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豬的體重會不一樣
『壹』 成年豬體重
1、世界上多數豬的體重在110-130公斤,到了這個重量就會被送往屠宰場,滿足幾十億人的口腹之慾。行業內的人稱其為標豬,由於養豬技術未到世界一流水平,我國的標豬體重略低於國外的養豬強國。
2、成年公母豬的標准體重。一般情況下公豬的體重要高於母豬,不同品種之間的體重也差異顯著。國外成年母豬體重多在200-350公斤,成年公豬體重在300-500公斤,比如長白豬,成年母豬體重在300公斤左右,成年公豬體重在400-450公斤。國內本土豬體型偏小,以寧鄉花豬為例,種豬的體重在100-200公斤。
3、飼養時間越久,豬的體重越大,豬也越肥。2019年底至今,由於養豬之高史無前例,行業內流行養牛豬,本來標豬出欄體重在115公斤左右,結果很多人養到了150-200公斤。出欄一頭豬的利潤超過3000元,高的甚至超過5000元。
4、如果一直飼喂下去,讓豬老死,這種情況下,很多豬能長到500公斤以上,不過這時候已經影響到健康了。據報道,遼寧瓦房店市有1頭900公斤的豬,這是目前國內最重的豬了。
『貳』 飼養豬早上稱重和晚上稱重,體重會有什麼變化一天當中什麼時候體重最重
天當中的話應該是早上吃完那個早飯體重早飯體重是最重的。
『叄』 豬為什麼胖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胖人被其他人嘲笑胖的和豬一樣,為什麼我們會把胖比喻成豬呢,論體型來說,和豬一樣胖甚至更胖的動物有很多,比如海豚、海象、犀牛等等。為什麼人們不拿這些來形容胖人呢,偏偏要說豬,豬在人類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已經夠可憐的了,生活環境不好,吃的食物也不好,而且壽命往往很短,出生幾個月就要被當做商品豬來販賣,死後還沒有「全屍」,這樣的豬,人們還要去詆毀他,我實在是為豬打抱不平,今天就來為豬聲明一下,「人家」才不是最胖的。
胖瘦是不能用肉眼來分辨的,胖瘦的標準是取決於體內的脂肪,一般豬的脂肪率還不到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說,大部分豬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標准體重,一直以來人們都冤枉豬了。另外,那些被人們嘲諷胖成豬的人,就不用傷心啦,因為豬一點就不胖呀,說明你也就是標注體重。
『肆』 豬在吃到一定體重後就不再長了,這是為什麼
生長期過了,長得慢吃得也就少咯。兩百多斤一般都到了賣的重量了,如果還那麼能吃不得長三四百斤了,兩百五六十斤賣應該是比較劃得來的吧,後面吃了長得也少乳豬和小豬階段,肉料比可達到:1.25:1和1:1.2。
飼料能量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浪費掉了,但這個轉化過程中能量分配不是固定的,是可隨條件不同而改變的。不同階段的豬有不同的最佳生長溫度(乳仔豬32-28攝氏度,育肥豬18-21攝氏度)。
溫度過高,採食量下降,生理代謝加強;溫度過低,豬需產生大量熱量調節體溫。因而,過冷過熱都可能引起豬生長停滯甚至因消耗體液、脂肪而引起體重下降。
『伍』 豬的體重范圍
種公豬的最佳增重速度應該是多少?這方面的信息幾乎沒有,不過如果我們能夠知道公豬體重和日齡之間的關系,就可進行估算。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預測成年種公豬的增重速度。本次試驗在商業性種豬場進行,採用來自兩個遺傳品系的214頭成年配種用公豬,在平台秤上進行逐個稱重。
稱重時記錄下公豬的日齡。通過SAS軟體的回歸分析功能得出公豬體重相對於日齡的回歸方程。這個模型方程計算的是每天的活體重,如果需要日增重,可通過相鄰兩天的體重相減算出。根據體重和日增重可確定每天代謝能需要量以及飼喂量。
結果顯示,公豬的體重與日齡之間呈曲線正相關關系(P<0.01)。日增重與日齡呈曲線負相關關系。結果說明,在特定公豬群體當中,可以通過體重和日齡之間的回歸關系預測公豬的增重速度。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針對特定豬場制定飼喂標准,或設定特別的生長曲線來滿足試驗的要求。在計算用於增重的能量需要時,可根據預期日增重來設定目標增重值。
介紹
因為新轉進的公豬日齡較小,體重較輕,所以在後面的日子裡不可避免地會增重。典型情況下,公豬體重達到135-160kg時開始配種,此後在整個種用生命期當中還會增重110公斤以上。種公豬的增重速度與繁殖性能之間可能存在重要聯系。以前的研究發現,如果按維持需要飼喂公豬,它的增重緩慢,性慾、精液產量和精子數量都會顯著變差。
另一方面,對於飼喂量大的、增重迅速的公豬,腿病又會增加,性慾問題也會增加。增重速度還會影響公豬的壽命,從而影響生命期精液產量。但是成年種公豬的增重速度到底應該維持在什麼水平,目前還不清楚。
由於缺乏這方面的信息,因此給實際生產決策帶來很大難度,不過有了公豬體重和日齡之間的回歸關系,至少可以進行大致的估算。不僅如此,通過預測公豬的增重率,還有助於制定適當的飼喂程序,以便達到預期的增重曲線。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對商業性種公豬的增重率進行預測。
過程
試驗採用214頭配種公豬,這些公豬來自兩個遺傳品系(PIC TR4 180頭,L-380 34頭)。在挑選公豬的時候,特別注意覆蓋到各個日齡和體重范圍。用平台秤給每頭公豬稱重,並記下日齡。試驗公豬的畜舍條件和飼養過程都按豬場正常標准執行。本研究當中未對日糧進行處理。所有公豬飼喂的都是玉米-大豆日糧,加10%豆殼和5%脫水苜蓿,經過配方確保達到或超過賴氨酸和能量需要。
通過SAS軟體的回歸分析功能得出通過日齡計算公豬體重的回歸方程。這個模型方程計算的是每天的活體重。然後,通過相鄰兩天的體重相減,可得出平均日增重。對於每個特定的體重范圍,通過該范圍下限和上限體重對應的預期日增重之間取平均值,可計算出該體重范圍所對應的平均日增重。
通過因子分析的方法,可計算出各體重范圍在等熱區溫度條件下的每日代謝能需要量(兆卡/日)和飼喂量(公斤/日)。用於維持、增重、交配活動以及精液生產的需要量可分別通過回歸方程算出,相加後得到每日代謝能的總需要量。在計算用於增重的需要量時,可根據預期日增重來設定目標增重值。
試驗之前對豬舍喂料系統下料量的精確性進行過測試。與預期飼喂量曲線對比發現,實際飼料供應平均存在12%的過剩比例。我們根據試驗結果,對料櫃進行重新設置,按照預期的飼喂量曲線給不同體重范圍的種公豬提供不同量的飼料。最後,根據估算的每日代謝能需要量,可實現成年種公豬的分階段飼養
『陸』 生豬食量下降體重也會下降,造成生豬採食量下降的原因都有哪些
肥豬體質太肥,而減少採食量。生豬採食營養豐富,運動量非常小,整天採食、排泄和睡覺,循環往復。這就使機體脂肪層增厚,皮下脂肪量增。腹腔內脂肪漸漸越來越多,到處是脂肪,堵塞得滿滿的,飼料發霉,長期慢性飼料中毒。有些飼料雖然你進貨剛剛進回家,也不乏有不良廠家把發霉的飼料通過加工再回爐,把飼料再一次賣到養殖戶手中。還有就是自配料的時候一次性沒有吃完,
再者就是中草葯也能夠全面協調中文在高溫下的生理代謝,能夠促進豬生長發育,改善體能免疫技能,在炎熱環境中給朱一肖鼠的功能的中草葯可以緩解對肉豬的影響,提高增重和飼料的利用率。出現哈喇味,使其採食量出現波動,這些現象都是需要我們平時注意的問題,所謂細節決定成敗。豬病方麵包括寄生蟲,傷風感冒,胃腸炎等,豬舍溫度發生大的改變均會引起採食量下降。
『柒』 怎樣計算豬重量
計算豬重量的方法:
1、量體長:從兩耳根中點聯線的中部起,用捲尺沿背脊量到尾根的第一自然輪紋為止。
保持豬的站立姿勢正常,用左手把皮尺端點固定在豬的枕寰關節上,右手拉開捲尺固定在背中線的任何一點,然後左手替換右手所定的位置,而右手再拉緊皮尺直至尾根處,即量出體長。
2、量出胸圍:在豬的肩胛骨後緣,用皮尺測量胸部的垂直周徑,松緊度以皮尺自然貼緊毛皮為宜。
3、體重計算:體重(kg)=胸圍(cm)×體長(cm)/系數
此體重估側是在大豬無稱重條件時,用以上測量數值進行公式計算重量的方法。
註:豬營養狀況良好的系數用142,營養狀況中等的系數用156,營養狀況不良的系數用162。
(7)為什麼豬的體重會不一樣擴展閱讀:
豬多重出欄比較合適:
因不同品種,養殖時間長短不同,豬的體重不能完全准確,一般來說,家養著吃的豬一般養到100千克到150千克左右。
在我國,由於豬種類及經濟雜交組合較多,各地區飼養條件差異較大,因此,育肥豬的適宜上市體重也有較大不同。
一些地方早熟品種豬及其雜種豬適宜75~85千克出欄;瘦肉型良種公豬與我國地方品種母豬雜交所得的後代,適宜上市體重為85~90千克。
以兩個瘦肉型良種豬為父本、一個地方品種為母本的三元雜交豬的適宜上市體重為90~100千克;而三個瘦肉型良種豬雜交的三元雜交豬的適宜上市體重為100~11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