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时间为什么这么久
⑴ 为什么中国对越反击战在几个月内胜利而美国对越战争渐
战争目的不同,导致战争手段和战争进程的巨大差异。
美越战争中,美国的目的是彻底消灭北方越共政权,统一整个越南并建立起一个亲美的资本主义政权。
本尼迪虽然支持武装干涉越南事务,但是在战争规模上一直抱有疑虑,迟迟没有下定增兵的决心。所以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一开始是非常被动的,饱受兵力不足的痛苦。约翰逊下定决心扩大战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美国陆军迟迟不敢跨越北纬17°线附近的边哈河,只能借助海空军力量对北越进行轰炸。而单纯的轰炸,是无法结束战争的。约翰逊政府后期,美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一方面面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一方面又要面对国内反战情绪的膨胀。最终,尼克松上台后,决定结束这场看不到头的战争,开始逐渐将美军撤离越南战场,最终彻底抛弃了南越政权。越共顺势统一了全国。
可以说,美越战争打得如此胶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没有信心再与苏联支持的中国打一场直接战争,但又不愿意就此认输放弃。所以既不敢扩大战争规模,又不愿轻易放弃战争,于是才纠结了这么久。
而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国的战争目的是“惩罚性战争”,即击溃越南的主力部队,摧毁越南的战争能力。
当时中国面对的困境,是越南在前苏联的支持下,试图统一整个中南半岛,建立一个庞大的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对峙。一旦越南的计划实现,中国将同时面对北方和西方的苏联、西南方的印度、南方的越南、东方的日本和美国,整个国家会被这四个庞然大物所包围,再无战略缓冲可言。
所以我国当时的目的,并不是彻底推翻越南政权,或者彻底占领越南,而是击溃越南的主力武装部队,摧毁集中在越北地区的越南工业命脉。实现这两个目的后,越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有能力统一中南半岛,或挑战中国。
在这两个战略计划实现后,我们的战争目的已经达成了,自然要撤军,而且要尽快撤军。因为苏联当时拒绝履行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中有关越南受到侵略时苏联必须出兵的义务,就是因为苏联本身相信中国没有推翻越南政权的打算。
如果我们继续把战争持续下去,试图进逼甚至攻占河内,就代表着我们打算推翻越南政权了,那么苏联就很有可能会出兵。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最担心的不是南方的越南,而是整个三北地区的几十万苏联钢铁洪流。所以整个对越反击战,我们的精锐部队全都在北方,根本没有南下;而且当时军委就定下基调:只打两周,不管结果如何,必须撤退。这个期限,就是当时我军认为的苏联决定出兵的极限时间,超过这个时间不结束战争,苏联很有可能就会下令出兵干预。
就结果而言,我们期待的两个战略目标,一个没有完全实现,一个实现得很到位。没有完全实现的,就是歼灭越南的主力部队。但是越南的主力部队并不在中越边界第一线,一部分在后方的纵深防线上,一部分在柬埔寨。实现得很到位的,就是摧毁越南的工业能力。越南由于美越战争的原因,主要工业设施都在北方,这也给我们摧毁越南工业能力,带来了很有利的条件。
在我们撤军之后,越南的主力部队虽然得以保存,但是已经没有能力主动发起战争了。从此以后,我们直到91年,都在中越边境与越南长期对峙,牵制越南的军力和国力。为了应对我们的军事对峙,越南不得不把它的大部分主力部队和大量国力和财政收入投入到中印边境上来,使得越南既无法继续统一中南半岛的“伟业”,也无法享受击败美国的战争红利,迅速壮大国力。
最终,越南在90年与柬埔寨签署协议,彻底放弃了统一中南半岛的“宏伟”战略,而且十多年的时间里,越南的经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此外,由于中越长期对峙,使得越南的军方势力愈发膨胀,尾大不掉,直到今日,越共多次试图禁止军队经商,都没能成功。越南军方已经基本脱离了越南政府的掌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成为严重威胁越南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⑵ 中国对越反击战的原因是什么历时多久是谁领导的求解
原因:中苏交恶,中美建交,越南转而全面投向苏联,对抗中国,中国对越南反水的愤怒加上邓小平想借此机会磨磨军队的傲气以及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正入侵柬埔寨)
历时: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中方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指挥官:中方:邓小平、许世友
越方:黎笋、武元甲
全手打,望采纳
⑶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战前中越关系
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开始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 。
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 。撕毁1958年越南政府承认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声明,侵占中国南沙群岛96%以上的岛屿 。
1978年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向柬埔寨发动了入侵,并迅速占领了整个柬埔寨。
对中国来说,越南在北方蚕食中越边境,在南方侵略中国盟友柬埔寨,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此时的中国,主要压力还是在东南台海一线和北方中苏边境。对越南越来越反华的背信弃义的行径,广大边民和边防部队气愤不已。
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争,使越南陷入两线作战的环境,并且为了维护边界安全。中央军委于1978年12月7日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
以昆明军区和广州军区部队组成云南边防部队和广西边防部队,消灭边境的入侵越军,并攻克一连串越南北部城镇,消灭越军在北方的有生力量并进行基础设施破坏,随后回国。
为了制止越南侵略柬埔寨,由华国锋担任主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于1978年12月7日召开会议通过当时在任的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邓小平建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作战的决定和命令。
命令以昆明军区和广州军区部队以及各大军区抽调部队组成云南边防部队和广西边防部队,攻击大量越南北部城镇,消灭越军在北方的有生力量并以减轻赤柬承受越军入侵的攻击压力。
(3)对越自卫反击时间为什么这么久扩展阅读:
对中国的影响
短短一个月的战争,中方伤亡人数达到2-3万人,并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约35亿人民币,导致当年(1979年)经济计划未能按时完成。但是透过中越战争,中国大陆达到了预期的惩罚性作战目的,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
借此战争争取到了改革开放的宝贵时机,发展起来,此外打乱了苏联-越南的战略部署,使得中美关系进入近十年的黄金时期。透过十年边境轮战(两山战役),解放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指挥人才,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同时,这场战争中国军队也吸取了诸多教训:因为长期没有战斗,解放军部分军官军事技能不强,在作战时指挥不力;59、62式坦克在战斗中被击中损失数量极多,56式半自动步枪在丛林战和近战中火力不如越军装备强大。
没有军衔制导致部队打散临时拼建时不能迅速确定指挥关系;缺少输送步兵的装甲运兵车,使得步兵不得不搭载坦克行进,易受攻击等问题都在战争中暴露出来,为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探明了道路。
对越南的影响
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伤害是持久的。中国军队在撤退回中国的过程中转移了大量越南公私部门物资,并且回收了大批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资,并对越南的村庄、公路、铁路施行完整且有系统的破坏,迫使越南保持相当大规模的陆军(共120万),对越南国内经济造成了拖累。
越南记录的损失包括了428家医院、735所学校、8万顷农田被毁和40万头牛被抢走或杀掉。据《对越战争亲历记》中的夸张描述“连越南的牛见了163师的官兵都跑得远远的。”有数千平民遇害。
这场战争加剧了越南对在越华裔的歧视,许多人被迫移民。他们之中很多人被迫成为难民逃难,部分逃难到香港,而最终移居到澳洲、欧洲或北美的其他华裔社区,其余大部分华裔回到中国大陆境内定居。大约八万汉族以及苗族被从越南北部强制驱离到越南南部。
⑷ 中国越战为什么打那么长时间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其实是分两部分!
第一阶段是指于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越南。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第二阶段是指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时间长就是指第二阶段,这种边境对抗作战;当时解放军评价为“西瓜皮擦屁股-没有利索劲!”都是今天你跑过来埋两个地雷;明天我过去抓个舌头。为了争夺一个阵地甚至是一个猫耳洞反复交战!
⑸ 我国和越南打过几次都是哪一年,持续了多久
我国和越南有过3次战争,分别是西沙海战1974年1月19-20日,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两山轮战1984年-1989年。
1、西沙海战(中国称为: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英文:Battle of the Xisha Islands),是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南越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
海战第一阶段:1974年1月19日,在永乐环礁巡逻的4艘中国小型舰艇与南越4艘美式大型舰船对抗周旋多时,最后越军开炮、海战爆发,激战关头中国2艘支援舰赶来参战。海战击沉南越护卫舰1艘,击伤南越驱逐舰3艘,其后越舰逃跑。
海战第二阶段:邓小平提议乘胜收复三岛,电令许世友20日开展夺岛之战,一举解决了1956年起南越对西沙岛屿的侵占。
西沙海战两天的战斗,总共毙伤南越官兵100余人,俘敌48人。
重大意义:中国在南海西沙群岛区域驱逐了南越势力,从此牢牢控制了永乐群岛核心区,为后来控制西沙边缘岛礁(中建岛和华光礁、浪花礁等)及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
2、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称“中越战争”,越南称“反中国扩张主义战争”),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
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52个英雄模范单位、79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2名民兵以荣誉称号。
通过十年中越边境战争,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军事设施、公路、铁路、矿山。
3、两山轮战是从1984年开始,中国军队对越南军队控制的中国云南省老山和者阴山众多据点进行的集中拔点作战,1984年4月28日打响了收复老山的战斗,4月30日收复者阴山。因为中国在1984到1989年期间抽调各军区部队共10个集团军轮番上阵作战,由此得名。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自卫反击战,也就是1979年的战斗,形成了威逼河内的态势。后期是越南反扑,中国军队和越南军队在老山、者阴山和法卡山等地区进行的对峙。
后期的时间比较长,基本上一直到1989年都没有间断过,而从1984年开始的,中国军队对越南军队控制的老山和者阴山众多据点进行集中拔点作战,并且在1984年到1989年间抽调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这就是“两山轮战”。
(5)对越自卫反击时间为什么这么久扩展阅读:
1、西沙之战历史影响:
西沙海战的重大意义,是中国在西沙群岛海域驱逐了南越势力,从此牢牢控制了永乐群岛核心区永乐环礁,为后来控制西沙边缘岛礁(中建岛和华光礁、浪花礁等)及控制中沙群岛、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海上反侵略作战,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海军史上首次对外战争的完胜。经此一役,西沙四十年再无战端。
2、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起因:
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开始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越南党中央亲华派如长征、武元甲逐渐靠边站,不再重用,党章里的毛泽东思想也被取消。
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
撕毁1958年越南政府承认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声明,侵占中国南沙群岛96%以上的岛屿。
3、两山轮战战果及意义:
84年至89年,七大军区轮番派部队参战,兰州军区47军,沈阳军区16军23军,北京军区27军,38军(侦察部队),南京军区12军,1军,广州军区42军,41军,济南军区67军,26军,20军,成都军区13军均分别参战。其中27军,38军,67军侦察部队表现出色。
67军199师担任老山防御作战,取得重大战果,是轮战部队中表现十分出色的部队,14军是参战最久的部队,战斗中先后涌现了“李海欣高地”,孤胆英雄陈洪远,史光柱,英勇无畏九战士等光荣集体和个人,对我军建设影响深远,众多新星从中涌现,大批部队得到锻炼。
⑹ 中越自卫反击战打了多少年
打了十年,1989年结束。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
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不过大规模作战仅仅有开始的3个月,其后都是小规模边境冲突。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
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越南)之间的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越方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到最低点。进入八十年代后两国继续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
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通过十年边境战争,中国打击了越南自越战胜利后膨胀的信心,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同时促进了东南亚的和平局面,并为柬埔寨问题的最终解决打开了道路。
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
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破坏了越北地区的军政设施、公路、铁路、矿山。
⑺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了几次几几年打得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了一次,在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打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
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7)对越自卫反击时间为什么这么久扩展阅读:
对越自卫反击战从双方的武器装备方面来比较,越南的武器大多是在美国侵略时中苏的援助,还有少量的美式装备。
由于东南亚多山地密林,不利于重型装备的有效发挥,所以当时中国和苏联的援助主要以轻武器和战略物资为主。加之越南国内重工业基础薄弱,不能生产出像样的火炮,这一点是十分致命的。
所以徐向前总司令又做出了第二个明智的规定,那就是利用双方的火力强弱差异,用重炮群先对敌方进行轮番轰炸,等待敌军畏缩在防御工事内不敢还击时再发起冲锋,这样一来就直接降低了部队的伤亡率,并且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也是十分迅速的。
⑻ 揭秘:历史上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什么会长达十年之久
79年对越反击战暴露了我军从指挥到战术老旧、战斗力差等等很多弱点,加之后来战事并没有完全结束(者阴山战斗等),邓就拉八大军区软番上阵,每次一个军练军。
⑼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打了好久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 在中越边境的热带雨林地貌上,越军的防线十分坚固,如果步步稳打必然陷入残酷的攻坚战之中。解放军面对这样的局势,采用了火力压制摧毁,步兵配属坦克突击的作战方法。越南人想不到中国人会在这样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对坦克的出现估计不足。 17日,东线的解放军在炮击过后迅速进入越南境内,分三路进入越南。其中南、北两路对越南北部重镇高平钳击。部队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十多年没有打仗的解放军面对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军,进攻速度并不神速。北路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向班庄、扣屯进攻。负责向南穿插的42军以126师为主力,组成穿插部队,向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县城东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载步兵组成的快速穿插部队迅速进攻,顺利攻克了东溪这个西北直通高平,东南可到谅山的战略要地。在穿插过程中,坦克搭载步兵的数量过多,高达每车20人,为了防止掉下车,用背包带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军步兵面对越军的射击无法躲避,牺牲过多。 中国政府称: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但中国解放军伤亡惨重,仅2月17、18日两天阵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中国空军轰炸海防。 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越南空军轰炸河口以西的中国增援部队。 2月21日,中方占领高平。 2月22日,中方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军队占领河江。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 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1979.3.2解放军攻占越南谅山省府大楼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中方占领柑塘。 2月25日起,战情胶着,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3月1日,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之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42军被迫后撤,中国紧急将后方炮兵师拉至前线进行压制既拼刺刀(解放军炮兵所谓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拼刺刀),两方皆损失惨重。 3月4日,越军308师遭中国两个师由侧翼突袭击退,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柬埔寨与老挝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3月13日,中国继续撤军,并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5日22点20分,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中国官方未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亦未正式发表伤亡人数,仅于官方《人民日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劫掠破坏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厂矿等。
http://ke..com/view/51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