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第三方相机不防抖
Ⅰ 为什么华为和荣耀手机全系列都没有光学防抖拍照光靠手持稳真的好吗
华为荣耀现在是AI智能防抖,按余承东在某次发布会上的表达,电子图像防抖+光学防抖就是华为AI防抖。用过的同学很多都说是实际没有光学防抖,该抖还是抖。
我用的一台是荣耀8X,没有感觉对拍照有什么影响,只是夜景拍摄时需要手持6秒不能太大抖动,这很麻烦,因为我毕竟是在呼吸啊。视频拍摄时候也是感觉手不能哆嗦幅度太大。
但是我也觉得哭着喊着的光学防抖究竟怎么用?我还有一台小米8,据称是四轴光学防抖,拍照功能也被吹嘘的异常神奇。我看到雷军发博用的米8所以跟着买了一台,拍照片有时很好,照片质感不错,这部手机的1200万像素出来的效果发挥正常时比一些大像素手机拍出来的效果明显强很多。但有时候糟糕的想砸核桃,例如拍人物时突然虚化效果连人物头发都出现虚化,拍一排行道树那树叶出现明显涂抹效果,场景识别我的个人感受不如荣耀,小米8不认识的场景有点多。
然后这个光学防抖我没有感觉,拍照手抖一样会模糊,视频也一样不能手抖,个人感受可能防抖是有局限和相对性的功能。
我让苏宁销售员试过几款号称光学防抖的手机和没有标称光学防抖的手机,结果是只要你在抖,照片一样会模糊,没感觉巨大差别。
可能专业人士给的建议有点儿道理,真的防抖还是去买个稳定器,要求特别高就去买单反相机。
这是华为mate20拍的照片,原图拍的真是鲜艳清晰。可拍照功能这么顶级的手机手抖一下,照片出来也会模糊。
Ⅱ 为什么好相机不防抖
光学防抖:光学防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然后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地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电子防抖:目前使用的电子防抖是针对CCD上大约2/3 的面积进行图象分析,然后根据抖动,利用边缘的图象来进行补偿,大多数摄象机都采用这种方法。
但是各大厂商一般都采用光学防抖。
不过,光学防抖里面是利用一组补偿镜片补偿位移,但是却在镜头内部产生了更多的震动。要知道,相机成像过程中,细微的震动就会毁掉整个作品的。
所以他们有时候是要去掉或者关掉防抖,上一个非常坚固的三脚架来拍摄。
Ⅲ 我的苹果13pro+max怎么不妨抖,原来拍视频有防抖功能,不知道现在怎么没有防抖了谢谢
如果手机没有自带的防抖功能,只能下载一个防抖的相机进行拍摄,有些手机会有这个功能,但是大部分是没有的
Ⅳ 相机不防抖怎么办
首先要看你是没开防抖还是相机本身没有带防抖功能
你可以先看看相机的设置里有防抖功能没 如果有的话就开开
如果你检查完相机的功能里没有防抖 那你可以去买个三脚架 在拍摄的时候使用三脚架进行防抖 另外可以在拍摄时找一个可以靠着或者能够稳定相机的东西 比如说可以靠着树 或者将相机放在某一稳定的东西上进行拍摄
不过 现在的卡片相机一般都有防抖功能 如果是单反的话可以买带防抖的镜头来防抖
Ⅳ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都不推光学防抖了
这个问题其实不算特别的严谨,目前还是有很多手机采用光学防抖的,而在3000元以内甚至4000元以内的机器基本很少有光学防抖的,更多价位比较高的手机还是采用了光学防抖。那么光学防抖到底有什么用?在那些场景使用的比较多?下面总结一下供参考。
光学防抖有什么作用?
光学防抖一般称为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主要的作用就是抵消拍照过程中的小幅抖动,保证画面的清晰。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陀螺仪来监测拍照中的抖动情况,根据抖动情况计算出需要补偿的数值,再有微型马达来驱动镜头模组来调整姿态,达到抖动的补偿。
应该是一个说起来比较简单且易懂的功能,但是实现起来还是要很多部件一起协调工作才能实现的。
光学防抖的适用场景
光学防抖并不是在任何场景下都适合的,主要适合长曝光或者暗光条件下使用。比如我们在白天拍照,一般曝光时间非常的短,那么OIS就没什么用了。而在暗光条件下,比如夜景拍摄的时候,OIS就非常的有用了,在抖动的补偿上可以提高高质量的夜景照片。
说一个简单实验,大家有的可以去试试,使用一款不支持OIS的手机和一款支持OIS的手机在手持夜景模式下去拍夜景,都可以拍出高质量的夜景照片,但是不支持OIS的手机可能需要多试几次,也就是要多拍几张然后挑选,而支持OIS的手机则不需要或者不需要那么多样张。不过现在手机在夜景方面都在采用AIS技术,也就是软件算法补偿技术,通过照片合成或者算法等软件技术提高防抖,不过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把照片放大后,细节上就非常明显了。
另外一个使用场景就是长焦拍摄的时候,目前发布的几款“望远镜”都在长焦镜头上搭载了OIS,这个主要在于变焦后,手的稍微抖动都会把要拍的物体抖出镜头了,特别是在30倍、50倍的变焦后,正常的抖动都会表现的非常大。这里可以参考一下华为P30,在800万的长焦镜头上就支持OIS,而主摄没有OIS,而是通过AIS防抖来支持夜景等场景的。
为什么会有很多手机不支持OIS?
为什么有很多手机不支持OIS呢?归纳起来有几方面的原因:
1、成本问题。虽然说这个OIS原理很简单,但是在镜头模组、调教等方面都要产生一定的成本,那么对于本来就走低价的手机来说很不合算。比如小米9、荣耀V20本来价格都在3000左右,在一些功能方面自然要妥协。
2、AIS 更合算,实际效果也还不错。简单来说AIS技术并没有特别大的硬成本,更多的是软件算法及调教,成本上有优势。同时目前各个手机厂商的AIS技术也还不错,基本可以保证有不错的体验。
3、OIS并非万能,缺少也不是万万不能的。OIS的使用场景并不是全天候的,而是在特定环境使用,比如白天就没什么区别,不在特定环境就不会有太大差距。
4、设计方面。采用OIS技术的,在镜头模组方面比一般的会厚一点,毕竟要多很多机构。当下都在追求轻薄的潮流里,并不太符合潮流,要使用OIS,就会牺牲一点厚度。
当然OIS只是小幅度的防抖,手不稳该抖还是一样抖!
光学防抖并非万能,对特定环境照片质量要求高的当然还是OIS的好。
华为荣耀现在是AI智能防抖,按余承东在某次发布会上的表达,电子图像防抖+光学防抖就是华为AI防抖。用过的同学很多都说是实际没有光学防抖,该抖还是抖。
我用的一台是荣耀8X,没有感觉对拍照有什么影响,只是夜景拍摄时需要手持6秒不能太大抖动,这很麻烦,因为我毕竟是在呼吸啊。视频拍摄时候也是感觉手不能哆嗦幅度太大。但是我也觉得哭着喊着的光学防抖究竟怎么用?
我还有一台小米8,据称是四轴光学防抖,拍照功能也说的很神奇。我看到雷军发博用的米8所以跟着买了一台,拍照片有时很好,照片质感不错,这部手机的1200万像素出来的效果发挥正常时比一些大像素手机拍出来的效果明显强很多。但有时候糟糕的想砸核桃,例如拍人物时突然虚化效果连人物头发都出现虚化,拍一排行道树那树叶出现明显涂抹效果,场景识别我的个人感受不如荣耀,小米8不认识的场景有点多。
然后这个光学防抖我没有感觉,拍照手抖一样会模糊,视频也一样不能手抖,个人感受可能防抖是有局限和相对性的功能。我让销售员试过几款号称光学防抖的手机和没有标称光学防抖的手机,结果是只要你在抖,照片一样会模糊,没感觉巨大差别。可能专业人士给的建议有点儿道理,真的防抖还是去买个稳定器,要求特别高就去买单反相机。这是华为mate20拍的照片,原图拍的真是鲜艳清晰。可拍照功能这么顶级的手机手抖一下,照片出来也会模糊。
总结就是,光学防抖只是一个功能,手抖的话还会模糊,想要拍照好,成像好,可以考虑买个专业相机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都不推光学防抖了?
不得不说题主对光学防抖还是有误解,目前的旗舰手机基本都带光学防抖,甚至有的还是两个镜头带光学防抖(当然也有例外),为的就是提升拍照时的防抖功能。
第一、光学防抖已经很普及了
为什么一些手机在发布会上没有过多体积光学防抖,主要还是光学防抖的普及,现在基本上主打拍照,稍微旗舰一点的手机都带有光学防抖,这已经不算什么卖点了,所以大家都对光学防抖很少提及,并不是说不带。
第二、微云台防抖将会逐步替代光学防抖
vivoX50Pro是第一款搭载微云台防抖的手机,这项技术是vivo自己研发的,非常成功。我也有体验过vivoX50Pro,视频防抖堪称恐怖,一点不比手机上加个稳定器差,日常生活记录vlog完全感觉不到抖动,确实很强大。
按照vivo的说法,微云台防抖是五轴防抖,原理类似于“鸡头”这种无理防抖,采用的“双滚珠悬架”结构,防抖范围更广,抖动更灵活,加上主摄是跟微云台连在一起的,算法和优化上有更好的表现。我用vivoX50Pro拍摄夜景的时候,依靠防抖达到的曝光效果非常好,这一点让我很惊讶。
相比传统镜头,微云台镜头体积上大了五倍,但是防抖效果提升了200%,防抖角度更大。如果光学防抖无法提升防抖效果的话,那微云台以后就会成为业内标配。vivoX60已经确认搭载微云台2.0,在第一代的基础上会有一些升级和提升,提升镜头和防抖的合作属性后,相信拍照和视频录制都会取得很大的提升。
总之一句话,现在是光学防抖的成熟期,也是瓶颈期。所以大家都不会过度去宣传,更多亮点在其他赛道,只有vivo的微云台防抖才是新的突破方向,我大胆预测,明年下半年可能就会有其他厂家跟进这项技术了。
为什么现在有些手机都不推光学防抖了?
我们先了解下光学防抖,光学防抖是指设备依靠特殊的镜头或者 CCD感光元件的结构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能够通过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影像不稳定。因此,你能够看到的是,如果手机拥有光学防抖能力的话,确实会提升手机的影像的拍摄的能力。
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手机不推光学防抖,只是不同价位的手机,它可能确实不会使用光学防抖。而且现在的光学防抖也不是完全能够符合我们对于防抖的要求,比如vivo发布的X50 Pro,这款手机就采用的是微云台。
我们知道云台防抖确实是有更好效果的,而将云台放入手机之中,形成了微云台。通过采用双滚珠悬架的结构,再利用机械运动补偿原理,能够让手机的拍摄更为稳定。
通过这种防抖技术能够更好的提升手机的拍摄能力,特别是我们在进行一些照片拍摄过程中,运动拍摄过程中,微云台的防抖能力,确实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X50Pro这款手机的异型结构磁动力框架对接方式,在这样的手机中,能够将微云台放入其中也确实说明了它在技术方面的能力。
其实在这款手机中,它不仅仅拥有不错的微云防抖,这款手机还加入了五轴VIS视频防抖,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带来在影像拍摄过程中所带来的稳定性。
其实,光学防抖对于手机拍摄确实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会完全的使用这种防抖形式,就像微云台。
当然,现在有些手机采用双光学防抖,比如我们可以和大家聊聊华为P40 Pro,这款手机采用的双OIS光学防抖,也确实能够提升手机的防抖效果。
比如,它的后置使用的是5000万像素超感知摄像头,支持OIS光学防抖,以及 800万像素超级变焦摄像头也支持OIS光学防抖,还有一颗800万像素长焦摄像头,同样支持OIS光学防抖。
通过这些方面能够提升手机的防抖效果,能够让我们在手机拍摄过程中带来更好的防抖能力。其实,光学防抖或者是微云台防抖,都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手机更稳定,在手机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使用这种防抖能力,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手机的体验。
不过,受限于手机的价格以及手机的各种方面的影响,并非是所有的手机都会使用光学防抖,也不会是所有的手机都会使用微云台。这里大家必须要清楚!
光学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一般情况下,开启该功能可以提高2-3档快门速度,使手持拍摄不会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在长焦型数码相机中,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光学防抖技术的代表性厂商是佳能和尼康。以佳能为例来谈谈光学防抖的原理。佳能的光学防抖技术是在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并且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佳能的IS系统仅需要极短的时间就可完成IS镜片组的移动,所以效果还是非常好的。通常能有效预防快门时间短于1/60s范围之内的抖动。 而佳能在第一个在镜头中加装了影像稳定系统后,尼康公司也研发了自己的单反防抖镜头系统,后来佳能公司又相继在它的其它长焦镜头也增加了影像稳定系统,加快了其EF系列镜头的防抖化进程。 松下电器产业于2003年11月上市的“DMC-FX1”和“DMC-FX5”在袖珍数字相机中首次配备了光学抖动补偿装置。对早已上市的12倍变焦“LUMIX FZ”系列产品所配备的光学抖动补偿装置“抖动补偿陀螺仪”进行了小型化设计。该公司采用的技术是由镜筒中间的抖动补偿透镜装置根据光轴偏移进行移动。使用磁力滑动悬空状态的抖动补偿透镜。不仅是照片,还能够对录像进行抖动补偿。松下防抖系统包括探测、演算、透镜校准在内的全过程仅需要1/10s的时间,快到无法被察觉。该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必须在相机镜筒中配备抖动补偿装置,因此在过去镜筒总是很大。 另外,适马和奥林巴斯也都有他们各自的光学防抖技术的产品,从对于这种技术的趋之若鹜的现象可见,防抖今后也是各个厂商拼比技术的一个方向。
现在各大厂商都在打性价比战争,去掉光学防抖减少一部分的成本,(就知道是高通855就行了)对手机硬件配置方面没太大概念的人来说,没有没光学防抖也不是很在乎,也不知道光学防抖的重要性。只要把摄像头像素提高就行了,发布会使劲吹拍照多好多好,像素多高,光学防抖一个字也不提。
回答里说 镜头里有微型马达来驱动镜头模组来调整姿态 哪位 过分了啊 这个你说的微型马达 真的没有 不要胡说八道好么
成本高,效果不是很好,现在数码防抖已经很成熟了,比一般光学防抖效果好多了很多,只是画面裁剪比较多
高端手机不推光学防抖的就是耍流氓
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和重量,现在竞争激烈,各个手机都想把价格做漂亮,自然要在看不到的地方阉割一些东西,还有可能是因为5G发热量功耗的原因,现在各个旗舰手机的散热是越来越大,电池越来越大,也就导致了手机越来越厚重,如果在加上光学防抖,那又要重一些,不要觉得这些重量看上去几克,以为感觉不出来,你可以去实体店看看190G和205G的手机,拿在手上190G的手机,手感舒服太多了。
Ⅵ 小米2s相机是否有防抖功能我在相机的设置里怎么看不到
有,但不是 光学(硬件防抖)
电子防抖 有几种方式
1,软件防抖 ,实际上 拍摄的取景比你看到的大,你小范围无规则抖动,机器 判定后 强制中心固定这样取景移动到你看得见的之外,仍然框在 你的取景其中,这方面 iphone 软件优化的最好,小米多少有点吧,安卓系统调整的
2,相机 加大快门速度,提高光感 是 防抖的 措施
一般 相机有快门速度,iso 调整,或者 取景模式 运动,夜晚 都是 调好的防抖,第三方相机软件会掉出来
不过 这种防抖 都是意思意思而已
真正的防抖 是 镜头防抖,CCD防抖,就是 这些硬件会机动调整 适应你的 手抖,这些只有在高档相机,单反中会采用。
手机中 诺基亚 HTC one 有这样的硬件机制,以后高端旗舰手机会用这样的镜头,但是 估计和 真正意义上的相聚很大
Ⅶ 为什么有的相机不带防抖功能比如数码相机索尼W210
出于成本 与设计需要,早期的数码相机只有中高端型号才配备OIS光学防抖功能。
光学防抖——以当初的技术水平 会带来体积上的妥协。所以,SONY的部分“纤薄”型号都无法搭载。
SONY最初的T1由于防抖性能太差,出片率太低,还导致了提前停产的情况;这……大法的粉丝们就都不知道了。
Ⅷ 手机相机用了二年后不防抖了是怎么回事
手机相机防抖动功能可以提升手机夜间拍摄,修正轻微抖动,提高成片率。部分三星手机支持相机防抖动功能,操作路径:照相机-设置(齿轮图标)-防抖动-开/关。
Ⅸ a5000手机相机怎么没有防抖
1、楼主说A5000手机相机,俺没听说过A5000手机,但知道A5000是索尼相机;
2、单反或微单一般都有两种防抖设计,一种是采用机身防抖(传感器移位技术),比如宾得单反、索尼单电、奥巴微单等,另一种是采用镜头防抖(镜片移位技术),比如佳能单反、尼康单反等。索尼相机有三种设计,一种是机身防抖,比如索尼单反(因为固定反光板采用半透膜技术,严格应称为单电)A77等;一种是镜头防抖,比如索尼微单A7R、A6000、A5000等;还有一种是机身+镜头叠加防抖,比如索尼微单A7RM2、A7M2等;
3、索尼A5000采用镜头防抖,机身没有防抖功能。也就是说,使用防抖镜头时具备防抖功能,使用无防抖镜头时不具备防抖功能;
4、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各有千秋,使用定焦镜头或短焦距镜头时,机身防抖的防抖性能更好;使用中长焦镜头时,镜头防抖的防抖性能更好。当然,具备防抖的镜头其防抖性能也各不相同,有的可以达到4.5级防抖,有的只有3级防抖;
5、除了奥巴的五轴防抖(机身五轴)、索尼A7RM2的五轴叠加防抖(机身三轴、镜头两轴并叠加)外,镜头防抖的性能总体上比机身防抖的功能更好。
楼主参考。
Ⅹ 求:照相机不防抖的解决办法~~~
一,真正意义上的光学防抖,是在数码单反上才能有的,不过,那主要取决于镜头。也就是说,看镜头是否有光学防抖功能,而不是机身。
二,现在数码相机上的防抖功能,大多不是光学的,所以效果大多不好,也只是一大卖点而已,
三,防抖功能,特别是光学防抖功能有点上不上,下不下,因为,要是能用专业光学防抖功能相机的人,大多摄影技术应该可以了吧,大可利用光圈与快门及曝光补偿来弥补运动状态下的拍照,光学防抖没必要,,反过来,要是靠光学防抖来拍照的人,用那种档次的单反和镜头,也就太浪费了吧。呵,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