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间为什么有争议
Ⅰ 为什么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3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1945.8.15)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然而,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战争的起点却有可能靠前。
战争的原因是由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而造成的。
1922年10月30日右翼政客本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以及他所领导的法西斯党组成了意大利政府。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年迈的总统兴登堡元帅(Paul von Hindenburg)正式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共和国总理(Reichskanzler)。
1930年代开始,,“军部”作为日本军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赋予比以前更多的权力。
这三个新兴的法西斯政权在其建政初期发动了一系列对较弱国家的侵略战争: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意大利)
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德、意)
有些人主张将这些不是直接针对西方传统大国(如英、法、美)的、法西斯建立初期的侵略战争也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三次前期战争中,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最早。因此有人建议把1931年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更有些中国人建议把1931年算作抗日战争的起点。
Ⅱ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为什么是1939年9月1日,而不是1937年7月7日
因为德国入侵波兰,使得英、法、德、波同时被卷入战争。而中日战争的交战方只有中国和日本。1937年7月7日还不存在轴心国,轴心国的成立是在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对于二战来讲,它应该算是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一次战役。并且除了规模大之外还有就是战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数字也是最庞大的。所以说二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改变了一定的世界格局的。
1939年9月1日,席卷整个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在德波边境熊熊燃起,数千万无辜者因之罹难,堪称现代历史上的最大浩劫。
然而,当我们的视线从个体无辜者身上挪开,目光放大到国家的层面,就会发现,在欧洲大陆这个延续三百年的列强竞技场上,发动战争者、承受战争者,乃至战争的中立者们,无一例外地都谈不上无辜。
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德国法西斯单独的疯狂,莫若说是整个欧洲的政客们共同癫狂的盛宴,是他们一同制造了这场人类浩劫,就如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浩劫一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势力均衡”的旧传统和“光荣孤立”的影子使英国定位在充当欧洲的制衡者和仲裁人,扶德抑法成了英国当时对外政策的主题。丘吉尔也毫不避讳地说过:“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会以亲德反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宣布中立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纳粹的入侵,它在1941年春德国占领巴尔干半岛后迅速同纳粹签订了友好协定。土耳其没有公开反对纳粹,而纳粹也并未侵犯土耳其的边境。总的来说二战期间土耳其就像在绷紧的钢丝上的杂技演员,努力在轴心国和盟国之间寻求平衡。
Ⅲ 二战全面爆发时间为什么会有争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名词表述意味着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爆发的多重冲突,在时间范围上却很笼统。这一时期内,几乎所有的大洲都经历了战争,但这个历史名词并没有定义不同战争参与者及其不同目的。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经常被描述为世界大战前的“演练”。苏联与芬兰在1939年11月与1940年3月之间开展的冬季战争又该算作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还有很重要却常被遗忘的、在苏联与日本之间展开的哈拉哈河战役,它应该算作“二战”的一部分吗?
我们需要认识到,太平洋战争绝非只是二战中的一个简单的章节,这场15年的战争几乎让该地区的国家无一幸免。日本从占领中国东北开始,扩张的脚步一直到东南亚,这一步步导致它在珍珠港事件后与美国的对峙。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这场战争对于日本来说宣告完结,但并未在亚洲结束。中国又经历了内战及一系列国家建设,在亚洲浴火重生。
Ⅳ 二战中,德国内部关于登陆英国的时间产生过哪些争议
尽管希特勒下达了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的第16号指令,但他对能否顺利登陆没有把握。7月31日,希特勒在与三军首脑会谈时,就入侵的时机、海潮、天气和能见度以及船只的集中等问题进行了协商。在入侵时机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在1940年实施登陆是可能的,但无法在9月15日前准备好。雷德尔认为,登陆的最佳时间应在5月或6月,因此,登陆将推到1941年。但是,希特勒认为推迟登陆,将给英国留下喘息时间,使英军恢复元气,因此坚持在1940年实施登陆。不过,希特勒答应如果德国空军不能彻底摧毁英国的海空军的话,登陆行动可以推迟到1941年5月。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签字仪式,但是有部分日本军人并没有停止作战,所以1945年8月15日,只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底哪一天停止的,仍然是有争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发生在黑龙江省虎林县的虎头要塞,虎头要塞一直到1945年8月26日才被苏军攻克。而黑龙江省的东宁要塞被攻克时间则迟至1945年8月28日。对虎头、东宁两个要塞的战斗,已经有过许多报道,并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斗终点。其实,战斗并没有就此结束,1945年9月25日在齐齐哈尔南一个叫申地房子的小村子,苏联红军与日本军队又发生了一次战斗,这次战斗,可以说是目前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次战斗。
Ⅵ 二战的爆发时间听说有许多说法
在欧洲各国都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开始时间。在亚洲中国和朝鲜和韩国等国专门研究二战的学者一致认为开始时间是日本1937年7月7日进攻卢沟桥。在非洲国家都认为二战开始时间是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突然进攻埃塞俄比亚军队。在前苏联国家一致认为开始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而美国单方面认为二战时间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
中国的历史书上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二战全面爆发时间。
全世界都有一个统一的二战结束时间: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向美国、中国、英国、苏联等盟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Ⅶ 为什么中国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炮击中国东北军的北大营并向沈阳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来说,主要是抗日战争。
这么说是把日军入侵我国作为二战的开始,有一定道理。
世界上普遍认同的二战时间为: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Ⅷ 为什么二战的时间不是1931.9.18---1945.8.15
二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两个字很重要,我们虽然是中国人,有很浓厚的爱国情节,但也要顾及全世界人民的感情。1931年是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和日本的矛盾,还没有涉及到全球,所以不能叫世界大战。那个时候全球主要的几个大国并没有进行战争,即使到了1937年,战争还没有发展到全球性的,所以这一直都不能算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美等国相继对德国宣战,这个时候虽然战争并没有在美洲爆发,但有许多美洲国家派兵到了欧洲,基本上主权国家都开始进行战争,这样,才可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在1914年—1918年之间也爆发过全球性的战争,所以把1939年—1945年的战争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把自己由中国人上升到世界人,站在全世界的立场上看,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
Ⅸ 二战开始的时间为什么不按中国
这有一个很明显的地理因素,德国距离中国那么远,如果他大老远的把军队调过来打中国那是必败无疑,因为中国虽弱,却可以以逸待劳。
而且英法等国在欧洲与他打的不可开交,将希特勒牵制住了,所以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打中国。
中国这边有日本,如果他强行插入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即使是同盟,也会有利益冲突,更何况中国这边不需要希特勒来。
苏联也是共产主义,是欧洲大国,假如苏联不能阻止希特勒继续扩张,那么希特勒也许就不会失败了。而且中国和德国在二战中没有一点瓜葛,谁都没招惹谁。在二战后期苏联对希特勒发起总攻,致命一击,而中国抗日的狂潮也无比强大,他们都日薄西山。
基于这几点,德国打中国也是不划算的,所以就没打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