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动物为什么晚上睡觉不会意识

动物为什么晚上睡觉不会意识

发布时间: 2022-05-10 11:28:00

‘壹’ 为什么动物是没有意识的

书上说只有人有意识,是因为那些编书的人自认为很了不起,根本没有从进化论考虑这个问题。
动物是有意识的,无论是现在的还是原始的。如果说吃饭、睡觉、生殖、躲避天敌是“下意识”,那么动物的报恩行为算不算意识呢?我最近就看了一片蟒蛇报恩的报道(http://news.qq.com/a/20050820/000144.htm),这让我感觉到这些被我们人类贬低为“低等动物”的生命有时却比我们人类当中的一部分要有良心。

‘贰’ 动物的睡眠有哪几种表现行为

动物睡眠的几种行为表现:(1)长时间保持不活动状态。虽然有些动物的睡眠时间很短,但大多数动物的睡眠都要持续很多小时,在这期间一直保持不活动状态。动物在睡眠中一般要进行多次姿势调整(特别是恒温动物),幼小动物可在睡眠中吸吮奶汁,反刍动物也可在睡眠中进行反刍,甚至各种无意识的修饰活动也可在睡眠期间发生。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动物在睡眠时绝不离开它们的睡眠地点。

(2)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睡眠中的动物对外界刺激或是没有反应,或是反应非常迟钝。例如,一条正在睡觉的鱼,有时可以把它拿在手里,甚至把它拿出水面后它才开始挣脱。最胆小的动物往往也最难把它们从睡眠中惊醒,这是因为它们易受攻击的特点常常使它们选择最安全的地点睡觉,在这里它们通常是不会受到任何干扰的。但并不是所有动物的睡眠都很深,很多草食哺乳动物的睡眠是很浅的(如大象、野牛和野兔等),它们对哪怕是很小的危险都非常警觉,并能作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应。对大象的观察表明,它们在睡眠中对来自同伴的较大扰动毫无反应,但对它们所不熟悉的轻微响声却极为敏感。这说明,睡眠中的动物仍然保留着对环境刺激的辨别能力,而且对刺激的反应比苏醒时有更大的选择性。

(3)入睡与苏醒互相交替。睡眠同昏迷、麻醉和药物所引起的沉睡状态不同,它很容易被强烈的刺激惊醒,并恢复到清醒状态。一般认为,入睡和苏醒都有特定的神经控制机理在起作用,这些机理对体内的生理条件和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变温动物从睡眠中醒过来的速度比恒温动物要慢得多,因为它们的体温在睡眠时可以大大低于最适体温。

(4)睡眠姿势五花八门。各种动物的睡眠姿势是五花八门的,但同一种动物的睡眠姿势通常是不变的。马、象、牛和鹿等动物,由于有特殊的骨骼适应性,它们总是站着睡觉。树懒和某些蝙蝠是头朝下挂着睡觉。很多肉食动物都在不同程度上蜷曲着身体睡觉,蜷曲的程度常常与环境温度有关。每一种动物的睡觉姿势同它们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特点最相适应。

(5)选择睡眠地点各有所好。各种动物所选择的睡眠地点是很不相同的,但同一种动物大都选择相似的地点睡觉,而且天天都在同一个地方睡觉。动物的睡眠地点一般是经过仔细选择的,一为减少被捕食的危险,一为不致暴露在严酷的环境条件(如极冷或极热)。因此,很多动物都在地下洞穴里和高高的树上睡觉。而一些凶猛的动物,如狮子则常常睡在毫无隐蔽的地方。还有一些动物主要是依靠高度的警觉性来保证睡眠时的安全,而不是靠选择睡眠地点,因为生活在开阔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动物很难找到隐蔽地点。动物的睡眠地点与活动地点通常是分开的。椋鸟夜晚在大城市中心睡觉,白天则飞到城郊区去觅食。河马喜欢站立在湖里睡觉,但取食时则要到河岸上去。牛鹭整个白天都栖息在食草动物的背上取食昆虫,但夜晚却要飞到几公里以外的大树上去睡觉。

(6)睡眠有节律。有的动物晚上睡觉,有的动物白天睡觉,还有的动物白天晚上都睡觉,只是在黎明和黄昏时活动。大多数动物都在一天的某一特定时刻睡觉,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鸟类在黑暗中大都看不见东西,不能进行正常活动;爬行动物在夜晚时体温最低,也不能有效地进行活动。捕食动物的活动时间则取决于什么时候最容易获得猎物。一般说来,动物的睡眠时间总是选择在环境对它最不利和食物最短缺的时候。对陆生动物来说,昼夜交替是影响动物睡眠节律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海洋里(特别是沿岸带)影响动物睡眠节律的最重要因子很可能是潮汐现象。

‘叁’ 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要睡觉吗为什么要睡觉

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需要睡眠。

睡眠的恢复和保养。即睡眠可帮助恢复精力,消除疲劳。曾经风行一时的观点是人们清醒的时候,大脑里会积累某种“睡眠因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必须通过睡眠才能“解锁”,恢复精力。许多睡眠因子被纷纷发掘出来,包括细胞因子、肾上腺素、前列腺素、花生四烯酸衍生物、多肽等。清醒时那些大脑运作时必须的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被耗尽,必须通过睡眠时再合成进行补充。通过动物实验的确发现,慢波睡眠时这些物质的合成增加。

睡眠的功能性。睡眠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例如弗洛伊德就认为,睡眠时的梦境可以让人们实现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证据充足的是“记忆巩固说”。不少睡眠剥夺实验显示睡眠会影响长期记忆的巩固。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在学习新知识和复习回顾之间睡上一觉的话,效果会好得多。支持该论点的着名动物实验发生在大鼠身上,清醒的大鼠在探索周围的过程中海马细胞的一系列电活动,在它们睡眠时会回放,并且此重现过程对大鼠后来的探索表现很关键。在人身上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在慢波睡眠时海马细胞会回放之前学习过程中的电活动,并且海马电活动越激烈,第二天被试的表现更好。

‘肆’ 为什么动物没有意识

动物没有意识是因为动物无法对信息进行归纳处理,简而言之就是动物无法获取知识。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的物质。

‘伍’ 为什么说动物没有意识

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型、整合、表达等等作业)的物质。

思维主体既有自然进化而形成的动物(比如人类),也(会)有逐渐发展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品。

信息是能被思维主体识别的事物现象及表象,是思维活动的操作对象。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意识以信息的形式储存、表现和传递输出,意识传播的实质是信息传播。意识往往又会成为思维主体进行下一步思维的基础。

意识的产生需要能量,意识的存在和传播需要介质(物质),总之,意识的存在是依附于物质的。意识与其物质载体本身的现象往往并不是一回事。撇去载体的因素,意识不占据空间,而物质存在是占据空间的,这就是意识与物质的根本区别。

由于思维主体在获取及处理信息时,信息可能发生种种变异,因此意识的内容不一定真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意识可能超越客观事物,也可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5)动物为什么晚上睡觉不会意识扩展阅读:

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道德起源于动物本能,其中的群居行为、互助行为和利他行为等直接演化成了人类道德。

不过,人类道德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动物的本能行为更多是从遗传中继承而来的,如协作捕猎、照顾幼小等是动物生存、繁衍所必需的,有这些本能的动物才能活下去并留下后代,经过一代代的自然选择,合群、互助就牢牢地写入了动物基因。

动物的本能既没有意识选择,也没有是非善恶评价,与人类的道德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动物是没有形成像人类这样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观的。

‘陆’ 动物(人除外)为什么没有意识

追问: 我们政治老师说没有意识 回答: 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等作业)的物质。思维主体既有自然进化而形成的动物(比如人类),也(会)有逐渐发展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心理学中,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 哲学研究的是作为名词使用的“意识”,即与“物质”相对立的意识,是总体研究人的意识,其基本问题是意识对存在的关系问 题,即指个人意识,也指社会意识 补充: 所以,我想你们政治老师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的。如果动物没有意识,那它们作出的是机械反应?同学,和老师辩论去~ 追问: 教科书上说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 不是大脑 动物又怎么有意识呢 回答: 天呐,你们老师说动物的反应是本能?我晕!你要知道人也是动物!人不要太自以为是,政治书上说意识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最本质标志,那个意识是从心理学上说的,说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 补充: 又或者说,人的意识也是一种本能,和其他动物一样。

‘柒’ 动物睡觉时警惕性高,人类睡觉时一点意识都没有,在史前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人类睡眠后虽然意识也暂时“休眠”,但是听力、嗅觉等感觉器官依然在收集外界信息,当然能够察觉到潜在的威胁。只不过人类实力强大,感觉系统比起祖先有所削弱。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经验,睡觉的时候做梦找厕所,然后就感觉到一股温热,紧接着就醒来了,那是因为尿床了,而温热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梦中的感受,是尿床了,也是刺激人从梦中醒来的一个因素。

在人类掌握火焰之后,人类在自然界没有对手,大型猛犸象和剑齿虎都在自然变迁和人类的捕猎活动中而消失,所以现代绝大多数的野生动物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是某些单独行动、又距离野生动物太近导致它们觉得有威胁。以火为界,可以阻挡野兽的侵袭,原始人类也多以地下洞穴等易守难攻的环境生活,使得人类能够相对放心地睡觉。

人类感觉的弱化和睡眠的特点是由于人类的实力,就像大熊猫一样,坐地上啃竹子,光明正大地把腹部柔软的部位暴露出来,是因为在它们生活的环境中没有能产生威胁的物种,而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在面对鬣狗群的时候,会以夹紧尾巴、蹲坐等方式保护柔软腹部,避免被“掏gang”。

‘捌’ 动物睡觉时警惕性很高,人类睡觉时没有意识,那人类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动物睡觉时警惕性非常高,人类睡觉时也是有意识的,只不过没有动物的警觉性那么高而已,一些上过战场的士兵,因为曾经接受过训练,并且在战场上经历过战争,他们在睡觉时,可以很快的进入深层次睡眠,但同时枪不离身,可以保持很高的警惕性,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马醒来,瞬间进入防卫或警戒状态。此外,人类存活下来与人类睡觉是否有意识无关,人类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懂得趋吉避凶,在危险的环境下不可能进入深层次睡眠。

人类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人学会了思考,学会利用身边的一切事物来保护自己,比如使用工具、盖房子、耕种等等,这都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让自己可以生存下去发明、创造、掌握的东西。此外,再加上人类族群足够强大,属于群居生物,大家会联合起来抵抗自然界中的一些危险,这就是人类没有灭绝的主要原因。

‘玖’ 请教一下各位,为什么哲学上说动物没有意识呢

意识,是能够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分开。
比如,机器人肯定没有意识,喝醉的人也会丧失意识。
自我意识,是能够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分开。然后,再从外部的角度看自己。也就是反思。
所以,准确的说,动物有意识,但是没有自我意识。
以上理论出自黑格尔。
--------
关于你所举得例子,
不能说动物发明什么,只能说明动物有自己的先验能力。
这种先验,似乎只能叫做先天直观,而不能算是先验理性。
以上理论出自康德。

‘拾’ 动物为什么要睡眠昼伏夜出和昼出夜伏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冬眠与夏眠的区别是什么 请用生物学知识回答

从进化上说,睡眠的出现根源于地球上昼夜的交替。其天敌或其食物的昼夜规律,都可能导致一种动物是白天活动还是夜间活动。由于神经系统的出现就是要认识世界与调整自己的活动,昼夜的交替当然也会导致神经系统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不同的活动。活动期间需要综合各种外界信息、模拟、运算及做出相当的反应,需要注意力或者说意识的清醒;而在非活动时间,最好的做法当然是降低神经系统的活跃度以节省能量,深层次地整合当天新接收的信息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记忆,以及恢复活动期间的疲劳,而在这些活动中清醒的意识是不需要的,其表现形式就是睡眠。
从广义上说,睡眠也不仅是由于每天昼夜的交替,因为像冬眠、夏眠等也可以算作是睡眠,进化原因也差不多吧。因此,不睡眠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睡眠通常都是在安全的地方进行的,至于食物嘛,要知道寻找食物也是有代价的,有的动物没有光就找不到食物,有的动物在大白天活动自己就变成了食物。所以,进化的结果就是只在最适合的时间用最少的代价寻找食物。

热点内容
喷绒布为什么戴时间长了会变黄 发布:2025-05-16 00:17:08 浏览:317
仓鼠换了东西为什么会发疯呢 发布:2025-05-16 00:09:09 浏览:657
为什么孩子吃饭后就咳嗽 发布:2025-05-16 00:07:29 浏览:474
为什么脸长时间长痘 发布:2025-05-15 23:55:03 浏览:837
面包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干 发布:2025-05-15 23:53:26 浏览:600
为什么不能娶三无男人 发布:2025-05-15 23:42:41 浏览:533
为什么换季店东西便宜 发布:2025-05-15 23:37:34 浏览:217
抖音为什么发作品时间短 发布:2025-05-15 23:32:41 浏览:197
苹果全屏播放为什么看不到字幕 发布:2025-05-15 23:21:14 浏览:651
为什么苹果耳机没有单声道 发布:2025-05-15 23:10:47 浏览: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