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里琛为什么只答应一天时间
1. 如何看待《雍正王朝》里图里琛这个角色
结果给太子放风的人,认出康熙,慌张大叫。图里琛一把就把他脖子掰断了,这种事情不能弄得人尽皆知。图里琛心知肚明,才有了这么稳准狠的下手。然后跟康熙请罪,不小心把他弄死了。这说明他心思非常缜密,手段也非常雷厉风行。果然康熙说,死就死了,并没有怪罪图里琛。
电视剧《雍正王朝》通过这件事情对图里琛注解之后。图里琛之后主要出镜共5次。每次出场也都将图里琛这种心思缜密,善于装傻充愣,但行事果断的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坎儿能有图里琛一半,也不至于早早就领盒饭了。
第一次出场,连夜押送肖国兴去宁古塔。这件事情其实暴露了图里琛可能是秘密的胤礽党人,只是没有公开身份。
所以“胤禩诱审肖国兴”本来是对太子胤礽的杀招。然而图里琛装傻的那段回话“肖国兴叫屈”。叫屈是因为”胤禩利用康熙诱使肖国兴说出太子是幕后主使,后来说保举他无罪。”康熙大怒骂道,”其心可诛”。这一招反杀,胤禩不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还把自己搭上了。而此刻图里琛还在那装听不懂康熙的话,说,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
第二次出场,图里琛已经是雍正的粘杆处执事人了。
2. 弘时要杀弘历,雍正派图里琛去救,老图说“奴才全明白”,他明白什么
图里琛是两朝老臣,经历过九子夺嫡的大风大浪,对弘时弘历这些小伎俩还是看得明明白白的。当雍正派他去救弘历时,他说他全明白,其实就是在说自己会把事情处理好。一方面不会泄露这个秘密,另一方面也展示着他的老谋深算,这么聪明的人当然会得到重用。
二,他自己肯定不能亲自去保护弘历,要不然一定会引起弘时得怀疑,会让弘时做出更加严重的举动。他找的谁呢?那就是李卫,李卫是封疆大吏,手里握有兵权,而且还是皇上的心腹大臣。更重要的是他带兵进京述职,理所当然,不会引起任何人得怀疑,李卫进京可能还会有更加重要的情报带给皇帝,李卫也是图里琛得目的之一。
3. 《雍正王朝》中的图里琛,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吗
老年人的思维年轻的躯体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看过几遍《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不得不佩服二月河先生的文化造诣之高。里面每一个人物似乎被二月河先生赋予血肉,活灵活现仿佛那个时代的人离我们并不远。
就说说《雍正王朝》里的图里琛。做事果断,处事圆滑。有那么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其一 在十三阿哥被圈禁时,皇上命图里琛去宗人府给十三阿哥送火取暖,他还带上一壶上好的酒孝敬十三爷,而对一同圈禁的大阿哥不闻不问,这就充分体现出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因为他相信十三阿哥有出头之日,果不其然。十三阿哥在雍正朝,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4. 图里森的人被隆科多调换,图里森为什么没及时报告雍正
应该说,这是因为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剧情要求而故意安排的一个桥段,如果按照历史还原的话,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我们只要稍微了解下清朝的军事制度便可窥见一斑。
按照电视剧中描述,九门提督隆科多被八爷收买,调动了步军统领衙门的军队换防了宫城内的禁军,致使雍正要求调动“御林军”来维持秩序的时候,图里琛只得无奈说:臣失职。、
实际上这一场景不可能出现。隆科多的九门提督衙门在当时的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衙门,包括禁旅八旗和绿营中的步军共三万余人,这部分军队是管京城防务的,无皇帝的圣旨和调令即便是隆科多本人也开不进皇宫,他怎么可能换防了皇宫中的禁军。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调动,图里琛早就和九门提督的人干上了,那还用说?电视剧只是烘托一种氛围,造成雍正失去兵权的假象,为朝会的廷争高潮做铺垫,当十三爷拿下丰台大营(全国八旗军二十余万人的一半兵马驻扎地,)后,九门提督那点人马自然罩不住,隆科多也就完了,但电视剧只是纸上谈兵,要是真的发生这么大动静,那肯定是要干仗的,不会只抓几个领头的了事,毕竟,这种调动和共管属于谋反了,谁都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可不是跟皇帝聊几句就能没事的。这就是电视剧看个心情,真不能较真。
5. 诺敏作假,为什么图里琛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
一部雍正王朝,人精不知有多少。
上映于21年前的雍正王朝可谓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大剧,可以说这部电视剧中各个人物都很丰满,大多是人精一样的存在,都有着自己的两把刷子,一般人在这里面估计都活不过两集。
可以说光是从这其中的各色人物中,通过他们的支线剧情,就可以领悟到不同的人生道理,不同的为人处事方法,其中的职场套路更是不少,说雍正王朝是一部职场教科书都不为过。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说说一个有趣的剧情,那便是在剧中,图里琛为什么在山西巡抚诺敏处暴露出自己是粘杆处管带的事情呢?
在这里依旧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说。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这部经典电视剧蕴含的各种人生道理和职场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言。
先来说说图里琛为什么要故意暴露自己这一秘密身份。
图里琛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以此来进行心理交锋,来击败已经处于爆发边缘的山西巡抚诺敏还有山西所有的官员,如果心理上击败不了他们,一旦爆发的话,恐怕他就真的要交代在这里了。
震慑住诺敏等人以后,图里琛继续说道:“笑话,居然敢对朝廷的钦差使刀弄枪,你们中间有谁不知道,大清戒律是怎么说的,戕害钦差,按谋反罪论处,诛灭九族”。又对兵丁说道:“还不快滚”。
图里琛这番连敲带打的话,是吓得诺敏连连后退,直接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兵丁也是吓得赶紧跑了。
可以说这番心理交锋,图里琛是完胜,先是亮出卫士的疤痕,再说出自己是神秘的粘杆处管带,震慑住想要破罐破摔的群臣。又借此说出大清戒律对于杀害钦差是诛灭九族的惩罚,使这群人是彻底不敢再反抗,一触即发的局势成为一面倒的局势,诺敏只能无力的等着田文镜清查藩库,坐等自己东窗事发。
从朝廷再到地方,从皇帝脸面再到说实话,从朝廷重臣和地方大员对天子的欺瞒,再到一前一后两位钦差的破局,这段剧情演绎的可谓是相当精彩绝伦。可以说是一场经典的话术对决,是一场经典的心理战,而诸如这样精彩还有深度的剧情,在剧中可谓是很常见,所以很多人对此是百看不腻,因为每次观看这样有深度的剧情,都是有着新的感悟。
6.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为什么提前就获知
原文
图里堔:小人物亦有大智慧。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是一出精彩的大戏。几位皇子为了夺取嫡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时图里堔身为大内侍卫领班,相比之下在这场夺嫡之中的确不够看,但他却是人精中的人精,不只是一直官运亨通,还隐晦的影响过九子夺嫡。
老八真正夺嫡没戏是在一废太子以后了,当时康熙打着再立太子的名义引蛇出洞,结果引出了老八这个野心家。于是老八被狠狠地敲打了一番,从此失势。
图里堔却在之前早就知道老八夺嫡没戏的,可以说是第一个知道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宋安之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准确来说图里堔不只是很早就知道老八夺嫡没戏,而且还是他的操作之下促成了康熙彻底对老八厌恶,从而使老八夺嫡没戏的。
老八的作死之路还是由刑部冤案开始的。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之时,老八平素表现良好,被人称之为贤王。
但随着江南赈灾还有国库追缴两件事中的表现,老八管户部却为了收买人心而将国库的钱大肆借出,出事以后说几句客气话,拍拍屁股走人。使康熙对老八是越来越不满。
太子当时主管的是刑部,后来爆发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其中受害者是老四与老十三下江南时赈灾认识的张五哥,哄骗威胁张五哥替死的任季安与刘八女是老八死党老九的门人。
这件冤案牵制到太子、老四、老八三方势力。但康熙由于对太子太过失望,所以要派一位皇子处理刑部冤案,而不是让太子自己处理自己负责的刑部,这就释放出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就是康熙要对太子下手了。
老四经过邬思道的分析以后,知道了刑部冤案代表着废太子的开始,废太子的罪名自己受不起,而且自己也是太子一党的,更不能干这种事情了。于是先在康熙面前买了个乖,以孤臣姿态接下了刑部冤案,最后冰火两重天将自己搞成伤寒。把这个烫手的事情不着痕迹地踢给了老八。
康熙的反应也有意思,原来只让老四一个负责刑部冤案。让老八负责以后,觉得不放心,特意让太子一党的老十三协助老八。
老八最后是偷偷绕过老十三审理了太子的心腹刑部侍郎肖国兴。他当时打着康熙的名义审理的肖国兴,意思是我代表皇上来的,皇上知道现在搞成这样不是你的本意都是太子授意的。这样一来,老八不只是想要整到太子,还要诱使肖国兴写出不利于太子的供词,想着彻底整的太子起不来。肖国兴认为是皇上的意思,自然是老老实实写出一份供词。
老八连夜将供词送给康熙以后,康熙特意问他就他一个人看过吗。老八说是的,说明他避开了老十三。康熙就觉得不对劲了,有着些许疑惑,觉得老八肯定没干好事。最后康熙找到张廷玉,张廷玉这个人精看出来康熙不想将事情闹大彻底放弃太子,于是就烧了供词,康熙果然没有怪罪他,最后草草将刑部冤案收场。
刑部冤案的处理,康熙对于老八的小伎俩是清楚的很,很不高兴。(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但毕竟老八最大的漏洞只是避开了老十三,一个人私自审案,整体来说算是公事公办,康熙只是不高兴,还不至于对老八厌恶。
肖国兴的处理是由图里堔连夜送到宁古塔,交由盛京将军严加看管。
刑部冤案后康熙就带领诸皇子前往热河狩猎,狩猎过程中,图里堔返回。康熙问话,图里堔就说肖国兴一路叫屈,说皇上答应过的,如实招来就放过他等等。
图里堔短短几句话彻底将康熙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原来老八避开老十三一个人私审肖国兴是打着皇帝的名义在哪里装逼。这小子一向有着“贤王”之称,没想到竟然是个伪君子。气的康熙连说了三次“其心可诛”。
图里堔这个人精再次发挥了,连忙说现在就去杀了肖国兴去。向康熙表明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一介武夫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康熙于是就没有怀疑他,而图里堔这次出手也隐晦的改变了九子夺嫡中的强劲人物老八的命运。
从康熙大怒连续说出三次其心可诛那刻起,老八就注定了与嫡位无缘。为什么非要到了立新太子时才被康熙收拾呢,自然是康熙觉得当时时机成熟了所以才出手的。
可以说图里堔不只是最早知道老八夺嫡没戏的,还是不着痕迹的促成了老八夺嫡没戏的幕后推手。同时还不得罪任何人,没有人知道,这样的职场达人,现在看懂了吧?
一部雍正王朝,两个职场达人,上有张廷玉下有图里堔。还有九个如狼似虎的皇子,一个平衡全局的boss皇帝,加之其他社会百态人生的衬托,将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神还原出来。这样的权力游戏,不用看什么国内电影和国外大片,看看雍正王朝就足矣了。
7. 《雍正王朝》弘时要杀弘历,雍正派图里琛去救,老图为何说“奴才全明白”
雍正王朝这部历史剧,虽然里面演的一些情节,跟真实的历史相比相差甚远,但是不影响很多人对这部剧的喜爱,这部剧的很多细节都有着深意。
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雍正皇帝在跟狱中的隆科多说完话后,雍正皇帝连忙写密折命图里琛送到江南,让在江南的宝亲王弘历立刻回京。另外叫在江南任职的李卫,亲自带五百人马,护送宝亲王弘历回京,图里琛在雍正皇帝面前接过密折后,向雍正皇帝说道,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图里琛明白了什么?图里琛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
图里琛之所以把宝压在宝亲王弘历身上,起先是因为他在康熙皇帝身边侍候的时候,见到过当时年幼的弘历,年幼的弘历十分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康熙皇帝亲自教年幼的弘历学习知识,图里琛猜想弘历以后可能是未来的接班人,在康熙皇帝病逝后,四阿哥胤禛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对于宝亲王弘历各方面的态度,图里琛确信弘历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加上后期雍正皇帝的身体十分不好,自然图里琛也就选择与宝亲王弘历搞好关系,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图里琛暗中保护弘历的行为也是有的,只不过做得没有那么明显罢了,图里琛早已经在私下里攀上宝亲挖弘历了,这点可以在弘时被雍正皇帝所杀后,图里琛与弘历眼神的对视中可以看出,图里琛的眼神是在告诉宝亲王弘历,弘时已经死了,宝亲王弘历这才没有说话。
8. 隆科多撤换雍正护卫时,图里琛为什么没有禀告雍正
第一种可能,隆科多在雍正继位之后,非常受到信任,权倾朝野,常常以皇帝舅舅的身份自居,而图里琛即使再厉害也不过是皇帝的奴才,可能就是因为这层关系,使得图里琛疏忽了,以至于侍卫被撤换也没有过多的怀疑。
第二种可能,此次请旗主王爷进京,包括雍正在内的很多人都以为是单纯的商讨旗务,不料却是八爷的一场阴谋,如此大的变故更是超出了图里琛的想象,以致于侍卫被撤换完,皇帝快要成为傀儡的时候,自己还是一无所知。
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图里琛实际上是在观望,此次的八王逼宫,连雍正都相信自己大势已去,气的额头上直冒冷汗,图里琛这个人很有智慧,但也很鸡贼,此刻可能已经投向老八。
9.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为什么提前就获知八阿哥夺嫡没
一方面康熙帝跟张廷玉直接结了这个刑部的案子,一方面派图里琛连夜押送肖国兴去了盛京,谁也不许见面,由盛京将军看管。临走时,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你说你的儿子病很难好了,我看是我的儿子他的病也是很难好了!”
很多人以为康熙帝指的是太子,其实在杨角风看来,他的这个儿子应该是指八阿哥胤禩!
而这一路上肖国兴什么都招了,招给谁了?
图里琛啊!
图里琛回来后,直接向康熙帝汇报情况,听完他的汇报后,康熙帝直呼四个字两遍: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能在皇帝身边待着的图里琛那是何等聪明,这四个字分量到底有多重,他自然清楚!一个在康熙帝心中认为其心可诛的皇子,怎么可能能当上皇帝呢?
而康熙帝口上这么说,做法却正好相反,早在他确认八阿哥使了手脚之前就已经给八阿哥封了王,这也应了一句老话:
“要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10.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
一能够从康熙朝到雍正朝一直深受信任,图里琛虽只是一个小小侍卫,但是若无过人之处,也绝无可能一直深受器重,可见图里琛实有大智慧。
图里琛作为皇帝身边最亲信的侍卫,知道皇帝最多的隐私,而知道越多就越危险,可见这份差事是危险重重,出了一点儿差错,漏了一点儿口风,极有可能就是脑袋搬家。所以,能够始终得到信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装糊涂”,知道的始终是当作不知道,听到的始终要烂在肚子里。
而八爷始终是一心想要争夺皇位,他的狼子野心康熙是看在眼里,故而康熙对这份口供并不如何认可。随后,康熙召见张廷玉,张廷玉一看密函,就将其立即给烧了,康熙先是斥责张廷玉,而实际上两人都是心照不宣。这份口供本就不应该留在世上。
随后,康熙立即下旨让图里琛深夜秘密押送肖国兴去宁古塔,不得让任何人与肖国兴接触。
三图里琛将肖国兴押送途中,肖国兴告知图里琛这一切前因后果,而自己的口供都是八爷的威逼利诱。
图里琛回京以后,把肖国兴的话语全都转呈给康熙,康熙大怒,对八爷的所作所为痛恨不已。内心对八爷深为不耻,骂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骂他“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而这一切,都看在图里琛眼里,所以图里琛就能明白康熙从“其心可诛”四字表达对八爷的厌恶与痛恨,但是他心里明白,也不能给任何人说起,必须要烂在肚子里。
图里琛从这就可以得知,未来的储君是谁还看不出来,但是绝对不可能是八爷。因为康熙已经把八爷从他心目中给排除了。
图里琛是典型的大智若愚,若非如此,他又怎能从康熙朝到雍正朝一直居于重要的位置,可见他的城府之深,心思之细,为人之谨慎。
图里琛真正做到了“装糊涂”的最高境界,心里什么都明白,但是什么都不知道。
当今,也是一样,很多人太过聪明,反而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而很多人很傻,却始终能让人相信。因为真正的聪明是让别人感觉不到你的聪明,也就是大智若愚。
人世间“难得糊涂”,而始终糊涂就更为不易。这本就是一种修为的境界,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