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儿晚上可以自己接觉
㈠ 抱睡危害多,宝宝自主入睡的秘诀在这里!
有段时间,岩岩明明抱在怀里睡得很熟,但每当我试图将他放到床上的时候,无论我再怎么轻手轻脚,他总会醒来大哭不止。于是,我彻底成为了岩岩专属的“智能移动婴儿床”。腰酸背疼是小事,半宿半宿地熬着,太让人感到绝望了!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抱睡。
抱睡是很多家庭都会使用的哄睡方法,尤其是对于夜间睡眠质量不好的宝宝,抱睡更为常见。
表面上看,抱睡的效果立竿见影,宝宝在大人温暖柔软的怀抱中舒适自在,能迅速进入梦乡,解救了不少在安抚技巧和睡眠知识上还不到位的家长。
但从长远看,无论是在生长发育、睡眠质量、还是心理进程上,抱睡都可能给宝宝带来弊端。
首先它会影响宝宝的脊椎发育。大人的怀抱虽然柔软亲近,但无法给宝宝的脊椎提供均衡支撑。我们都知道,宝宝的骨骼比较软,容易受外界影响。抱睡时,宝宝的脊柱必然呈弯曲状态,身体得不到舒展,对骨骼发育不利。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建议让宝宝睡硬一些的床,比如木板床、硬棕床等,而不要睡太软的。
再来看睡眠质量,家长偏好选择抱睡除了因为少哭闹、入睡快这两条,还有个更让人难以抗拒的“优点”,就是宝宝看起来抱着睡的更沉更香,更不容易醒。所以为了让宝宝有个好睡眠,即使辛苦,不少家长还是努力支撑着,但其实真相可能是“事与愿违”。
抱睡时,移动和摇晃造成的振动不可避免,这种振动虽然能让宝宝迷迷糊糊睡过去,却也会刺激他的大脑始终处于浅睡眠状态。原本小宝宝的深睡眠时间所占比例就少,再被这么一干扰,就更少了,自然谈不上优质睡眠。
而且,除非能抱着宝宝睡上一整夜不撒手,否则动辄宝宝就会因为被放下而醒过来,这样的频繁夜醒,也妥妥的降低睡眠质量。
除了身体上的影响,习惯抱睡后,宝宝还会在心理上形成依赖,不抱就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惦记着,自己不要被放下来。被动入睡的过程,变相剥夺了宝宝学习独立入睡和自行接觉的机会,对将来行为习惯养成和独立性发展,都没有好处。
鉴于抱睡的诸多弊端,还是建议大家尽早帮助宝宝纠正这个习惯,让他试着自己入睡。当然已经养成了抱睡习惯,想过渡到宝宝自己入睡,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任务,大家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循序渐进的一点一点改变。
从这期节目开始,岩岩妈会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逐步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希望这些方法可以让你在纠正宝宝的时候,少一些阻力。
第一步,可以从“陪宝宝躺一会儿”这个小目标开始。
具体做法是:将以往习惯的入睡时间提前十分钟,让宝宝躺在床上,大人可以陪在一旁抚摸、轻拍宝宝或是哼唱摇篮曲。记住,不要急着想让宝宝快点入睡,这是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只是给他时间,适应在床上放松的感觉就好。
在这十分钟里,不要抱宝宝,多尝试用其他方式安抚。十分钟后,如果宝宝表现出哭闹、烦躁,可以抱起来像往常一样哄睡,但尽量避免晃动或来回走动,坐着或站定轻拍他就好。
㈡ 接觉甚至比哄睡更重要吗这样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接觉甚至比哄睡更重要吗?这样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新生儿期的宝宝(特别是在0~6月小宝宝)自主入睡能力较差,只是翻个身就忘了该怎样睡觉,所以需要妈妈来帮助宝宝“接觉”入睡久一点。
不容置疑,宝宝晚上醒来时是需要接觉的,由于那也是练习宝宝睡整觉必备的全过程。依据小宝宝睡醒后的状态分辨:小宝宝睡醒后,心态好,这一觉并不接宝宝的小觉时长度频次会随着宝宝长大渐渐地产生变化,一般是年纪扩大小觉时间减短、频次减少。在白天尽管小宝宝只睡了三十分钟,但宝宝在睡醒后,心情很好无又哭又闹、心态无心烦不适。那样证实此次小觉孩子睡好啦,这种觉不必硬接,否则容易危害小宝宝晚间睡眠质量。小宝宝哭着醒来,乃至表现出心烦感,这一觉要接宝宝在睡醒后是哭着的,乃至情绪上表现为心烦、打呵欠、揉眼睛等困乏姿势,这也是意味着小宝宝还没睡好。那样父母一定要给宝宝接觉,帮助宝宝再度入眠。那样接觉的目的是“根据接觉让孩子睡到2小时以上,来保证宝宝的睡眠和精神”。
㈢ 那些抱睡的宝宝后来能自己入睡了吗注意什么
那些抱睡的宝宝后来自己入睡了吗?我女儿在1岁前经历了2个抱睡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3个月之前,第二个阶段是在4-6个月,作为一名过来人,抱睡并不影响孩子自主入睡,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来进行过渡。
我的两次抱睡经历我女儿的第一次抱睡经历在出生后的第二个月,这段经历我和我妈妈都记得特别清楚,因为那个时候刚好是回到了娘家,每天晚上我们两个人轮流照顾孩子,我家姑娘白天不睡,晚上一两点才睡,不睡、哭闹、只能抱睡,两个人看孩子都累到不行。那个时候为了让她睡得好,白天都是让她趴在我的身上,有时候能够睡2个小时,但是一放到床上可能也就三四十分钟。晚上抱着睡。
这种状况持续到2个多月,进入3个月后 ,孩子的睡眠突然开始变得更加有规律,抱着哄睡也能放到床上。四个月的时候,我需要回去上班,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睡眠已经特别有规律,每次可以睡2-3个小时,但是奶奶因为临上班前一天才来,我上班后,孩子又开始白天晚上不睡,哄觉变得特别难,每次抱在怀里可能需要抱着哄几十分钟,这种状况直到我自己开始照顾她,重新帮助孩子进行调整。
如何避免宝宝抱睡1个月的宝宝,用包襁褓代替抱睡;2个月的时候,避免养成抱睡习惯;3个月的宝宝开始建立正确的睡眠关联,比如睡觉的仪式感;4个月宝宝做好分离焦虑的提前准备;抱睡的宝宝放不下怎么办?抱睡的宝宝放不下怎么办?尝试过了各种方法都是没用,妈妈们就需要自查了。自己是否有耐心,帮助孩子养成睡眠习惯是一件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事,坚持一两个礼拜没有效果也正常,频繁的改变方法不一定有用,最重要的是坚持喝耐心。
自查你家宝宝是不是高需求宝宝。高需求宝宝更难带,只能逐渐去让孩子适应。可能真的遇到一个睡渣宝宝。睡渣宝宝有哪些特征?睡眠差,容易清醒;对睡眠环境要求高,改变睡眠环境可能会入睡困难;晚上醒来后总是有无缘无故的哭泣;过了一岁睡眠仍然很差。朋友家的宝宝2岁多才开始睡整觉,所以说每个孩子不一样,如果用尽各种方法依然没用,那么耐心接受,慢慢等待吧!
㈣ 想让宝宝夜间睡整觉,自动接觉,家长一定要注意哪3点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就没睡过好觉。比如有不少妈妈在网上抓狂地求助:
娃晚上会醒两次,2点左右一次,5点左右一次,每次都大声嚷嚷55555。要么就得抱起来哄哄,2-3分钟以后睡着了再放下继续睡。要么就是嘬吧嘬吧奶,稍微一嘬吧就睡了,所以感觉应该不是饿了要吃,就是需要安抚而已。怎么训练他自己能接觉睡整觉呢?
白天不谈了,半个小时必醒,需要抱哄接觉,睡眠总量一直不达标。从两个半月开始,夜里一个小时一醒,不是饿,抱哄放床接着睡。现在四个半月,发展到四五十分钟必醒,不抱哄就小哭变大哭,不理他就嚎半个小时不睡,这是夜里啊!!!
相信有此疑问的不在少数。为什么我的宝宝晚上醒来就要抱着哄,而别人家宝宝晚上醒来可以不哭不闹自己睡过去?
如果宝宝能不依靠家长的帮助就能自己入睡,那么他就get了一个技能,叫做“自主睡觉”,掌握该技能的宝宝即使半夜醒来,通常也能无需他人帮助就睡回去,自动接觉。
大约60%的宝宝在6个月时就能做到这点了。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让宝宝自己睡眠会掉母子之间的好感度,事实上,只要在宝宝醒的时候,你足够关心他,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更小的宝宝可能还做不到睡整夜或者自己接觉,不过,家长可以在宝宝出生的3-4个月开始,逐步做好下面这3点,这样当你宝宝再大一点,就能很快睡整夜觉了。
帮宝宝形成昼夜感知
在宝宝困得迷迷糊糊时就把孩子放婴儿床里。
每天让宝宝在固定的时间吃、玩、睡。
宝宝在3-4个月时,睡眠会逐渐形成规律,很适合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当然,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有一定弹性,像宝宝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或者当宝宝不安的时候你抱着摇着把孩子哄睡,如果只是偶尔几次,那也是可以的。
下面依次介绍这3点。
3. 断夜奶。
6个月以上的宝宝理论上可以逐渐断夜奶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在夜里喂。
但是,尽量不要让宝宝叼着奶头睡,而是在宝宝昏昏欲睡时把他放回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