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坐的时间久为什么遗尿

坐的时间久为什么遗尿

发布时间: 2022-05-11 13:20:46

Ⅰ 遗尿是怎么了

咳嗽遗尿在《素问》中早有记载。它说:“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沈金鳌、林佩琴等都主张用茯苓甘草汤,但余屡用未见其效。通过观察发现本病多见于年老体弱和产后之妇女,除咳嗽遗尿外,往往兼有头晕乏力,胸满心烦,心悸气短,脉弦滑无力等症,而无“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之肾咳证。偶读方隅所着《医林绳墨》小便不禁条,云:“妇人咳嗽而溺出者,宜生脉散加归、术、柴、黄芩。”才始有所悟。再细读《素问》:“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句,才使我茅塞顿开。乃拟: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麦冬9克,党参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陈皮9克,青皮9克,紫菀9克,黄芩9克,方一首,作为心肺不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的方剂,试用于临床常效如桴鼓。例如:郑××,女,30岁。产后两个月来,咳嗽遗尿,久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审其脉证,见其面色皓白,言语无力,心悸气短,胸满心烦,口干,脉虚而弦滑。综其脉证,诊为心肺不足,三焦气滞,郁而化火,予上方2剂症减,6剂愈。久而久之,虽见效者甚多,然无效者亦不少。例如:唐××,男,64岁。前医屡用上方无效,询治于余。审其脉证,除咳而遗尿外,肺与三焦之证不见,面色微黑,腰酸背痛,小腹憋胀,排尿不畅,时而尿热尿痛,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尺脉反较寸脉为大。反复思考,正如《素问》所述之肾咳,乃拟八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车前子、怀牛膝以培补肾气,果然2剂症减,1O剂愈。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病因学:原发性遗尿的主要病因可有下列几种: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②睡眠过深:未能在入睡后膀胱膨胀时立即醒来;③心理因素;④遗传因素: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

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在晚饭后禁止饮水,睡前排尿,。

二、药物 ①丙咪嗪: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②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普鲁本辛或羟丁宁(Oxybutynin,即ditropan,尿多灵)。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③麻黄素25mg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

三、膀胱训练 在日间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以扩大膀胱容量。

Ⅱ 咨询尿失禁或尿频的引起病因,尿失禁了怎么办

尿失禁或尿频,两个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更常见的是泌尿道感染。在男性尿频通常是一个扩大的前列腺腺体,而这又往往导致的方式成人失禁的结果。
人经常上厕所往返尽量避免尿失禁可以是相当非常累,更不要说令人沮丧。为了帮助防止尿频到失禁的发展,也有一些可以做,以减少排尿或需要排尿的感觉频率简单的事情。加啡因和酒精等都是刺激膀胱许多食物,导致失禁。这些饮料也都是利尿剂,它们鼓励身体失去的液体。高血压药物利尿剂通常也能加剧尿频症状,再次导致失禁。
尿失禁或尿频,它有时具有足够的饮用水劝阻液体,它可以导致对人的影响脱水的问题。保持适当的水化固然重要,但到下榻干,有时,对尿频需要,可以在光线最终导致失禁,尤其是老年人。
然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流动性成为一个问题,尿频,可刚一开始时,尿失禁模式。如果没有感染或疾病,则是可以做,以解决尿失禁问题的几件事情。限制液体摄入量,但仍然保证足够的液体正在消耗留在健康与指导方针,可以是一个开始。其次,逐步扩大增加之间在前往浴室时的膀胱容量举行。这可以通过伸展约15分钟的时间,增加持续时间每星期。
还有一种病,可表现为尿频自己数依次(导致尿失禁),所以这是另一个原因,重要的是要讨论任何与您的健康专业失禁的问题。两个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更常见的是泌尿道感染。在男性尿频通常是一个扩大的前列腺腺体,而这又往往导致的方式成人失禁的结果。
如果是上厕所频繁旅行有关的任何不适,那么你应该立即求医。
新一代遗尿、尿失禁综合治疗产品--<<<正泉舒>>>成功上市,打破了遗尿、尿床.尿频尿失禁, 病难以治愈的历史,为6000万遗尿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Ⅲ 遗尿是怎么回事啊会不会是很严重的问题啊

遗尿亦称“尿床”,是指 3 (5) 周岁 以上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睡中小便自遗 ,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发病与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正常小儿一般 1 岁半左右可自动控制排尿。 遗尿症 指小儿已达到膀胱能控制排尿的年龄而仍有不随意的排尿。由于小儿在 l--5 岁膀胱控制方趋完善,故遗尿症应指在 5 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大多数儿童在 3 岁后夜间不遗尿。遗尿症多发生在夜间,称为小儿夜间遗尿症。

发病率: 国外报道,约 15%--20% 的 5 岁儿童, 5% 的 10 岁儿童, 2% 的 12--14 岁儿童患遗尿症,即使至青少年后期或成人期,也还有 1%--2% 的人患遗尿症。

男女发病约为 2 一 3:1 。昼夜均遗尿者常较严重,多见于女孩,可能合并感染。

发病年龄 :婴幼儿时期,形体发育未全,脏气未充,排尿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学龄期儿童有因白天嘻戏过度,夜晚熟睡不醒,偶有睡中遗尿者,均非病态。年龄 超过 3 岁,夜间仍然小便自遗,方称为遗尿。

预后 : 本病大多病程长,或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睡眠时也会发生遗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无器质性疾病的夜间遗尿症常是良胜自限性疾病。应首先排除本症对小儿情绪的影响,给以信心和支持,避免过多的检查及处理。未经治疗的本症 每年约有 10% 一 20% 的缓解率,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50% 患儿在发病 4 年后虽无特殊治疗也不再遗尿。

遗尿可分为 原发性 和 继发性 两种,前者是指持续的或持久的遗尿,其间控制排尿的时期从未超过一年;后者是指小儿控制排尿至少 l 年,但继后又出现遗尿。

历代论述: 中医学对遗尿有较全面的认识,

遗尿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灵枢 . 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诸病源候论 . 小儿杂病诸候》充实了遗尿的 发病 机制 ,指出:“膀胱为津液之府,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 “夫人有于睡眠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书中明确提出膀胱不约是遗尿的主要病机。

至唐《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中均已收载有关小儿遗尿的治方和针灸疗法,其中使用鸡肠散等治方,一直为民间所习用。从所载方药来看,唐宋以至明代诸医家方书,皆从肾与膀胱虚寒立论,用药重在补肾固涩。

明清时期,拓展了肝经郁热与肺脾气虚病机特点。

明清以后,对本病的认识有所发展,张景岳认识到小儿遗尿与发育未全有关。如《景岳全书 . 遗溺》说:“梦中自遗者,惟幼稚多有之,俟其气壮而自固,或少出调理可愈,无足疑也。”清 . 林佩琴《类证治裁》还提出从“调补心肾”着手治疗遗尿。

现代医家通过 X 线诊断,发现顽固性遗尿的患儿,有些与隐性脊柱裂有关,联系肾主骨,肾虚则骨裂,使遗尿与肾的关系,得到进一步证实。

【病因病机】

尿液的生成、排泄与肺、脾、肾、三焦、膀胱有密切关系。其病因主要为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经郁热。

肾气不足 下元虚冷为遗尿的主要病因,多由先天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胎、胎怯、脏腑及脊骨发育未全,神气未充,都能影响肾气固摄,致使膀胱失约而成遗尿。

脾肺气虚 由后天不足引起,如素体虚弱,屡患咳喘泻利,或大病之后,肺脾俱虚,肺经治节不行,脾气下陷,三焦气化失司,则膀胱失约,津液不藏,而成遗尿。以上凡属于肺、脾、肾功能失健者,都在虚证范畴。

心肾失交 遗尿患儿多有睡眠较深,难以唤醒或醒后神志朦胧,也有梦中小便遗于床上者,这与心主神明有关。因心肾失交,水火不济,夜梦纷纭,梦中遗尿。此外,有些患儿痰湿素盛,夜间熟睡不醒,呼叫不应,也常遗尿。

肝经郁热 肝郁则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或挟湿下注,疏泄失常,肝脉环阴器,肝失疏泄,影响三焦水道的正常通利,迫注膀胱,而成遗尿,属实证范畴。

亦有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夜间起床排尿的习惯,任其自遗,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遗尿。

引起遗尿的原因有:

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小时候均有遗尿者,其子女遗尿的发生率约为 77%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时候有遗尿者,其子女遗尿的发生率约为 44% 。

膀胱容量小 。对遗尿儿童作膀胱 B 型超声检查发现,遗尿儿童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儿童,平均要比正常儿童的膀胱容量小 50% 。

睡眠过深 。遗尿的儿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把他叫醒以后,往往也还是迷迷糊糊,甚至尿了床也不知道。

排尿习惯训练不当 。有的家长给孩子使用尿布的时间过长,以致于不能使孩子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家长训练孩子排尿方法不对,在晚上把孩子唤醒以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最后,也没有看看孩子是否已经小便了,就把孩子往床上一抱。这样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构成条件反射,因为有时孩子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小便。

【诊断】

l. 发病年龄在 3 周岁以上。

2. 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 1 ~ 2 次以上者。

3. 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

4.X 线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隐性脊柱裂,或作泌尿道造影可见畸形。

遗尿症分为原发及继发二大类。

原发性遗尿症:是由于膀胱控制排尿功能成熟延缓或功能性膀胱容量小,为正常膀胱的一种变异。一般无器质性疾病,自发治愈率高,有较明显的家族倾向,约 3/4 的遗尿男孩及 l/2 的遗尿女孩有双亲之一的遗尿史。多见于第一胎、家族及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者。多为夜间遗尿、但部分病人可伴有白天尿频、尿急、偶有遗尿。夜间遗尿可为 l 次或多次,每夜或间歇发生。情绪波动,过劳或环境变化时可暂时加重。少部分病儿可复发,这种情况要注意诱因。大多数小儿遗尿症属于原发性,既无器反胜疾病,也无情绪问题。

继发性遗尿症原因 : ①精神创伤和行为问题,如与家庭分开,父或母死亡或离异等,此类常为间歇性或一过性 ; ②继发于膀胱或全身疾病,主要是下泌尿道刺激和多尿,如下泌尿道畸形或梗阻合并泌尿道感染、便秘、某些食物过敏等。导致多尿的全身疾病有糖尿病、尿崩症及镰状细胞贫血等。肾功能不全及肾小管疾病也可能是遗尿症的原因。此外,大脑发育不全也常伴有遗尿症。

原发性遗尿症各方面检查多无异常,诊断时要注意询问小儿饮水及排尿情况,了解家族遗尿史。

继发性者应小心询问有无精神刺激、有关排尿训练,并应了解上述能引起本病的各种器质性疾病的病因。要注意检查尿常规、比重、尿糖及尿培养等。只有在病史及体检有明显证据表明有病理情况时才做造影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泌尿道检查。

【鉴别诊断】

1. 应与热淋鉴别。热淋也可出现尿床,但可见尿次频繁,伴尿痛尿急,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红细胞,尿培养阳性。

2. 神经性尿频:其特点是患儿在白天尿急尿频,入睡后尿频消失。

3. 尿失禁:患儿尿液不能控制,不分昼夜、不分觉醒或睡眠。多为先天发育不全或脑病后遗症的患儿。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主要辨脏腑。肾虚遗尿,夜尿多而清长,畏寒肢冷,神萎智弱;脾肺气虚,尿短而频,神疲气弱,容易出汗;肝经郁热,尿少色黄,臊臭异常,烦躁口干。

二、治疗原则

以温肾固涩,补肺健脾,疏肝清热为主。并配合针灸、外治、激光等综合疗法,以增强疗效。

三、分证论治

( 一 ) 脾肺气虚 多因病后失调,肺脾气虚,上虚不能制下,以致睡中遗尿,尿频量多。少气乏力,自汗出,易感冒为肺脾气虚候。

症状 睡中遗尿 ——脾肺气虚,中气下陷,膀胱失约;

少气懒言,常自汗出 ——气虚不能固表;

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脾气虚,输化无权,气血不足;

舌淡,苔薄白,脉细。

病机 脾肺气虚,中气下陷,膀胱失约,故小便自遗。

治法 益气健脾,固涩小便。

方药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两方合用健脾益气固涩。

加减 尿次多,尿量少者——重用黄芪,或重用升麻、柴胡——升阳益气;

困寐不醒——加石菖蒲或麻黄——开心窍;

大便稀溏者——加炮姜——运脾温阳。

临证可加入麻黄以加强其宣发温煦之功,裨肺气得宣,膀胱得固,则遗尿可止,此即《景岳全书 . 遗溺》所说:“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 " 之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麻黄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睡眠深度减弱,当患儿受到膀胱充盈刺激时容易自醒,或易被唤醒,可有效地避免遗尿的发生。一般常用量为 3--5 岁每剂 4g , 6--12 岁每剂 6g , 12 岁以上每剂 9g 。

( 二 ) 肾气不固 此证在临床最常见。 病程较长,夜尿频多,全身虚寒之象较为突出。

症状 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小便清长 ——肾气虚弱,膀胱虚冷,不能制约

熟睡不易唤醒,醒后方觉,

神疲乏力,面恍肢冷 ——肾虚真阳不足,命门火衰;

腰腿酸软 ——腰为肾府,肾主骨,肾虚;

记忆力减退或智力较差 ——肾主髓,脑为髓海,肾虚脑髓不足;

舌淡,苔少,脉细。

病机 肾气虚弱,下元虚寒,膀胱虚冷,不能制约。

治法 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药 桑螵蛸散合巩堤丸加减 。

1. 《本草衍义》桑螵蛸、龙骨、龟板、人参、当归、茯神、远志、菖蒲 - 调补心肾,固涩止遗。

2. 《景岳全书》熟地黄、附子、菟丝子、补骨脂、韭菜子、益智仁、五味子、白术、茯苓。

- 温补命门,缩尿止遗。

两方合用能补肾壮阳,滋养肾阴。

附子、补骨脂、益智仁壮阳填精,炙龟板、五味子、熟地黄、山药滋补肾阴,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桑螵蛸、菟丝子、龙骨固涩下焦,人参、远志、石菖蒲、茯苓补养心气。

加减 肾中元阳虚衰者——加鹿茸——壮阳;

元阴不足——加山茱萸——滋阴;

尿床次数频繁者——加赤石脂——固涩;

沉睡不易唤醒者——重用石菖蒲、麻黄——开心窍,

或加胆南星、半夏——化痰开窍醒神。

缩泉丸 (《妇人良方》山药、乌药、益智仁) 有温肾健脾,暖膀胱,止遗尿之功,可用于病证较轻者。

本病疗程较长,由于小儿易实易热,疗程长则易从阳化热,故可酌加反佐之品,如黄柏、栀子等,但剂量宜轻。

现代研究认为,温阳补肾药物的应用,对于骶管缺损区脑脊液和血液的供应有一定改善作用,故对伴有脊柱隐裂的遗尿患儿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 三 ) 心肾失交

症状 梦中遗尿 ——心经郁热,热迫膀胱;

尿量不多,气味腥臊,尿色较黄 ——热蕴膀胱,灼烁津液;

寐不安宁,或夜间梦语 ——心火偏亢,内扰心神;

唇舌红,舌红,苔薄少津,脉沉细 ——肾阴偏虚之象。

病机 水火失济,心肾失交,膀胱失约,故睡中遗尿

治法 清心滋肾,安神固涩。

方药 导赤散和交泰丸 加味。 黑山栀清热,白芍柔肝疏肝,白术调中健脾,白蔹、益智仁固摄小便。 加减 苔少或苔花剥者——加石斛、山药——养阴生津;

苔黄腻者——加黄柏、滑石——清利湿热;

若肝经湿热内蕴者——加龙胆泻肝丸——清利湿热;

久病不愈,身体消瘦,虽有郁热但肾阴已伤—加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本证属实属热,误补则生他变。若有小便涩痛则属淋证,临证当详查。可选用的治方有沈氏闭泉丸——偏于清热疏肝;龙胆泻肝汤——偏于清泻肝胆湿热,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若湿热化火,上犯心神,下迫小肠,水火相扰,开合失司者,宜清热泻火,豁痰理气,用黄连温胆汤;若久病不愈,耗伤阴液,肝肾亏损而见消瘦、低热、盗汗、舌红、脉细数,用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

(四)肝经湿热

症状 睡中遗尿 ——肝经郁热,蕴伏下焦,热迫膀胱;

尿量不多,气味腥臊,尿色较黄 ——热蕴膀胱,灼烁津液;

平时心情急躁,或夜间梦语齿 ——肝经有热,肝火偏亢,内扰心神;

唇舌红,舌红,苔黄,脉弦细 ——肝气郁结,肝火偏旺之象。

病机 肝经郁热,蕴伏下焦,热迫膀胱,故睡中遗尿

治法 清热疏肝,固涩小便。

方药 沈氏闭泉丸加味。 黑山栀清热,白芍柔肝疏肝,白术调中健脾,白蔹、益智仁固摄小便。 加减 苔少或苔花剥者——加石斛、山药——养阴生津;

苔黄腻者——加黄柏、滑石——清利湿热;

若肝经湿热内蕴者——加龙胆泻肝丸——清利湿热;

久病不愈,身体消瘦,虽有郁热但肾阴已伤—加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本证属实属热,误补则生他变。若有小便涩痛则属淋证,临证当详查。可选用的治方有沈氏闭泉丸——偏于清热疏肝;龙胆泻肝汤——偏于清泻肝胆湿热,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若湿热化火,上犯心神,下迫小肠,水火相扰,开合失司者,宜清热泻火,豁痰理气,用黄连温胆汤;若久病不愈,耗伤阴液,肝肾亏损而见消瘦、低热、盗汗、舌红、脉细数,用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

西医治疗 药物可用去氨加压素、鼻内给药、睡前给。 6 岁以上小儿可用盐酸丙咪嗪 10mg/d ,一周渐增至 25mg/d ,一般用 25 一 50mg/d ,最大 100mg/d 。也可用遗尿警报装置提醒小儿起床排空膀胱。国内也有报道用消炎痛治疗者。

遗尿症在中国儿童中的发病率至今没有一个一国性规模的统计,但发生此症的患儿却比较常见。对于遗尿症患儿的家长来讲,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解决孩子的尿床问题。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方法为自己的孩子治疗,其实综合管理配合合理的治疗才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首先正常的生活起居和合理的饮食安排对于遗尿症的儿童是非常必要的。通常患有遗尿症的孩子睡眠深沉,尤其在入睡后 2-3 个小时之内敢就是前半夜很难唤醒,更不用说自行起床小便。如果孩子白天劳累过度而睡觉较晚,夜间就会尿床,所以对于尿床的孩子,家长要教育他们白天适当活动,晚上早些睡觉,最好在晚 9 点左右,这样一来可使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家长在自己睡觉前可以唤醒孩子小便,减少尿床的机会。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饮水控制是必要的,这类儿童的晚饭不能吃得太咸,应尽量清淡些,避免进食容易引起口渴的食品,如:高盐、高糖和高蛋白质的食物,鼓励患儿在白天多饮水,晚饭后尽量不喝水,包括饮料、牛奶和西瓜等。通过饮食起居的调节可以使一部分患儿的尿床现象得到控制,尤其是对于晚饭后饮水过多的孩子效果更好。

在遗尿的孩子当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自幼没有受到正确的排尿训练,这部分孩子有些是从小使用尿布至较大的年龄,家长未对孩子进行排尿的训练;另一部分虽然有过排尿训练,但从未唤醒孩子后再小便,甚至于已经是学龄儿童,夜间仍然在睡眠状态中由家长抱着上厕所小便。这样一来使孩子感觉在睡眠中排尿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些儿童应该从幼儿期开始夜间排尿时叫醒他们,让孩子在排尿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这样有助于避免遗尿症的发生。对于那些已经年长的患儿,更应叫醒排尿,必要时可以采用闹钟叫醒 ( 一种条件反射性的治疗方式 ) 和膀胱机能训练的方法,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需一段时间,以达到目的,但它需要患儿和家长的非常关注和很好的耐性。

对于非连续性遗尿症的儿童来说,了解其诱发因素及时加以解决,并且配合适当的心理安慰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儿童往往存在一定的诱因,如:突然转学、入托、搬家和亲远离等。家长对孩子的精神安慰在这时候就显得非常重要,每在晚上睡前同孩子亲切交谈 15 分钟,告诉他有能力克服尿床现象,再配合饮水控制,可使部分孩子得到缓解。

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控制饮水加清洗床单,闹钟叫醒加饮水控制等措施,以达到减少尿床的目的。采取药物治疗 ( 如醋酸去氨加压素 )
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总之,遗尿症是一个可以控制的疾病,但需要患儿和家长及医生的共同努力。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各国专家的协助下,提供了一个治疗指导方案,使医生们能及时对症下药。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等医院也相继开设了夜遗尿门诊。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时间为每周一下午。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内科门诊时间为每周四、周六上午。广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时间为周一、周五上午。武汉同济医院儿科门诊时间为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大多数的孩子,到了一周岁半,白天已经不再尿裤子了;到了两周岁半,晚上己经不再尿床了。如果一个五周岁以上的孩子,白天要尿裤子,晚上还要尿床,则称之为遗尿。

儿童遗尿的家庭治疗:

一是要求孩子定时睡觉 ( 一般在晚上 9 点 ) 。晚上上床前服用氯丙咪嗪,该药具有扩张膀胱和使大脑容易清醒的作用。睡前,一定要求孩子上厕所小便。家长不要在床边放痰盂,让孩子把小便尿在痰盂里。因为上厕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 " 到厕所去小便 " 的条件反射,并彻底地排空。二是开闹钟。把闹钟开到 11 点,放在孩子的耳朵边上。因为绝大多数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时间,都是在人睡后的最初 3 个小时以内,所以要提前 1 个小时叫醒孩子。

同时,要求孩子睡前 ( 一般从晚饭后开始 ) ,不要喝水、喝饮料和吃水果。目的在于减少入睡以后膀胱内贮存的尿量,以免孩子晚上尿床。在孩子睡觉前,不要让孩子看惊险的电影或电视,也不要给孩子讲会使他 " 激动 " 的故事。因为睡前过于兴奋,孩子就会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此外,要定时叫醒孩子,一定要求孩子去厕所小便,决不可以让孩子尿在床边的痰盂里。因为上厕所小便,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从床边走到厕所,有助于使孩子醒得更 " 透 " 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孩子增强建立起 " 到厕所去小便 " 的条件反射。到了厕所以后,要求母亲或父亲先小便,目的在于让孩子听到父母的小便声音以后,诱导孩子小便,有利于孩子能尿得更加干净些。

一般来说,遗尿的儿童经过上述 " 家庭心理治疗 " ,大约 3--6 月以后,大多数的孩子不会再尿床了。

治疗小儿遗尿症一方

桂枝 10g ,白芍 10g ,煅龙骨 20g ,煅牡蛎 20g ,炒益智仁 8g ,乌药 6g ,甘草 6g ,桑螵蛸 10g ,生姜 5g ,大枣 10g 。

每日 1 剂。水煎分 3 次温服。 5 ~ 10 剂见效,严重者可连服 30 天。

孩子尿床心理影响最重

小儿尿床,科学地说就是小儿夜遗尿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症。国外研究表明,儿童夜遗尿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儿童的心理影响非常严重。为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我国小儿肾病权威 杨霁云 教授的帮助下,成立了国内首家儿童遗尿症专科门诊。

杨 教授介绍,儿童夜遗尿症在国外很早就已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早在 19 世纪初期,英国医学界便开始了这种疾病的病理研究,进而注意到心理和精神因素对儿童夜间遗尿的影响。到 50 年代,又开始对遗传和基因方面进行研究。一般来说,排除脏器器官疾病的影响,如果 5 岁以上的儿童仍旧不能自我控制夜间遗尿,那就是患有儿童夜遗尿症了。儿童夜遗尿症对孩子的主要危害是心理上的。通常,患有夜遗尿症的儿童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处世能力差、焦虑、恐惧集体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孩子成年后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等。

在我国,由于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一般家庭对儿童夜遗尿症的认识仍然不够。而且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在国内也很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过从北大医院的儿童遗尿症专科门诊情况来看,我国儿童夜遗尿症的发病率还是很普遍的,而且也缺少经过国际医学组织认证的系统治疗手段,导致治愈率较低,复发率高。

杨 教授认为一般情况下,儿童夜遗尿症的主要危害是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但是,许多疾病也会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夜间遗尿,比如肾炎、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等。所以, 杨 教授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尿床是一种常见现象就掉以轻心,首先要检查孩子的脏器器官有没有什么病变,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国际上近年来多采用去氨加压素类药物,增加病儿抗利尿激素的水平以减少尿量,同时配合夜间叫醒、控制患儿睡前饮水量等行为矫正手段以及心理治疗来帮助患儿增强治愈这种疾病的信心。利用上述方法基本上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尿床的顽疾,并且把复发率降到最低,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预防与调摄】

l. 勿使患儿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控制睡前饮水量。 傍晚前少饮水,临睡前限制入量及排空尿、 每晚尿床的患儿,夜间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控排尿的习惯。

首先正常的生活起居和合理的饮食安排对于遗尿症的儿童是非常必要的。通常患有遗尿症的孩子睡眠深沉,尤其在入睡后 2-3 个小时之内敢就是前半夜很难唤醒,更不用说自行起床小便。如果孩子白天劳累过度而睡觉较晚,夜间就会尿床,所以对于尿床的孩子,家长要教育他们白天适当活动,晚上早些睡觉,最好在晚 9 点左右,这样一来可使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家长在自己睡觉前可以唤醒孩子小便,减少尿床的机会。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饮水控制是必要的,这类儿童的晚饭不能吃得太咸,应尽量清淡些,避免进食容易引起口渴的食品,如:高盐、高糖和高蛋白质的食物,鼓励患儿在白天多饮水,晚饭后尽量不喝水,包括饮料、牛奶和西瓜等。通过饮食起居的调节可以使一部分患儿的尿床现象得到控制,尤其是对于晚饭后饮水过多的孩子效果更好。

2. 鼓励患儿消除紧张怕羞情绪,建立战胜遗尿的信心,积极配合服药和各种其他治疗。 注意精神治疗以鼓励为主。
遗尿症分类: 分为原发及继发二大类。

原发性遗尿症 : 是由于膀胱 控制排尿功能成熟延缓 或 功能性膀胱容量小 ,为正常膀胱的一种变异。一般无器质性疾病,自发治愈率高,有较明显的家族倾向,约 3/4 的遗尿男孩及 l/2 的遗尿女孩有双亲之一的遗尿史。多见于第一胎、家族及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者。多为夜间遗尿、但部分病人可伴有白天尿频、尿急、偶有遗尿。夜间遗尿可为 l 次或多次,每夜或间歇发生。情绪波动,过劳或环境变化时可暂时加重。少部分病儿可复发,这种情况要注意诱因。 大多数小儿遗尿症属于原发性 ,既无器反胜疾病,也无情绪问题。

原发性遗尿症各方面检查多无异常,诊断时要注意询问小儿饮水及排尿情况,了解家族遗尿史。

继发性遗尿症: 原因 ① 精神创伤和行为问题: 如与家庭分开,父或母死亡或离异等,此类常为间歇性或一过性 ; ② 继发于膀胱或全身疾病: 主要是下泌尿道刺激和多尿,如 下泌尿道畸形 或 梗阻合并泌尿道感染 、 便秘 、某些 食物过敏 等。导致多尿的全身疾病有 糖尿病、尿崩症 及 镰状细胞贫血 等。 肾功能不全 及 肾小管疾病 也可能是遗尿症的原因。此外, 大脑发育不全 也常伴有遗尿症。

继发性者应小心询问有无精神刺激、有关排尿训练,并应了解上述能引起本病的各种器质性疾病的病因。要注意检查 尿常规、比重、尿糖及尿培养 等。只有在病史及体检有明显证据表明有病理情况时才做造影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泌尿道检查。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

l. 五子衍宗丸 大蜜丸每次 l 丸,小蜜丸每次 9g , 1 日 2 次。用于肾气不固证。

2. 龙胆泻肝丸 每次 3 ~ 6g , 1 日 2 次。用于肝经郁热证。

二、经验方

桑螵蛸、金樱子、黄芪、益智仁、茯苓、泽泻、升麻、党参、覆盆子各 l 0g 。每日 l 剂,水煎服, l 日 3 ~ 4 次。用于脾肺气虚证。

三、针灸疗法

l. 体针 主穴取肾俞、关元、膀胱俞、中极,配穴取三焦俞、委中、委阳、三阴交、阳陵泉。每次各选 1 ~ 2 穴。睡眠较深者,加神门,心俞;面色恍白少华、自汗者,加肺俞、尺泽。

2. 耳针 取皮质下、神门、内分泌、肾、肺、脾。

四、激光疗法

取穴关元、气海、百会、足三里、三阴交。以 1.5 ~ 2.0mw 的氦 - 氖激光照射。每穴照 172 分钟, l 日或隔日 l 次, 6 ~ 10 次为 l 个疗程,连用 2 ~ 3 个疗程。用于肾气不固与脾肺气虚证遗尿。

五、捏脊疗法

操作方法 : 患儿裸露脊背俯卧检查床上,医者先用手掌按摩背部,然后沿小儿脊柱自长强穴开始,用两手食指及拇指将皮肤提起,沿督脉上升,边推边捏至颈部风府穴,反复五遍,每遍捏推三下时,将两手之间的皮肤向后提一下 ( 走三提一 ) ,当推捏至风府穴时,再用两拇指在每个棘突处按摩三下,尤在肾俞、关元俞及膀胱俞重点按揉。每日 l 次, 3 次为 l 疗程。

【预防与调摄】

l. 勿使患儿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控制睡前饮水量。 傍晚前少饮水,临睡前限制入量及排空尿、 每晚尿床的患儿,夜间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控排尿的习惯。

首先正常的生活起居和合理的饮食安排对于遗尿症的儿童是非常必要的。通常患有遗尿

Ⅳ 患有尿失禁怎么治及能坐太长时间吗

不能坐太久,不管有还是没病,坐太久会透支体力使抗病能力下降,特别是喜欢熬夜上网、看球赛等等的人,久坐成了大部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健康的角度讲,熬夜久坐的害处是非常多的,它使众多中青年的体力严重透支,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各种疾病高发,尿失禁的治疗,可以去咨询一下正泉舒组合,专治遗尿证这方面的疾病.

Ⅳ 左下腹疼,躺着或者坐着起来的时候会有点遗尿,怎么回事

你好考虑是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感染有炎症或肠炎,肠痉挛引起的上述症状,建议你到医院检查明确一下,查明病因对症治疗,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生冷的食物,避免劳累受风寒着凉

Ⅵ 尿床是什么引起的

遗尿症,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病症。如3岁以下小儿遗尿并非病态,这是因为3岁以下如大脑排尿中枢发育未健全,排尿习惯尚未养成所致。若3-5岁以后仍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寐自遗,则应视为遗尿症。大多发生夜间,也可在白天较少见。

遗尿症有哪些症状?
遗尿患者尿床前睡眠昏沉难叫醒,家人强拉下床,他常这儿转转,那儿站站,抓身扰挠头,神志迷糊,不知所措。家人叫其尿时,尿不出或尿不尽,往往随后上床睡一会,便尿床了。尿床后患儿受湿受冻,晚上睡不好,白天活动易疲劳,学习无精神,有时受别人责备,受朋友嘲笑久而久之,内心受到严重伤害,使从小活泼爱动,爱说话的儿童变得性格内向,变得烦躁易怒,性格古怪;变得胆小怕事,遗尿虽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但他能影响儿童间交往,影响患儿睡眠学习生活,影响儿童大脑智力发展,它是一种隐性杀手。

儿童尿床的常见原因
1)遗传因素 父母中有一人有遗尿史,儿童发生遗传性遗尿的几率为44%;若父母皆有遗尿史,则遗传几率为75%。这种情况大多发生男孩中。
2)疾病及生理因素 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都有可能引起遗尿,但因疾病引起的遗尿所占比例较小。
3)精神因素 包括儿童白天玩耍过于疲劳、兴奋过度;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受惊吓;心情焦虑、紧张不安、偶尔一次尿床后收到父母呵斥甚至体罚等。
4)排尿习惯训练不当 没有给儿童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有的妈妈给儿童使用一次性纸尿裤的时间过长,以至于不能让患儿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没有半夜叫患儿撒尿的习惯。有些粗心的妈妈晚上把患儿唤醒后,让患儿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而这是患儿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小便,这样患儿就不容易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反射。
5)患儿睡眠过沉 一般来说,尿床的患儿晚上都睡的很沉,不易被叫醒,甚至尿床都不知道。当膀胱中有尿时,尿意在睡觉中不能及时传达给大脑,而大脑也不能及时发出醒来的命令,因此有的患儿夜间尿床前常常做梦找厕所。
6)环境因素 包括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患儿入睡前饮水过多等都会造成患儿尿床。
遗尿症病因病机传统中医认为
遗尿症病因病机传统中医认为:
1)由于小儿身体虚弱,先天肾气不足,膀胱虚冷,气化失职,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而发生遗尿。
2)脾肺气虚,脾不能散津归肺,肺虚不能通调水道,膀胱失去约束功能,发生遗尿。
3)亦有由于对小儿照顾不周,训练不当,小儿时多用尿不湿,有尿随时随地尿,日久天长影响膀胱贮藏存量,影响膀胱泌尿反应的形成,影响排尿习惯的形成,这也是遗尿原因之一。
4)此外,亦有因憋尿不及时排尿,滞碍膀胱气化,尿液久留化生湿热,湿热客于膀胱,也可造成遗尿,尤其8-9岁儿童更为多见。

遗尿症其症状因人而异:
其症状因人而异:
1)、轻重不一,轻者一周一次,或1月一次,重者每日一次,或一夜几次尿床,健康欠佳,劳累,过度兴奋,紧张,情绪波动等可使症状加重;有时自动减少或消失,又可复发,约30%有的呈间断性尿床,有的呈持续性尿床(尿床)持续数月,数年。患儿可于3-5年内发作次数逐渐减少而自愈,也有一部分人持续,也有一部分人持续至青春期或成人。
2)、尿床前睡眠昏沉,难叫醒,家人强拉下床,他常这儿转转,那儿站站,抓挠头,神志迷糊,不知所措。家人叫其尿时,尿不出或尿不尽,往往随后上床后睡一会,便尿床了。这事"您说急不急!"
3)、患儿平时易动,多汗,身体多有偏瘦,干事活动思想不集中,缺乏耐心。
4)、患儿遗尿夜间多于白天,且多在上半夜。
5)、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
6)、有些患儿脾气古怪,烦躁易怒,干事注意力不集中,或耐力,信心不足,胆小怕事,性格内向。
7)、遗尿多在冬天或阴雨天加重。

遗尿分型
遗尿临床分为原发性(功能性)遗尿症和继发性(器质性)遗尿性。
所原发性(即功能性)遗尿症:是指因为家族遗传,患儿疲劳睡眠过度,或因精神过分紧张,或者因为大脑中枢与膀胱尿意神经反射功能不全所引起的遗尿。
所谓继发性(即器质性)遗尿症:是指患儿因后天患儿某些疾病引起。如:脑膜炎,癫痫病,脑外伤,脊柱外伤,或因尿崩症,隐性脊柱裂泌尿畸形引起膀胱扩约肌开闭功能失调所致遗尿。

遗尿患儿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对于遗尿患者必须首先排除全身或局部疾病,应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尿急,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深入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情况对患儿的影响,及训练小儿排尿的方法和习惯是否正确等。全身和会阴部检查也很重要,检查包括尿常规、尿糖、中段尿培养,脊柱X光片,肾膀胱B超检查等。
继发性遗尿在处理原发疾病后症状即可消失,原发性遗尿症的治疗首先要取得家长和患儿的合作,建立信心,坚持憋尿,屏气止尿功能训练。指导家长安排适宜的生活制度(晚睡前养成温水泡脚、敷脐)绝对不能在小儿发生遗尿时加以责骂,讥讽,处罚等,否则会加重患儿心理负担。中午应适当休息,为增加膀胱容量,可适当有意延长排尿时间,排尿时,争取尽力排尽。晚饭后,不易进行兴奋活动。睡前排尿,睡熟后父母可在其经常遗尿时间之前叫醒使其习惯于醒觉时主动排尿。
传统应用西药治疗大多有副作用,效果仅为30-40%,停药后易复发,故应慎用,一般用品盐酸丙咪嗪:6岁以下不用,6岁以上从10ug/d睡前1小时服用,渐增至25ug/d,7-10岁可用50ug/d。去氨加压素:为抗利尿药,以减少膀胱尿量,需持续治疗半年以上,停药后易复发。

Ⅶ 为什么坐久了起来会滴尿

像您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属于肾虚,所以会出现遗尿,如果没有搔痒疼痛或者其他不舒服,一般问题不大,你不放心,到医院做个尿常规检查,还要配合做个白带常规检查,如果检查没有问题,肾虚的话,可以吃点金匮肾气丸,配合多点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也可以到医院看下中医调理。

Ⅷ 成人尿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成人遗尿症一般都与下面因素有关:1,白天憋尿状况差,有尿急、尿频,见到水或摸到水就想小便的情况,憋尿时间长一下,小腹酸胀感明显。这说明膀胱括约肌功能差所致。2,晚上形成的尿量多,不敢喝水,稍微喝点水晚上就会出现症状,这种情况与大脑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和肾虚所致,个别的患者出现腰酸腰困,四肢疲乏无力,白天精神差,例假不规律,怕冷,手脚冰凉等。3,神经功能失调,晚上睡觉做梦找厕所,尿一点能醒或尿过了也醒不了,害怕胆小,对日常事务很敏感,自卑,不爱说话,爱发脾气,爱激动,这都是植物神经功能和膀胱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所致。4,有的患者还出现脾胃消化功能差,不敢吃生冷食品,爱拉肚子,容易感冒,面黄肌瘦等等。5,有的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后最容易出现类似问题。这与精神紧张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所以,只有明白其理,才能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会早日得到康复,虽然时间比较久了,但是完全是可以治愈的

Ⅸ 遗尿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儿童遗尿症?

所谓遗尿症,俗称“尿床”,孩子尿床是否严重以5岁为界。儿童遗尿症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其每年的自 愈率只有10%-15%,男孩比女孩患此病的比例高。

下面讲讲在遗尿症这方面做得很好的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是一家“以患儿为中心、以专家为科学”、以“儿童乐园”式就医环境为特色、以医教一体康复模式为亮点的医院,他们在遗尿症方面名列前茅。

医院倡导“测、评、医、导、训”医教一体,中医、西医、心理、康复、特教等多学科结合,以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为重点,开设儿童行为发育科、小儿神经内科、小儿内分泌科、中医门诊、康复诊疗中心以及普儿门诊,为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广泛性发育障碍、发育迟缓、矮小症、性早熟、遗尿症、脑瘫、癫痫等儿童疑难病的整体治疗与康复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Ⅹ 男人坐的一瞬间遗尿是咋回事

偶尔一次出现不适症状,即便是出现了遗尿症状也不足为奇,估计是晚上性生活过度,尿道括约肌功能受点影响造成的,类似情况最常见的是中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不用太担心,观察观察吧,说不定过几天就好没事了,作为治疗遗尿症24年的主治医生:石家庄随振立医生建议您:最近一段时间最好是不要喝酒,不要吃海鲜,辛辣刺激性食品等等。

热点内容
为什么微信头像显示别人的手机号 发布:2025-05-15 12:56:33 浏览:459
为什么电脑一上线就卡死 发布:2025-05-15 12:36:32 浏览:402
嘴巴想吞口水吞的不好为什么 发布:2025-05-15 12:36:28 浏览:428
为什么网聊对方总要加微信 发布:2025-05-15 12:33:13 浏览:127
男生为什么会在自己家呆一天 发布:2025-05-15 12:15:51 浏览:635
虚云为什么老是闭眼睛 发布:2025-05-15 12:10:56 浏览:725
为什么我晚上老勃起 发布:2025-05-15 12:05:16 浏览:218
oppo和小米为什么不能一键换机 发布:2025-05-15 12:03:59 浏览:458
为什么一咳嗽眼睛就能看见金星 发布:2025-05-15 11:57:40 浏览:322
运动手环为什么这么便宜 发布:2025-05-15 11:57:39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