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蘋果收入為什麼要通過外匯
❶ app store下載應用的錢是直接匯到蘋果公司在美國的賬號嗎不用經過外匯管制嗎
外匯管制是針對個人的 針對企業的管制方案也是不同的 所以如果個人一旦超過范圍內(每年每人5w美金) 那麼蘋果會有相關的方案出來 所以肯定不會影響到的
如題:如果我們以個人方式與蘋果app做交易 那麼會受到每年5w美金的兌換管制 不知道中國人是否可以一年用app 5w美金 如果不會 那麼就涉及不到 (雙幣信用卡 不屬於管制范圍內 )、
❷ 蘋果賣給中國,蘋果公司賺的是美元還是人民幣
他們是可以用人民幣來兌換美元的。
❸ 在中國生產的iPhone都要先運回美國,算作對美國的出口嗎還是可以直接賣給其他國家
以iphone 4S為例,從中國運輸到美國,是按照半成品產品定價(大約1100元一件)輸出,過關時享受出口退稅,到美國時價格不足千元。經過美國檢測重新封裝按照成品銷售,價格大約在390美元約合2600塊錢,銷往各國後按照不同的關稅演算法,最終零售價大約在2900~3300之間,而我國則採用奢侈品關稅演算法,行貨銷售價一度高達5400元。
蘋果的產品硬體價格低廉,從富士康流出的無系統iphone和無系統macbook都是渠道里炙手可熱的寶貝,關稅方面的漏洞更是讓很多人感慨,這是拖垮中國經濟的iphone。
❹ 為什麼中國實行外匯管制
擴大本國的商品生產。
因為通過外匯管制限制外國商品的輸入,促進本國商品輸出,以擴大本國的商品生產。通過外匯管制來限制威脅本國幼稚產業存在與發展同類廉價商品的大量進口,同時鼓勵本國產品出口,可以使國內幼稚產業在國內市場通過規模擴張而迅速成長起來,促進民族經濟的提升和發展。
❺ 蘋果在中國的投資屬於外商直接投資嗎為什麼
外商直接投資,指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或個人(包括華僑、港澳台胞以及我國在境外注冊的企業)按我國有關政策、法規,用現匯、實物、技術等在我國境內開辦外商獨資企業、與我國境內的企業或經濟組織共同舉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或合作開發資源的投資(包括外商投資收益的再投資),以及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項目投資總額內企業從境外借入的資金。
形成
編輯 語音
一般認為,出口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先導,對外直接投資是企業產品出口引起的最終結果。
基本形式
編輯 語音
我國吸收外商投資,一般分為直接投資方式和其他投資方式。採用最多的直接投資方式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經營企業和合作開發。其他投資方式包括補償貿易、加工裝配等。
中外合資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亦稱股權式合營企業。它是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舉辦的企業。其特點是合營各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按各自的出資比例共擔風險、共負盈虧。各方出資折算成一定的出資比例,外國合營者的出資比例一般不低於25%。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是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各種方式最早興辦和數量最多的一種。在吸收外資中佔有相當比重。
中外合作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亦稱契約式合營企業。它是由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或提供合作條件舉辦的企業。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在各方簽訂的合同中確定。舉辦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一般由外國合作者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資金,中方提供土地、廠房、可利用的設備、設施,有的也提供一定量的資金。
外商獨資
外商獨資企業指外國的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根據外資企業法的規定,設立外資企業必須有利於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並應至少符合下列一項條件,即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的;產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外資企業的組織形式一般為有限責任公司。
合作開發
合作開發是海上和陸上石油合作勘探開發的簡稱。它是國際上在自然資源領域廣泛使用的一種經濟合作方式,其最大的特點雖高風險、高投入、高收益。合作開發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勘探、開發和生產階段。合作開發比較以上三種方式,所佔比重很小。
❻ 蘋果公司到底是靠什麼賺錢的
在中國,iPhone已經進入千家萬戶,甚至萬元的X機型也隨處可見。如此昂貴的手機價格讓PC電腦望而卻步,但如果你天真地認為蘋果是一家靠賣手機賺錢的公司,那你就真的出局了。
帶數據的應用程序商店
蘋果應用商店(Apple's app store)最近遞交了許多有關聖誕節支出的報告。根據蘋果發布的官方數據,聖誕節前一周,全球用戶在app store的消費總額已超過9億美元,而在2018年元旦,蘋果創下了每天突破3億美元的消費新紀錄。蘋果高級副總裁席勒(Phil Schill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017年IOS系統開發者的總收入達到265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30%以上。自2008年以來,應用商店開發者的總收入已經超過860億美元!
售價1萬元的iPhoneX在配置上絕對不能超過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在已經超過2000萬像素的拍照時代,iPhone仍處於遠古時代。一句「你好,未來」就能撬開我們的錢包,瘋狂購物。
蘋果正在下一盤大棋
iphone的頻繁更新,使得更多的消費者購買老款或舊款手機成為現實的選擇。仔細想想,蘋果根本不擔心你是否會買一部新手機。雖然二手iphone不能在官方統計中反映出來,但誰知道如此大規模的網上交易呢?目前,中國各大音樂門戶網站已開始部分音樂的付費收聽和付費下載模式。這是規范國內互聯網服務消費市場,有效保護正式著作權的開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應用程序擺脫單一的廣告收入,專注於付費使用和服務模式。當每個城市的大多數中產階級都完全認同app的付費使用模式時,中國的消費市場必將把app store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攫取這樣的利益是不可想像的。2017年,包括硬體銷售在內,IOS系統應用的市場規模約為1800億美元,保守估計整個IOS生態系統的收入約為380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IOS生態系統的營收規模將超過60萬億美元,這是中國消費者的樂觀估計。一個企業如此富有不是傳說。
❼ 蘋果在中國的收入暴跌28%,其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蘋果在我國的收入同比暴跌了百分之28,造成下滑如此嚴重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國產手機的強勢崛起與蘋果在我國市場的價格越來越高以及近幾年蘋果的產品升級與改變出現了“擠牙膏”式的現象。
隨著國產品牌的不斷突破,蘋果在國內的市場被逐漸瓜分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我們的國產品牌可以走向世界,得到如此輝煌的成果,也足以得到許多人的贊揚與肯定。
❽ 蘋果公司在別的國家賺錢後,那麼多錢怎麼兌換成美元 例如蘋果公司一年在中國賺這么多,他們
相比國家,蘋果其實只是個小公司,中國買美國的產品,但是美國買中國的更多,這之間的人民幣就是在銀行交換,而且並不總是平衡的,中國幾乎每年都有1000多億美元的順差,也就是相對於外國人賺的中國人的錢,中國賺外國的要更多。
對於蘋果,在中國內賺的人民幣可以存在銀行,或者對中國再投資,或者去銀行換成美元,轉投美國,因為這個不是熱錢,所以轉換美元無上限。
關於熱錢,實體行業的公司一般不設上限,但是金融除外,國家對金融警惕性很高。
❾ 為什麼要 外匯
企業出口產品得到收入,這種收入稱為外匯,外幣是不能在中國境內流通的.因此出口得到的外匯就只能被銀行暫時保留,銀行把相應人民幣給企業,這部分人民幣從哪來,這些人民幣肯定不能首先屬於某些個人或集體.因此必須印鈔票.需要強調的是對於國家整體而言,只有在貿易順差的時候才會印鈔票來彌補多出來的外匯,這時候會造成人民幣的貶值,因為貨幣的供給必須與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相適應,多了會導致貨幣貶值,在流通速度一定的時候,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與流通中的產品數量正相關,產品出口了,也就是這部分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沒了,而這些企業卻持有相應的人民幣在中國市場上流通,所以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多餘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造成貨幣貶值.這讓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政府不對貨幣另行干預,那麼貿易順差越大,貨幣貶值越厲害.貿易順差的情況下,企業用產品換回了外匯,外匯被人民幣取代,外匯被保留.我們失去了產品,保留了外匯,因此,從本質上說,是產品換回了外匯儲備,我國大量的外匯儲備是與我國大量的貿易順差相對應的.
希望我的解釋能讓你有所理解
❿ 一個國家就比如咱們中國吧,為什麼要購買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不是主動持有的。更多的時候是被動持有的。
我們國家的企業和個人獲得了外匯收入之後,通過商業銀行結匯(把外匯賣給銀行,換取人民幣),商業銀行除自身經營需要持有一部分外匯資產(包括在銀行間市場進行外匯交易),再和央行交易,以外匯換取人民幣。於是央行賬戶里就支出人民幣,買進了外匯。因為外匯在國內是不流通的,所以中國人(包括企業)要把他們賺到的外匯用於生產、生活,就一定會結匯,最終就是把外匯賣給了央行。
同時中國人要支出外匯,比如進口貨物、留學、旅遊等,就會完成一個和上面相反的流程,最終跟央行買外匯,把人民幣還給央行。
於是,問題來了。中國總體上出口大於進口,也就是美國人總說的國際貿易順差。中國央行累積的外匯就越來越多,於是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
當然,央行可以通過主動出售或買進外匯來調整這個外匯儲備的規模,但是這回影響到本幣的匯率,所以央行對此都很慎重。
外匯儲備的作用:1、可以穩定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幣值。比如通過央行主動買進或賣出外匯,調整匯率。比如日本前一段就是這么做的。2、為進口和對外投資提供支持,人民幣在國際上是不流通的,要進口、對外投資還是要外匯,這個時候企業就要跟銀行系統來換,實際上就是在消耗國家外匯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