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作文寫不長
㈠ 造成小學生「作文難」的原因是什麼
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文為什麼寫不好呢?很多的家長和老師都會有很大的質疑,是孩子的基礎不扎實孩子孩子上課不好好聽講,還是孩子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等等.想知道為什麼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文不好寫,就要了解孩子的狀態.
(創作)
(4)研究問題的能力不強,思維的綜合性不好.
這個想法是學生寫作的難度,問題更嚴重.有些主題是未知的,只是講述了問題的開始和結束;一些主題難以展示,材料無法充分表達主要目的;一些話題很混亂,多中心真的是無中心的.學生在考試中反映的缺點不僅是由於缺乏相應的寫作技巧,而且還因為思維的全面性沒有根據.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缺點在哪裡,才能提高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文的寫作能力.
㈡ 孩子作文寫不好,原因出在哪裡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會比較的操心,孩子們在任何一科有一些薄弱的情況,都會讓這些家長們想讓他們去通過一些線下的培訓班或者是線上的輔導班,來給孩子們做一些專項訓練。讓他們來查缺補漏,讓自己的孩子們在各個方面都能夠有非常優秀的表現。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們的作文一直寫不好,針對這種情況也讓孩子們的總成績並不是很好,也讓家長感到很擔心。
並且在平時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們多去了解一些比喻句擬人句,以及排比句這些語法上的寫作手法。讓他們再熟練地熟悉了這些寫作手法之後,也可以在他們的作文中熟練地應用,這樣的話也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相信在經過了這樣的長期訓練之後,孩子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有明顯的提高。並且作文分也可以有很高的分數,在他們作文有了一定的進步之後,也會對於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自信。這樣的話他們會更加樂意的去觀看一些閱讀書籍,以及別人的一些優秀作文。在養成了摘抄的好習慣之後,也會讓自己的寫作水平得到明顯的提升。
㈢ 提高孩子作文的6大技巧
提高孩子作文的6大技巧
提高孩子作文的6大技巧,讀和寫不分家寫作實則是對語文知識的一種整合,將聽到、想到、讀到的語文知識變成自己的話,而後寫進作文里。下面一起來學習提高孩子作文的6大技巧。
提高孩子作文的6大技巧1
寫說話的時候不單用「說」
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學生要通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寫作水平才能切實得到提升。比起直白地描寫,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更加重要,而不是僅會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寫「想」的時候不用「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學生們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而且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寫濫,按照我說的「寫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會更簡潔精練?
這里要注意,在描寫心理活動時,可以說適當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描寫外貌的時候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句子,「xx有……;有……」。在我對我的學生進行作文培訓和輔導的時候,一旦他們出現這樣的描寫,我就會讓他們自己去掉文中的「有」自,然後再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這時他們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
少用或不用成語
以前在做作文培訓的時候,發現他們的作文總是寫不長,現在更是有很多學生覺得寫作文就是要命,800字的作文對他們來說,寫起來非常困難和吃力。很多家長也問過我,為什麼孩子作文為什麼寫不長?怎麼憋都憋不出來,而我的回答是:都是成語惹的禍!
我說這話可能很多人都會反駁我: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
其實不然,在我總結出的寫作技巧中,有一條是「不用或少用成語」。為什麼這么說?因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我們寫作不是把一堆的辭藻堆積起來,而是要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作文寫不長寫不細以及華而不實的難題。
表示程度的時候不用「很」和「非常」
我看過很多學生習作,發現很多學生在描寫程度的時候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就是「很,非常」。但是我在這里建議: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
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環境描寫不單單只是環境,而是要通過環境來襯托、烘托文章,使文章得到升華,可是很多孩子一寫環境就只有一個套路,完全沒有新意,也沒有真情。所以我在我的作文輔導時,涉及環境描寫的句子我一定會要求我的學生用環境來表達出自己的心情,這個技巧是提醒學生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提高孩子作文的6大技巧2
1、作文臨場發揮八要點
1、精寫前幾段,給評卷老師留下好印象。要精雕細刻,比如,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可製造懸念,引人入勝;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勝,或巧用題記,揭示主旨,或巧用詩文以顯詩意。寫好結尾和過渡段。閱卷老師一般是S型地掃描全文。結尾可畫龍點睛,發人深思;或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虛筆拓展,擴大容量;或精闢議論,深化主旨等。
2、要給自己充足的構思時間,不急於動筆。寫作是沒有回頭箭的,避免寫到一半時,突然發現,沒領會好命題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寫到一半,又想另起爐灶。建議先打草稿提綱,寫一兩個精彩的句子、文段,防止三邊工程(邊立項,邊設計,邊施工)。要貫徹一種構思。構思定,就不要輕易改變。
3、要盡力避免前松後緊、虎頭蛇尾。有些同學構思、提綱擬好後,開頭反復推敲,精雕細琢,後來發現時間不夠,於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謹慎對待修改。實行網上評卷,更應慎重。修改一般只著眼於字詞方面,可用米尺比好之後劃兩橫。結構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潔美觀,要努力做到改動少而效果好。
4、如果偏題或者離題,作文的主要分數就失去了。為防止跑題,可從如下幾點做出努力:一是將材料、引語和話題聯系起來思考,不可單看話題;二是看自己確立的觀點能否用話題所給材料來證明;三是想一想這則材料是要達到一個什麼效果。萬一跑題了,要考慮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種欲揚先抑的結構形態。
5、要重視擬題,特別要注意不能缺題。不是萬不得已,不要以話題做標題。擬題是顯示你才氣的一個好的平台,不能輕易放棄。缺題影響遠不止2分,還正好給了評卷老師扣分的理由。
6、文章要有一至兩個亮點。如果是記敘文,應該用抓人的情節和生動的描寫表現你的真情,記敘文不能沒有描寫。如果是議論文,就一定要有1--2個典型的論據,就應該有縱橫捭闔,深刻的見解。如果是微型小說就一定要有巧妙的構思。這個亮點還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個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個超常的搭配。總之,要能使評卷老師精神為之一震。
7、行文中要多次扣題。材料、引語和話題中的相關文字最好在文中出現三次以上。開頭三句話內應點題一次,結尾則應回扣標題,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間至少扣題一次。幾次扣題事實上也是在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題。
8、字數以900字左右為宜。不能給人湊字數的感覺,但也不能拖得太長。喜歡寫長文的同學,開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開,開口不要太大,能跳過去的就跳過去,要相信讀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節省篇幅,要防止高潮來了沒地方寫了。切忌三段文。還要注意要突出的句子(扣題的、表現主旨的、文眼、點睛之筆、抒情議論、議論文的分論點等),最好單獨成段。
2、情節進展的三種套路
1、個人進展
刻畫人物的私人關系和內心生活的變化。如《挪威的森林》作者始終在觀察人物的內心(相當一部分情感故事)。
2、社會進展
漸次擴大人物行為對社會的影響范圍。
可從私人問題入手,令其蔓延到外部世界,以構建強有力的進展過程,這一原理解釋了為什麼特定職業的從業人員常常被選作主人公,如律師、醫生、戰士、警察、偵探、政治家、科學家、超英故事的原因——這些人因其職業的緣故,其社會地位與私人生活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如果他們私生活中的某事出現紕漏,作者可以將其行動擴展為社會事件。
3、象徵升華
將故事意象的象徵力從個別發展為普遍,從具體發展抽象。
作家首先從那些只能代表他們自己的角色、場景入手,然後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選擇那些意義不斷加強的形象,一直到故事講述結尾時,人物、場景和事件能夠代表普遍性的思想。如:《紅玫瑰與白玫瑰》代表兩類不同的女人。
提高孩子作文的6大技巧3
小學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一、字數三四五
這個技巧說白了就是學習寫短句。學了一段時間寫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寫長句,而長句寫欠好就釀成病句。事實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寫短句見長的,像沈從文、汪曾祺。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話的字數,建議把十幾個字幾十個字的長句改成只有三四五個字的短句,孩子們會發現這樣的作文有語感會舒服很多。
如某學生的原文:高高的綠綠的草散發著誘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麼清楚,很挺拔的樣子。經指導後改成:草綠了,高了,散發著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樣子。是不是很有節奏感?
二、一秒鍾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鍾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
怎麼釀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來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們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鍾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三、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里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消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
根據蔣老師寫想不消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四、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克不及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
學會動詞技巧後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個動詞轉瞬釀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蔣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羅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
好比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表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六、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鄙人,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
孩子能用環境襯托本身的表情首先要表彰。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必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麼不克不及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桿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但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七、不消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蔣老師此言一出震驚四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否則,在就是不消成語寫作技巧中,蔣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根據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本身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
好比,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安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措施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八、寫說不但寫說
讓孩子比力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消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必然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九、一段話里至少出現6個標點
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針對這個現象,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至少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訓練。好比,!:
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來。經過幾次訓練後,你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革:意味深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會加進去了,心理活動結合進去了,還會用反問句了,這些句子加進去後,文章當然生動起來。一位作家就曾用這種方法對本身作文寫欠好的孩子進行訓練,收效明顯,進步很快。
十、寫表面不消有
作文如何寫表面?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名子:XX可標致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
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蔣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XX可標致啦。一頭卷卷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老師認為,孩子學習寫作一般要走過4個階段:
1、寫作並不神秘;
2、寫作需要技巧;
3、寫作強調個性;
4、寫作就是生活。
一些孩子在大量讀寫中,在老師的資助下會順利走到第三階段,甚至第四階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無法跨越第二階段。
㈣ 名師手把手:作文為什麼寫不長
「小學生怕作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語言貧乏,沒有寫作技巧;二是對作文缺乏興趣。興趣是寫作的前提,沒有興趣,是根本寫不出好文章來的。」想讓孩子寫好作文,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
首先,不要以作文選集為准繩,來衡量自己孩子的作文。「你看人家的作文寫得多好呀」,這樣恨鐵不成鋼的話千萬不要說,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對作文產生恐懼甚至厭惡情緒。
其次,不要視作文選集為法寶,一定要讓孩子博覽群書。作文選集的作用不能否認,但也容易禁錮思維,讓孩子筆下的作文陷入俗套。孩子除了讀作文選集以外,還應多看其他書籍,如文學名著、科普作品等,既長知識,又學語言。
第三,家長要教孩子細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讓孩子頭腦里裝有生活,生活就是作文的素材。
第四,家長輔導孩子寫作,還不如靜下心來聽孩子講講一天中令他感受最深的事情。這樣既會增進與孩子的溝通,又能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要通過家長的點撥,讓孩子的思想意識自然而然地提高。
最後,提醒家長,無需親自給孩子修改作文。假如那樣,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產生依賴性。家長只要在讀後,給予正確的評價即可。不過,對於初學寫作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多去欣賞孩子的作品,盡量鼓勵他,這樣容易讓他對寫作產生興趣。
文章摘自海峽教育網
㈤ 孩子作文寫不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通過多年的輔導教育和個人觀察,我發現作文寫作好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積累。總的來說,積累可以分成四個層次。
㈥ 為什麼孩子的作文總是寫不好
孩子平時的閱讀量少了,多引導孩子讀書,看書,天天堅持,日積月累腦子里東西就多了。這你肯定要說,這個道理哪個都懂,哪個都想多看書,多增長學識和見識,可我要上班,可我在外地呀,家裡就只有爺爺奶奶,很多老人家在家任由孩子,爺爺奶奶不懂得教啊......自己平時也朗讀一些文章,收集在一起,與孩子共同聽,說這是媽媽錄的,孩子也積極參與,這一年多里,在喜馬拉雅電台里有70多篇了,主播上了3個檔,自己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和孩子的關系走得更近了,平等相處,尊重孩子,不愁孩子沒東西寫。
㈦ 作文寫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作文寫不好六大原因
許多孩子的作文寫得不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想有六大原因:
一、寫得太少
孩子作文寫不好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寫得少。作文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實踐性強,操作性強,要掌握它,必須多動手寫。有的同學一年才寫20多篇作文,這就有點太少。
那麼,一年寫多少篇作文比較合適呢?我認為,每周不能少於一篇,一年要寫50篇以上。沒有這個訓練量是不行的。而且每篇作文的字數,都要達到要求。比如三年要寫300字以上,四年級要寫400字以上,五年級要寫500字以上,六年級要寫600字以上。
寫作文,必須有篇數和字數的要求。因為有數量才會有質量,質量是建立在數量基礎之上的。
當然,數量的要求,也不能太過分。有一個家長要求孩子一天寫3篇作文,這有點太多了。要求多寫,也不能走極端。一天寫三篇,孩子哪有那麼多時間,還要學數學和英語呢。那樣會把孩子搞得很疲勞。
二、書讀得太少
我發現書讀得多的孩子,一般作文寫得就能好一些;不愛讀書的孩子作文則會寫得差一些。
寫作文的確與讀書有關系。讀書與寫作文有什麼關系呢?
一是書讀得多了,人的思想就豐富,思想豐富了 ,就便於作文的立意,便於確定主題。
二是書讀得多了,掌握的材料就多,材料多了,寫起作文來,內容就豐富。
三是書讀得多了,掌握的詞彙就多,詞彙多了,寫起作文來,語言就生動。
四是書讀得多了,也能學學一些寫作方法,寫作方法多了,寫的作文質量就高了。
所以說,孩子不愛讀書、書看得少,也是作文寫不好的一個原因。
三、寫作方法不掌握
孩子不掌握寫作方法,也是作文寫不好的原因之一。
做什麼事都要掌握方法,警察破案需要方法,醫生看病需要方法,廚師做菜需要方法,學生寫作文,同樣需要方法。
作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開頭的方法、結尾的方法、選材的方法、立意的方法、構思的方法、表達的方法等等。如果寫作文的這些基本方法,你都不掌握,那怎麼能寫出好作文呢?
掌握這些方法,首先要靠學習。要多看一些介紹寫作方法的書。其次,要在寫作中運用。再次,要學會感悟。有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需要一點一點的去悟才能學會。
四、作文本身比較難寫
為什麼說作文本身比較難寫呢?因為,因為寫好一篇作文要求太多。
第一,要求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字要會寫,還要寫工整;要有詞彙,還要用准確;會寫句子,還要符合語法;標點符號也得會用。
第二,要求有一定的思想能力。每寫一篇作文,都要求要有中心思想,沒有中心思想,就不能評一等作文。所以,學生寫作文,還需要有一定的思想能力。
第三,要求有一定的邏輯能力。寫作文,不能沒有先後順序吧,不能前後顛倒吧,不能自相矛盾吧……這些都涉及到邏輯能力問題。
第四,要求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寫作文,就是寫生活,沒有生活,就沒有作文。所以寫好一篇作文,生活經歷還要豐富。
第五,要求有一定的想像力。寫作文需要學生有想像力,寫《未來的我》《未來的家鄉》《未來的機器人》等,都需要想像力。
所以,作文本身比較難寫,學生一時難於把握它。
五、家長重視不夠
我接觸過很多的學生家長,有的孩子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作文學習。有的親自輔導,有的經常督促檢查,有的還請老師給孩子講作文。
一般來講,有這樣的家長,孩子的作文寫得就比較好一些。
相反,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寫作文是天賦,不用刻意去學習;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作文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就會寫了,喪失了孩子學習作文的最佳教育時機;還有的家長是忙與事業、忙於其它事情,顧不上過問孩子的作文學習。
一般來講,貪上這樣家長的孩子,作文可能就會差一些。因為孩子失去了家長的指導、失去了家長的支持,自然在作文的競爭中,就失去了一大優勢。
孩子作文寫得不好,家長不要光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要反省一下自己重視孩子的作文學習了嗎?自己給了孩子多少指導?自己給了孩子多少支持?自己給了孩子多少關心與關注?你為孩子的作文學習付出了多少?
六、老師指導不到位
語文老師是學生作文學習的教練,教練水平高,就會帶出一批高水平的學生;否則,教練水平差,也很難帶出好徒弟。
說句實在話,語文老師的水平和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作文題目 ,有的語文老師只講了十幾分鍾,同學們就都會寫了;可有的語文老師,辛辛苦苦講了一個小時,學生還是不會寫。會講的老師就像「庖丁解牛」,能夠抓住要害、抓住重點,言簡意賅;不會講的老師就是「隔靴撓癢」,費時費力,講不到點子上。
語文老師教學水平差異的形成,原因比較復雜。有的語文老師教令長一些,經驗可能會豐富一些;有的語文老師剛從大學畢業,教學經驗還需要積累。但也盡然,老教師不去知識更新,也會落後;年輕教師在運用現代科技教學方面,可能會優於老教師。
一個班的學生作文寫得好不好,與語文老師的責任心也有關系。有的老師勤奮,一周一篇作文,而且批改仔細;有的語文老師偷懶,能不布置作文就不布置,免得辛辛苦苦去批改。
所以,我說孩子作文寫不好,老師也有原因。
總結:
學生作文寫不好的原因,其實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原因:主觀與客觀。學生方面是主觀原因,其它則是客觀原因。學生肯學,家長支持,老師會教,這三個方面的工作都做到位了,孩子的作文才能寫好。
㈧ 小孩作文總是寫不好,應該怎麼辦
引言:很多家長都非常操心孩子的作文一到寫作文是非常困難的,孩子總是寫不出好的作文,而且家長也非常的著急。而且很多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都是非常簡單的感覺,像是在記流水賬,也很難寫出引人入勝或者精彩的語句,是不知道這篇作文的立意到底在哪裡。所以對於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就是要引導孩子寫作文,入門在孩子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是孩子正式接觸作文的時候,養成孩子好的寫作習慣以及思維方式是直接會影響到未來孩子的寫作方式,只要打好地基了是能夠幫助孩子很好的寫出一篇好的作文。所以一定要先讓孩子對於作為這件事情是感興趣的,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熱愛閱讀,熱愛寫作文,才能夠幫助孩子提升寫作文的能力,也能夠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總結
最後就算孩子的作文寫的很差,家長也千萬不要去打擊孩子,可以先誇獎孩子,慢慢的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一起去修改,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能夠感受到家長的鼓勵,也就會慢慢喜歡上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