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晚上用闪光灯看脸会凹进去

为什么晚上用闪光灯看脸会凹进去

发布时间: 2022-05-19 22:26:57

① 索尼单反A55的热靴闪光灯和佳能尼康的热靴闪光灯通用吗

不通用,索尼单反的热靴采用了美能达的卡口,相机上是凸出来的,闪光灯上是凹进去的,也就是把佳能尼康的两部分卡口掉了个。

目前副厂闪光灯像永诺、银燕、日清等都是先出标准口的,就是尼康佳能接口的,然后出索尼美能达口的。有时候干脆没有索尼美能达接口的闪光灯,只好到淘宝上去买热靴转接口。但那样闪光灯装上也只是手动设置闪光指数,不能TTL了。

索尼一向是不与市场主流同步,记忆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单反市场不是索尼的强项,索尼的单反同时支持记忆棒和SD卡也是其向市场作出的妥协。但热靴仍然很个性。

索尼的热靴口多是工程塑料材质的,缺点在于多次装卸闪光灯,热靴口会磨损严重但不好更换。尼康佳能的都是金属热靴口,耐磨优势很大。

下图中,第一幅是索尼美能达热靴,很明显是工程塑料的,是T型卡口;第二幅是佳能的,金属C型卡口,尼康的跟佳能的一样,只是里面的四个触点位置不同;下面两幅是索尼单反上装了热靴转换器的图。

② 苹果5s摄像头和闪光灯是凹下去的吗

  1. 不是凹陷下去的。

  2. 是与背面在同一平面。

  3. 是采用双色温控闪光灯。

③ 尼康SB900闪光灯

不需要了,SB900已经包含SU800的功能。另外给你一点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推荐给单反新人--数码单反相机摄影技巧
一、装卸镜头方法

单反相机镜头和机身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个叫卡口的东西来实现的,一般都是内三刀或者外三刀式,为了防止镜头从机身上脱落,都设有锁定卡榫。不同厂家生产的相机不同,锁定装置的位置及操作方法也略有不同,使镜头的装卸存在差异,例如尼康的F卡口是内三刀,逆时针旋转安装,而佳能的EF卡口则是内三刀顺时针旋转安装,而且镜头插入时定位点的初始位置也是有区别的。

为什么要使用旋转卡口。最初的可更换镜头的相机镜头与机身的连接是采用螺口的方式,就像螺丝拧进螺母一样(例如影响范围巨大的M42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螺口变得不适应新的用户需求了,比如螺口基本无法实现全开光圈测光,收缩光圈拍摄的需求,而这是卡口单反相机最基本的功能,于是,卡口就应运而生了。

安装镜头的时候要细心操作,在卸下镜头的过程中更要小心,向外拔出镜头时一定要垂直,否则不仅不易拔出,也易损伤镜筒或机身卡口。旋转镜头时手应握持镜头的镜筒部位,不宜握持光圈环或调焦环、变焦环。装镜头应将镜头上的红点和机身上的红点对准后插入,按要求的方向旋转到底,并听到锁定的“咔嗒”声为止。

在风沙和灰尘较大的环境下,尽可能不要更换镜头,以免沙尘进入反光镜箱,既有可能沾到CCD上,也有可能进入活动部件中导致磨损加剧甚至故障。如果一定要在恶劣环境中换镜头,那么把机身翻过来,卡口对着下方装卸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沙尘的进入,换下来的镜头应当尽快盖好前后盖放如包内或者镜头筒中。

二、用好感光度ISO

ISO,俗称感光度,在传统相机使用的胶卷包装上都能明确看出ISO值,如ISO100、ISO200、ISO400等等。通过调节ISO值,可以使数码相机的感光敏感度改变。在同一条件下(曝光量一定),ISO越高,感光速度越快,曝光需要的时间越短。也就是说在相同环境,相同快门光圈的拍摄情况下,如果ISO值设定得越高,那么拍摄出的数码照片亮度也越大。

调节ISO

选购好了一款数码相机,现在就可以开始进行拍摄了。想要拍摄出精美的数码照片,那么就需要根据场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还需要注意感光度的大小、白平衡的选择、控制虚化背景、构图的框架、光线的方向、侧光点的选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该如何拍摄照片。

1.高感光度的作用

既然ISO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CCD感光时间,那么这就为我们在弱光下的拍摄提供了方便。因为通常在弱光或夜晚拍摄时会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一旦曝光时间过长,手的抖动就容易对拍摄清晰度产生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三角架来固定相机。但毕竟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随时携带一个三角架出去娱乐可不是一件方便的事。另外有时是一些发生在夜晚的突发事件,要想获得较亮的拍摄效果,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用高ISO值,这样拍摄效果就会更好。高ISO值适用的场景包括有夜景、弱光环境和快速抓拍等。

2.低感光度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感光度越高就越好,因为虽然ISO值小的照片亮度最弱,但是它的画质细腻度是最好的。而ISO过高的照片颗粒感最明显,噪点更多。因此ISO较高的设定不适用于要求品质较高的数码照片,尤其是人像拍摄、静物拍摄以及特写之类。

三、选择适当的曝光模式

曝光模式转盘

曝光是摄影中一个常用的名词,是拍摄过程中自然光源进入相机的量。如果进光量过大,那么照片就显得非常亮,称为曝光过度;如果进光量过小,那么照片就显得非常暗,称为曝光不足。把握好曝光的强度,对于一张照片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曝光模式又分为:

1.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是数码相机根据光线情况,自动分析并选择曝光强度的一种曝光方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傻瓜式操作。这种方式没有任何技术性可言,一切都依靠数码相机自动识别。根据拍摄现场光线的具体情况自动设置所使用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当光线不足时,相机将自动打开机内闪光灯。在一些新闻报道和突发事件中为了抢时间,一般都采用自动曝光。

2.快门优先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速度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自动获取光圈值。在拍摄运动物体时我们时常发现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当快门速度低于1/60秒时建议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以免因为手抖动而影响照片清晰度。快门越快,进光量越少;快门越慢,进光量越大。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高速快门可以用于凝固物体瞬间的状态,而慢速快门可以实现运动物体的虚化。

3.光圈优先

光圈优先是由拍摄者首先选择拍摄所需要的光圈,然后由相机根据现场光线情况确定所需的快门速度。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背景虚化的效果越明显,被拍摄的主体越突出;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焦点前后的景深越大。一般来说,进行微距拍摄常常运用较大光圈来达到虚化杂乱背景的目的和效果。风景拍摄时为了取得前后清晰,细节丰富的图象,常常采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大光圈适合微距拍摄,而小光圈适合风景拍摄。

4.手动曝光模式

手动曝光模式完全由用户确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艺术创作意图和预计的拍摄效果进行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设置,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当设定超过感光度后,相机会通过声音或闪烁的灯光予以提示。对于经验不足的新手来说,手动曝光模式有一定难度,而且操作稍显复杂,难以用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

5.曝光补偿调节

曝光补偿调节

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德环境下中,利用自动曝光或者快门、光圈优先模式,有时很难照顾全面,无法突出主题,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exposevalue),也称±EV。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方案拍摄多张照片以供挑选。不过在存在反差极大的画面中,曝光补偿很难照顾全面,容易顾此失彼。

一般曝光补偿都是用在自动或者半自动曝光模式中的,如果是全手动曝光模式,很少采用曝光补偿,因为依靠快门和光圈的调节,也可以改变进光量了。

四、合理曝光,看懂直方图

直方图是通过在LCD上显示出来的波形参数以确定照片曝光精度的工具,现在许多数码相机在取景的时候就能够看见实时直方图,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判断拍摄的照片或者正在取景的照片曝光的情况。

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轴从左到右代表照片中从黑(暗部)到白(亮部)的像素数量。下面来看两个例子:

直方图显示的波纹偏左,说明画面整体偏暗,可能曝光不足

波纹贯穿横轴,没有峰值,同时明暗两端又溢出,照片可能明暗细节损失严重

五、用好白平衡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同感:本来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另外在一些特殊光源下(如荧光灯)的白色看上去也不是白色。

一般来说,CCD并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而只能以不同场合下默认的“白色”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如果数码照片会有偏色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正确调整白平衡。白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手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这种自动白平衡在光线接近正常时的准确率是很高的,如果在室外拍,就可以用它,但在有色光线下拍摄时效果却较差。另外对于大气中的漫射光也无法纠正,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照片偏蓝。

钨光白平衡就是灯泡(白炽灯)光线下的白平衡,这个容易理解;荧光白平衡因为荧光灯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而最难处理,需要试拍决定;室内白平衡也叫多云、阴天白平衡,适合把昏暗处的光线调至原色状态。手动白平衡是对准拍摄现场光线中的白色(如白纸)取样设置的,理论上手动白平衡是最准确的,除非取样用的白色不够白。

在某些场合下往往偏色也是很奇特的效果,不信你在拍夜景时选用日光效果试一下,其实也很好看。当然,初学者还是循序渐进比较好,但也不必为白平衡有太多困扰,如果发生偏色,多数情况下可以用后期PS色彩平衡校正。

六、侧光拍摄技巧

侧光是指从被摄物体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它能使被摄体表面由于凹凸不平而呈现出部分阴影,使物体受光面与明暗面各自有明显的表现,既能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又能体现立体感,这种光线的表现力最强,因此侧光是摄影用光时最为常用的光线。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受光面与暗面在画面造型中所占比例。通常斜射光的角度是最好的,当光线的方向与景物平面呈45度左右的角度时,这种角度的光线使被摄物体受光面与阴暗面的比例大致相当,比较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习惯。

侧面光会使物体产生阴影,便加强了立体感

七、逆光拍摄技巧

逆光是指从被摄体背后照射过来的光线。逆光拍摄时很容易使被摄物体变成剪影,因此对于曝光的把握相对困难一些,对于初学者往往不推荐逆光摄影。但是逆光的艺术效果也是独特的——逆光能给被摄物体外缘镶上一条动人的轮廓光边(如果是阳光,就是金边)。如果处理适当,便可创作出独特的美感,拍出艺术味十足的光影感觉。

在拍摄逆光照片时需要注意的是,逆光时前景与背景的光比过大,往往会造成背景曝光过度或者前景曝光不足,为了缩小光比,一定要注意为前景补光,可以用反光板或是闪光灯——如果你看到谁逆着阳光拍摄时用了闪光灯,你要对他充满敬意,因为那是一个行家,他在缩小前景与背景的光比。

逆光人像会照亮人物轮廓,但要注意正面补光,避免曝光不足

八、照片构图技巧

一张好的照片,除了要运用好光线以外,框架的搭建也相当重要。而这种框架就是照片的构图。摄影照片的构图其实并不需要太过局限于某种框架,主要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不过对于一些欠缺经验的初学者来说,要想立刻达到这个地步还是比较困难,因此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照片构图的基本规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规则也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摄影构图中有一些应当遵循的要点,但这仅仅是为避免一些典型的弊病。

1.构图的几种方式

构图的方式上主要分成以下几种:

(1)井字形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是假设把画面的长宽各分为三等分,把相交的各点用直线连接,形成“井”字形。被摄主体不是位于画面的正中,而是被安置在组成井字的纵横线条的交叉点上,整幅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谨,而且主体形象格外醒目。

(2)正三角形构图

构图中三角形一向是比较稳重的形式,而采用正三角形构图,除了画面上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外,在表现力上也具有很好的烘托效果。对于需要表现一定气氛的画面,正三角形构图可以说是最恰当的形式之一。

(3)倒三角形构图

和正三角形构图的稳重相反,倒三角这种构图方式具有一种动态的活力。给人一种明快、动态的感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图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左右两边最好要有些不同的变化或者比较,这样才能打破两边的绝对平衡,使画面更活泼。

(4)斜三角形构图

斜三角形是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之间的一种构图方式,其表现力也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构图之间,可以使主体和辅助背景对比更加鲜明,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构图方式。

(5)垂直式构图

垂直式构图主要是用在高山、建筑物、瀑布等景物的拍摄上。它的整个画面主要由垂直线条组成,能将被摄景物表现得巍峨高大和富有气势。

(6)斜线式构图

斜线式构图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动态感,能使画面产生动感。其动感的程度与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其前进的动感越强烈,但角度不能大于45度,否则会产生下倾感。

(7)水平式构图

采用这种构图,常能给人以一种平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然风光,则更能使景色显得辽阔、浩瀚。水平构图照片中的景物显得安静而稳重,突出一种平静的感觉。

(8)曲线式构图

和其它构图方式相比,曲线式构图的线条最美,感染力最强,用曲线式构图可以渲染被摄景物,使其更加美丽动人。

(9)渐进式构图

渐进式构图主要是用在道路等场景中,它利用逐渐过度的手法,表现出更强的视觉效果。渐进式构图中经常使用的就是以一条蜿蜒的小道是为引导,产生不错的视觉效果。

2.构图技巧

看了这么多构图方式,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构图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在使用不同的构图方式时,我们还需要使用技巧。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在构图时常使用的技巧。

(1)地平线和三分法技巧

地平线和三分法常常是和井字形构图方式结合起来使用的。在风景类的照片中,尽量将地平线置于井字形构图中两条横线之一的位置上,可以造成一种和谐的构图。另外还需要注意不要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中间的位置,因为这样会把画面切割为二。如果天空景致特别迷人,就给它大部分画面,如果不是这样,就把地平线移到上方,以避免平淡无味的天空占有更多的画面。

(2)被摄物位置技巧

如何放置被摄体位置在拍摄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尽量把拍摄物移到画面一侧,再配以有趣的背景,就会大大改善构图。而利用背景,比如让人物站着或靠着一个有趣的物体,就更能突出主体了。

(3)背景和前景选择技巧

拍摄主体虽然很重要,但是在拍摄时一定要考虑到背景和前景,使被摄体和背景物体保持和谐。如果背景很复杂,可用调节光圈缩小景深使背景模糊,或者变换拍摄角度以改变背景。还要注意避免被摄体后面出现的高大物体,例如树木、路灯杯柱等。

(4)边框选择技巧

在拍摄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前景的物体框住被摄物,比如树枝、拱门、装饰漂亮的栏杆和庭门等,可以使被摄物更加突出。在这种拍摄技巧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缩小景深,使主体突出,更能吸引目光。

(5)阅读画面技巧

照片也像文章一样,如何吸引读者,首先就需要一段引子,而在拍摄中,我们久可以利用这点,以一条弯曲的小径,慢慢把读者的视线引到画面上方的主体上来。这就是一种很巧妙的阅读画面构图技巧。另外画面上的对角钱也会引导读者的视线,一条蜿蜒的海岸线或者流经峡谷的江河都会成为引导物。

(6)特殊图案结构技巧

如果注意观察的话,到处都能发现一些特殊的图案结构景物。利用在日常物体上发现的图案结构能够创作出趣味盎然的照片。这个就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了。

(7)填满画面技巧

对某些种类摄影非常有用的构图法是使被摄体填满画面,去掉会分散注意力的背景,直接将被摄物突出。这种技术通常用在产品展示上,另外如果要拍摄静物,而画面中又不需要表现其它物体,这时你可以靠近被摄体使波摄体充满整个画面。

九、摄影构图新手入门

在看到取景器里的景物时,训练有素的摄影者会把它们迅速化成点、线、面等基本的构图因素来加以组织,找到它们之间最佳的关系,这就是构图。先来看几个例子:

画面中的小竹筏并不比其它景物更重要,但没有它这张照片就失色不少,因为它是结构中心

海与沙滩的分界线、女郎的背影构成的点,都在黄金分割位置附近。假设海与沙滩的比例相等,女郎走在正中,构图就很呆板

假如模特的眼睛在画面中间或者右侧,便使人物注视空间变短。

1.分清主次,突出主体

人像照片当然不必说,人物就是主体,再好看的背景也是陪衬。但是往往有人在摄影时把人物处理得非常小(主要原因是人跑到景物跟前去了,而远离了照相机,这是多数人的摄影通病),景物却很大,没有前景与背景之分,等于照片失去了结构中心。而对不太容易出现“主体”的风光片而言,要使画面结构不松散,就要选择一个对象作为结构上的支点,比如以某一小桥、亭台为结构中心,使它们对前后景物起联系和照应作用。风光片中的“主体”在内容上倒不一定比其它景物更为重要,但在结构中心的作用却是非常明显的。

2.背景简洁,减法构图

繁杂的背景会给主体带来干扰,甚至能损坏一幅优秀的照片。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绘画和摄影艺术都需要构图,但表现手段不同,区别在于绘画用的是加法构图,摄影用的是减法构图。也就是说,绘画构图总是给画面添上些景物,而摄影构图则总是千方百计地减去那些不必要的景物,将背景中可有可无的、妨碍主体突出的景物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炼。贪得无厌是失败之源,删繁就简是成功之母。

3.井字结构,黄金分割

如果把画面分成“九宫格”的样式,那么中间的四个交叉点是安排主体最好的位置。这四个点的位置接近1:0.618的黄金分割点,容易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因为人是用两眼来观看对象的,正中的位置反而是视觉上最薄弱的地区,所以大多数摄影家在处理地平线、海平面等线条时,都不会用中分构图,焦点也一般避开正中的位置。

除了四个点,还有两条重要的“线”——对角线。有许多视觉感受如汇聚、放射等都和画面上隐含的对角线相关,因此沿对角线构图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图法。

真正专业的展位或影棚,会使用素色的背景,其目的就是突出主体,避免树枝和电线杆等杂物从人物身上“长”出来。室外摄影同样遵循背景力求“素”的原则。

4.留有空白,增强动感

要使主体醒目,具有视觉冲击力,就要在它的周围留有一定的空白,这可以说是所有造型艺术的一种规律。留白一般的规律是:侧面的人像,面向方向要留有一些空白;正运动着的物体(如行进的人或车),行进方向前面要留有更多的空白。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规律,要灵活运用空白。行走的人如果强调其后面飘拂的头巾或衣裙,强调奔驰的汽车后面腾起的烟尘,这时后面留下的空间可以比前面多,那是因为重心有所转化。顶住画面边缘的人如果正回头往后看,后面的空白处就有了意义,画面也就不别扭了。

④ 单反相机外接闪光灯处是否可以遮挡

您好!首先60d的外接闪光灯热靴(外接闪光灯处)是不带插片的,这样的话在没有东西遮挡时,相机会自己默认为无外接闪光灯,使用内置闪光灯,如果你插上了插片来保护的话,会使相机默认为外接了灯,这样自然就不弹闪光灯了。这样的话,长期遮挡,会影响你使用内置闪光灯,该自己弹得时候不弹出来,但是不会损害相机,因为你这样操作相当于长期使用外置闪光灯,内置灯从而不工作,电容不会充放电,因而不会损害相机。
建议,不需要用东西遮挡,因为60d是个中高端机型,触电是感应式的,不是凹凸式的,所以不会使触点因暴露氧化因而坏掉,再者,既然原机不带而不是自己弄掉了,这就说明在设计上不需要插片。
在使用中你不经常使用闪光灯,可以用p档,除了闪光灯你手动控制外,其他如快门光圈等还是自动的,而你不想用闪光是你可用不开启。
遮挡不会损害相机。

⑤ iphone6的闪光灯怎么会凹陷

iphone6的闪光灯它本来设计就是凹陷的,是没有和机壳在一个水平面上的。

如果比本身的凹陷凹的厉害的话,且严重影响成像质量,那就需要更换了。

⑥ 6代后的iPhone为什么闪光灯是凹进去

正常,因为照相时机子会自动调节感光度,使照片得到合适曝光。而摄像则有最低照度要求,没有自动感光度可调节,不过有的机子有增益钮,摄像时打开增益钮可提高一些画面亮度。

⑦ 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

截取部分内容,需要的自己下,有PPT和PDF,GIF动画演示快门动作,轻松易懂;

互相交流!

平光:

平光人像是很常用的一个人像拍摄手法,引用fumac大侠的说法“光从机位而来就是平光”,这样其实我们平常把闪灯放在机顶热靴上直闪就可以看做类似于平光。“平光的特点当然就是比较平,拍出来的人像比较胖,适合过于瘦削的人。平光不能很好的表达人物的立体感,但是却可以有效的减弱人物脸部的凹凸痕迹”。

提取码: iifx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⑧ 苹果6plus的闪光灯怎么会突然凹进去

本来就是凹下去的,都一样,我的也是。

⑨ 苹果11闪光灯是凹进去的吗

苹果11闪光灯不是凹进去的。

它的摄像头镜片和照相机的镜片一样,都是凸出的。只是为了保护它不被划伤,在它的前面又加了一层玻璃。

照相机中的内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同上。当外界景物的亮度不足时,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便发出一个低照信息,此时用手动方式或由照相机自动接通闪光电路进行充电和闪光。有的照相机还具有自动控制闪光量的系统(自动调光闪光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

后置三摄系统:

iPhone 11 Pro Max后置三摄系统,三颗摄像头配合可实现0.5X变焦、1X变焦和2X变焦,支持 Deep Fusion 功能,通过机器学习以低到中等的光线拍摄照片,连续拍摄多张照片最终合成一张高细节、低噪点的图片。

iPhone 11 Pro Max后置视频最高支持4K 60 fps视频拍摄,拍摄时支持2X光学变焦,最高支持6X数码变焦。

热点内容
凡士林为什么眼睛不能入眼 发布:2025-05-10 22:36:16 浏览:103
卡地亚手镯为什么淘宝上六百就能买到 发布:2025-05-10 22:31:54 浏览:536
为什么高性能的电脑速度慢 发布:2025-05-10 22:27:30 浏览:939
苹果手机通讯录为什么没有照片 发布:2025-05-10 22:13:28 浏览:49
淘宝的货为什么都送菜鸟驿站 发布:2025-05-10 22:04:34 浏览:67
小米的主干称为什么 发布:2025-05-10 21:54:52 浏览:523
浦东机场的机票为什么这么便宜 发布:2025-05-10 21:49:15 浏览:393
卷尺为什么长不一样 发布:2025-05-10 21:49:08 浏览:187
为什么现在孩子都要学钢琴 发布:2025-05-10 21:47:29 浏览:432
晚上的天为什么会变成粉色的 发布:2025-05-10 21:45:38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