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為什麼歲數大了眼睛會凸出來

為什麼歲數大了眼睛會凸出來

發布時間: 2023-04-05 05:16:31

A.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大了眼睛變得長長尖尖的 眯眯眼跟睜不開似的

因為皮膚下垂導致的吧,人年紀大了肌肉皮膚就會鬆弛的。

B. 在年輕的時候已經近視的人,年齡大了為什麼還會得老花眼

為了避免老花眼提前報到,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讓眼睛充分休息。其次,在近距離工作50分鍾左右時讓眼睛休息10分鍾。可以讓眼睛離開電腦屏幕或書本,往遠處眺望,做一做眼保健操,活動一下頸椎,都對緩解視力疲勞有好處。

C.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得老花眼

人到年紀為何容易患老花眼呢,它是一種老化。咱們眼睛屈光介質,主要包括角膜和晶狀體,角膜它的曲折率是不會變的,晶狀體它是會變的。晶狀體它就相當於一個,紡錘形的一個球體,這種球體它可以變凸和變平。你變凸了以後它的曲折率就強,變平了以後它的曲折率就弱,這種變凸和變平的時候,看鏡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晶狀體的,變凸和變平,來起到調節的作用。當年齡大了以後,這種晶狀體的,變凸變平的能力沒有了,晶狀體硬化了,它變凸、變平沒有了。這種變凸、變平,是靠眼睛有一根肌肉的力量,叫睫狀肌來調節的睫狀肌的力量沒有了。他就會出現他這種不變化的情況,看某一個近的位置的時候,他就看不清楚,就必須靠一個鏡子來解決這就出現老花的情況。

D. 為什麼人老了會有老花眼

我們常說,眼睛就好像一部照相機,看近看遠都很清晰是因為眼睛可以「變焦」,通過睫狀肌的收縮和放鬆使晶狀體的度數發生變化,從而調節焦點,使物像能落在視網膜上清晰成像。大多數人在40~45歲左右,因為晶狀體的老化和睫狀肌力量的減弱而引起「變焦」能力下降,表現為看近時越來越吃力,讀書看報時看不清楚小字,需藉助老花眼鏡才能看清。老花眼引起的主要是看近時的視力變差,看遠一般不受影響。所以,老年人不能把視力下降都歸因於老花眼,如果看遠的視力出現明顯的下降,應注意有沒有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

戴上老花鏡就摘不下來了嗎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廣告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老花鏡當配即配,不要拖延。老花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一般45歲時老花度數是50度左右,年齡每增長5歲,老花鏡度數增加50度左右。有些人認為戴了老花鏡就摘不下來了,不服老而硬撐著,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老花眼看近時如果不戴眼鏡,勢必會造成眼睛負擔過重,產生種種疲勞現象,如頭痛、眼脹、視物模糊等。

老花眼變好可能是眼病信號

有些老年人原來花眼多年,近來視力突然變好,看書看報時不用戴老花鏡了,這很可能是白內障引起晶狀體屈光能力變化造成的,建議到醫院檢查排除。

遠離老花眼的日常保健法

1、運目益眼:平時有空就一睜一閉地鍛煉眼肌;雙眼盡力看右上方,然後看左下方,再向反方向看;睜大眼睛,眼球下上左右轉動;每天早晚各遠眺一次,稍停片刻再把視線由遠逐步移近。

2、桑葉敷眼:桑葉具有養肝明目的功效。取鮮桑葉30克,洗凈後搗碎成泥,分成兩份攤在兩塊薄紗布上,然後閉目分別敷貼在眼皮上,每次15分鍾。

3、按摩眼周:對眼窩進行指壓,能促進眼睛的血液循環。眼球周圍都是骨骼,因此,進行指壓時,手指要盡量靠近眼球,輕輕指壓多次。

4、提上眼皮:拇指在眉下,食指、中指在眉上,自眉頭至眉尾提捻3~5次。

5、點按眼周穴位:眼睛周圍穴位很多,經常按摩有明目的作用。讀書、看報、看電視的間隙,建議經常用手按摩眼周穴位。

6、補肝腎:中醫認為,老花眼的發生是由於人過40後,氣血漸衰,肝腎精氣虧損,難以榮養眼目所致。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視力的衰退是可以延緩的。建議在飲食方面,多吃一些補益肝腎、益精明目的食物或葯物,如黑豆、黑芝麻、豬肝、枸杞子、菊花等。

E. 人在上了年紀以後,為什麼會出現老花眼的現象

人在上了年紀之後出現老花眼是因為眼球的晶狀體逐漸硬化增厚,肌肉調節能力減退,變焦能力降低。

老花眼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眼科現象。它屬於一種生理現象,它既不是病理狀態,也不屬於屈光不正,是人們步入中老年後必然出現的視覺問題之一。老花眼也是身體開始衰老的信號。

1、老花眼出現的原因

隨著年齡增長,眼球晶狀體逐漸硬化、增厚,而且眼睛內部的肌肉調節能力也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退,導致眼睛變焦能力降低。因此,當老年人看近物時,由於物體投射在視網膜時無法完全聚焦,也不好調節,看近距離的物件就會變得模糊不清。

無論是老花眼還是年輕人的近視眼遠視眼,平時都應當注意看書報和電視時保持一定距離,且時間不宜過長,防止眼肌和視力過度疲勞。讀者朋友們,你們日常都是如何保護眼睛的呢?

F. 眼睛外凸是怎麼回事

你好,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眼球向前移位,角膜頂點超過眶上緣,則稱眼球突出。正常人眼球突出度一般在12-14毫米,雙眼突出差值小於 2毫米,若眼球突出度超過16毫米,雙眼突出差值大千2毫米,可考慮為眼球突出。引起眼球突出的病因很多,若發現有眼球突出要積極地查找病因,以得到有效的治療,常見病因有以下幾種:
(1)炎症性突眼 多因局部,鄰近組織及全身炎症所引起,眼球筋膜炎,眶蜂窩組織炎,海綿竇血栓、全眼球炎等。表現除眼球突出外,還局部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
(2)眶內腫物 是眼球突出常見的原因之一;多為良性,以血管瘤為多數,發病緩慢,主要表現為眼球突出,視力正常或下降,眼球運動多無障礙,常見有血管瘤、腦膜瘤、淚腺腫物、神經鞘膜瘤等;惡性腫瘤有平滑肌瘤等。
(3)血管性眼球突出 多見於頸內動脈海綿竇漏;眶靜脈曲張。前者多見於外傷後,單眼或雙眼球突出,捫之有搏動感,聽診可聞轟隆聲,壓迫頸內動脈,突眼及博動可消失,故可稱博動性眼球突出,後者可為先天或後天性,在其低頭或憋氣時,而發生眼球突出、當頭位正直或仰卧時,眼球可以復原,故稱間歇性眼球突出。主要由於眶內靜脈充盈瘀滯所致。
(4)眶骨畸形性突眼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眶骨畸形,使眼眶內容積成小而發生眼球突出。多見於先天性尖頭畸形、先天性蝶骨大翼異位、腦積水等。
(5)外傷性眼球突出 由於眼部,眼眶局部外傷後造成眶內出血,組織水腫、氣腫所引起。
(6)甲狀腺性突眼 多發生於女性,雙眼,眼球中度突出,並可伴有瞼裂增大,瞬目減少等,。同時全身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表現。
(7)垂體性突眼 多見於中年男性,為雙眼,可先後發生,呈進行性眼球突出,故又稱惡性突眼,眼瞼浮腫,球結膜水腫外露,眼球運動障礙,眼瞼不能閉合,易發生角膜損害。
(8)其他眼球突出 眶內寄生蟲性突眼,局部球後麻痹意外,可出現眼球突出,何傑金病等。
(9)假性眼球突出 多見於高度近視,角膜葡萄腫、牛眼等,由於眼軸過長外觀似眼球突出。發生眼球突出後首先進行全身系統檢查除外全身所致的眼球突出,同時做B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學的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治療上若是炎性眼球突出,要給予局部及全身的抗菌素治療使炎症消退,局部腫物眼球突出明顯,視力受影響時,可考慮手術治療,血管性眼球突出可做血管栓塞治療可取好效果:內分泌性突眼可口服葯物全身治療甲亢等,總之,對眼球突出的治療要有針對性,從根本上去除病因,這樣才能緩解眼球突出症狀

G. 美術裡面為什麼人的眼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移

因為頭骨的生長變化。其實眼眶是不變的,也就是說人的眼睛從小到大幾乎都一樣大,孩童時期,眼睛大概在頭顱中線位置,由於上顎骨和下顎骨的生長導致眼線逐漸上移,一般在中線偏上一到二厘米。骨骼生長停止(20-24歲左右)後,五官位置比例基本不變。(當然,老年由於眼瞼下垂,眼睛會比年輕時微偏下)

H. 眼球會隨著年齡的增大和變大嗎

概述
老年性白內障是最常見的。多見於50歲以後,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加,近年來又稱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age-related cataract)。

病因
在全身老化,晶體代謝功能減退基礎上加上多種因素形成的晶體疾患。研究證明,遺傳、紫外線、全身疾患、營養狀況等因素與白內障形成有關。

症狀
雙側性,但兩眼發病可有先後。視力進行性減退,有時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點。由於晶體不同部位屈光力變化,可有多視,單眼復視,近視度增加。臨床上將老年性白內障分為皮質性,核性和囊下三種類型。
1.皮質性白內障(cortical cataract)以晶體皮質灰白色混濁為主要特徵,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四期:初發期、未成熟期、成熟期、過熟期。
2.核性白內障(nuclear cataract) 晶體混濁多從胚胎核開始,逐漸擴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野兆缺黃色,隨著混濁加重,色澤漸加深如深黃色,深棕黃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數增加,病人常訴說老視減輕或近視增加。早期周邊部皮質仍為透明,因此,在黑暗處瞳孔散大視力增進,而在強光下瞳孔縮小視力反而減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質完全混濁即行手術。
3.後囊下白內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因混濁位於視軸區,早期即影響視力。

檢查
1.皮質性白內障:
(1)初發期散瞳後可見到眼底紅反光中有黑色楔形暗影,瞳孔區仍透明。
(2)未成熟期在未成熟期晶體前囊下皮質尚未完全混濁,用斜照法檢查時,可在光源同側瞳孔區看到新月形投影,這是此期的特徵。
(3)成熟期混濁擴展到整個晶體,皮質水腫減退,晶體呈灰白色或乳白色。
(4)過熟期可見虹膜震顫現象。
2.核性白內障:晶體混濁多從胚胎核開始,逐漸擴展至成人核,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數增加,早期周邊部皮質仍為透明。
3.後囊下頌辯白內障:在晶體後極部囊下的皮質淺層出現金黃色或白色顆粒,其中夾雜著小空泡,整個晶體混濁區呈盤狀,常與皮質及核混濁同時存在。

治療
成熟期或近成熟期行手術治療。

聲明:能為您提供健康服務,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但這些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就診醫生的指導。
1、什麼是白內障?
白內障是眼睛內晶狀體發生混濁由透明變成不透明,阻礙光線進入眼內,從而影響了視力。初期混濁對視力影響不大,而後漸加重,明顯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在世界范圍內白內障是致盲的首要病因,現在世界上大約有2千萬人是由於白內障而致盲,另有1億白內障患者需要手術恢復視力,在大多數的非洲和亞洲國家,白內障至少佔盲人的一半。據我國調查的結果,白內障也是我國引起失明的最主要的眼病。

白內障有很多病因:有些是先天性白內障(多見於兒童),眼外傷也會導致白內障,某些內科疾病亦可致白內障。如:糖尿病、腎炎等,還有並發性白內障,但是大多數的病例和患者與年老有關。50~60歲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病率為60~70%,70歲以上的達80%,80歲以上的老年人幾乎達100%。

隨著世界人均壽命的延長,白內障患者將不斷增多。白內障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通過手術治療絕大多數患者能成功地恢復視力。

2、晶狀體的結構和功能是什麼?

正常晶狀體為富有彈性的無血管的透明體,形似扁圓形雙凸透鏡,位於虹膜、瞳孔之後,玻璃體之前,依靠晶狀體懸韌帶與睫狀體聯系以固定其位置。

晶狀體的組織結構像水果中的桃子,分為三個部分:

(1)晶狀體的外表面由一層透明且富有彈性的薄膜包裹,我們稱之為晶狀體囊膜層(相當於桃子的皮)。

(2)中央為晶狀體的核層(相當於桃子的核),位於晶狀體的中央部,隨著年齡的增長核層范圍會逐漸增大、變硬,透明度也會降低。

(3)在晶狀體囊膜層與核層之間的組織,我們稱之為晶狀體皮質層(相當於桃子的肉)。

晶狀體為眼球的重要屈光間質之一,主要功猜培能為:調節眼睛能看清遠、近各種距離的景物,而完成這一過程是依靠晶狀體的彈性、睫狀體收縮舒張及晶狀體懸韌帶鬆弛和緊張來達到的,我們稱之為調節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囊膜彈性降低,晶狀體核增大變硬,睫狀肌變弱,調節力減退而出現老花眼。

3、白內障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引起白內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傷性白內障、放射性白內障、先天性白內障、糖尿病性白內障等有比較明顯的病因外,白內障形成過程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情況相當復雜。常見的老年性白內障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揭示,可能與年齡老化、紫外線長期過度照射、遺傳因素、營養不良等有關。在我國經調查證實,高原地區以及陽光輻射較多的地區,白內障的發病率相對增高。這是因為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受到紫外線的照射,紫外線可影響晶狀體的氧化——還原過程,使晶狀體蛋白質發生變性、混濁形成白內障。另外,臨床上常見的糖尿病、半乳糖血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也都可引起白內障。

4、嚴重的白內障不做手術有什麼危險嗎?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最好方法這是無疑的,但並不是得了白內障就要立即手術,上面已經講了白內障手術的最好時機,可仍有人認為白內障熟了不做手術也無妨,不就是看不見嗎?孰不知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及危險的。因為,在白內障的發展過程中,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產生很多嚴重的並發症,如青光眼、色素膜炎等,這些眼病多發生在白內障的中期和晚期,如膨脹期和過熟期,不僅能引起失明,有時可以引起眼內嚴重的炎症,致使眼球萎縮;有的病人可因為長期眼痛,無法忍受,最後不得已必須做眼球摘除。因此這就提醒大家,白內障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手術治療。

5、白內障常用的手術方法有哪幾種?

依照晶體摘出時晶體囊的完整性分為囊內和囊外摘出兩類。

白內障囊內摘出法和傳統的白內障囊外摘出法已成為過去。多年以來,應用的是手術顯微鏡進行精細操作的囊外摘出術。隨著顯微手術的普及和 技術的提高,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聯合人體晶體植入術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方式。手術操作的要求相對容易一些,安全性大,並發症少,術後恢復視力的效果好。

近年來,又開展了小切口的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術後傷口無需用縫線進行縫合,傷口癒合快,術後散光少,視力恢復快。

6、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好還是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好?

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是在白內障現代囊外手術基礎上發展而來。手術採用超聲乳化機器,通過約3毫米左右的角膜或鞏膜切口粉碎吸出晶狀體核與皮質,保留晶狀體後囊膜以便能植入後房型人工晶狀體。其顯著優點手術切口小,只有2.8—5.5毫米,術後切口癒合快,角膜散光小,早期即可獲得滿意的視力,而且可在門診手術,不需住院。缺點為:費用高,依賴機器,手術復雜,難度較大,一旦發生並發症,容易造成永久性損傷。

白內障現代顯微囊外手術,是一種成熟而有效的白內障手術方法,手術時需要較大的手術切口,術後角膜散光較大,需二周以後才能達到較高的視力,但此手術方法已為相當數量的眼科醫生熟練掌握,費用較低,不需特殊的機械,手術後復明效果良好,並發症發生率較低,故不論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或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只要掌握適應症,熟練掌握手術操作方法都是很理想的白內障復明手術方法。

我們認為,在我國比較貧困的農村還是提倡白內障囊外摘除術,術後需配較大度數的凸透鏡(遠視鏡)矯正視力,這樣最經濟。

7、白內障也會突然視力下降嗎?

一般白內障的症狀是視力逐漸下降,最後失明,整個過程中無眼疼等症狀。如果患者突然感覺視力明顯下降而沒有疼痛,應考慮可能是眼底有了病變,比如:眼底出血、視神經乳頭病變或視網膜脫離等,必須馬上去看眼科醫生不要誤認為是白內障所致。在老年性皮質性白內障發展過程中,有一段過程醫學上叫膨脹期,在此時期,晶體內有較多的水份積聚,使其急劇腫脹,體積增大,前房變淺,病人此時可以感到視力下降速度加快,個別病人可以由於晶狀體膨脹、前房變淺等原因,引起眼壓高而引起青光眼,病人可感到眼紅、眼痛、伴頭痛、惡心、嘔吐等全身症狀、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失去光感,這種青光眼如果治療不及時,將造成永久性失明,即使再行白內障手術也無法挽救視力。

8、白內障手術有年齡限制嗎?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作白內障手術。白內障手術的最大年齡醫學上沒有統一的限定。有的病人家屬認為90歲以上老人危險性大,不能做手術。其實不然,有些高齡老人身體素質良好,血壓、心臟情況穩定,而且目前白內障手術多採用眼部點麻葯(表面麻醉),痛苦很小,因此多能承受手術。目前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白內障手術最高年齡為103歲。所以,能否承受白內障手術並不取決於年齡,而取決於病人的身體狀況。

9、白內障手術前都要做哪些檢查?

白內障手術是眼科比較精尖的手術,為了保證手術效果,需要作充分的術前檢查。白內障手術前檢查分為兩部分即眼部檢查和全身檢查。眼部檢查一般包括視力、視功能、眼壓和淚道、角膜曲率、A超和B超,其中角膜曲率和A超檢查是為了計算手術中要植入的人工晶體度數。全身檢查一般包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澳抗、血糖等化驗,以及血壓、心電圖等內科檢查,其目的是要為了解病人的全身狀況,有無高血壓、糖尿病及其病情程度,心功能情況,是否能勝任白內障手術。必要時根據需要作神經內科檢查來了解腦血管的狀況。

10、心臟病人能做白內障手術嗎?

老年性白內障病人,由於年齡都較大,身體各內臟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現象,心臟功能不良在臨床上也是常見的。患有心臟病的老年病人能否接受白內障手術,要根據心臟病的嚴重程度及心功能的狀況來決定。白內障手術為眼科常見的顯微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操作時間也較短,對全身器官功能影響不大,一般的心臟病病人都可以忍受白內障手術,但操作時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1)術前應全面細致地進行全身檢查,充分估計手術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准備好急救葯品及搶救器械,制定好急救措施,必要時請心內科醫生配合監護病人心功能狀況,使手術能安全順利完成。

(2)術前做好思想工作,使病人消除緊張情緒。手術前一天晚上及手術當天給予適量的鎮靜劑,如安定、魯米那等。

(3)白內障手術時應充分麻醉以減少疼痛,在壓迫眼球降低眼壓時,或作眼球固定牽拉眼肌時動作要輕巧,以免發生心一眼反射使心率變慢或驟停。手術方法應選擇既簡單又療效好的方法,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

(4)術後不要長期平卧休息,應採用半卧位,適當下床活動,多吃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11、白內障手術前病人要做什麼准備?

白內障手術前准備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配合醫生作好一系列眼部和全身檢查外,還要作好身心的調整。白內障是復明手術,多數效果很好,但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有出現一些並發症的可能,所以作為病人家屬要充分了解術中及術後的並發症及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配合醫生治療。在術前,病人還要注意休息,調整飲食,戒煙,戒酒,有全身病的病人要在內科醫生的指導下,將血壓、血糖、心腦血管指標等調整到最佳狀況。術前常規點抗菌素眼葯水。除小兒全麻手術需要前8小時禁止吃及飲用任何東西外,白內障手術病人術前可以正常飲食,但不要吃得過飽。

12、什麼是人工晶體?

從人工晶體這個詞意中,大家已經顧名思義,即人工合成材料製成的一種特殊透鏡稱為人工晶體,它的成份包括硅膠、聚甲醛丙烯酸甲指、水凝膠等。人工晶體的形狀功能類似人眼的晶狀體,其重量輕、光學性能高、無抗原性、致炎性、致癌性和生物降解等特性。白內障術後摘除了混濁的晶狀體,將人工晶體植入眼內替代原來的晶狀體,使外界物體聚焦成像在視網膜上,也就能看清周圍的景物了。

13、哪一種人工晶體「最好」?

白內障患者在手術之前都想選一個「最好」的人工晶體,甚至認為最貴的人工晶體就是最好的,恐怕選錯了晶體影響術後視力,這個擔心是完全不必要的。我們已經知道人工晶體植入眼球內是使其取代原先晶體的功能,在原來位置起到聚焦成象,使眼睛能清晰看到物體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國產的人工晶體還是進口的人工晶體,只要製作人工晶體的材料無毒性,工藝精良,消毒嚴密,植入眼內後效果是一樣的。而且目前國產人工晶體原材料,製作設備及工藝大都與國外廠家基本一致,而在價格上要比進口的人工晶體便宜很多,所以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國產的人工晶體與進口的人工晶體在白內障手術復明中效果是一樣的,並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

14、人工晶體植入治療白內障有哪些特點?

人工晶體在人的眼內相當於一個 9D— 12D凸透鏡,如果患者術前無屈光不正(既無近視、遠視等)則白內障術手摘除了晶狀體,術眼就處於高度遠視狀態,需要戴一個相等度數的凸透鏡來矯正。這種「高度遠視鏡」病人戴起來不美觀、不方便、視覺質量差,而且使病人的感覺不舒服,然而人工晶體可以做到:(1)在解剖位置上取代正常人眼晶狀體的功能。(2)單眼白內障術後植入人工晶體解決了過去由於單眼白內障手術另眼視力較好;而使術眼術後無法帶矯正眼鏡的問題,所以視力仍然無明顯提高,同時可減少雙眼視差帶來的不適,如:頭暈、惡心、有時出現復視。(3)人工晶狀體沒有無晶體眼所造成的視物變形、環形暗點、視野縮小等缺點。

15、什麼叫後發性白內障?

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或晶狀體外傷以後,晶狀體皮質未能完全吸收,所遺留的殘余部分繼發混濁,與晶狀體殘留的囊膜混雜在一起,形成一層不透明的機化膜,或由於上皮細胞增生,形成透明的珍珠樣小體,嚴重影響視力稱為後發性白內障,簡稱後發障。

16、激光治療後發性白內障是怎麼回事?

通常我們所說的激光治療白內障是指用YAG激光做的發性白內障切開術。由於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後或外傷性白內障殘留晶狀體皮質,晶狀體前囊下上皮細胞再生,加上手術反應及炎症反應與晶狀體後囊膜形成一層不透明膜,嚴重影響了視力。在這種情況下,利用YAG激光的高能量,在瞳孔區中央相當於人眼視軸處將後發障中央打開顯露出一個透明區域,病人視力就會立即改善。如為很堅硬的機化膜,YAG激光是不能切開的,只能通過手術將後發障剪除,YAG激光治療後發障的優點在於: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病人無病苦,視力恢復可以「立竿見影」。

17、先天性白內障是怎麼發生的?

先天性白內障是嬰幼兒常見的眼病。出生後第一年發生的晶狀體部分或全部混濁,稱為先天性白內障;分兩組:第一組是出生時即 有的白內障,稱為先天性白內障;第二組是出生後數周或數月才發生的白內障,稱為嬰兒性白內障。引起晶狀體生長發育障礙的原因基本上有兩種:①內生性因素:指染色體基因變異,引起晶狀體胚胎發育過程障礙,有遺傳性及家族史。②外生性因素:是引起先天性白內障的主要原因。如母體妊娠前兩個月的感染,或在懷孕6個月內患風疹、水痘、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時,造成胎兒晶狀體的損害。甲狀腺機能不足、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都可引起先天性白內障。個別患者除白內障外,還伴有虹膜缺損、小眼球或大腦發育不全等先天畸形。

18、先天性白內障什麼時候動手術較好?

先天性白內障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視力減退程度與晶狀體混濁部位、范圍有關。先天性白內障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掌握適當的手術時機是決定患兒能否恢復視力的重要環節。一般應掌握以下原則:

(1)對出生後即有雙眼完全性白內障,由於視網膜得不到正常的刺激,嚴重影響視功能發育者,應盡早手術。一般出生後1—2個月內手術,最遲不超過6個月。另一眼應在第一眼手術後1周內進行手術,術後單眼遮蓋不能超過1周,以防手術後單眼遮蓋而發生形覺剝奪性弱視。

(2)雙眼不完全性白內障:若雙眼視力低於0.1,不能窺見眼底者,亦應當爭取早日手術。

(3)對單眼先天性白內障,晶狀體混濁位於瞳孔區,或雙眼視力低於0.3者,應在2—3歲時盡早進行手術治療。

(4)對局限性晶狀體混濁,平時不影響玩耍,視力在0.3以上者手術可推遲到4—5歲進行,但不能晚於6歲,否則可能造成不可逆性弱視。

(5)風疹綜合征患者不宜過早手術,因為在感染後早期,風疹病毒還存在於晶狀體內,手術時可造成病毒釋放而引起虹膜炎,一般主張在2—4歲時進行手術。

總之,必須強調早期手術的重要性,術後應及早配戴矯正眼鏡,以免發生弱視,以後根據患者眼球發育及視力情況再行人工晶狀體二期植入。

19、先天性白內障能否植入人工晶狀體?

從理論和技術上講,人工晶狀體手術不應有年齡限制,任何年齡均可進行,但對先天性白內障的患兒及少年性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應持謹慎態度。嬰幼兒和兒童植入人工晶狀體的目的,除了提高視力,還能防止弱視和發展融合力。但由於嬰幼兒和兒童眼組織的特點,術後和術後的並發症明顯多於成年人,因此不能作為常規手術。一般植入年齡限制在2歲以後進行,且植入人工晶狀體時必須慎重,病例應嚴格選擇,手術者應有熟練的操作技術,術後密切觀察以及加強弱視訓練等均不能忽視。

20、先天性白內障手術後視力能提高嗎?

嬰幼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出生後2—3個月固視反射形成,立體視覺及色覺分別在出生後的3—4個月形成,出生後 6個月視力迅速提高。若在這個階段發生白內障,不僅會造成視力損害,同時也會破壞雙眼視功能及色覺的發育。為了恢復視力,獲得完善的視功能,對單眼遮擋視軸明顯的白內障應在出生後2個月內手術,否則會發生形覺剝奪性弱視。如雙眼白內障已明顯影響視力者亦盡早手術。而且,為縮短單眼因白內障受抑制的時間,兩眼手術間隔時間盡量安排得近一些,一般在第一眼手術後1周術眼無明顯手術反應,即可行第二眼的白內障手術。若白內障不嚴重,或局限性晶狀體混濁,小兒尚有一定視力可正常生活,手術時間應慎重考慮,不要急於手術,但必須採取促進視覺發育的措施(如矯正弱視的訓練等),待小兒稍大些後再手術。總之,小兒白內障即或手術治療成功,術後視力的恢復與老年性白內障相比往往是不滿意的。所以,小兒患白內障眼的視力恢復預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手術時機的選擇、手術方式、術後無晶狀體眼的屈光矯正和術後弱視治療等。

21、外傷性白內障手術後能否植入人工晶狀體?

人工晶狀體的應用也有一定的限制,並非所有白內障術後都能植入人工晶狀體,對外傷性白內障更是如此,因為如強行植入人工晶狀體,術後會出現嚴重的並發症。因此,外傷性白內障術後是否植入人工晶狀體應遵循以下原則:

(1)外傷性白內障在摘除白內障後,後囊膜完整,可一期植入人工晶狀體。

(2)急性外傷引起白內障,伴眼內組織損傷,則應在清創縫合術後,待局部情況完全穩定後,眼球可承受再次手術創傷時,再考慮人工晶狀體二期植入。

(3)外傷性白內障術後,後囊膜破裂不完整,虹膜缺損或眼前節結構紊亂,但視功能尚好者,可選用前房型或懸吊型人工晶狀體植入。

(4)對於兒童外傷性白內障手術後的人工晶狀體植入,應該謹慎選擇。對年齡大、局部條件好的可試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5)外傷性白內障同時合並有角膜中央白斑,虹膜廣泛粘連或缺損,房角粘連,玻璃體高度混濁,眼底損傷等嚴重影響視功能者,不宜進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I. 為什麼人歲數大了,有的眼睛眯縫著有的瞪得大大的

眯著眼睛的是遠視,睜大的是近視,都屬於是眼睛性能老化,過度不正確用眼導致的,初期是可以恢復的,到後期就不能恢復了,就只能藉助儀器才能正常看了。

J. 為什麼我的眼球凸出來

眼球突出是眼眶疾病的主要症狀之一,其原因頗多。

眼球在眶內的正常位置是由眶內諸組織相互之間作用而維持的。如球後組織中的血管及脂肪,斜肌的正常張力等有將眼球向前推移的趨勢;而眶膈及其平滑肌,四條直肌的張力和內外眥韌帶則有阻止眼球前突的作用。凡增加眶內容積的一切病變,直肌麻痹及由於眶骨的異常所致眶腔變化等都能造成眼球突出。相反眶炎症後的結締組織牽引,眶脂肪的耗損,交感神經支配的平滑肌松馳或眶骨骨折等則可引起眼球內陷。

眼球突出或眼球內陷是指眼球在眶內的位置異常,應與某些眼球過大或過小所致者相區別。

眼球突出可用眼球突出計測量。我國正常人眼球突出度約為12~14毫米,兩眼相差一般為0.5~2毫米,如果差數過大,即為病態.雙眼骨性眶外緣之間距稱為眶距,正常者平均為95毫米。

眼球突出的方向可以不同,主要取決於眶內病變的發生部位和性質。臨床上依據眼球突出的方向可以推斷眶內病變的位置和指導手術的途徑。

眼球突出可分為單側性和雙側性。雙側性突出多為全身性疾病所致。如內分泌性眼球突出。單側突出者則常為眶內和顱內疾病所致。但全身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引起。

眼球突出可分為真性和假性兩種。假性眼球突出多為眼球本身疾患而引起的眼球增大,如角膜葡萄腫,軸性高度近視和先天性青光眼等。真性眼球突出從病因方面講,可分為炎症性、內分泌性、血管性、腫瘤性、外傷性及少見的寄生蟲性。

一、內分泌眼球突出症

內分泌性眼球突出症又稱Basedow病或Graves病或突眼性甲狀腺腫,眼球突出是其主要症狀之一。本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與垂體-甲狀腺功能失調有密切關系。臨床上本病可分為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甲狀腺毒性突眼症和由垂體產生的促甲狀腺素所致的促甲狀腺毒性突眼症。

(一)甲狀腺毒性突眼症: 本病起病較快,女性病人多見,雙側或單側眼球向正前方突出,造成眼球突出的機理認為是自身免疫紊亂,眼外肌受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而腫脹,減少了對眼球向後牽拉的力量。另一方面由於交感神經興奮,Muller平滑肌痙攣使眼瞼退縮,眼球向前移位,瞼裂明顯增大,眼球直向前看呈凝視狀態;眼瞼腫脹肥厚,上瞼翻轉困難:當病人向下視時,上瞼不隨同眼球下垂,角膜上緣和上部鞏膜暴露;瞬目運動減少,輻輳能力減弱;眼外肌張力減退和出現不同程度的眼球運動障礙及復視;兩側瞳孔可不等大,瞳孔對腎上腺素滴眼反應敏感,很易散大。此種突眼症的眼球突出程度不如促甲狀腺素性突眼,以手指按壓突眼可使它復原位,僅少數較嚴重病例能引起暴露性角膜炎及視網膜、視神經病變。

(二)促甲狀腺素性突眼: 本病亦稱惡性突眼症或垂體性突眼症,眼部症狀較全身的中毒症狀顯著,中年男性病人居多。它的發病基礎和症狀特點可分三類:

1.甲狀腺內分泌素缺乏而代償性促甲狀腺素增多。眼球突出,眼瞼及結膜水腫,基礎代謝率低於正常。

2.甲狀腺內分泌素增多,基礎代謝亢進。正常情況下,甲狀腺素和促甲腺素之間,通過反饋作用而達到平衡,作甲狀腺部分切除後其功能減退,削弱了對垂體前葉的促甲狀腺素的抑製作用,代之以促甲狀腺素增多。 眼球突出,眼瞼腫脹,結膜水腫,眼外肌麻痹,基礎代謝率術前與術後變化較大,術後常顯著減低。

3.甲狀腺內分泌素及促甲狀腺素同時增多。有甲狀腺中毒症狀及較劇烈的眼球突出,基礎代謝率高於正常。 本病由於眼球後組織水腫,眼外肌肥厚變性,圓細胞浸潤,眶內壓力增加,將眼球推向前,壓之不能復原位。眼部症狀較甲狀腺素性突眼症明顯加劇,常伴有暴露性角膜炎,以及視網膜和視神經水腫,並有流淚、畏光、燒灼感、眼球脹痛和復視等症狀,但本病有自愈的趨勢。

二、搏動性眼球突出症

(一)病因 搏動性眼球突出症常見於頸內動脈與海綿竇血管瘺,因頸內動脈通過海綿竇,為發生動靜脈瘺的常見部位。此病發生原因可分為二類:
1.損傷性:見於顱底骨折或穿通傷。
2.特發性:較少見,發生於先天性或後天性頸內動脈瘤或動脈硬化病人,多為單側性。

(二)臨床表現
1.患側眼球突出,隨脈搏而搏動並伴有雜音。
2.以指壓迫眼球或同側頸總動脈能使突眼消減。
3.眼瞼及結膜腫脹充血,有復視。
4.第V顱神經第一支受累時,可引起麻痹性角膜炎。
5.由於靜脈曲張,在眶上方及內側可觸及一團柔軟的腫團。
6.眼底檢查常發現視乳頭水腫、視網膜靜脈紆曲擴張及視網膜出血。視力下降的程度不等。
7.本病驟然發病,患側頭部及眼後部疼痛,病人常主訴能聽到連續不斷的隆隆聲,檢查者如將聽診器放於眼上及眶部也能聽到同樣聲音。

三、間歇性眼球突出症

(一)病因 間歇性眼球突出症多為單側性,左眼發病率高於右眼,男性病人多見。突眼多由於先天性或後天性眶內靜脈,尤其是眶上靜脈曲張所致。無外傷及其他病史。

(二)臨床表現
1.一時性眼球突出為本病重要特徵,其突出程度可隨頭位的變化而增減,持續時間不等,常發作
或偶然發作。病人在低頭、用力呼氣、壓迫頸靜脈或頸向旁扭轉時,都能激起一時性眼球突出,同時也顯示:上瞼下垂、瞼腫脹、球結膜充血水腫、瞳孔散大、視網膜靜脈曲張、視乳頭境界模糊、眼球運動障礙和眼壓升高。
2.發作時眼部有緊張感、偶有復視及暫時視力減退,並有眩暈,冰痛、惡心、嘔吐和耳鳴等全身症狀或同側顳、面部靜脈擴張。
3.發作過後,眼球恢復原位,以上諸症狀全部消退,但常顯示眼球內陷,乃因血管擴張、眶內脂肪組織長期被壓迫引起萎縮之故。

[治法]:瀉火養陰,涼血,活血
紫花地丁15 薄荷9 黃芩10 川連8 赤芍9 生地12 玄參10 麥冬9 竹茹8 延胡索9 薏苡仁18 木香8 敗醬草15

熱點內容
面神經麻痹為什麼眼睛閉合不全 發布:2025-05-17 11:15:22 瀏覽:810
泰坦之旅為什麼那麼多東西 發布:2025-05-17 11:15:15 瀏覽:681
為什麼現在網路變得不好了 發布:2025-05-17 11:06:27 瀏覽:782
小米粥熬出來的米為什麼是綠色 發布:2025-05-17 11:01:51 瀏覽:5
20款蘭博基尼小牛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7 10:53:25 瀏覽:676
淘寶上的耐克鞋為什麼快斷碼的就加價 發布:2025-05-17 10:37:10 瀏覽:961
小米吹風機為什麼吹了炸毛 發布:2025-05-17 10:36:36 瀏覽:143
為什麼鞋子被醋潑了顏色變了 發布:2025-05-17 10:22:45 瀏覽:964
為什麼網上大寶防曬霜不好 發布:2025-05-17 10:03:47 瀏覽:174
脫貧時間表為什麼沒有遼寧 發布:2025-05-17 10:03:42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