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的食品賣不好
❶ 國內俄羅斯食品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受歡迎,是為什麼
冷盤主要是蔬菜沙拉和各類香腸。雖然俄羅斯蔬菜的種類不多,但沙拉卻是多種多樣的。有菜的、有肉的;有甜的、有鹹的。有時同一種蔬菜能做出樣式不同、味道各異的沙拉來。講究的家庭,還會把各色沙拉盛放在透明雕花的玻璃器皿中,那是既飽口福,又飽眼福了!
所謂熱菜,主要是指肉菜。如烤雞腿、煎魚、煎牛排、炸肉餅、燉肉等。而主食是指土豆泥、通心粉、大米之類的。土豆泥也是俄羅斯的傳統食品之一,是由煮熟了的土豆加牛奶(有時還有黃油)攪拌而成。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主食大米飯,有時卻被他們當做菜來吃,比方說用來拌沙拉什麼的,聽起來很可笑。
每頓飯熱菜的種類很少,一般只有一樣,但分量很足。不過你要認為在這個時候要大吃特吃,那就錯了。家裡所有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們,都留著肚子准備吃飯後的第三道菜—茶和甜點呢!
❷ 關於俄羅斯進口食品問題
關於俄羅斯進口食品,目前市面上有可能出現的假貨基本都是比較暢銷的,比如蛋糕,紫皮糖,巧克力之類的,罐頭幾乎沒有假的,因為賣的慢。北方基本沒有假貨,南方比較多。想驗證是否是真偽的話,一個是品嘗,吃了以後還想再吃,那基本就沒啥問題了,還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商家,產品是從哪裡過來的,如果是黑龍江等地,那基本上就沒啥問題了,因為那些俄羅斯貨品在那邊遍地都是基本都滯銷了,誰還死心眼做假貨?毛子國對於食品方面要求還是很嚴格的,所以放心吃吧,沒問題。至於中文標識問題,國家確實有規定,一般母嬰奶粉類商品是必須印在外包裝上,除此以外成人類或者是其他食品,並沒有強制規定必須印在外包裝,而是使用貼紙類貼在商品上,而中文標識有的也不見得都會第一時間貼上(因為有些經銷商要求進口商把經銷商名稱和地址換成自己的,這種情況在紅酒類十分常見),比如,XX商品進貨100箱,可能前面幾箱貼著,後面幾箱可能只是放在箱子里,導致有時候是批發商或者是經銷商,甚至是零售商在貼,一般商檢局也只會檢查零售商是否貼中文標識。這種情況一般出自於俄羅斯或者是越南等於中國接壤的國家商品。至於沒有成分表,一般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走的是民貿,這種情況一般是入境可以攜帶5000元左右的免稅產品,這種一般都有檢疫報告,但無海關手續,所以標簽一般是商家自己打的,因為商檢局一般只查有沒有中文標識,並不會注意裡面的內容,所以難免會不標准,還有一種可能是營養成分表是分開的,因為有些商品本身包裝無法用一個標簽覆蓋(其實嚴格來說,即便是貼中文標識也很有要求,比如不能覆蓋XX地方,但現在很多產品本身包裝就不是很適合,沒那麼多空間,所以也就放寬了許多)商家可能以為只要貼個中文名字就行了,所以有可能沒貼上,這個問題日韓還有馬來西亞美國等地的食品不多見,不過中東地區進口的飲料餅干之類倒是常有的事。至於威化和糖果之類的,基本上市面上能買到的俄羅斯糖果威化,幾乎所有都是正規過來的,不過大多數糖果和威化都是一箱一箱的,從幾斤到10幾斤不等,你讓零售商怎麼賣?有幾個一買就是一箱的?所以很多商家會選擇自封出售,很正常。至於給你看的海關手續,塗抹的地方基本都是價格,這東西鐵定不會給你看的,市面上比較有名的像大腦袋巧克力之類的,還有農庄糖威化啥的,都比較常見,基本不會有啥問題。至於你說你嘗了覺得很好吃,那應該是沒啥問題了,不過俄羅斯食品真的是甜死人,之前吃過一個威化,好吃是好吃,可是真的是甜到齁死人,所以給小孩子的話,還是盡量少吃,畢竟再好的東西,吃多了肯定也對身體有影響。
❸ 為什麼俄羅斯食品在中國打不開銷路
俄羅斯是我們的鄰國,並且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越來越多外國的商品湧入我國的市場,比如我們可以很輕而易舉買到澳洲的奶粉,法國的紅酒等等。但是在我國卻很少看到有俄羅斯的食品。俄羅斯離我們這么近,卻很難打開中國銷路,這是為什麼呢?
最後,宣傳不到位。像日韓以及歐美國家的一些食品的牌子總會找一些中國代言人來代言,宣傳他們的品牌,這樣的話人們熟悉以後會慢慢去買。但是俄羅斯的食品很少做廣告,也沒有什麼宣傳策劃,人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食品。而且這些食品上面也沒有貼一些中文的標簽,人們也不知道是什麼。
總而言之,這就是為什麼俄羅斯食品很難打開中國銷路的原因了,想要打開中國銷路,俄羅斯還得持續加油呀!
❹ 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很少能夠看到俄羅斯生產的產品呢
第一,俄羅斯經濟結構問題,俄羅斯是資源和工業密集型國家,重工業遠遠大於輕工業,但重工業科技水平不高,生產出來的產品不適應我國的市場需求,所以最終從中國市場淘汰而消失。而近些年隨著俄羅斯農、畜、水產品的產能擴張,農副產品一直在我國東北地區暢銷,並且在未來向中國內地發展的趨勢。
第二,俄羅斯產品問題,俄羅斯前期繼承了前蘇聯製造業的傻大笨粗,並且性價比不高,對於我國市場來說沒有競爭力可言,最終被中國市場淘汰也是必然。而對華銷售主力的俄羅斯食品,由於地域原因製作出來的產品熱量極高,只在和俄羅斯同一緯度的我國東北地區暢銷,而其他地區的口味對此不適應,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俄羅斯食品的局限性。
第三,俄羅斯地緣政治問題,由於俄羅斯屬於歐洲國家,其主要出口國基本都是歐洲國家,俄羅斯企業的銷售重心也是歐洲國家,而之前由於運輸技術所限,俄羅斯產品運到遙遠中國的運輸成本使得大部分企業望而卻步,再加上長期對中國貿易的不重視,所以也是俄羅斯產品在中國銷聲匿跡的原因。
❺ 俄羅斯生活消費品質造業為什麼會發展緩慢這會帶來什麼問題
因為俄羅斯長期以來重視重工業發展,輕工業發展緩慢,俄羅斯生活消費品質造業發展緩慢,這會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多問題,一旦國家發生什麼不穩定的事件,人民生活就受到直接影響。
❻ 在日韓餐紅火的當下,為何俄羅斯的食物在國內卻備受吐槽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食物的要求也高了起來。世界各國的美食,尤其是日餐、韓餐,在國內大受歡迎。但在日韓餐紅火的當下,為何俄羅斯的食物在國內卻備受吐槽呢?
俄羅斯食物第一個特點就是「酸」。俄羅斯人什麼都喜歡腌制,尤其是酸黃瓜和酸柿子,是他們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但這樣的腌菜對於國人來說酸得「太沖了」。
另外,俄羅斯「美食」中讓許多國人接受不了的還有:濃重的茴香香料,酸奶油,櫻桃餡餃子等等。正是這些食物使得俄餐在國內備受吐槽,甚至於被黑到「體無完膚」。而日、韓餐由於地理歷史等原因,更加符合國人口味。
❼ 為什麼俄羅斯的肉類食品那麼便宜他們養的牲口多嗎
截至2019年底,俄羅斯國內各類養殖場的生豬屠宰量為504萬噸,比2018年的480萬噸增加5.1%。 增長的原因是,在2013-2020年國家農業發展計劃和農產品,原材料和食品市場監管框架內的投資項目成功實施。 同時,以下地區的農業組織和個體企業家創造了俄羅斯去年屠宰豬肉產量的最大增長:普斯科夫地區,別爾哥羅德地區,庫爾斯克地區,弗羅涅日地區和克拉斯諾達爾地區。 在公司方面主要有:農產品工業的MIRATORG(42. 657萬噸,佔俄羅斯市場的9.7%),Cherkizovo集團公司(28. 620萬噸,6.5%),LLC Velikoluksky豬育種集團公司(26.7萬噸,6%),RusAgro集團公司(24. 336萬噸,5.5%)和Agriarian Group JSC(24. 206萬噸,5.5%)
俄羅斯火雞肉在2019年生產了28. 809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 產量每年都在增長,但是俄羅斯火雞肉的消費量仍然很低-人均每年只有1.97公斤。在肉類消費結構相似的歐洲國家中,這個數字是每人每年4.5公斤。
附:勘察加市場的肉類價格(這里價格比其它地區要貴些):豬裡脊(巴西) 400盧布/公斤(俄羅斯) 350盧布/公斤
豬扒(頸部)445盧布/公斤(非頸部)395盧布/公斤
豬小腿(帶骨)230盧布/公斤
豬臉 345盧布/公斤
牛胸肉 410盧布/公斤
雞胸肉塊 268盧布/公斤
雞腿 (俄羅斯)290盧布/公斤(巴西)130盧布/公斤
雞翅245盧布/公斤
火雞肉大塊375盧布/公斤
鴨子295盧布/公斤
鴨肉片(中國)550盧布/公斤
兔肉550盧布/公斤
鹿肉(帶骨)495盧布/公斤
鹿肉(無骨)750盧布/公斤
雞肉餡165盧布/公斤
火雞肉餡195盧布/公斤
❽ 日料韓料都受到我們喜愛,俄羅斯的美食為何不吃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食物的要求也高了起來。世界各國的美食,尤其是日餐、韓餐,在國內大受歡迎。但在日韓餐紅火的當下,為何俄羅斯的食物在國內卻備受吐槽呢?
另外,俄羅斯「美食」中讓許多國人接受不了的還有:濃重的茴香香料,酸奶油,櫻桃餡餃子等等。正是這些食物使得俄餐在國內備受吐槽,甚至於被黑到「體無完膚」。而日、韓餐由於地理歷史等原因,更加符合國人口味。另一方面亞洲人會比較習慣相近地區的食物,畢竟中國跟日韓比較相近,而且日韓許多食物都是從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當然比較喜歡日韓的食物比較多。但小編認為,正宗俄餐里還是有不少好吃的的,大家怎麼認為?歡迎討論!
❾ 為什麼國內俄羅斯食品和餐廳不像其他國家進口食品那樣
首先俄羅斯食品比較單調,一些食品並不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紅腸之類的對於中國人太過熟悉還有啤酒,已經融入生活當中不以為然,中國還有俄羅斯族群,所以不會像其他國家進口食品一樣感覺到新鮮好奇
❿ 俄羅斯為什麼對部分具有社會重要性的商品進行銷售限制
因為目前俄羅斯遭受到了歐美各國的制裁,沒辦法進口這些商品了,再加上黃牛搶購,炒高價格,俄羅斯不得不對此類商品進行銷售限制。接下來,我們就仔細看一下這個問題吧。
總的來說,俄羅斯之所以對部分商品實行銷售限制,就是因為歐美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這些制裁讓俄羅斯無法獨立生產這些商品,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導致市場出現危機,進而演變成社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