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期的时间为什么最长
1. 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哪个时期最长
间期最长。
间期要为分裂期提供足够的物质准备,所以持续的时间很长。
2. 为什么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因为细胞每一次分裂后都需要为下一次分裂准备,准备时间比较长阿
3. 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哪个时期最长
细胞分裂间期最长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一般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10%。
有丝分裂(mitosis),又称做间接分裂,由W. Fleming于1882年首次发现于动物及E. Strasburger(1880)年发现于植物。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高等植物)。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不同的。
4.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分裂时期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分裂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221年
而两汉统治结束以后,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220-589年,后来的五代辽宋夏金分裂时期是907-1276年都没有春秋战国时期长
5. 高一生物
实验分析就是你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也就是说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1.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分裂期中的间期持续时间最长,分裂期的时间很短
2.试纸上出现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原因是叶绿素中,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的溶解度不同,导致在试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上述四种色素的速度由快到慢,就出现了有顺序的四条色素带
3.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不同,理论上在某一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此温度就是这种酶的最适温度,pH对酶的影响也如此
4.原因是发生了显色反应,还原糖能使斐林试剂显红色(水浴加热),脂肪能被苏丹3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映变紫色
6. 我国历史上最漫长的大分裂时期是在哪个时期
中国历史上历时最漫长的大分裂时期是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共持续了两百多年。中国在历史上所经历的几个分裂时期分别是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就三国来说,这一时期是汉、晋这两个朝代之间的过渡时期,期间共存有三个政权。这一时期始于220年,其开始标志是曹魏政权的建立。而继曹魏之后,蜀汉以及东吴也相继在221年与229年建立。至此,三国对峙局面正式形成。这一分裂局面直至280年才结束,这一年为东吴被灭时间,而蜀汉在这之前便已被灭。东吴政权的灭亡标志着三国时代就此被晋朝时代所取代,中国也由分裂状态重新归于统一。
五代十国(902年-979年)
五代十国这一时期的政权按照所处区域的不同可划分为五代与十国。五代政权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共包含五个政权,其中建立最早的是907年由朱温建立的后梁。而十国政权则是地处中原外的政权,所包含的十个政权之中最早建立的是杨吴。杨吴的建立以杨行密受封为吴王作为标志,时间为902年。在五代十国的政权之中北汉是最晚灭亡的,这一政权是在979年的时候被北宋所灭。而随着北汉的灭亡,北宋成为仅剩的一个政权,这便意味着中国重新回归大一统。
7. 为什么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因为分裂间期是准备阶段。而分裂期则是做功阶段。
就像,你爸妈为了你能有个家,在你收拾包袱,出门的那一刻为止,所做的准备,时间是很长的。而你出去的时间很短。
就生理过程来讲,分裂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这是需要时间的。
分裂期所用的时间则相比之下更短。
这是其二个阶段所做的生命活动决定的。
8.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间期时间最长 细胞周期包括G1—S—G2—M。G1代表“间隙1”,(即DNA合成前期); S代表“合成”,是DNA合成时期,G2代表“间隙2”,(DNA合成后期); M代表“分裂”,是指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所以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分裂期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
一般来讲:G1期是几小时到几天不等,S期一般为几个小时,G2期一般为1~1。5个小时
9. 细胞分裂各个时期长短
1、间期:时间较长
(1) G1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相处于G1期,动物细胞一般为6~12小时。该期主要的生化活动是合成RNA和蛋白质。
(2)S期:此期一般持续6~8小时,其长短主要由基因组的复杂度决定。该期主要的生化活动是复制DNA。
(3)G2期:是最短的时相。该期主要的生化活动是合成一些与有丝分裂有关的蛋白质。
2、分裂期( M期):该期很短,一般持续0.5~2小时。
该期生化合成停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一个母细胞分裂成2个子代细胞。
(9)分裂期的时间为什么最长扩展阅读
分裂期分为五个时期。
1、前期
自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为止的时期。间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核的体积增大,由染色质构成的细染色线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
2、前中期
自核膜破裂起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为止。核膜的断片残留于细胞质中,与内质网不易区别,在纺锤体的周围有时可以看到它们。前中期的主要过程是纺锤体的最终形成和染色体向赤道面的运动。
3、中期
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到它们的染色单体开始分向两极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中期。有时把前中期也包括在中期之内。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形成所谓赤道板。
4、后期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的时期。分开的染色体称为子染色体。子染色体到达两极时后期结束。染色单体的分开常从着丝点处开始,然后两个染色单体的臂逐渐分开。
5、末期
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至形成两个子细胞为止称为末期。此期的主要过程是子核的形成和细胞体的分裂。子核的形成大体上是经历一个与前期相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