虫便死在隧道盲端。 疥虫的卵3-4日孵化为幼虫,5-6天脱皮一次成若虫,逐渐长大,爬出虫道,10-20天内脱皮3次发育为疥虫的成虫,疥虫产卵时将排出大便可引发皮肤炎症,同时分泌毒素引起剧烈瘙痒,因为疥虫喜欢夜间活动,疥疮患者夜间瘙痒明显。

雌性疥虫与雄性疥虫常在体表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在隧道内产卵,疥虫的繁殖能力很强,一生可产卵40-50个,雌虫一边排卵一边前进,每天掘隧道向前进0.5~5mm,若疥虫移行的速度快,虫卵就疏散在隧道内,移行的速度慢,虫卵就密集在隧道内。疥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夜行昼伏,由于晚上疥虫的活动增加,因此疥疮患者皮肤往往夜间瘙痒剧烈。

㈧ 疥虫会到处 爬吗 例如从A地点爬到B 从一件衣服爬到另外一件衣服吗

会的。疥螨生活史分为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和成虫五个期。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间,啮食角质组织,并以其螯肢和足跗节末端的爪在皮下开凿一条与体表平行而纡曲的隧道,雌虫就在此隧道产卵。



疥虫的传播和感染,与卫生状况有关,经由与患者亲密接触或性行为而感染疥虫,受感染的衣服和被褥草席,也可能传播疥虫,但此途径并不常见。

(8)为什么疥虫会在晚上挖隧道扩展阅读:

疥螨的致病作用是由于挖掘隧道引起皮损所致,而其分泌物、代谢产物以及死虫体又引起过敏反应,使人发生奇痒。疥螨夜间大肆活动,常造成失眠而影响健康。

在引起皮损的初期,仅限于隧道入口处发生针头大小的微红小疱疹,但经患者搔破,可引起血痂和继发感染。产生脓泡、毛囊炎或疖病,严重时可出现局部淋巴结炎,甚至产生蛋白尿或急性肾炎。

疥疮流行广泛,主要是通过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患者的衣物等间接传播。此外,动物的疥螨亦可传至人体,特别是患疥疮的家畜与人关系比较大。人体因痂螨属的猫痂螨偶然侵袭也会致病。

㈨ 疥虫最怕什么

高温。

雌性成虫离开宿主后的活动,寿命及感染人的能力与所处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

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时寿命较长,而高温低湿则对其生存不利。雌螨最适扩散的温度为 15~31℃,有效扩散时限为 1~6.95 天,在此时限内活动正常并具感染能力。

(9)为什么疥虫会在晚上挖隧道扩展阅读:

疥虫的传播和感染,与卫生状况有关,经由与患者亲密接触或性行为而感染疥虫,受感染的衣服和被褥,也可能传播疥虫,但此途径并不常见。

在室温下,疥虫离开人体皮肤尚可存活 2~4 天,在矿物油中可存活 7 天之久,在 50℃ 的环境中 10 分钟即死亡,卵在室温下约可存活 10 天。湿度高及低温之环境,有助于疥虫之存活。

参考资料:疥虫-网络

热点内容
用苹果12自拍背景为什么是糊的 发布:2025-05-12 17:36:58 浏览:619
小米灯开关为什么不亮 发布:2025-05-12 17:01:46 浏览:268
为什么没加微信好友还能聊天 发布:2025-05-12 16:26:40 浏览:573
为什么红米软件打不开 发布:2025-05-12 15:34:31 浏览:946
为什么血小板颜色会不一样 发布:2025-05-12 15:34:27 浏览:91
为什么酶活力保存时间长而降低 发布:2025-05-12 14:49:17 浏览:462
为什么长时间玩手机脸起痘 发布:2025-05-12 14:29:04 浏览:186
颜色越深分度值一样是为什么 发布:2025-05-12 13:40:08 浏览:294
15岁男生为什么会高血压 发布:2025-05-12 12:47:09 浏览:575
韩国签证为什么找不到信息 发布:2025-05-12 11:56:49 浏览: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