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夜时分 » 为什么抓横杆一正手一反手时间长

为什么抓横杆一正手一反手时间长

发布时间: 2022-06-08 01:55:24

① 为什么引体向上时,反手握杠比正手省力

发力的肌肉群不一样,还有就是同一块肌肉处于的状态不同所能发出的力量也不同。

② 乒乓球中什么是移步换球、一分钟正手 、一分钟反手 拜托了,我明天要考试。跪求

一般采用并步!可以多练习摩台角!
另外问下教练,让他教你交叉步!当并步一步不够的时候往往要用交叉步!交叉步有一定难度,多做练习就好!
乒乓球步伐主要是滑步和交叉步
对方大角度回球我觉得应该用交叉步向正手方向移动回球最好用侧旋拉球这样可以控制他下一板回球
不过移动是还要注意对方击球的力量如果力量比较大,向正手方向移动时就稍微向后退一些台 如果要是对方摆短球那么直接上步正手挑对角
步法是一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因素,目前世界乒坛的顶尖选手,如孔令辉、马林、金择珠、普里莫拉茨、瓦尔德内尔等人都在步法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所以对步法的研究是训练中关键的问题,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步法的培养尤其重要。

一、步法的八种类型

技术全面型的步法(平稳型)

代表人物:孔令辉、普里莫拉茨

技术特点:正、反手均衡,技术全面,并步的使用率高。

优势:重心比较稳定,不易失位。正反手的连接协调。

不足:中路的空挡比较明显。

以正手为主型的步法(爆发型)

代表人物:金择珠、马林、马文革

技术特点:以正手为主要得分手段,反手有一定的漏洞。交叉步的使用率较高。

优势:上手快,跑动范围较大,正手的连续进攻有威胁。

不足:容易失位,体力消耗过大。

技术型的步法

代表人物:瓦尔得内尔、孔令辉、王涛

技术特点:打球聪明,具有提前意识,技、战术的套路清楚,可以根据不同的来球及时调整合理的步法。

优势:场上控制调节奏能力强,省力。

二、八种常见的步法组合

1、推、测、扑

推、测、扑是一种常用的进攻步法。是用推挡、侧身加上一个交叉步法或并步扑到正手位组成的。使用这个步法的技巧在于,侧身这一板球要侧开,拉出质量(不能害怕正手位的空档而勉强侧身)然后扑正手使用交叉步或并步。

2、长、短

长、短步法的好坏是衡量球员水平档次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因为从接发球到下一板的衔接都要使用它。长、短步法是从前三板进入主动进攻和相持的重要连接步法。运用这种步法的关键在于上步要稳,回位要快。上步后重心落在与持板相同的腿上(主要是前脚掌上),回位时用力向后蹬地。

3、并步与交叉步

并步与交叉步是相持转进攻时所运用的一种步法。两种步法在运用时的技巧在于把握进攻的时机。在主动相持的时候,因为进攻的意识比较强,所以运用这种步法相对比较容易,步法的启动相对也比较快,侧身也比较容易。在中性相持和被动相持的时候,侧身后的交叉步是不太好掌握的,必须要先找好时机,就是说要转进攻时推挡侧身的时机最关键。然后还原要快,保护正手位的空档。

4、小碎步

小碎步是步法中尤其重要的一种,也是衡量一个人步法跑得是否合理、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小碎步主要适用于步法的调节,在步法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就要通过小碎步来作调整,争取更好的击球点。孔令辉、马林在比赛中使用这种步法相当成功,一些别人感觉位置很大的球好象是侧不开身了,不到位了,他们总能调节出位置来。小碎步其实就是一种小垫步,主要是保持重心的稳定,利于启动速度。

三、培养步法的八种意识

运用、掌握任何一项技术,都要首先培养意识。培养步法意识应从提前意识、找点意识、连续意识三方面入手。

提前意识:提前意识是指对来球的位置作出提前的预测,从而作出相应的步法提前进入击球位置。例如:你侧身位如果拉直线,对方一般会防你正手的空档,所以当你拉完第一板后提前往正手位移动一下,那么下一板球的难度会大大减少。又如,当你发完球之后,发现球出台了,马上往侧身位稍微移动一下准备反拉。提前意识运用得比较合理的选手有孔令辉、瓦尔德内尔、,看他们打球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好象总是知道对方往什么地方打,所以很轻易地就能跑到位置,很省力。培养提前意识的方法是,要不断的给运动员灌输球的意识,让运动员在每击一板球后都要准备着下一板球,以保证注意力不会停顿,随时作出反应。在一点是要注意根据自己出球的线路,判断对方大约会回球到什么位置。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入这种意识的练习很关键。

找点意识:找点意识与提前意识有些相似的地方,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找球点,后者是找击球点,后者是找击球的位置。对找点意识的培养应从基本理论入手。每个来球的旋转不同,弧线有高有低,落点有长有短,击球时有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期、下降后期、所以必须根据来球找出合理的击球点才能保证命中率。培养找点意识的方法是首先要让运动员清楚地认识、了解球的旋转、弧线、击球时间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同的来球应该用什么样的击球点去处理才能保证命中率。在具备这些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你才能知道步法如何运用,不至于盲目乱跑。

连续意识:连续意识主要是指在击球。连续意识的好坏将影响到连续进攻的质量。培养连续意识是要培养运动员的紧凑性和集中精力的能力,在训练时每分、每球比争,不轻易地失误。这种精神是培养连续性的关键一点。

<转帖>乒乓球基础知识——几种基本步法

(一) 单步

1、 移动方法 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枣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二) 跨步

1、 移动方法 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

(三) 并步

1、 移动方法 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2、 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四) 跳步

1、 移动方法 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2、

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五)交叉步

1、 移动方法

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2、 实际运用于: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档,或从右大角变反手击球;②在走动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击。

乒乓球步法速成专业步伐速成

最近很多业余球友都渴望练就一腿上乘步伐,譬如:象马琳那样英姿飒爽侧身抢冲,或者象孔令辉那样在重心的移动中打球。我想这里最重要的是:1。时间。2。坚持两个月。你能做到吗?假如能!那么两个月后你也会向专业运动员那样轻快敏捷运步如飞驰骋乒坛啸傲江湖!!!!呵呵呵呵…………最佳场地:沙坑或朔胶,初始主练内容:单腿蹦、蛙跳、蹲走、三级跳。单腿蹦、蛙跳(进二退一)训练量根据个人身体素质自行把握!

1。平地练习内容:单腿撑起+左右蹬跨、双脚侧跳进一退一或(进二退一)、侧跨步进二退一、

2。加障碍物练习(垫子或橡皮筋):双脚蹦(或侧蹦)进二退一、蛙跳进二退一、单腿蹦进二退一

3。多人配合练习:滑步摆脱、滑步摸台角比赛,移步换球比赛、以上各种蹦、跳组合比赛

4。听口令反应练习:看手势或听信号作出各种组合步伐练习(从启动开始)

5。多球训练:突然侧身强拉+正手交叉步抢冲、不定点抢拉、全台走位攻或拉

6。负重训练:杠铃提踵、负重向上跳、负重前后交叉跳、

其他:踢足球、短跑冲刺等、

另外可以根据情况举一反三自己创新。

步法的种类与训练

一、原地步法

1.什么是原地步法

就是腿和脚不向前、后、左、右跨出去,只在原地进行着快速、轻松而又时刻准备着发力的左、右脚重心的交换。

2.原地步法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1)这是初学打乒乓球时掌握步法要领,打好步法基础的基本功训练。

(2)只有掌握了原地步法训练的基本功才能为今后步法的迅速起动、连续跑动打下坚定的基础,也只是掌握了这种基础步法才能向更复杂、更高深的步法境界去进军。

(3)培养手法、腰腹、躯干、髋骨、腿部肌肉群等方面与步法的协调、灵敏的有机配合。

3.对原地步法训练的要求

(1)准备姿势(以正手近台斜线攻球、右手握板者为例)

身体站离球台约50公分,站于中线偏左一点,大臂靠近身体,小臂向前和大臂约成90度角,左臂也略抬架起来,两脚开立,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脚间的距离多一肩半至两肩宽,提踵离开地面约二寸至三寸(但不要把脚后跟提到极限,以防肌肉过分紧张僵硬),前脚掌的内侧着地,双膝弯曲,膝关节略向内收,躯干挺立,含胸收腹,上肢略向前倾,两脚不停地小幅度、小动作地交换着重心。

(2)重心交换

步法的核心技术是重心交换。通过原地步法的训练,首先把重心交换的技术掌握好,每攻一次球,身体重心交换一次,重心交换的关键技术是腰、腹、髋、腿、脚协调一致性的前后转动,更重要的是腰、腹、髋发力带动与上肢及腿部、脚有机而密切的配合。击球前,左脚内旋,右脚外旋,腰髋向后转动,重心移至右脚。击球时,右脚内旋,左脚外旋,腰髋用力向前转动,重心则移至左脚,击球之后,力求迅速还原。

(3)加强蹬地力的训练

用脚蹬地面的作用力,会使地面对脚产生力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由此可知,脚对地的蹬踏力是步法的基础力量,这个蹬踏力的运用和准备应该在原地步法的训练中熟悉、掌握,其战略性意义是很深远的,如:

①当出现了机会球,运用杀手锏,打算一板子砸死对方时,如果没有对地面强有力的蹬踏力是不会杀出很重的板。

②在连续进攻中,人体运行完全依靠步法,如果没有足够的蹬踏力量,步法移动的速度则不会快,而连续进攻会必然脱节失误。

③在搏斗中出现步法凌乱,重心不稳,这也反映出步法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差。究其原因,也和蹬踏力的基础不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4)掌握蹬踏的技巧

①蹬与旋的结合

蹬地与脚掌旋转起动是连续在一起的动作,所以,蹬与旋要紧密地结合。

②掌握刹车

击球之前右脚蹬地起动,重心转移至左脚;左脚也要相应恰当地用力蹬地,这样,左脚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就象刹车一样,使身体导致相对的平衡。否则,随着身体由右脚蹬踏力量的惯性人会跌倒。左脚的刹车不仅能使身体保持平衡,也为迅速还原和为下一板的进攻做好准备。

4.训练方法

(1)内容:正手斜线对攻,侧身斜线对攻,攻挡,然后交换进行。要求击球的力量发力轻匀(约在全力的20%左右),而击球的命中率则要求每球击50回合之上,因为训练的侧重点在于步法的训练。

(2)特点:上肢击球动作要求小而力量轻,用近台正手快攻,以前臂击球为主,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要求躯干、腰腹转动的幅度要小,脚的内外旋幅度也要小,攻球时注意好脚、腿、腰的起动,加速和制动的配合运用。上肢动作轻小,对下肢的稳定、平衡很有利,这样便于对下肢动作侧重地、针对性地去进行训练。

二、“一步蹬跳式”步法及训练法

1.什么是“一步蹬跳式”步法?

当来球离身体约有一米以内的距离时,采用蹬跳一步就出手击球的步法。

2.蹬跳式步法的优点

(1)由于采用蹬跳式的发力,脚对地面的作用力较大,因而地面对脚的反作用力相应也大,这样从步法的形象上看,是骤然离地,起飞、横跨、落地。由于力量大,跳得距离较远。运行速度也较快,所以两脚之下就象安装了弹簧,轻盈自如、灵巧有力。如果步法的发力采取蹬跳式,那么脚对地面的作用力就会小,而地面对脚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自然也小。

表现在身体的运行上就是速度不快,起跳不远,形成擦着地面而运行,其跑动起来的形象就犹如一块墩布在拖地板。这种运行法是一种挪、迈、拖的发力方式;相比较,蹬跳式的发力方式则有利于积极主动的进攻。

(2)采用蹬跳式步法,落地时是靠前脚掌着地,这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脚下的刹车和缓冲动作,使身体能保持平衡,利于很快地进行重心交换,动作协调、灵活、敏捷,有利于积极地去组织连续进攻。

(3)蹬跳式步法蹬地的力量大,跑动快、跑得多,对身体机能的关连素质起着促进的作用。

(4)蹬跳式步法对两面攻选手尤其重要。两面攻选手的中间区域是先天性、格局上的弱点,是对方有的放矢的目标。采用一蹬跳步法,由于动作简单,出脚速度快,让位相应地也快。这就容易摆脱困境,甚至能创造进攻的条件,变被动为主动。

,从初学乒乓球技术开始,就应该重视步法的训练

③ 乒乓球横板正手和反手衔接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手指的移动,手腕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都要锁紧,不能晃,但同时又不能太紧张,手还是要放松的。换反手时可以适当把食指往上一一点,这样容易控制板型。

④ 反手引体向上比正手容易做吗为什么

反手比正手更好发力,就算他平时不锻炼,不练引体向上,也极有可能使用反手位拉几个引体向上。原因很简单,他的肱二头肌发挥了主要作用,而不是背阔肌。

反手引体向上发力对肱二头肌的刺激更甚,更多的是用二头肌的力量来往上拉起身体;正手引体向上对背部和肩膀发力更关键,对技巧要求更高。

反手握杠时,握距一般都和肩宽相同或小于肩宽。在此握距下,身体被拉起时,双手正好处于身体前方,手腕不会因为身体起伏的变化而产生不适。

而采用正手握杠时,握距至少略宽于肩膀。身体被拉起时,双手处于身体的两侧。这样一个手位,虽然不至于让手腕感到难受,但是身体被拉起得越高,手腕角度受到的限制越大,除非你采用双手掌心对握的方式。

简而言之,反手握比正手握,小臂和手腕处于更为灵活、更顺畅的发力方向上,因此感觉更顺手。

采用正手引体时,由于握距不可能很窄(等于或大于肩宽),所以需要更多地依靠“以背阔肌为主”的背部肌群发力。而背部肌肉,特别是背阔肌,恰恰是现代人最缺少锻炼的身体部位。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能够频繁、有效使用到它,所以大多数人的背部肌群(尤其是背阔肌)都很薄弱。

既然背阔肌薄弱,而正手引体向又需要更多地依靠背阔肌,那么觉得正手拉引体向上难,就在预料之中了。

相反,采用反手引体时,我们可以更多地利用到肱二头肌、胸肌的力量。特别是肱二头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被频繁地使用。



⑤ 乒乓球 横板正反手攻球的问题

下面为您介绍几种乒乓球打法:
弧圈结合快攻:以弧圈球为主,快攻为辅,当今最流行的打法,男子中这种打法的可能占八成。一般两面反胶。如世界冠军王励勤、张怡宁,前国手乔红、何智丽等。
快攻结合弧圈:以快攻为主,弧圈球为辅,占位比前者近,一般一面反胶,一面是正胶、生胶、长胶(也有两面都是正胶、生胶、长胶的)。如世界冠军邓亚萍、陈静,世界名将金香美、黄文冠等。
削中反攻:以被动的削球为主,伺机反攻的打法,50年代时曾垄断世界乒坛。现在从事这种打法的较少了,男子有前国手丁松(攻多削少)、韩国名将朱世赫,女子有韩国名将金景娥、国手范瑛等。
怪球:现在基本没有这种打法了,没有确凿的定义。一般是以长胶削、磕、拱、飘等技术集合封堵来球,伺机(用倒板技术)反攻。代表人物有前国手陈子荷、倪夏莲等。
直板反拉的时候,版面稍微有一点垂直于桌面,然后带手腕加转,或者适当扩大反拉是的动作幅度
对于横板反拉,最直接最方便的办法是打底一点,长一点的球,千万不摆短,然后在搓球的时候可以用转与不转的方法,使对方反拉出界或者下网,这样对对手造成一定心理阴影,就不太敢在反拉了,这样自己就有进攻的机会了,
乒乓这种球,靠视频是学不好的,是一定要靠练的.
学打乒乓球
一、比赛台面的区域
(一)左、右半区又称1/2区,其方向对击球者本身而言。
(二)近网区指距球网40厘米以内的区域
(三)底线区指距端线30厘米以内的区域
(四)中区指介于近网区和底线区之间的区域
二、球拍拍形
球拍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一)拍面角度
拍面角度是指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1)拍面与台面成90为垂直。
(2)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为前倾。
(3)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大于90为后仰。
(二)拍面方向
拍面方向是指球拍左右偏转时,与球台端线所形成的角度。
三、击球部位
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球拍触球的具体位置,它基本上与拍形角度相吻合。
(一)上部
(二)上中部
(三)中上部
(四)中部
(五)中下部
(六)下中部
(七)下部
四、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至回落的那段时间。
(一)上升时期:球从台面弹起刚上升的阶段。
(二)上升后期:球弹起接近最高点的阶段。
(三)最高点期:球弹起达到最高点的阶段。
(四)下降前期: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的最初阶段。
(五)下降后期:球下降到接近地面之前的这一阶段。
五、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是指从击球点到落台点之间形成的线。五条基本线路(以击球者为基准)为:右方斜线、右方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中路直线。中路直线球在实际比赛中是随时以站位而定的,即追身球,也称中路追身路。
六、击球点
击球点是指击球时,球拍与球接触瞬间的那一点所属空间的位置,这是对击球者所处的相对位置而言的,包含以下三个因素:①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②球与身体的远近距离③球的高、低位置。
(一)、正手发奔球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 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 身发球。
2、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 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 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 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下蹲发球
1.特点 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 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画。下蹲发球可以发 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点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②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 ,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③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 ,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 擦为右侧下旋。④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 方向左前方。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⑤发 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
(八)正手高抛发球
1、特点最显着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难度。
2、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⑤触球后,附加一 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球,更有威力)。
(一)单步
1、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枣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二)跨步
1、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
(三)并步
1、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四)跳步
1、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五)交叉步
1、移动方法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档,或从右大角变反手击球;②在走动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击。
常用的搓球技术
(一)、慢搓
1、特点与运用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
2、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2、 要点:①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三)搓转与不转球
1、特点与运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2、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特点与运用倒拍动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击球,完全改变回球的旋转性质,使对方难以适应。常用于对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现机会球时。
3、方法与要点:掌握熟练的倒拍技术,选择好换拍面搓球的时机,使对方防而不备,出现失误,并作好下一板球的应变准备。
常用的搓球技术
(一)、慢搓
1、特点与运用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
2、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2、 要点:①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三)搓转与不转球
1、特点与运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2、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特点与运用倒拍动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击球,完全改变回球的旋转性质,使对方难以适应。常用于对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现机会球时。
3、方法与要点:掌握熟练的倒拍技术,选择好换拍面搓球的时机,使对方防而不备,出现失误,并作好下一板球的应变准备。
常用的攻球技术
(一)正手近台攻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近台,击球时间早,球的速度快,动作幅度小,是我们近台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之一。常用于还击正手位的发球,推档球、一般的上旋球等,使对方措手不及,在对攻中以线路、落点变化相结合,调动对方,伺机扣杀。
2、要点:①充分利用全身协调用力(蹬地、转腰、移重心)。②前臂发力为主,手腕辅助用力。③击球点在身体右前侧(大约为前臂的长度)。触球瞬间向前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
(二)正手中远台攻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稍远,动作幅度大、力量重,进攻性强,但步法移动的范围较大。多用于对攻中,以力量配合落点变化直接得分或为扣杀创造条件,也用于侧身后扑正手打回头,防御时,在相持中寻找机会;削球选手的削中反攻。
2、要点:①加大向右手方引拍幅度,是为了增大击球的动作半径。②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上臂向前前臂和手腕向上发力为主。③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用力不可缺少。
(三)正手扣杀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性强,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常用来对付着台后弹起比网高的机会球或前冲力不大的半高球。
2、要点:①击球点离身体稍远;球拍应与球同高②在高点期击球,不宜打“落地开花球”。③击球瞬间,整个手臂应发挥到最大力量,配合腰部转动及蹬地的力量。④如来球带有下旋,球拍略低于来球 ,触球瞬间手腕向上抖动发力。
(四)正手拉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近、速度快、动作小、线路活和稳健性好。是回击发球、搓球、削球等下旋球的一种必备技术。常用于接发球抢位,对搓中抢位;对付削球时稳拉,以落点、弧线和旋转程度的变化, 伺机进行突击。2、要点:①身体重心略下降,右肩稍下沉。②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不可过于低于台面。③触球时应尽量增大摩擦球体的面积和时间。
(五)正手台内突击
1、特点与运用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突击性强,是处理近网短球的一 项重要技术,是我国快攻打法运动员掌握的特有的进攻技术。常用于还击弹跳不出台的下旋球,或在对搓中突击起板,或在对付削球时,利用这一技术直接 得分及为扣杀创造机会。
2、要点:①击球前持拍手臂不宜伸得太直。②用中等力量击球较为合适。③应根据来球的旋转性质与强度,调节好拍面角度、击球的部位和发力的方向(六)正手杀高球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大、击球点高、力量重,配合落点的运用,能给对方致命的打击,多用于对付弹起较高的来球。
2、要点:①要集中全身的力量于触球的一瞬间②击球点适当离身体稍远一点(增大挥拍动作的半径) 。③近网高球只需向下用力,但杀落点远、落点后有一定前冲力的高球,应保持足够的向前力量。
(七)反手近台攻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突击性强。一般用来回击落在左半台的来球,与反手推挡、正手攻球结合,能加强攻势,取得更多的主动权,但反手攻球因受身体妨碍,攻球力量不如正手大。
2、要点:①击球过程中要注意收腹,转髋转腰。②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发力为主,手腕有一向前上 方磨擦球的动作。③保持适宜的击球点尤为重要,离身体太远或太近难于发力。
(八)反手快拔
1、特点与运用反手快拨是横拍进攻型运动员常用的一项相持性技术。具有站位近、动作小、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它主要用来对付弧圈球、直拍推挡或反手攻球,虽有一定的速度,但力量较差,应与侧身攻或反手突击技术等结合运用。
2、要点:①上臂贴近身体,前臂迅速前伸迎球。②手腕控制拍面前倾,借来球反弹力将球拨回。③掌握好击球时间。④注意线路落点变化并与突击结合运用,为进攻创造条件。
(九)反手快点
1、特点与运用反手快点速度快、线路活、具有突然性,是直、横拍两面攻打法的一项重要技术,多用 于前三板。如发短球后和接近网短球以及相互摆短时,常用它来抢先上手,以争取下一板的进攻机会 ,以左推右攻为主的运动员,如能熟练运用反手快点技术,可在前三板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2、要点:①左方近网来球,以左脚向左前方上步;中间偏左来球,则以右脚向前上步。快点斜线时,球拍触球中部偏左,由后向前、向右挥动;快点直线时,球拍触球中部,由后向前、向左挥动。②重心及时前移,上体贴近球台,以利于在高点期击球。
(十)反手快拉
1、特点与运用:反手快拉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速度较快、落点变化多,是对付下旋来球的一项重要技术。用它找机会突击,既可加强攻势,又可避免正手空位过大。横拍和直拍的反面快拉丰富了反手位的节奏,对搓中或对付削球时运用它能争取主动或直接得分。
2、要点:①根据来球落点、长短,迅速移位。一般多以单步或跨步向左方、左前方或左后方移动,正对来球。②击球过程中,注意收腹,以增大击球空间。③须根据来球的下旋强度,调节磨擦球时用力的大小和弧线的高低。
(十一)反手扣杀
1、特点与运用反手扣杀的特点是动作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性强,是还击机会球的一种方法,是得分的有效手段。它一般在发球、相持中取得机会后运用。
2、要点:①击球点不宜离身体太近。②要以整个手臂和腰的协调配合来增加击球的力量。③球拍触球 瞬间用力要集中,避免仅用手腕弹击球。
(十二)侧身攻球
1、特点与运用侧身攻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重、攻势强,它是各种不同类型打法都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侧身攻运用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进攻能力的强弱。
2、侧身攻球应注意的问题:①侧身后,要保持上体与球台的合适角度,既能攻斜线,也能打直线,同时不妨碍下一次击球。②要有足够的击球空间(收腹)③应尽量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击球。④攻球时要 利用右脚蹬地的力量,重心适当前移,前臂稍向前发力。
(一)正手前冲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飞行弧线低、速度快、前冲力强,落点后弹起不高,但急前冲并向下滑落,能起 到与 扣杀同样的作用。常用于对付发球、推挡球、搓以及中等力量的攻球,离台相持时,也可以利用它进行 反攻。在实际运用,步法移动的速度快、范围广。
2、要点:①引拍的幅度大,尽可能增大挥拍的动作,半径。②加快挥拍速度,在球拍达到最大速度时 触球。③单纯用上肢发力,前冲力不强,因此腿、髋、腰的配合不可缺少。④磨擦力大于撞击力,球拍与球的吻合面要合适,防止打滑。
(二)正手加转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飞行弧线高、上旋很强、速度较慢,但着台后向下滑落较快,对方回击容易出高球,甚至出界,可以直接得分或为扣杀争取机会。它是对付削球、搓球和接出台发球的重要技术。另外,由于球出手弧线的弯曲度较大,落到对方台面后迅速下滑,还可起到变化击球节奏的作用。
2、要点:①引拍时,球拍必须低于来球,但不要下沉太多。②拉球时,持拍手臂由下向上发力,前臂快速收缩,触球瞬间,尽量加长磨擦球体的时间。③身体重心随右脚蹬地,转腰,挥臂提高。
(三)反手拉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反手拉弧圈球,是横拍握法的优势之一。拉球的速度比正手稍快,但力量和旋转略逊于正手。它可用于发球抢冲,接发球,搓中转拉以及一般的对攻和中台对拉,运用得当,可以直接得分, 而且能为正手的冲杀创造机会。
2、要点:①击球点不宜高身体太近。②充分利用肘关节的杠杆作用,先支肘,再收肘,借以增加前臂的挥摆幅度和力量。③近台快拉的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中远台发力拉的击球时间为下降期,但不可过分低于台面。
看过某些人防御的手法如下:
乒乓对来球以”卸力”的方式处理,即碰触来球的瞬间,球拍向后”微退”或向左右两侧移动,将来球的劲道卸下.提供大家以为参考,非标准答案!反抽就可以了,我都会先牺牲一颗看球偏离的角度,然后数拍子,数拍子这点很重要!
乒乓速度的摩擦可以战胜旋转是一定的道理!看是什么弧圈球,如果是speedo(前冲弧圈)因为速度很快所以就退一步拉回头,不然就是不退然后打回头,再不就是挡回去罗!如果是loop(高抛弧圈)的话,因为球速慢所以如果脚步对的话就直接扣杀,如果来不及闪身的话就挡回去就好,不过因为loop的旋转很强所以挡球时要特别注意,可以将球用力往下压,或者是轻碰一下让球仍带旋转回去,此时回球就算较高,可是本身旋转仍然很强,对方亦不好下重板,而且拉loop颇费力,如果被你一直”碰”回去的话,对手会很吃力的。乒乓不过不论是speedo或是loop都是带有强烈旋转的抽球,所以在处理
时不论是要扣杀或是要推挡都要看清楚对方是怎么拉的,如果对方拉的弧圈球上旋多则要记得将球下压多些,如果对方拉球侧旋多,记得看清楚球移动的轨迹,然后挡时要往前多一些。在挡弧圈球时有人会觉得很奇怪有时一挡球飞出去,有时却又会挡下网,其实只是拉球的人上旋和侧旋的质量不同罢了,尽管如此并没有任何一种拉法或打法是最好的,惟有确实的判断球性以及多变的处理球才是打球的长久之策。
蹲下发球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只从正面发球。另一种是正面、反面发球
(1)从正面发球
正面发球从球的正侧面稍上方,手腕从前方朝向对手侧扭转,用力摩擦就会形成侧旋发球。两膝深曲,好像抬头看球的姿势,手肘稍微往上抬发球。手肘必须稍微弯曲。以同样的姿势,从球的正侧面朝向对手侧的下方,好像斜切下似地发球也要练习。这样就能形成下旋转球。姿势相同,但如果快速触球就会形成侧旋转,较慢触球就会形成下旋转。
(2)表、里两面蹲下发球
从正面发球大都是从正手或是中间发出来的球,而这个发球可从反手角来使用。使用正面时与1的发球相同,在中途半反转使用反面,让球弯转进入对方反手角外侧,形成下旋发球,使对方来不及应变,只好采用削球接球,这时可以反手弧圈球攻击,用正手攻击削球。
其次是从球的后方朝左侧面用力推球,给予侧旋转和上旋转,从反手侧练习发对方正手直线长球也有效。这种发球具有速度、而且因为是侧旋转,会给予对方球会从边线出界的印象,在出乎意料之际令对方心生犹豫,无法全力打球。这时就可进行
第3球强打。
是古川敏明选手拿手的发球法,前半段送出斜线削球发球,在一决胜败的后半段时使用这种发球,在北京国际大赛中打败了班克森选手。
(一)挡球
1、特点与应用球速慢,力量轻,动作较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它可以帮助初学者熟悉球性,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2、要点:①挡球是推挡球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应形成正确的动作手法。②引拍时,上臂应靠近身体。
③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调节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松
(二)快推
1、特点与运用快推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借力还击,速度快,线路变化多。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发挥回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它是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2、要点
①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外旋动作。③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
(三)加力推
1、特点与运用回球力量重,速度快,击球点较高,充分发挥手臂的推压力量。比赛中运用加力推可迫使对方离台,陷于被动局面(如侧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线或大角度),与减力挡搭配使用,能 有效地调动对方,获得主动。它适用于对付速度较慢、旋转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较轻、着台后弹起比 网稍高的来球。
2、要点:①球拍后撤上引是为了增大用力距离。②击球点适当离身体远一点。③击球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④要有效地把身体各部分的力集中在击球的一瞬间。

⑥ 握拍(横板)正反手转换很别扭怎么解决

我个人感觉,握拍为浅握反手利,不用换握,反手流畅,正手弧线低。

⑦ 单杠正手和反手哪个难度大

单杠正手和反手相比正手单杠难度要大一些。

正手单杠直接从正面握住单杠,此时双手握距大于肩宽距离。它主要刺激背阔肌,还有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等上背肌群,对前臂和双手握力有很高的要求。

正手方法可以刺激更多的背部肌肉,无论是背阔肌、斜方肌中下部,还是上背肌群,都能练到。同时还能附带练到手臂肌肉,前臂肌群和肱二头肌都有刺激。同时还能提升双手握力及核心力量。

反手单杠直接将手臂外旋,反面握住单杠,此时双手握距小于肩宽距离。它主要刺激斜方肌中下部和肱二头肌,还能练到背阔肌内侧。

而反手方法对肱二头肌的刺激更多一些,会更多的练到斜方肌中下部,附带练到背阔肌内侧。对背阔肌的刺激效果远远不及正手方法,对前臂和握力的提升帮助较少。

单杠引体向上训练方法(仅供参考):

1、单杠引体向上在训练的时候首先是要找一条单杠,正手捉住单杠,双脚离地,一直到支撑不住,不断的进行练习。

2、还有就是身体保持垂直,背阔肌、二头肌发力,连续训练4-6组就可以,每组在做的时候要做到力气消耗完。

3、可以连续做16个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半程引体向上,做的时候需要大臂与地面平行,训练4-6组,尽量多做。

4、熟练之后可以进行反手引体上,可以很好的发挥二头肌的力量,开始完全向上拉,之后慢慢多练习就可以做引体向上了。

⑧ 有个乒乓球教练告诉我说正手和反手的动作其实是一样的我怎么就理解不了呢

正手和反手的动作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击球的原理是一样的。正反手的击球动作不一样是由人体的生理构造决定的,正手可以有很长的引拍时间,由此可以作出大力的拉球或击打技术;而反手只能小动作引拍,还要依靠腰部的力量来完成。

⑨ 做引体向上正手和反手分别有什么好处有人说反手没效果,我就做的反手。求高人指点!

我是一名退役海防武警 连队里的引体向上也称为单杠一练习 正手拉简单来说主要是练小臂力量 达标是一气做完20个 及格是12个 但是必须是整个头部越过单杠 反手是练习大臂 但是连队却没有这项 正手手拉好 每天三组 每次12个以上就好 一个月下来很有效果的 正手不借助身体摆的话 会比较吃力一些,但也更加能够增加小臂大臂和背阔肌的力量。 相比之下,反手就只能练到大臂的力量了,而且反手做向下的时候手臂放不直,肌肉纤维会短。一般专业的训练都是练正手的。 反手引体向上,肱二头肌参与程度高,所以轻松一点。

⑩ 乒乓球横拍正反手问题

一开始学球,最好找个懂专业的人指点一下,不要自己瞎打。

都是从先握拍开始,要求手放松并保持拍肩正对虎口,在握拍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开始练习正手挥拍,练腰腿和上肢动作协调性,挥拍动作没问题了才能上台,陪练喂球你打,在动作正确的前提下能实现有效回击,通过不断调节逐渐实现来回球的定线路、定旋转、定落点,正手动力定型了再打反手,路数是一样的,最后才是结合。

热点内容
oppo手机为什么会出现竖条 发布:2025-05-23 03:10:13 浏览:295
为什么有的地方拔智齿那么便宜 发布:2025-05-23 03:07:19 浏览:559
为什么荒野行动在电脑上下不了 发布:2025-05-23 02:46:34 浏览:451
你心中的长城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发布:2025-05-23 02:31:52 浏览:352
为什么连续剧有些内容不好看 发布:2025-05-23 02:26:04 浏览:641
为什么小雨滴软件下载不了 发布:2025-05-23 02:22:29 浏览:494
睡觉时间长了为什么还累 发布:2025-05-23 02:01:04 浏览:158
为什么会有相册里找不到的相片 发布:2025-05-23 02:00:58 浏览:440
为什么休息时间长导致肌肉酸痛 发布:2025-05-23 01:51:48 浏览:456
为什么晚上有时会有流星 发布:2025-05-23 01:39:21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