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可以穿白顏色的衣服呢
Ⅰ 如來佛祖能穿白色的衣服嗎
穿白色不如法。最好不要。
根據佛經《比丘三千威儀》卷下、《舍利弗問經》等更說,五部衣色殊異,而以青(化地部)、黃(大眾部)、赤(法藏部)、黑(說一切有部)、木蘭(飲光部)五種為如法色。
修行者為了不讓大家生起貪欲心,所穿的衣服都採用壞色、不正色、染色、穢色、赤色,而白色屬於正色,通常是不穿的
Ⅱ 西藏佛教穿白色衣服紅色披肩是什麼教
如果衣服是僧衣的話,應該是白教噶舉派。但這樣區分也不一定穩妥。但拿出一個僧人看他教派,看僧冒制式顏色,以及服飾綜合來,才靠譜。
Ⅲ 拜佛可以穿白色的嗎
白色象徵清凈。在很多佛教國,如泰國,印度,斯里蘭卡等等的佛弟子都喜歡穿白色的衣服以及褲子,以表示清凈。只不過在中國,這種純白色是用來吊喪的時候用的。拜佛可以穿白色,絕對沒有問題的。
Ⅳ 觀音菩薩為什麼穿白衣,而僧人不能穿白衣
觀世音菩薩穿白衣,給眾生表法的,讓我們看到觀世音菩薩,就想起要保持心地的清凈慈悲。僧人不能穿白衣,據我所知有兩個原因。一是佛在經中告誡弟子,末法時期佛法將要入滅的時候,僧人袈裟會變白。二是僧人日常也要負責寺院的事務和幹活,穿白衣服太容易臟,不方便。所以我遇到的出家師傅,一般衣服是灰藍色或者土黃色的。
Ⅳ 去拜佛不能穿什麼衣服白衣服能穿嗎
拜佛可以穿白色的衣服,但是不要穿的太暴露,吊帶什麼的不要穿。印光大師說: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份利益。
不穿過於鮮艷、花哨的衣服。應以素色、壞色為主,或穿灰色居士服。參加法會等佛事活動可穿海青、搭縵衣(受戒弟子)。
不穿透明、塑身的衣服。如輕薄透視裝、緊身衣等。應以端莊寬松的衣服為主。
不穿短褲、裙子等暴露的衣服。如半袖、低胸、露臍裝等。應以長衫長褲為主。
不穿涼鞋、皮鞋等鞋子。應以非動物材質的布鞋、休閑鞋為主。
不佩戴金銀首飾、各類珠寶。
不濃妝艷抹、噴灑香水。
佛陀教誡四眾弟子,形儀必須庄嚴整肅,內檢其心,外束其身,動靜舉止,皆應如法。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儀,不僅能調伏煩惱,身心寂靜,人格風范也可以感化眾生。
Ⅵ 穿白衣的和尚、代表什麼法號
正規的出家和尚,是沒有穿白衣服的。這是佛教的基本的特徵。
從佛經誕生開始,最早的出家人穿「糞掃衣」,用破爛的布縫制的袈裟。後來佛教演變,才有用新布料做的海青和袈裟,但只有灰色、褐色、黃色。中國的漢傳佛教中,和尚沒有穿白色衣服的。
全世界的佛教中,也沒有出家人穿白色衣服的。唯有藏傳佛教的噶舉派僧裙中加有白色條紋而已。
Ⅶ 南傳佛教什麼身份的人穿白衣
~~~
你太較真了,南傳佛教的小沙彌和優婆塞、優婆夷在正式場合中偶爾是會穿白色披掛,不表示什麼~~~
Ⅷ 在家裡佛堂拜佛念經可以穿白色襯衫嗎
阿彌陀佛
可以穿白色襯衫,穿樸素整潔的衣服,但最好穿長褲和長袖,佛法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印光大師---讀經何謂恭敬?何謂不恭敬?(白話講解)
何謂恭敬?印光大師雲:「凈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凡欲閱讀經典,須先洗手漱口、潔凈幾案、端身正坐、合起雙掌,然後以拇指與二指翻開經本,慎重小心保護經文,勿令染污、勿使損毀。一則保持經文壽命,二則保持經文完整,三則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則遠離諸過也。
何謂不恭敬?印光大師雲:「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也。」例如將經典放置不凈幾案上、或置於世間雜亂書中、或放置最底處、或床頭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劃經頁翻閱、令經篇上有指甲劃痕,或用口涎沾於指上來翻經頁,或用二指及中指夾起經文翻閱,或穿鞋時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閱經典,或眼看經文、心思經文,雙手無事,則閑摩其腳及腳指隙,然後再用手翻閱經典。或正在觀閱經時,咳嗽、打噴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閱經時,未將經覆蓋便與人談話、及大說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並斜身翹起腳來閱讀,或將經置於腿上翻閱,或將經書捲起,當小說唱本看等等。以上各舉不敬經典有十五種,若詳舉則無量矣。
祈緇素大德,於觀覽經文之時,必須仔細思量,對於三藏聖教靈文,恭敬與不恭敬之福罪為要。
Ⅸ 燒香可不可以穿白衣服
一般人燒香可以穿白衣服
燒香之前要沐浴的,至於衣服只要是干凈、整潔,不要太暴露就行了,否則有心不誠的嫌疑。對衣服顏色沒有特別要求。
若是虔誠的佛教徒的話,對平時穿衣顏色就很講究:佛教的僧衣,特別是三衣,在使用顏色方面有兩項主要規定:一不許用上色或純色,如純青、黃、赤、白、黑和黃藍、鬱金、落沙、青黛等顏色;二在衣服上,尤其在新制的衣服上,必須點上一塊別的顏色,稱為「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