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碳14会随时间而衰变
㈠ 利用碳14,为什么能够鉴定物体的年龄
因为生物体之中是含有碳14元素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碳14元素的数量也会跟着变化,而且这种元素是具有一定的特性,可以跟踪,所以能够判断生物体的年龄。
㈡ C14的半衰期为什么是5730年
碳14是透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十四原子所产生,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原子。
由于其半衰期达5,730年,且碳是有机物的元素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死亡生物体的体内残余碳14成份来推断它的存在年龄。
生物在生存的时候,由于需要呼吸,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生物死去后会停止呼吸,此时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
由于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各个同位素的比例一直都很稳定,人们可透过倾测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定年法。其他常用的还有钾-氩法测定,钾-氩法测定,热释光、光释光测定等。
(2)为什么碳14会随时间而衰变扩展阅读:
中国碳十四测年技术的发展
1949年3月,当美国科学家利比研究碳十四测年技术成功并发表成果时,中国的大地上却正激战正酣,国共双方的这场内战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对于这项考古学革命性的成果,没有人去注意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都开始启动。1955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首次关注到这项技术,并把它向中国考古界作了介绍,马上引起考古界强烈反响。
当时,中国大地上考古发掘已取得许多重大发现,尤其是许多史前遗迹重见天日,但对于它们的年代却又说法不一,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门技术,无疑会给考古界一个登上新高峰的机会。
但是当时的中国政治风潮叠起,考古学家直到1959年才见到曙光。在夏鼐同志的领导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年轻物理学家仇士华、蔡莲珍夫妇被调到考古所,中国第一个碳十四实验室正式筹建。
仇士华,1932年生于江苏,他自小便酷爱物理学,终于在1952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一年后国家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浙大物理系被并入复旦大学,仇士华也随系来到上海,成为复旦大学物理系的学生。1955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其实是隐蔽的核物理研究所,是不可对外宣传的机密单位。要进入这样的单位,除了专业知识必须过硬外,还必须通过进乎苛刻的政治审查。当仇先生与他后来的妻子蔡莲珍通过重重考验进入该所时,二人心中升起一种由衷的自豪。他们决心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才华。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57年,全国性的“反右”运动开始了。心直口快的仇士华夫妇被打成“右派”,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
这时中科院考古所开始进行碳十四实验室的筹建,但考古所自己却没有核物理学方面的人材,不得不向物理所求援,时任物理所放射化学研究室主任的杨承宗向夏鼐推荐了正在蒙难的仇士华夫妇
这时,由于国家正在进行卫星研究,大量的技术工作急需解决,经反复研究,有关方面终于批准将原物理所的“右派”们包括仇氏夫妇召回北京。两月后,即1959年1月,经考古所与物理所协商,中科院组织部批准,仇士华与夫人蔡莲珍戴着右派帽子来到考古所进行二次创业。
面对全新的环境,仇士华兴奋不已,但困难是他始料未及的。他们唯一的资料就是利比先生的《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原着,没有任何现成的仪器,没有任何经验。
仇士华是个越困难越大越要奋斗的人,他想,技术是人创造的,自己的处境总比利比要强,通过研究资料,他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有关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全部设备的配装工作,后又用了三年调试和改进,1965年中国自己的碳十四实验室终于初生了。
㈢ 1200多年前地球上的碳-14为什么会急剧增加
要想了解为何1200年地球上碳14会急剧增加,我们得先清楚什么是碳14?它是怎样产生的?以及我们为何能测出来碳14在1200年前会增加,还有测碳14有啥用?
下图为碳14原子构成图。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地球在774年左右时间,经历了宇宙射线的过度轰击,除了日本雪松之外,德国、新西兰、俄罗斯等世界各地,均出现了这种碳14暴增情况。所以极有可能是地球在那个时期经历了宇宙耀斑或伽马射线等的轰击。对于下一次类似的轰击何时到来,目前科技无法预测,但如果发生了,影响可不止碳14增加那么简单了,可能我们的通讯设备和电网都会受到影响,我们最好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㈣ 考古学广泛应用碳-14年代测定法,这是何原理
因为碳-14是有半衰期的,所以通过检测现在的碳-14剩下的量从而能够算出经过多少次的半衰期,从而算出年份。
㈤ 可以用碳-14来鉴定年代是因为碳-14在自然界中不易衰变(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谢谢
碳-14
是由
宇宙射线
照射到大气中氮发生
核反应
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地球上的
碳-14会因为不断地到补充而形成一种
动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