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中班語言教案它們為什麼不一樣

中班語言教案它們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2-10-11 13:29:23

Ⅰ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必備)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認真傾聽故事,了解故事中有趣的情節。

2、知道不同的小動物的家也是不一樣的。

教學准備:

物質准備:

1、《幼兒畫冊》。

2、配套磁帶。

知識准備:

已有聽故事的經驗,喜歡聽故事。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夠認真傾聽故事,了解故事中有趣的情節。

難點:知道不同的小動物的家也是不一樣的。

教學方法與手段:

提問引導法、觀察法、情景表演法、圖片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雞蛋的圖片,師:看看,又是給你們帶來了什麼?(雞蛋)

2、師:這個雞蛋很神奇的,想不想知道怎麼神奇?播放小雞的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3、師:你知道雞蛋神奇的地方在哪裡?聽,蛋殼里有什麼聲音?小雞想干什麼呀?

二、播放課件,分段欣賞故事內容。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小蛋殼》的前一部分。

師:雞寶寶離開了小蛋殼,小蛋殼心裡覺得怎麼樣?重點理解詞彙:孤單。(孤單就是一個人,沒有朋友,孤零零的意思。)

2、小蛋殼覺得自己很孤單,便去尋找小動物,你覺得小蛋殼會成為誰的家?

3、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繼續欣賞故事。小蜜蜂的家在哪裡?螞蟻的家在哪裡?小蛋殼對小青蛙、蝸牛說了什麼?它們的家在哪裡?

4、引導幼兒繼續欣賞故事。小蛋殼最後成為了誰的家?它的心情變得怎麼樣?

小結:小蛋殼做了金龜子的搖籃,它變得不在孤單了。

三、完整欣賞,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1、師:故事講完了,還想再聽嗎?

2、師: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四、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進行情景表演,讓小朋友們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

(必備)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願意傾聽,樂於表達自己的感想。

2.學會幫助有困難的人,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樂於幫助別人。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提前認知霸王龍和小翼龍具體特徵和習性。

2.物質准備:《我是霸王龍》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霸王龍和翼龍的圖片

教師:老師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你們認識他們嗎?你們知道霸王龍是一頭怎樣的龍?小翼龍呢?

2.教師小結:霸王龍是一種兇猛可怕的恐龍。如果兇猛的霸王龍遇到了小翼龍,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二、閱讀繪本

1.給出繪本,介紹書名,作者。

教師:今天我們就講一個關於霸王龍和小翼龍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叫霸王龍》

2.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師幼討論,逐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生動有感情的講述圖書的第一部分。

①教師:今天,老師就講一個霸王龍和翼龍的故事。

②教師:小翼龍的爸爸媽媽為什麼離開?

幼兒:因為小翼龍長大了)

③爸爸媽媽希望小翼龍變成什麼樣地恐龍?

④教師小結:爸爸媽媽希望小翼龍變成能夠飛得很高,很強壯,又能幫助別人的翼龍。

⑤你們的爸爸媽媽希望你們做一個怎麼樣的小孩?

(引導幼兒體會爸爸媽媽對小翼龍的期望。)

(2)閱讀故事第二部分

①教師:懸崖底下有什麼東西出現了?

②教師:霸王龍爬上山了,猜猜看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

③教師:如果你是小翼龍你看到霸王龍受傷了會怎麼做?

④教師:我們一起看看,小翼龍會怎麼辦。(繼續閱讀故事)

⑤教師:小翼龍怕不怕霸王龍?

⑥教師:火山爆發後,小翼龍幫助霸王龍恢復了健康,小翼龍幫助了霸王龍,為霸王龍做了哪些事情?

⑦教師小結:雖然小翼龍很害怕霸王龍,但是它還是幫助了霸王龍。小翼龍真是一隻善良的恐龍。

⑧如果你有好朋友遇到困難了,你會不會幫助他?幫助了其他小朋友,你會不會感到開心、快樂?

(引導幼兒體會小翼龍矛盾的心情和善良助人的品質。)

(3)閱讀故事第三部分

1教師: (未出示圖片)請你們猜猜,被小翼龍救後霸王龍會怎麼樣?會對小翼龍說些什麼?(謝謝)如果其他小朋友幫助了你,你會不會感謝他呀?

(引導幼兒體會霸王龍的感恩之情。)

2引導幼兒思考:原本凶暴、可怕、愛欺負別人的霸王龍為什麼沒有傷害小翼龍,反而看到小翼龍離開傷心的哭了?(小翼龍幫助了霸王龍,所以霸王龍沒有傷害小翼龍,因為霸王龍沒有對小翼龍說聲謝謝,所以傷心的哭了。)

4教師小結:小翼龍把霸王龍救了之後,霸王龍被小翼龍的善良感動了,霸王龍心中也充滿善良。我們每個人都要愛幫助別人,變成善良的小孩。

三、續編故事內容

教師:小翼龍帶著對霸王龍的友愛和不能交朋友的遺憾,遠遠地飛走了,離開了。霸王龍一個人爬上了小翼龍曾經睡過的窩里,雙手捧魚,仰望星空,霸王龍還會遇見小翼龍嗎?翼龍會不會回來呢?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請你們好好想一想、編一編,說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

活動延伸:

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說給你的好朋友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初步達到活動目標,有些幼兒還沒有理解故事內容,需要課後加強復習。在活動開始給幼兒設置懸念展示霸王龍圖片,極大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出示翼龍爸爸媽媽照顧翼龍寶寶圖片時,幼兒可以細心觀察,大膽發言,把自己看到的都說出來。當然活動之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有些提問重復了,不需要再次發問。很多部分沒有引導幼兒小結使活動過程沒有那麼流暢。繪本故事內容過長,使幼兒在活動後半段表現的沒有那麼積極,活動後半段沒有很精彩的亮點使整節活動倉促結束,以後會注意活動的結尾。

(必備)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3

【設計意圖】

《不要再笑了,裘裘!》是日本作家慶子·凱薩茲的作品。故事講述的是一隻可愛的負鼠裘裘,學習逃生本領——裝死的過程,由於他特別愛笑,所以和媽媽在家練習時總是沒有成功,他感覺媽媽只是和他在玩游戲,這可把愛他的媽媽急壞了。一天媽媽決定帶他去森林裡練習裝死,這時真正的大熊來了,愛笑的小負鼠這一次並沒有笑,可是大熊看到死了的負鼠並沒有走開,甚至哭了起來,原來大熊只是想向小負鼠尋找快樂。本節活動對故事進行了適當的節選,只選取了部分內容。故事充滿戲劇性和趣味性,故事幽默、跌宕起伏的情節給幼兒創造了無限想像的空間,使幼兒緊隨故事情節大膽猜測和積極體驗,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情感深化中實現了繪本的核心價值。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中動物神態、表情的變化,大膽想像故事情節,理解動詞「聞來聞去」、「戳來戳去」、「晃來晃去」。

2、在游戲模仿中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體驗負鼠通過裝死進行自我保護的生存本領。

3、感受負鼠媽媽對負鼠寶寶濃濃的愛。

【活動准備】

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播放笑聲,問:這是誰的笑聲?小朋友,你們喜歡笑嗎?你笑的時候爸爸媽媽開心嗎? 認識「裘裘」,裘裘在干什麼呢?媽媽的表情怎樣?

2、講述故事開頭部分,了解負鼠媽媽不讓裘裘笑的原因。

負鼠媽媽為什麼不讓裘裘再笑?裝死是真的死了嗎?為什麼負鼠媽媽要讓裘裘學習裝死的本領?嘗試用擔心的語氣、表情說說「不要再笑了,裘裘」。

小結:因為很多野獸是不吃死了的動物的,所以負鼠通過裝死逃避敵人的追捕,媽媽愛寶寶,所以要將最重要的本領教會裘裘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觀察畫面,大膽表達及猜測負鼠媽媽訓練裘裘「裝死」的方法。

情節1:媽媽扮成狐狸在裘裘身上聞來聞去,裘裘沒忍住哈哈大笑。

提問:媽媽假扮成了什麼?(飢餓的狐狸)她在裘裘身上干什麼?(用鼻子在它身上聞來聞去)裘裘成功了嗎?你從哪看出來的?媽媽是怎麼對裘裘說的?(幼兒學說:裝死的負鼠不能笑)

情節2:媽媽扮演一隻狼在裘裘身上戳來戳去,裘裘沒忍住大叫起來。先出示畫面,請幼兒結合畫面嘗試說故事。

提問:第二次媽媽又假扮成什麼動物來訓練裘裘呢?(可惡的狼)她是怎麼做的?(用爪子戳來戳去)裘裘除了笑,還干什麼了?(幼兒學說:癢死我啦!)媽媽對裘裘說了什麼話?(幼兒學說:裝死的負鼠不講話)

情節3:媽媽扮成一隻野貓拎起裘裘晃來晃去,裘裘沒忍住一扭身子掉到了地上。

幼兒先看圖片講故事,注意「拎」的動作。

提問:裘裘學會裝死了嗎?媽媽對它說了什麼?裝死還不能怎樣?(幼兒回答:睜開眼睛、喘氣兒等)

2、游戲體驗,感受如何裝死。

幼兒學作小負鼠,教師帶領他們去「森林」走走,教師扮演狐狸、野貓、狼來考驗幼兒。

小結:要想成功的裝死,真不容易。

3、話題討論:感受媽媽的愛

三次訓練都失敗了,媽媽的心情怎樣?你覺得媽媽還會繼續嗎?

小結:就是因為有那麼多次的失敗更加讓媽媽著急,媽媽愛裘裘,她一定要讓裘裘學會保護自己的本領。所以她對裘裘說:裘裘,你今天必須學會裝死。

4、在理解故事情節驟變的過程中,感受媽媽對裘裘濃濃的愛。

(播放恐怖音樂)誰來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裘裘是什麼反應?這次裘裘裝死成功了嗎?他在裝死的時候想到了什麼?

小結:是因為媽媽反復幫助裘裘訓練,裘裘感受到了媽媽的愛,它也愛媽媽,不想讓媽媽傷心難過,裘裘記住了媽媽的話,所以它才能成功。

三、結束部分

1、平時,爸爸媽媽總是希望我們開心一點,要笑。可是有一種動物負鼠,他們卻不能笑,因為裝死可以幫助他們躲避危險。(播放負鼠視頻)

2、出示繪本封面,介紹這本書,告訴孩子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一讀這本書。

(必備)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愉快地感知、理解詩歌的有趣內容,並能初步跟念詩歌。

2、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動腦筋,學習仿編詩歌,初步感知事物間的對應關系。

3、重點感知字詞: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雲。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與詩歌對應的圖片一套:母雞和雞蛋、蘋果和果樹、月亮和星星、烏雲和雨點。

2、小蝌蚪、花朵、白雲、貝殼、樹葉、汽車等圖片若乾和他桃子圖片一張,反面寫上「泡泡」,與幼兒人數相等。

3、字卡: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雲。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

1、聽著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吹泡泡,玩泡泡,體驗快樂情緒。

2、教師:我們吹的泡泡是怎麼樣的?(幼兒:圓圓的,有大,有小)

3、(請幼兒自由坐在墊子上)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泡泡,和剛才吹的泡泡不一樣,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泡泡?

二、出示圖片,學習詩歌

1、出示雞蛋

教師提問:(1)這是什麼泡泡?(出示字卡「雞蛋」)(2)雞蛋會是誰吹的泡泡?為什麼?請你們聽一聽(教師示範念)。

幼兒回答後集體學念。

2、出示蘋果

教師提問:(1)這是什麼泡泡?(出示字卡「蘋果」)(2)蘋果又是誰吹的泡泡?

(3)為什麼說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教師示範念)

幼兒集體學念。

3、同時出示星星和烏雲

教師提問:看一看,它們又是誰吹的泡泡?(出示字卡「星星」和「烏雲」)為什麼?

引導幼兒圍繞兩個問題同時回答,幼兒學念詩歌最後兩句。

4、完整學念詩歌。

(1)教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泡泡,如果你們知道是誰吹的就一起告訴我好嗎?(教師再次出示「蘋果」、「雞蛋」、「星星」、「雨點」的圖片)

(2)教師:哇!這么多可愛的泡泡連起來就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題目叫《吹泡泡》(出示字卡「吹泡泡」,並請幼兒學念題目)。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三、啟發幼兒仿編詩歌

1、咦?老師的椅子底下也有一個泡泡,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泡泡?(出示桃子圖片,背面有「泡泡」字卡。)桃子泡泡可能是誰吹的呢?

2、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泡泡,請你們去找一找,找到之後輕輕的坐回自己的位置。看看你找到的是什麼泡泡?(幼兒自由選擇周圍的「泡泡」,如:小蝌蚪、花朵、白雲、貝殼、樹葉等,人手一份。)請拿到同一種「泡泡」的好朋友坐到一起。

3、這些泡泡是誰吹的呢?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討論討論。(啟發幼兒仿編詩歌,如:小蝌蚪是青蛙媽媽吹得泡泡;花朵是土地吹的泡泡;白雲是藍天吹的泡泡等。)

4、請拿同一種「泡泡」的小朋友一起將仿編的詩歌念給大家聽,集體編成一首完整的詩歌。

四、到戶外繼續找「泡泡」

教師: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還有哪些泡泡,再來想一想它們又是誰吹出來的,好嗎?

附:詩歌《吹泡泡》

星星是天空吹的泡泡,

雨點是烏雲吹的泡泡,

雞蛋是母雞吹的泡泡,

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

Ⅱ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秋天的果子,知道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2、初步學會朗誦詩歌,體驗詩歌的節奏美,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3、體驗邊手工粘貼邊念詩歌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教具:

1、各種秋天的果子:蘋果、橘子、香蕉、石榴、柿子、梨、葡萄。

2、箱子一個、盤子一個。

學具:

3、梨子、葡萄、綠蘋果、紅柿子剪好的圖片和大盤子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膠棒。

三、活動過程:

1、提問:

(1)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

(2)田地里有哪些東西成熟了?(稻子、棉花、玉米)

2、出示裝有果子的箱子。

(1)教師:「前兩天老師到果園里參觀,果園里的爺爺送給老師一箱好東西,小朋友們想不想看?」(想)

(2)請一位幼兒把袋子里的果子一個一個摸出來放到盤子里,並讓幼兒說說你摸到什麼?你摸到的水果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3)提問:「秋天除了這幾樣水果,還有哪些?什麼顏色,像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實物水果)

(4)教師小結:秋天裡,不但田地里的農作物成熟了,還有這么多的果子也成熟了,秋天可真是個收獲的季節啊!

3、朗讀詩歌。

教師:「老師知道一首好聽的詩歌《秋天果子多》,就有說到這些水果,我們一起來聽聽。

(1)教師邊念詩歌邊出示相應的實物水果。

(2)教師第二遍放慢語速朗誦詩歌,並提出問題:你們在詩歌里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水果圖片,並同時重復詩歌里的詩句)

(3)教師帶幼兒一起看著圖片朗誦詩歌。

4、幼兒粘貼水果盤。

教師:這么多水果豐收了,我們小朋友把水果裝進秋天的這只大盤子里吧

(1)幼兒粘貼水果盤 。

(2)幼兒看著自己粘貼好的水果盤朗誦詩歌。

教師小結:現在果子已經裝到秋天這個大盤子里了,你們可以帶回去送給爸爸媽媽。

四、活動延伸:

品嘗水果。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初步學會朗誦詩歌,體驗詩歌的節奏美。

2.認識一些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准備:

1.盤子一個。

2.各種秋天的水果:核桃、龍眼、蘋果、橘子、香蕉、獼猴桃、柿子、梨。

3.梨子、葡萄、橘子、綠蘋果、紅柿子等剪好的圖片和大盤子圖片 幼兒人手一份。

4.膠水。

活動過程:

1.聽秋天的音樂,如活動室。

2.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

教師說: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我今天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水果,小朋友們看一看都有些什麼水果呀?

3.教師總結:

其實秋天就是一隻大盤子呢?

現在就把小朋友們剛才說的各種水果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叫《秋天果子多》。現在我們就來聽聽吧!

4.幼兒學念詩歌

a.第一遍:教師邊念兒歌,邊在大盤子圖片里貼水果。念完時把水果拿下來。

b.第二遍:放慢速度,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在念的同時貼上一個水果,直到念完貼完為止。

c.讓幼兒一起參與。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貼水果圖,幼兒集體念詩歌;

d.幼兒個別練習:請一位幼兒把手中的水果圖片按照詩歌內容,邊念,邊貼到大盤子圖片上。

5.幼兒製作水果盤:請幼兒每人貼一個水果盤。

6.教師說:現在果子已經裝到秋天這個大盤子里了,我們把水果盤送給客人老師好嗎?(好)

小朋友們送水果盤給客人老師的時候要記得念《秋天果子多》這首詩歌給客人老師聽哦!

秋天果子多(詩歌)

秋天像只大盤子

盛滿各種甜果子

綠蘋果 紅柿子

黃澄澄的大梨子

串串葡萄賽珠子

像燈籠的是橘子

秋天是只果盤子

人人喜歡吃果子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採用提問的教學方式,讓幼兒感知現在正是秋季,為幼兒創設一個特定的氛圍,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通過讓幼兒說說、想想的方式,引導幼兒來學習詩歌,理解詩歌,感受詩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層層深入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導幼兒學會邊手工粘貼邊念兒歌。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天氣的種類,了解每種天氣的基本特徵。

2、嘗試用動作來表示不同的天氣。

3、生詞:下雪、下雨、晴、刮風。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准備:

四種天氣的天氣牌、四幅相關圖片、相應生詞卡,幼兒操作字卡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說說天氣

1、――今天是什麼天氣啊?

――風大不大?

2、出示其餘2張天氣牌(認讀生詞)

――看看這是什麼天氣?

3、你喜歡哪種天氣?為什麼?

(二)、用動作表示天氣

啟發幼兒用什麼動作來表示這幾種天氣。

(三)、看圖搭配

啟發幼兒根據圖片選擇相適應的天氣牌及字卡。

(四)、游戲:尋找天氣寶寶

請幼兒拿著字寶寶尋找教室中相應的天氣圖片。教師巡迴檢查幼兒是否操作正確,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重在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老師積極的回應。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的鼓勵幼兒進行發言,但是一些幼兒的回答比較偏離我想要的回應,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麼適合的言語來進行回應。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感受詩歌中的有趣意境。

2、學習仿編詩句:xx躲在xx里。

准備

1、故事磁帶、掛圖。

2、紅、黃、藍、綠色標記若干。

過程

1、欣賞詩歌。

――你們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調皮的太陽也喜歡玩,它會和誰一起玩呢?

――你覺得這首詩有趣嗎?什麼地方最有趣?

2、看掛圖再次欣賞。

――誰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了?太陽數數時,顏色們在做什麼?

――哪幾種顏色躲起來了?躲在哪裡?太陽有沒有找到它們?

――跟著錄音,幼兒拿出顏色標記說:xx顏色躲在xx里。

3、分組仿編詩句。

――幼兒仿編詩歌第二段。

――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幫助幼兒提煉詩句。

附:捉迷藏

黑夜用長長的手帕

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了。

趁著他還在數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顏色們趕快找一個

自己喜愛的地方,

靜悄悄的,躲在裡面。

綠色太多了,擠不下,

有的躲在樹葉里,

有的躲在小草里。

黃色躲在菊花里,

白色躲在雲朵里,

藍色躲在天空里,

紅色躲在玫瑰里。

大家都躲好了,

黑夜就把手帕解開。

太陽睜開眼睛,一下子

就把他們全都給找出來啦。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藉助已有游戲經驗,感受散文詩的情趣美。

2.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慣用詩中的句式回答問題。

3.通過玩游戲「顏色寶寶在哪裡」,擴展散文詩的內容。

活動准備:

1.太陽頭飾、紅、黃、藍、綠、白色、粉紅色、紫色、桔黃色卡片;

2.大幅的散文圖片(根據散文詩的內容來設計)。

活動過程:

1.交流玩「捉迷藏」的經驗,回味情趣。

師:昨天老師和小朋友們玩了什麼游戲?是怎麼玩的?躲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2.初步熟悉散文詩。

(1)師出示背景圖、太陽和顏色寶寶:太陽公公和顏色寶寶們也來玩捉迷藏的游戲了,它們來到了哪裡?你猜它們會怎麼玩?

(3)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4)提問:你覺得這首散文詩有趣嗎?哪裡最有趣?

3.第二次欣賞散文詩,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1)師出示圖片,邊操作教具邊朗誦散文詩。

(2)提問:

①是誰把太陽的眼睛蒙了起來?太陽數數時,顏色們在干什麼?它們是怎樣去躲的?學習詞:靜悄悄

②顏色們都躲到了哪裡?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色彩的相互對應。)

③顏色們都躲好了,太陽找到他們了嗎?黑夜解開手帕,太陽睜開眼睛又是什麼時候?

4.師幼共同朗誦散文詩。

5.游戲:顏色寶寶在哪裡?

(1)師:太陽和顏色寶寶們玩得真開心,其他顏色寶寶也想來玩這個游戲,你們猜還有誰也想來?它會躲在哪裡呢?

(2)師扮演太陽,每個幼兒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顏色寶寶,幫它找一個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靜悄悄地躲起來。

(3)師:和你的同伴說一說:×顏色躲在哪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體會圖片中小動物的心理活動,能講述圖片的大概內容。

2.會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表達圖片內容。

3.懂得只要開動腦筋.廢舊物品也可以做成有用的東西。

活動准備

圖片四幅,及小兔、小松鼠、小老鼠的插入教具。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故事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天)夏天的草地是怎麼樣的?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發生在草地上的故事。

森林裡有一大片草地,可是不知是誰在草地上扔了一個東西。(出示圖一:草地上有一隻舊皮鞋)

(1)這是什麼?在什麼地方?是一隻什麼樣的皮鞋?

(2)如果是你遇到了,你會怎麼樣?(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不同的想法)

2.演示教具,啟發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1)出示插入教具小兔

①看,誰來了?

②小兔看見了這只破皮鞋是怎麼樣的?它說了些什麼,又做了些什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兔的表情,講述小兔的動作,並請幼兒做一做自己體驗「臟」的動作及表情。

(2)出示插入教具小松鼠

①小兔蹦蹦跳跳地走開了,誰又來了?

②小松鼠看見了這只破皮鞋是怎麼樣的?它說了些什麼,又做了些什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松鼠的表情,講述小松鼠的動作,並請幼兒做一做自己體驗「臭」的動作及表情。

(3)出示插入教具小老鼠

①小松鼠慢悠悠地走開了,這時候誰又來了?

②小老鼠看見了這只又臟又臭的皮鞋是怎麼想的?它又是怎樣做的?

(4)出示圖二

提問:請小朋友說一說,你自己的鞋要是破了會怎麼辦?臟了會怎麼辦?是怎麼弄乾凈的?

①觀察小老鼠是怎樣打扮這只破皮鞋的,先干什麼,然後干什麼,再干什麼,最後把這只破皮鞋變成了什麼?

②幫助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整理句子。

(5)出示圖三

教師:轉眼間到了秋天,秋天是瓜果豐收的季節。

①小兔喜歡吃什麼?小老鼠開著皮鞋車幫小兔幹了什麼?小兔說了什麼?

②小松鼠喜歡吃什麼?小老鼠開著皮鞋車幫小松鼠幹了什麼?小松鼠又說了些什麼?小兔和小松鼠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3.請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完整講述一遍

4.老師示範講述一遍

5.討論

(1)為什麼小老鼠能把又臟又臭的破皮鞋變成一輛皮鞋車呢?

(2)小朋友應該向小老鼠學習什麼呢?

小結:小老鼠是一個既肯開動腦筋又勤快的小動物。有些破舊的東西還可以利用,不要隨便丟掉,我們小朋友也要像小老鼠那樣,做個既聰明又勤快的好孩子。

活動延伸

小朋友利用廢舊的飲料瓶、廢紙盒、舊本子、舊的書面等,自己做一做,然後把自己的製作過程介紹給小夥伴。

活動反思

全園老師要做示範課展示,最好的一節課將參加全州觀摩課展示。為此,我花費了許多心思,找資料,製作課件,設計了一個自認為優秀的語言活動,通過借班試講,效果很好,唯一讓我擔心的是我將給未接觸過的孩子們上課,不知道孩子們的配合情況會怎麼樣。整個活動下來後,我覺得雖然比起借班試講中活動已有些改進和完善,但是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活動過程的設置比較機械,在活動中缺少創新意識,不敢大膽吸收各種新的教學元素,有技巧地引導幼兒回答或提問,讓幼兒動用多種感官全方位地參與學習,並進行有效的師幼互動、幼幼互動。

在教具製作方面,在《老鼠的皮鞋車》中,幼兒誤把修補好加上輪子的皮鞋當做現今在甘南孩子中最流行的旱冰鞋,這樣的歧義出現,讓我很是吃驚,一時間竟有點腦空的感覺,這使我對自己製做教具時考慮不全面很是自責。對幼兒的評價語太少。我曾在《學前教育》上看過一篇關於內隱學習的文章,意識到教師評價對幼兒心理的影響。雖然在活動中我對孩子也會有表揚,但也只是像流星一樣,更多的是忽視幼兒渴望教師肯定的眼神。

以上幾點,讓我認識到了我在幼兒活動中的不足,但我一定會努力改進,讓草原格桑花生長的土地更有營養。

點評

對於一個成功的語言活動來說,教師的語言魅力是很重要的。朱老師在教學中生動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教學目標方面來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而且活動過程緊緊圍繞著目標,環環相扣,較好地完成了目標。

從教學策略方面來看,《老鼠的皮鞋車》的選擇富有童趣,契合孩子的生活經驗,能夠激起孩子們的興趣。本節課教學圖片的准備與利用充分、有效,順應故事情節,逐幅出示,保證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滿足了幼兒學習的需要。教學中,教師能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的細節,引導幼兒多方面發散思維,如,「小兔看見了這只破皮鞋是怎麼樣的?它說了些什麼?又做了些什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教法上採取了由淺入深的方法,將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引入故事教學,讓幼兒體會小動物的心情,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學習語言,讓孩子們對學習的內容更有興趣,留下愉悅的情感體驗。最後,教師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把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意義在無形中傳遞給幼兒,通過最後的討論環節教育幼兒有些破舊的東西還可以利用,不要隨便丟掉,要變廢為寶。

對這個活動,我有這樣幾點建議:教師在活動設計中應該更注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的語言氛圍,鼓勵幼兒想說、敢說、愛說;老師在活動中可以將第一幅圖作為一個引導,後面的幾幅圖可以讓幼兒自己觀察和講述,並鼓勵幼兒有不同的答案,續編出不同的故事結尾,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創造性;活動中還可將其他領域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使活動能動靜交替,讓幼兒快樂學習!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觀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動作,大膽猜測角色的心理活動和語言。

2.知道一幅圖可以用一段話表示。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

――「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為何事這么高興啊?」

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二、討論交流。

1.說說故事裡發生了哪些事?

2.尋找出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夜宿屋外的那一頁。

3.重點觀察角色的表情和動作,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動:

――「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的果園豐收了,而它們為什麼不高興了呢?」

――「猜猜這會兒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會想些什麼?」

「這么多水果將屋子都占滿了,該怎麼辦呢?」

4.繼續看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怎樣解決問題的。

三、完整欣賞:

1.完整聽賞故事。

2.老師說故事中的一段,幼兒尋找相應的.圖片。

3.請個別幼兒講述故事中的一段,其他幼兒共同尋找圖片。

活動反思:

《水果屋》是一篇充滿童真的故事,它以歡樂、溫馨的故事情節吸引著孩子們,角色清晰可愛,場景簡潔美麗,使孩子在閱讀圖書中獲得美的享受。教師在帶領孩子欣賞故事,閱讀圖書的同時,應注意提醒孩子們細心觀察角色的表情變化,引導孩子們大膽猜測角色的心理活動,並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孩子在課堂上能安靜地傾聽故事,翻閱圖書,並按照一頁一頁的順序來閱讀,形成了良好的、井然有序的閱讀習慣。但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上課時,應更加放手讓孩子們去獨立閱讀故事,揣摩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不應限制幼兒,過多的干涉幼兒,讓我們的孩子能更自信的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大膽發揮想像,感受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機智。

2、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不害怕,不慌張,開動腦筋,想出對策。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准備:

圖畫書《我的幸運的一天》人手一本,排序圖人手一份,黑筆、抹布、笑臉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師:「有一隻小豬想去找好朋友小兔子玩,可是他不知道小兔子住在哪裡。當他找到一座房子時,就走過去敲開了門。這會是小兔子的家嗎?」(幼兒自由猜測)你們想知道這是誰的家嗎?」

2、教師拿出圖書講故事《我的幸運的一天》。

二、教師邊翻閱圖畫書,邊分段講述故事,並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

1、講述開始部分,並引導幼兒想像下面的情節。

2、講述中間的部分,引導幼兒想像結尾。

師:(引導幼兒看圖):瞧,這時候狐狸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子了?他最終有沒有吃到小豬?小豬後來又怎麼樣了?

3、講述故事結尾部分。

三、通過故事情節排序,初步理解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辦法

1、幼兒人手一本圖書,自己閱讀後迅速合上。

2、教師出示故事排序圖,提出操作要求:「老師要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有沒有認真聽故事、仔細看圖書,我這里有一些圖片的故事情節順序已經被打亂,請小朋友根據圖書上故事的情節順序給它們排個隊,用黑色的筆在圓圈中標上正確的序號。」

3、幼兒給圖片排序,回憶故事情節畫面的順序,給填對的幼兒貼上笑臉花。

4、提問:「誰來說說看小豬遇到危險後怎麼樣化危險為幸運的?」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辦法。

(1)、豬想了幾個辦法?第一個是什麼?後來,狐狸為小豬做了什麼事情?

(2)、狐狸把小豬洗干凈後,有沒有吃他?為什麼?小豬又想出了第二個辦法,這回狐狸又為他做了什麼時事情?

(3)、當小豬吃完了豐盛的午餐後,狐狸有沒有吃小豬?為什麼?小豬又想出了第三個辦法,這回狐狸又是怎麼做的呢?

(4)、最後,狐狸有沒有吃到小豬呢?為什麼小豬說:「這真是我最幸運的一天」呢?

四、嘗試以小豬的身份大膽想出各種幫助自己脫險的辦法

1、提問:「你們喜歡小豬嗎?為什麼?」

2、師:「小豬在遇到危險時,一點也不驚慌,還想出了那麼多捉弄狐狸的辦法,真是一個既勇敢又聰明的小豬!如果你是這只小豬,當你被狐狸抓住時,你會怎麼辦呢?」

活動反思:

《我的幸運一天》是充滿戲劇性和趣味性的繪本,繪本的封面讓幼兒直接了當的知道兩個主角,繪本正文是以一個個色彩豐富、動態鮮活的畫面來組成,文字不多,簡潔明了,給兒童想像的空間,符合幼兒閱讀的特點。所以,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這也正符合《綱要》中語言領域中所要求的: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所表現的下雪天的美景,以及人們在下雪天的歡樂情緒。

2.通過小圖片對比和討論的方式,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重難點:

通過小圖片對比和討論的方式,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

活動准備:

1.下雪天的背景圖一幅。

2.覆蓋著雪的小車、房屋、樹、麵包、蛋糕、薯條、男孩、女孩、小狗、小貓的小圖片。

3.配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依次出示(小車、房屋、樹)小圖片.引起幼兒對下雪天經驗的回憶。

教師依次呈現小車、房屋、樹的圖片:這是什麼?它們有什麼變化?是誰讓它們發生這種變化的?

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拓展話題:你們喜歡下雪天嗎?為什麼?

教師:有一首好聽的詩歌講的就是下雪天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裡面說了些什麼?

2.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教師配樂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教師:詩歌里說到了哪些東西?它們都有什麼變化?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大背景圖和小車、房屋、樹、男孩、女孩、小狗、小貓小圖片。

3.學習詩歌.理解詩歌所運用的比喻手法。

教師利用大圖帶領幼兒輕聲地朗誦詩歌一遍。

教師:詩歌中說下雪天的小車、房屋、樹像什麼?為什麼像?

教師:這么說好聽嗎?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依次出示小車和麵包、房屋和蛋糕、樹和薯條的小圖片,並將它們排列整齊。

通過比較實物和喻體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是雪使這些東西變得像另外一樣東西。

4.引導幼兒討論.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容。

教師(出示男孩、女孩、小狗、小貓的圖片):詩歌中還說到了誰?它們是怎麼出來的?

教師:詩歌中說下雪天像什麼?為什麼這樣說?

5.朗誦詩歌.進一步感受詩歌的美。

利用大背景圖和小圖片相結合的方法,教師和幼兒共同朗誦詩歌。

熱點內容
晚上有點困還是睡不著為什麼 發布:2025-08-22 03:06:28 瀏覽:805
懷孕初期為什麼每天睡不好 發布:2025-08-22 03:05:40 瀏覽:371
為什麼現在的女生比男生壞 發布:2025-08-22 02:35:29 瀏覽:24
為什麼台燈長時間開會發燙 發布:2025-08-22 02:27:02 瀏覽:555
為什麼晚上記憶力好 發布:2025-08-22 02:21:47 瀏覽:912
為什麼吃牛肉眼睛紅 發布:2025-08-22 02:11:00 瀏覽:970
為什麼所有的主播都用蘋果 發布:2025-08-22 02:06:26 瀏覽:509
男人為什麼喜歡抱小孩 發布:2025-08-22 01:55:29 瀏覽:170
為什麼有的地方會疼一段時間 發布:2025-08-22 01:50:20 瀏覽:208
為什麼一個女會賺錢給男生 發布:2025-08-22 01:48:54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