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跟方位為什麼不一樣
❶ 易經中八卦乾坤巽震艮兌坎離對應的方位經常看見不一樣哦,小弟初讀過幾次也沒找到很權威的東西,糾結中。
你看到的不一樣,不是不權威而是有幾個可能,一種是先天八卦方位,一種是後天八卦方位,還有一利如果是在裝飾上的或風水器皿上畫的經常會有錯的。
先天方位:
乾——正南;兌——東南;離——正東;震——東北;巽——西南;坎——正西;艮——西北;坤——正北
後天方位:
乾——東南;坎——正北;艮——東北;震——正東;巽——東南;離——正南;坤——西南;兌——正西
現在預測運用中都用後天的方位。
❷ 八卦方位和地圖方位比較,真的不一樣嗎
細心的人一定能夠發現,我們從印刷品上看中國地圖和八卦圖,會發生一種明顯的南北倒置現象。這種現象對習慣於使用八卦圖記憶干支排列和神煞查詢的愛好者來說,在確定方位的時候,弄不好可能會發生方向性錯誤。那麼, 八卦方位 和地圖方位真的不一樣嗎?
中國古代地圖曾經是「上南下北」,原因一是中國人以北為尊,坐北面南是習慣,二是古人講究陰陽,習慣面向陽光的一面。因此看地圖時自己這邊就是北,面對的那邊就是南,所以當時地圖是上南下北。
八卦圖用的就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這個方位。而八卦圖上的五行、方位以及與人體內臟的對應又恰好如此,如心是火主「南」,但在人體「上」部;腎是水主「北」,恰在人體內臟「下」部等等。
現在的地圖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古代宮殿都是座北朝南的,帝王的座位設在北方,面向南方。帝王坐在北邊,北就為「上」;而群臣坐在南邊,南就稱「下」了。
嚴格的來說,在明確了「世界以我為中心」的前提下,繪地圖的時候,是採用的俯視圖,我們站在地面時,如果面朝著北方,那麼身後就是南方,左邊肯定是西方,右邊肯定是東方,故有:「面北背南,左西右東」,俯視之後,就是地圖的看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因為地圖是掛著看的,所以變成上下了,平放在地上還是與實際方向一致的。
❸ 為什麼八卦上的方位是與現代方位相反
現代地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但是從易經上來看是上南下北這是事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是很多人的困惑,、、、、、、
現在繪圖上面(也就是天)北 下面(地)南與伏羲畫的八卦圖正好顛倒過來了,但是東西方位也隨著變化了位置,如果北在上東就在他右側 如果南跑到上面去,東也要相應的換個位置轉移到南的左邊。
伏羲所畫八卦以南為天以北為地,所以我們說天南地北,這也符合中國人面南背北的習慣。明白了嗎?但願您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