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恒星月和望月时间不同

为什么恒星月和望月时间不同

发布时间: 2022-06-01 11:51:03

A. 为什么朔望月与恒星月时间长度不同

参考点不同。

天文上月的长度有四种:恒星月、近点月,交点月和朔望月,分别以恒星、近地点、黄白交点和太阳为参考点。

由于月球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公转,在以恒星作为参考点计算恒星月时,由于恒星位置时分遥远,地球与恒星间的角位移可忽略,因此,恒星月是月球绕转地球的真正周期。
在以太阳作为参考点计算朔望月时,地球公转不可忽略,月球必须多公转约30度,才会达到朔的位置,故朔望月比恒星月长。

B. 朔望月的与恒星月

朔望月是指月朔到月朔,或月望到月望,或新月到新月之间周期的长度,即平均日数为29天12小时44分2.86秒。这一周期是月亮绕地球旋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三者之间相对运动而形成的,它不是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实际时间。
如果不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单纯计算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那只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那么,为什么一朔望月时间会是29天多呢?现在,以月的合朔日为起点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月亮的合朔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居于太阳和地球中间,背向地球,人们丝毫看不见月亮的时候。这时假设地球停止绕日公转,那么,月亮绕地球一周后再回到相对地球的这一位置时,就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这一长度叫做“恒星月”。但是,在月亮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月亮行走27天多,又回到上月合朔时相对地球的那一位置时,月亮已不再居于太阳与地球的直线之间了,因地球的向前运动已使原来相对月亮、太阳的位置向前移动,脱离开太阳与地球的连线,形成了一段距离。月亮只能继续向前运动,走过这段距离,再达到太阳与地球新的连线的时候,才能再形成新的合朔,这段距离需要1~2日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一、二隐日。
那么,为什么把月亮绕地球转动的实际周期称为“恒星月”呢?这是由于在月亮绕地球转动过程中,途径28组恒星星座,作为月亮运行位置的记录,每组恒星各有名目,通称28宿(宫)。月亮每天运行一宿,近28天正好实际绕行地球一周,但如上所述,这时新月还不能出现,还要走完因地球公转而脱离太阳与地球连线的距离,因而,月亮有28显日,其后,还有1~2日的隐日。

C. 为什么朔望月的周期为29.53天 而月球的公转周期为27.3天, 两者为什么不同

朔望月
古称“朔策”,即月相变化的周期。
浩瀚星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体要数月亮了,它那变化万千的外貌,它所承载的从古至今那么多的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为人间平添了多少诗情画意!广寒宫里琼楼玉宇,有嫦娥仙子舞翩翩。不仅如此,月亮周期性的阴晴圆缺还是人们自古以来制定历法的根据之一。

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自转,两者周期相同,方向也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同步自转”),因此月亮总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在人造卫星上天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从来没见过月亮的后脑勺。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大家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这样,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月相的周期变化。进一步说,虽然月亮被太阳照射时,总有半个球面是亮的,但由于月亮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时时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完全重合,有时完全不重合,有时一小部分重合,有时一大部分重合,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我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点形象,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阳同时从东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亮,然后再由月亮反射回来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没在强烈的太阳光辉中。

而当地球处于月亮与太阳之间时,虽然三个星球也是处于一条线上,但这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柔和的月光整夜洒在大地上,这就是满月,也就是“望”。这时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差180度。

因为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 因此,朔之后,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阳的东边,一两天后,太阳一落下去,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两个尖角指向东方。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月亮也逐渐丰满起来。约在朔后七天,月亮的黄经刚好超过太阳90度,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以后月亮继续向东,更加丰满,升起的也更迟了,直到望。从朔到望,月亮离开太阳的距离越来越大。

过了望后,月亮逐渐向太阳移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 当月亮黄经超过太阳黄经270度时,它又变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这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上,自然,我们的肉眼这时是看不见月亮的。下弦以后,月亮要到后半夜才从东方出来,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从望到朔,月亮与太阳靠得越来越近,以至再次与太阳黄经相同,消失在晨曦中。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 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月亮与某一恒星两次同时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月”,恒星月是月亮绕地球运动的真正周期。朔望月比恒星月长,道理与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是一样的。恒星月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朔望月却因为是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与地球上涨潮落潮有关,与航海、捕鱼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夜间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宗教上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人们自然地以朔望月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D. 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朔望月,两者有何不同

恒星月和朔望月的定义和区别:

1、定义不同:

(1)恒星月是指月球对于一颗恒星来说的公转周期。如果月球上某一点,本来面向着太阳,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点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这一周期就称为恒星月。

(2)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

2、时间不同:

(1)一个恒星月就有27.322天,或27天7小时43分11.51秒。

(2)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4分多, 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3、对人类影响不同:

(1)恒星月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2)朔望月却因为是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与地球上涨潮落潮有关,与航海、捕鱼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夜间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宗教上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人们自然地以朔望月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E. 为什么朔望月与恒星月时间长度不同

因为朔望月与恒星月的定义不同。

看上面的图。恒星月是指月球对于一颗恒星来说的公转周期。如果月球上某一点,本来面向着太阳(为朔日),也向着某颗恒星(图中的A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点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重新对着这颗恒星(图中的B点),这一周期就称为恒星月。

恒星月是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一个恒星月的长度是27.322天,或是27天7小时43分11.51秒。

但你看一下,这时从地球上看月亮,月亮是否又回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了呢?是不是又到了朔日呢?还没有,此时从地球上看,月亮还有一个小月芽,凸面向东,叫残月。还要再过几天,月球再在公转轨道上运行一段距离,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C点),才是下一个朔日,才是一个朔望月。

朔望月是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的公转周期。一个朔望月平均为29.530589天,或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

所以,朔望月与恒星月时间长度不同。恒星月时间长,朔望月时间短。

F. 恒星月周期与朔望月周期有什么区别

深入浅出的说,恒星月是月球公转360度的周期,这个是真正的周期;

而朔望月是指两次满月的时间间隔,这个可以理解为日地月两次排成一直线的周期。因为地球会绕着太阳公转,所以如果月球只绕地球公转360度的话,地球其实已经不在一个月前的位置了,所以三者还没是一直线,月球必须在公转过一点才可以,所以朔望月比恒星月长。

至于两者的长度相信楼主能够在网上查出来,就不复制了。其实这跟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有异曲同工的道理。

G. 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溯望月二者有何区别

恒星月是指月球对于一颗恒星来说的自转周期。如果月球上某一点,本来面向着太阳,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点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这一周期就称为恒星月。一个恒星月比一个月要少一点点。一个月有27.9天,而一个恒星月就有27.322天,或是27天7小时43分11.51秒。在天文学中,有三种主要的旋转周期:天(太阳—地球)、恒星月(月球—地球—恒星)、年(太阳—地球—恒星)
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溯望月,等于29。5306日〉为一个月
参考的对象不一样

H. 为什么恒星月与溯望月时间不同

楼上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是估计楼主没有听懂。

给楼主找了一个回答,应该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从日月相合,经过日月相冲,再到日月相合,即月球中心自西向东连续两次通过日心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叫做朔望月。朔望月就是日月会合运动的周期。
朔望月的长度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 5306太阳日。由于月球在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和地球一起绕日公转。当月球完成了360°公转(运行一个恒星月)时,地球已不在原来的位置,而是围绕太阳向东运动了大约27°,因而此时月球尚未到达日地中心连线,还必须继续向东公转一段距离之后,方能完成一个朔望月。在月球继续运行完成这段公转历程的期间,地球也在继续向东运行,又前进了大约2。的距离。所以,实际上月球必须绕地球运行大约389°,才能真正回到日地中心连线的位置,即完成了一个朔望月。
实际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对恒星月这种周期,也有类似对朔望月那样的影响。由于恒星比太阳遥远得多,这种影响对于朔望月来说非常显着,必须加以考虑;而对于恒星月来说,则极其微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在恒星月的度量中,完全没有考虑地球公转这一因素的影响。这样,恒星月的长度也就比朔望月少了2. 2089天。

图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A%E3%D0%C7%D4%C2&in=32199&cl=2&lm=-1&pn=70&rn=1&di=11446149885&ln=1&fr=bk&ic=0&s=0&se=1&sme=0

热点内容
为什么蜡笔小新的眼睛是黑的 发布:2025-07-05 17:55:34 浏览:285
为什么我一到晚上脸上就发热 发布:2025-07-05 16:59:05 浏览:664
为什么做软件交付 发布:2025-07-05 16:27:42 浏览:336
买显卡为什么京东比淘宝贵 发布:2025-07-05 16:22:04 浏览:748
孩子为什么会吃还这么瘦 发布:2025-07-05 15:17:54 浏览:531
为什么电脑下载火狐用不了 发布:2025-07-05 15:17:47 浏览:46
为什么海底会有奇怪的东西 发布:2025-07-05 15:14:59 浏览:553
为什么到晚上就会兴奋 发布:2025-07-05 14:08:39 浏览:937
新眼镜为什么看东西变小了 发布:2025-07-05 13:05:34 浏览:957
打发泥为什么头发会有白东西 发布:2025-07-05 13:04:03 浏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