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小孩子為什麼會長癤腫

小孩子為什麼會長癤腫

發布時間: 2022-08-11 04:15:26

『壹』 幼兒為什麼會長癤腫

本病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個臨近毛囊的深部感染。常發生於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肥胖、不良衛生習慣以及免疫缺陷狀態等 手打不易,僅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了你的身體健康著想,請盡量多休息 正常飲食 適當運動 戒掉不良生活習慣 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貳』 十一個月寶寶左邊額頭上突然長了3個豆子一樣硬硬的包而且越來越大那是什麼

病情分析: 你好,寶寶的症狀來看應該是皮膚感染引起的癤腫現象.多與寶寶小,皮膚尚未發育完善,最外層表皮的角質層很薄,毛細血管網豐富,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豐富,平時衛生不良容易刺激引起,其次就是需要考慮上火,毒素侵入皮膚引起. 意見建議: 目前來看可以適當塗擦些紅黴素軟膏,平時合理安排喂養,避免過多...攝入易上火的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局部皮膚衛生清潔,好好調理,祝健康.

『叄』 什麼是癤腫

癤腫是毛囊被細菌感染後形成的較大塊的紅色腫物。癤腫多發生在人體受壓的部位,如頸部領圈處或臀部。癤腫在形成的過程中往往有劇烈的搏動性跳痛,尤其如果癤腫長在前額或下頜等皮膚組織緻密、張力較高的部位,會痛得更加厲害。一般過一兩天後,紅色腫物的中央會形成膿拴,二三天後會自行破潰。也有的癤腫可能不發生破潰而自行消失。癤腫雖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因為毛囊間緊密相鄰,若不及時處理已經長出的癤腫,不僅疼痛難忍,而且容易引起周圍皮膚的感染,會長出更多的癤腫來。
處理措施及注意事項
如果孩子長了癤腫,家長一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
用醫用酒精或淡鹽水,幫孩子擦洗干凈癤腫,塗上抗感染葯膏,並用消毒紗布敷蓋在癤腫上,這樣可以避免衣服對癤腫的摩擦,還可以防止癤腫的感染擴散。
切不可為了將癤腫的膿液擠出,而用手去擠捏癤腫,因為這樣做往往會使感染加重,帶來更多的麻煩,一般只有等膿液自行流出。一旦癤腫破潰,要及時用醫用酒精或淡鹽水清洗干凈患處,並繼續保持患部的衛生,用消毒敷料再覆蓋幾天。
為了防止感染的擴散,應當注意患者不要與其他人共用毛巾。如果癤腫發生在臀部,對嬰兒要盡可能不用尿布,至少要做到勤換尿布。
如果癤腫長在皮下組織緻密區域或淋巴附近,或者癤腫有血性流體流出,應當帶孩子去醫院醫治。
癤是人體皮膚單個毛囊或皮脂腺因細菌感染(一般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在人體的頭、面、頸、腋和臀等部位尤易發生。癤在初患時紅腫熱痛,成熟後其中央出現黃白色小膿頭,待自行破潰,膿栓排空即愈。但若處理不當,如胡亂擠壓會使細菌隨血液進入顱腦(海綿竇或腦膜),出現嚴重的並發症,則病情就十分危險。另外,營養不良、抵抗力較弱的小兒會有病情纏綿多發,此起彼伏,以致進入癤病期的情況,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癤子,中醫認為是熱毒侵入皮膚而發病,屬於瘡瘍熱證,所以又稱「熱癤」。細小如釘而反應較重的癤子,則稱為「疔瘡」。癤子以頭、面、頸、背、臀等處最為多見;疔瘡主要見於顏面及手指、足趾。癤子雖小,但也不可忽視對它的預防和治療。
首先,要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否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及皮下組織,就會化膿而發病。
平時用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綠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飲用,也有助於預防癤子的發生。也可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發生癤子,宜內外兼治。內服清熱解毒中葯,可用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馬齒莧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熱解毒中葯,可用新鮮馬齒莧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敗醬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葉60克,加少許食鹽,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葯2~4次,對尚未化膿的癤子效果較好。已經化膿的,必須讓癤子成熟潰破,膿液流出,才能逐漸癒合。
另一種方法是採用ZZ-2錦興牌紫外線治療儀照射可以方便快捷徹底治癒癤腫。
癤子表現為皮膚疼痛、腫脹,裡面充滿膿汁。發生在毛囊由細菌感染引起時,雖然有些人的鼻子帶有細菌,但其感染源尚不清楚。癤子一般發生在潮濕的部位,如腋窩、腹股溝和頸背部等。
有什麼症狀?
癤子開始為小的紅色腫塊,逐漸變大,裡面充滿膿汁。有如下症狀:
.癤子周圍疼痛、壓痛。
.癤子頭為黃色或白色,中間有膿汁。
大多數癤了都會出頭,可由此排出膿汁,個別的癤於由周圍的組織吸收。大多數的情況2周內就可痊癒。
家長能做些什麼?
如果癤子要出頭了,在癤子的表面塗上硫酸鎂葯膏,然後上面蓋上膠布,這樣做可以加快癤子的破潰和癒合。癤子破潰後,請用蘸有抗菌葯水的棉花小心將膿汁擦去,然後用膠布將患處蓋好。不可捅癤子,也不可擠癤子,否則會引起感染擴散。如果癤子2周內沒有癒合,或是變大、疼痛,或是復發,請帶孩子看醫生。
醫生會怎麼做?
醫生會開口服抗生素,以消除感染。有時醫生會在癤了上切開一個小口,以利排膿。
癤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主要誘因 是機體抵抗力低下、皮脂腺分泌過旺、皮膚破損和濕疹、痱子、瘙癢 等皮膚病。此外,營養不良、貧血、糖尿病和免疫力低下者(如長期 使用激素者)也易生癤。
人們大都以為,生癤是件小事,小孩因不懂科學衛生知識更不重 視。生癤後,特別是膿頭快破潰時,因隨手搔抓、擠壓,使手上的細 菌和癤中的膿栓擠入血液,嚴重者可引起菌血症、敗血症或膿毒血症, 進而誘發腎小球腎炎等,至此,「小癤」的遺禍就大了。
癤子為何會引起腎炎?因為癤子可由A族鏈球菌(即溶血性鏈球 菌)引起。生癤後不及時治療或抵抗力低下,大量鏈球菌就進入血液 循環(擠癤時更易發生這種情況),導致腎臟產生變態反應,引起彌 漫性腎小球性腎炎,一般稱急性腎炎。臨床表現為:血尿、尿頻尿急、 全身乏力、顏面及眼瞼浮腫,尿液化驗有蛋白尿、紅細胞等。這時應 立即到正規醫院治療。
預防癤子,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講究皮膚的清潔衛生,其次 避免皮膚破損,特別要保護硬領、腰帶等皮膚易損區。皮膚被蚊蟲叮 咬後不可搔抓,否則細菌入侵最易生癤。及時治療瘙癢性皮膚病,如 濕疹、痱子和足癬等。洗澡時,不要用鹼性大的肥皂,以免破壞皮膚 表層的弱酸性環境,而降低其天然抗病能力。再次飲食宜清淡,不要 吃油膩和辛辣食品,可在醫生指導下內服六神丸、牛黃解毒丸等清熱 消炎葯,以清除體內的「火毒」。
癤子如何治療呢?在初發階段,可於患處塗搽碘酒,或用六神丸 5~10粒研碎加醋調成糊狀貼敷患處。癤腫中期,採用局部治療,如 熱敷,有利於減輕疼痛和炎症消散;也可外敷金黃散、百多邦軟膏等; 已有膿頭的可在其頂部塗石炭酸或碘酊,防止擠壓碰觸,千萬不可用 手指擠壓排膿,如此極易引起感染。症狀較重者可口服抗生素,以防 誘發腎炎。特別大的癤癰,應到醫院請醫生在嚴格消毒狀態下切開排 膿,再外敷抗菌消炎葯,以防感染。中葯六神丸、金銀花露、甘露消 毒丹和西黃丸等治療癤癰,有其獨特的優點,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

『肆』 孩子長了癤腫,應該怎麼辦

引言:癤腫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皮膚病,常見致病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發生涉及人體主觀因素以及外來因素。天氣炎熱的時候,癤腫發病率會升高,更是要經常這樣做起到一定預防作用。孩子長了癤腫,應該怎麼辦?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三、如何預防長癤腫?

每天至少洗澡或淋浴一次,出汗後也要洗,以免可能黏附在皮膚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進入毛孔或皮膚底下,形成癤腫。尤其要仔細清洗最容易生癤的部位,包括臉、脖子、腋下、肩膀和臀部。用絲瓜絡或面巾輕輕地去角質,這能避免毛孔阻塞,以免引發癤腫。不要太用力,以免弄傷皮膚。溫暖潮濕的環境會加速細菌生長,所以一定要仔細擦乾身體。你也可以使用嬰兒爽身粉,讓容易潮濕的部位一整天保持乾爽。不要重復穿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穿不會摩擦和刺激皮膚的寬松衣服。緊身衣服不透氣,可能會引起皮膚刺痛,容易生癤腫,要盡量避免。

『伍』 孩子長癤子怎麼治療

孩子的皮膚上有時會長出小疙瘩,幾天後出現白頭兒,再過一段時間破潰並流出少許膿液,皮膚很快會癒合,這便是癤子。不少家長以為,癤子要到膿液擠出後才能好,倒不如盡早用手把膿擠出來,以為這樣能加速癒合。所以當孩子長癤子時,家長就用手去擠。但是一些家長發現,為孩子擠了癤子以後,反而引起更嚴重的感染。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癤子是因皮脂腺中有化膿細菌侵入,導致身體的免疫細胞在局部積累從而出現的局部組織炎症反應。由於化膿菌使一部分細胞壞死形成膿液,其外有免疫細胞包裹,加上周圍組織液和抗體從血管中滲出參與反應,局部的細菌無法繼續擴散到周圍組織中,所以化膿都局限在局部。待到癤子自然破裂,膿汁會自然排出以後,皮膚再生並癒合。 如果用手擠癤子,化膿灶周圍的保護層被破壞了,細菌便擴散到周圍組織中,在更大范圍內引發炎症。如果細菌被「擠」進血管,能隨血流播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或者在血中生長繁殖,導致敗血症。可見,癤子是不能擠的。 如果癤子長在臉上或口唇上,就更不能亂擠。因為從嘴角到鼻根部,在醫學上稱為「危險三角」,此處的血管與顱內血管相通。如果擠長在危險三角內的癤子時細菌進入血管,就有引起顱內感染、海綿竇栓塞的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孩子長了癤子,家長應注意保護。可以用酒精清毒局部,並用熱敷促進其膿液排出,千萬不要隨便用手擠。

『陸』 寶寶長癤子是怎麼一回事

對寶寶而言,癤子是常見的皮膚異常情況之一,通常發作部位需要1周左右的護理。癤子會使寶寶非常疼痛,尤其是長在皮膚非常薄的部位的癤子,或是緊鄰骨頭地方的癤子。要防止癤子的發生,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如果寶寶有出癤子的徵兆,那麼你需要每天使用具有抗菌功能的肥皂清洗患處。 查看原帖>>

『柒』 為什麼會長癤腫

癤腫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癤腫可能由細菌感染、空氣或食物過敏、生活壓力、衛生不食、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葯物、吃過多垃圾食物、傷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狀腺毛病等因素引起。
一般是吃抗生素,消除感染,或是在癤上切開一個小口排出膿毒。主要是排出癤上的膿就慢慢會好了。

『捌』 為什麼會長癤子呢

癤子

癤子是一個毛囊及其結構的化膿性感染;癰則是相鄰若干個毛囊及其結構的化膿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由於皮膚衛生不良、皮膚脂溢性物質產生增多、外傷及機體激素水平高而引起。初病起期局部紅腫疼痛,而後紅腫范圍擴大、跳痛明顯,最後形成膿腫,如果破潰則流膿但疼痛減輕。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全身不適、畏寒、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等症狀。

治療:
早期未形成膿腫時應及時地大劑量應用抗生素,已經化膿則應切開排膿、換葯,並繼續使用抗生素。嚴重的癰如項部癰則須早期切開,以防敗血症的發生。有發熱、頭痛者可口服解熱止痛葯。

預防:
注意身體衛生,勤洗頭、洗澡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合。若傷口過深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傷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夏天是癤子的多發季節,許多孩子的頭、面部、脖子、腰背部都愛起癤子。這是因細菌侵入了人體皮膚的毛囊及其所屬的皮脂腺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癤子初起時,在汗毛孔部位出現小的膿皰,可很快發展成黃豆大到蠶豆大小的紫紅色堅實結節,往往不止一個,疼痛較明顯。3~5天後結節中央變軟出現波動,最後破潰,排出粘稠的濃液而愈。倘若膿癤發生在面部,上唇和鼻子周圍的「危險三角區」,可因擠壓搔抓致細菌逆行經靜脈進入顱內,從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
因此,癤子的防治非常重要。若多個癤子同時或者反復發生在身體各處,則稱為癤病。癤病斷斷續續可持續數月甚至半年之久,常令患者苦不堪言。對於小兒來說,還影響小孩的健康生長。少數患兒還可以並發急性腎炎,偶而還有引起敗血症而死亡的。生了痱毒的患兒具有傳染性。

對於本病的治療,主要是:
在癤子初起時,要及時熱敷,周圍皮膚可常用75%酒精消毒,以利於癤子的局限化;當癤子形成時,可用10%魚石脂軟膏或中葯芙蓉膏外敷;若癤子成熟,表面柔軟,並出現波動感時,可以切開排膿,排膿後,再上復方新黴素軟膏至痊癒;但對於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癤子不可切開,更不要擠壓,以防感染擴散蔓延。
若發生癤病,疼痛顯著,並伴有發熱、局部淋巴結腫痛時,應口服或注射抗菌素治療。必要時,可口服清熱解毒中葯五味消毒飲。對一些癤病患兒,還應檢查有無糖尿病,並經常服用綠豆湯,或用金銀花,野菊花煎湯代茶飲。

本病的預防
首先是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天天洗澡換衣。家裡要防暑降溫,注意室內通風,使孩子不致因出汗過多而生痱子。對於癤病患兒,一定要隔離治療,所用過的用品要清洗晾曬消毒。

癤子雖小不可不防

癤子,中醫認為是熱毒侵入皮膚而發病,屬於瘡瘍熱證,所以又稱「熱癤」。細小如釘而反應較重的癤子,則稱為「疔瘡」。癤子以頭、面、頸、背、臀等處最為多見;疔瘡主要見於顏面及手指、足趾。癤子雖小,但也不可忽視對它的預防和治療。

首先,要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否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及皮下組織,就會化膿而發病。

平時用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綠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飲用,也有助於預防癤子的發生。也可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發生癤子,宜內外兼治。內服清熱解毒中葯,可用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馬齒莧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熱解毒中葯,可用新鮮馬齒莧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敗醬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葉60克,加少許食鹽,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葯2~4次,對尚未化膿的癤子效果較好。已經化膿的,必須讓癤子成熟潰破,膿液流出,才能逐漸癒合。

『玖』 癤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疔瘡是由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引起的,屬於急性感染性皮膚病。癤的發生與人體抵抗力下降、淋雨感冒、局部皮膚不衛生、環境衛生不良等因素有關。多種原因有著共同的影響。癤子所在的毛囊開口被堵塞,繼發細菌感染,如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毛囊及周圍組織化膿性炎症,導致癤子。

疔瘡是一種由細菌侵入皮膚毛囊和附屬結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中大多數是毛囊炎,病程的最後可發展成膿腫,也稱為癤。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疔瘡的最常見原因。疔瘡的症狀是局部皮膚出現疼痛腫塊,伴有紅腫和皮膚溫度升高。治療時應注意保持局部清潔,在表面塗抹百多邦或紅黴素軟膏,待膿腫成熟後及時引流。

"癤腫,一般是由於毛囊或皮脂腺被細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的感染,它的病原體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或者是溶血性鏈球菌。一般,癤腫會在人體免疫力比較低下,或皮脂腺分泌旺盛,抑或是患者患有其他基礎病的情況下發生,那這種情況,建議患者最好到正規醫院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以及醫生的指導,使用一些抗生素葯物進行治療。

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不要用手摳撓患處,以免造成皮膚損傷,從而導致感染的發生。"

『拾』 長期癤腫是怎麼回事

癤腫是毛囊被細菌感染後形成的較大塊的紅色腫物。癤腫多發生在人體受壓的部位,如頸部領圈處或臀部。癤腫在形成的過程中往往有劇烈的搏動性跳痛,尤其如果癤腫長在前額或下頜等皮膚組織緻密、張力較高的部位,會痛得更加厲害。一般過一兩天後,紅色腫物的中央會形成膿拴,二三天後會自行破潰。也有的癤腫可能不發生破潰而自行消失。癤腫雖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因為毛囊間緊密相鄰,若不及時處理已經長出的癤腫,不僅疼痛難忍,而且容易引起周圍皮膚的感染,會長出更多的癤腫來。 處理措施及注意事項 如果孩子長了癤腫,家長一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 用醫用酒精或淡鹽水,幫孩子擦洗干凈癤腫,塗上抗感染葯膏,並用消毒紗布敷蓋在癤腫上,這樣可以避免衣服對癤腫的磨擦,還可以防止癤腫的感染擴散。 切不可為了將癤腫的膿液擠出,而用手去擠捏癤腫,因為這樣做往往會使感染加重,帶來更多的麻煩,一般只有等膿液自行流出。一旦癤腫破潰,要及時用醫用酒精或淡鹽水清洗干凈患處,並繼續保持患部的衛生,用消毒敷料再覆蓋幾天。 為了防止感染的擴散,應當注意患者不要與其他人共用毛巾。如果癤腫發生在臀部,對嬰兒要盡可能不用尿布,至少要做到勤換尿布。 如果癤腫長在皮下組織緻密區域或淋巴附近,或者癤腫有血性流體流出,應當帶孩子去醫院醫治。 參考資料:http://www.61hih.com/Article/ill/ills/200503/42.html 癤是人體皮膚單個毛囊或皮脂腺因細菌感染(一般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在人體的頭、面、頸、腋和臀等部位尤易發生。癤在初患時紅腫熱痛,成熟後其中央出現黃白色小膿頭,待自行破潰,膿栓排空即愈。但若處理不當,如胡亂擠壓會使細菌隨血液進入顱腦(海綿竇或腦膜),出現嚴重的並發症,則病情就十分危險。另外,營養不良、抵抗力較弱的小兒會有病情纏綿多發,此起彼伏,以致進入癤病期的情況,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癤子,中醫認為是熱毒侵入皮膚而發病,屬於瘡瘍熱證,所以又稱「熱癤」。細小如釘而反應較重的癤子,則稱為「疔瘡」。癤子以頭、面、頸、背、臀等處最為多見;疔瘡主要見於顏面及手指、足趾。癤子雖小,但也不可忽視對它的預防和治療。 首先,要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否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及皮下組織,就會化膿而發病。 平時用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綠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飲用,也有助於預防癤子的發生。也可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發生癤子,宜內外兼治。內服清熱解毒中葯,可用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馬齒莧各15克,水煎服用。外敷清熱解毒中葯,可用新鮮馬齒莧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敗醬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葉60克,加少許食鹽,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葯2~4次,對尚未化膿的癤子效果較好。已經化膿的,必須讓癤子成熟潰破,膿液流出,才能逐漸癒合。 癤子表現為皮膚疼痛、腫脹,裡面充滿膿汁。發生在毛囊由細菌感染引起時,雖然有些人的鼻子帶有細菌,但其感染源尚不清楚。癤子一般發生在潮濕的部位,如腋窩、腹股溝和頸背部等。 有什麼症狀? 癤子開始為小的紅色腫塊,逐漸變大,裡面充滿膿汁。有如下症狀: .癤子周圍疼痛、壓痛。 .癤子頭為黃色或白色,中間有膿汁。 大多數癤了都會出頭,可由此排出膿汁,個別的癤於由周圍的組織吸收。大多數的情況2周內就可痊癒。 家長能做些什麼? 如果癤子要出頭了,在癤子的表面塗上硫酸鎂葯膏,然後上面蓋上膠布,這樣做可以加快癤子的破潰和癒合。癤子破潰後,請用蘸有抗菌葯水的棉花小心將膿汁擦去,然後用膠布將患處蓋好。不可捅癤子,也不可擠癤子,否則會引起感染擴散。如果癤子2周內沒有癒合,或是變大、疼痛,或是復發,請帶孩子看醫生。 醫生會怎麼做? 醫生會開口服抗生素,以消除感染。有時醫生會在癤了上切開一個小口,以利排膿。 癤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主要誘因 是機體抵抗力低下、皮脂腺分泌過旺、皮膚破損和濕疹、痱子、瘙癢 等皮膚病。此外,營養不良、貧血、糖尿病和免疫力低下者(如長期 使用激素者)也易生癤。 人們大都以為,生癤是件小事,小孩因不懂科學衛生知識更不重 視。生癤後,特別是膿頭快破潰時,因隨手搔抓、擠壓,使手上的細 菌和癤中的膿栓擠入血液,嚴重者可引起菌血症、敗血症或膿毒血症, 進而誘發腎小球腎炎等,至此,「小癤」的遺禍就大了。 癤子為何會引起腎炎?因為癤子可由A族鏈球菌(即溶血性鏈球 菌)引起。生癤後不及時治療或抵抗力低下,大量鏈球菌就進入血液 循環(擠癤時更易發生這種情況),導致腎臟產生變態反應,引起彌 漫性腎小球性腎炎,一般稱急性腎炎。臨床表現為:血尿、尿頻尿急、 全身乏力、顏面及眼瞼浮腫,尿液化驗有蛋白尿、紅細胞等。這時應 立即到正規醫院治療。 預防癤子,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講究皮膚的清潔衛生,其次 避免皮膚破損,特別要保護硬領、腰帶等皮膚易損區。皮膚被蚊蟲叮 咬後不可搔抓,否則細菌入侵最易生癤。及時治療瘙癢性皮膚病,如 濕疹、痱子和足癬等。洗澡時,不要用鹼性大的肥皂,以免破壞皮膚 表層的弱酸性環境,而降低其天然抗病能力。再次飲食宜清淡,不要 吃油膩和辛辣食品,可在醫生指導下內服六神丸、牛黃解毒丸等清熱 消炎葯,以清除體內的「火毒」。 癤子如何治療呢?在初發階段,可於患處塗搽碘酒,或用六神丸 5~10粒研碎加醋調成糊狀貼敷患處。癤腫中期,採用局部治療,如 熱敷,有利於減輕疼痛和炎症消散;也可外敷金黃散、百多邦軟膏等; 已有膿頭的可在其頂部塗石炭酸或碘酊,防止擠壓碰觸,千萬不可用 手指擠壓排膿,如此極易引起感染。症狀較重者可口服抗生素,以防 誘發腎炎。特別大的癤癰,應到醫院請醫生在嚴格消毒狀態下切開排 膿,再外敷抗菌消炎葯,以防感染。中葯六神丸、金銀花露、甘露消 毒丹和西黃丸等治療癤癰,有其獨特的優點,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

熱點內容
為什麼點了很長時間的蚊香沒效果 發布:2025-05-18 00:56:22 瀏覽:313
進學校發傳單的駕校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0:56:20 瀏覽:362
為什麼感覺自己在浪費時間呢 發布:2025-05-18 00:56:19 瀏覽:452
看電視為什麼毀眼睛 發布:2025-05-18 00:54:55 瀏覽:817
為什麼小孩子一出生有金發 發布:2025-05-18 00:36:58 瀏覽:681
為什麼晚上講課都問候早上好 發布:2025-05-18 00:36:47 瀏覽:918
智齒為什麼容易晚上疼 發布:2025-05-18 00:36:46 瀏覽:622
為什麼一個飛機艙位價格不一樣 發布:2025-05-18 00:28:54 瀏覽:158
你為什麼放大眼睛出來了 發布:2025-05-18 00:28:54 瀏覽:129
為什麼河裡撈的東西不動 發布:2025-05-18 00:24:45 瀏覽: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