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不好賣為什麼也沒剩下
A. 頂層的房子能賣出去嗎
只要是有合法產權,能上市交易的房子,都能賣出去。
現實中很多購房者有頂層房屋的需求,通常情況下樓頂可以種些花花草草,房地產行業有句俗語叫「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房子一時賣不出去,究其原因通常不過如下:
1、價格過高,明顯不合理;
對策:降低房價,回歸市場合理價位。
2、陳設凌亂,裝修過時;
對策:重新裝修或部份裝修,重新整理。
3、市場不景氣,難遇到適合的買家;
對策:加大售房廣告投入,多家房地產中介公司掛盤銷售,並適當給售樓人員承諾獎勵。
B. 為什麼頂樓房子難賣
相比其它樓層, 同樣類似價格,很多人還是不願意選擇六樓.原因有很多其一:樓層太高,本身現在生活節奏很快回到家還要爬樓梯.其二:如果家裡面有老人住就很困難.其三:夏天還是非常的熱.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價格夠低絕對是可以賣的掉.
同樣價格,當然不會選擇頂樓.原因有很多:樓層太高,爬樓梯太累;家裡面有老人和小孩住的話就不方便;夏天非常的熱;還有就是頂樓的房子久了漏水現象很多;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價格夠低絕對是可以賣的掉.
C. 為什麼房子賣到最後剩的都是3樓
可以根據電話數量,來判斷樓市冷熱
你是不是常常會接到各種賣房銷售電話,從某種程度來說,你可以根據頻次來判斷市場情況。
如果有一段時間接到電話特別多,說明房子不好賣了,銷售人員撒網來獲得客戶,如果有一段時間又沒了,說明房子賣得好,沒時間來盲打。
2、房屋產權年限要注意
很多人都知道,住宅房屋產權是70年,但要注意的是,這個70年是從開發商拿地時算起。房產吐槽哥小編給你舉了例子:開發商2013拿地,2014年你買下房子,2016年搬入新房。你買的這套房產權年限是從2013年算起,到2083年結束,如果遇上開發商囤地捂盤情況,年限更短。
3、哪些樓層不好賣?
買房時,價格、地段、戶型、樓層等等,這些都是大家關注的問題,據房產業內人士透露到,樓盤的極端樓層(低層和頂層)相對來說不太好賣,買高層的最佳樓層是——大樓的3/1到 3/2之間處
D. 為什麼高層頂樓的房子不好賣
相比其它樓層, 同樣類似價格,很多人還是不願意選擇六樓.原因有很多其一:樓層太高,本身現在生活節奏很快回到家還要爬樓梯.其二:如果家裡面有老人住就很困難.其三:夏天還是非常的熱.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價格夠低絕對是可以賣的掉.
同樣價格,當然不會選擇頂樓.原因有很多:樓層太高,爬樓梯太累;家裡面有老人和小孩住的話就不方便;夏天非常的熱;還有就是頂樓的房子久了漏水現象很多;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價格夠低絕對是可以賣的掉.
E. 為什麼頂層的房子不好賣內行人告訴你真相
買房是大事,絕不能馬虎。選擇樓層則是買房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選樓層,有講究!但細心的購房者會發現,大部分人在選樓層時都會避開頂層。其實,相對其他樓層來說,頂層房源的價格更便宜,可以節省不少購房開支,那為什麼頂層的房子不好賣呢?下面就由內行人告訴大家真相!
一、頂層缺點
1、漏水
都說十頂九漏,有的建築商偷工減料,使用劣質防水材料,這樣的房屋往往都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對策:買頂層前要實地查看屋頂的防水性能是否良好;商品房的樓頂防水層的保質期是5年,5年內可以找開發商免費維修。過了保質期的,小修的話,找這棟樓的全體業主商量分攤維修費用,大修的話,申請大修基金。
2、閣樓面積不計算在產權內
開發商們都熱衷使用買頂層送閣樓的方式來吸引客戶,但其實國家規定,低於2.2米的閣樓不計算產權面積。
對策:買房前實地測量面積,高度在2.2m以上的閣樓即使是贈送的面積也要和開發商約定協議,辦理產權。高度低於2.2不計算產權有使用功能的閣樓也應該在協議中標明歸屬。
3、冬冷夏熱
由於沒有上層住戶,房間的隔熱性能較差,因此頂層一般都是冬冷夏熱。
對策:坡式屋頂比較隔熱,可以讓開發商提供頂樓的施工、設計資料,確定是否符合有關標准。或根據外立面頂樓的標記線目測屋頂隔熱層的厚度。
4、對電梯依賴性大、發生危險不易逃生
住在頂層如果電梯出現事故不能運行,上下樓會變的十分不方便。且如果發生火災,住在頂層的人們最不易逃生。
對策:如果家中有老人或行動不便者,最好不要買頂層。如果一定要買頂層,要先查看樓層的消防設施是否完備。
二、買頂層要注意哪些問題?
1、設計結構和用材
如果你購買了頂層,那麼在收房時,別忘記到到樓頂親自查看其防水和隔熱層是否完好,最好是能確認一下防水和隔熱層是否達到一般要求的20-25cm厚;
2、頂樓排水系統
小編建議購買頂層的購房者,最好能選擇雨後看房,或者在屋頂潑水(要有一定的水量)進行檢測,一段時間後,回屋查看室內有無漏水、滲水痕跡,以此判斷房屋是否有問題;
3、水壓是否足夠
可以直接在房屋內打開水龍頭,查看水流量大小,也可以通過詢問小區現有住戶了解平時的供水情況,詢問得知的情況往往都比較真實;
4、小區消防設施
看房收房時,可以順便查看一下樓道里是否有公攤面積被佔用造成擁堵,查看樓棟內的消防設施是否能正常使用;
5、有無閣樓及其高度
現在有些開發商為了促進頂層住房的銷售,會有贈送閣樓的說法,但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高於2.2米的部分才會被計入建築面積,因此在購買時需要注意,不是所有承諾的閣樓面積都會納入銷售建築面積的,也就是說房產證上是沒有相關面積證明的。
所以,如果閣樓低於2.2米,關於其使用功能的部分,一定要在房屋權屬登記中明確其使用權利的歸屬;
6、確定是否有額外付款
額外付款主要是針對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部分樓盤頂層和閣樓之間的樓梯,需要購房者自行購買或額外付款,因此在購買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你想要購買的頂層住房是否有額外付款的部分。
F. 頂樓有哪些缺點為何頂樓最難賣出
頂樓的缺點是容易漏水,隔熱性太差,水壓太低等等,也正是因為這些缺點,所以才導致頂樓很難賣出去。眾所周知,頂樓總是最難賣出去的那一層,之所以會這樣,當然是因為它有很多難以解決的缺點,如果在購買之前沒有搞明白,可能會讓自己吃了大虧。
最後一點就是水壓太低,大部分小高層可能會設置增壓水泵來確保用戶的用水量,不過依然有一些頂樓的住戶會受到水壓太低的困擾,甚至連最起碼的燃氣熱水器都無法使用,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如果是低矮洋房用戶連水泵都沒有,每次一到做飯的時間就停水,最起碼的生活都無法保障,實在讓人困擾,有一些用戶會被迫選擇自己裝水泵來確保時刻都能用到自來水。
G. 房子底層和頂層全國剩下多少沒人買還是都剩下了
不會剩下的。底層和頂層價格便宜,開發商賣不出去的房子會通過內購,低價給內部人員,然後內部人員再通過二手市場把房子賣掉。
H. 頂樓有很多優點,可是為什麼在房屋銷售中如此不好賣呢
其實很多人都喜歡購買頂樓,因為住在樓房有一種風水學裡面的講究,就是喜歡高高在上,住在頂樓也是踩在別人的腦袋頂,而且一般購買頂樓都會贈送一個大陽台,有的開發商還會贈送閣樓,即使這樣大家還是不願意購買頂樓,因為頂樓優點多,缺點也不少。
那麼很多人寧願不買1樓,也不會購買頂樓,是因為購買1樓的人群大部分都是老年人,為了出行方便。也是為了鼓勵大家購買,1樓開發商會贈送一個小花園,但是1樓還有一個最大的痛苦,那就是下水管道容易反水,這一點也是一個非常糟心的事情
I. 買房子都說頂樓比較差,但是內行人卻非頂樓不買,這裡面有什麼說法
我們在買房子的時候通常是非常的謹慎的,畢竟買房子是一件大事。而在買房子之前我們也會多方走訪,去看看小區的環境怎麼樣,在有了意定小區之後。我們就開始選擇樓層,而樓層的選擇也是有著非常多的說法的。在民間有一個購房規則,再窮不買頂樓,再傻不買1樓,很多人都知道買1樓是非常不好的,1樓非常的潮濕而且隱私性不怎麼好。
這些炒房的人都是知道這些規則的,就會選擇去買頂樓,畢竟現在頂樓和以往也有所不同。他的缺點也正在一點點的發生改變,其實人們說到頂樓不好,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漏水和太熱,不過現在頂樓他們防水層做的非常的厚。而且他們現在用的材料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就不用擔心漏水的問題,而有些開發商會在頂層建一些閣樓。這樣就可以避免頂層很熱的現象,可以說這些都是好房者非頂樓不買的原因。
J. 樓層頂樓有什麼缺點,為什麼不好賣
1、漏水
都說十頂九漏,有的建築商偷工減料,使用劣質防水材料,這樣的房屋往往都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對策:買頂層前要實地查看屋頂的防水性能是否良好;商品房的樓頂防水層的保質期是5年,5年內可以找開發商免費維修。過了保質期的,小修的話,找這棟樓的全體業主商量分攤維修費用,大修的話,申請大修基金。
2、閣樓面積不計算在產權內
開發商們都熱衷使用買頂層送閣樓的方式來吸引客戶,但其實國家規定,低於2.2米的閣樓不計算產權面積。
對策:買房前實地測量面積,高度在2.2m以上的閣樓即使是贈送的面積也要和開發商約定協議,辦理產權。高度低於2.2不計算產權有使用功能的閣樓也應該在協議中標明歸屬。
3、冬冷夏熱
由於沒有上層住戶,房間的隔熱性能較差,因此頂層一般都是冬冷夏熱。
對策:坡式屋頂比較隔熱,可以讓開發商提供頂樓的施工、設計資料,確定是否符合有關標准。或根據外立面頂樓的標記線目測屋頂隔熱層的厚度。
4、對電梯依賴性大、發生危險不易逃生
住在頂層如果電梯出現事故不能運行,上下樓會變的十分不方便。且如果發生火災,住在頂層的人們最不易逃生。
對策:如果家中有老人或行動不便者,最好不要買頂層。如果一定要買頂層,要先查看樓層的消防設施是否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