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區車位很便宜
A. 朱家角西湖街小區為什麼這么便宜
朱家角西湖小區為什麼便宜
1、租客比較多,比較雜。
2、小區車位相對較少,業主私家車很多,車位晚高峰管理混亂,有待改善。
3、房子剩餘樓層不好,裝修一般般。
B. 小區車位動輒十幾萬,買下來究竟劃不劃算
要看自己現在幾十萬買的停車位是否值得,還是要看自己的房子是否是長期居住的,而且還要看自己的生活情況和自己的車位是否相匹配。
因為對於這樣的目前的停車位來說,整體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而且在自己租賃的時候,雖然說租賃的期限比較靈活,但是對於停車位比較緊張的小區來說,往往會出現一位難求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往往會給自己的停車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對於一些交通管理比較嚴格城市,如果亂停車將會受到比較嚴格的處罰,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是要有一個停車位是比較好的。所以說對於不同的業主來說,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合理的選擇,是否決定最後要購買一個停車位,因為它的整體價格還是比較高的,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C. 千萬別被忽悠了,租車位一個月300元,買車位10萬元,究竟哪種更劃算
到底是租劃算呢,還是買劃算呢,就成為很多人心中的一個疑問,下面我就給大家算一筆賬,看完我的計算分析之後,相信大家就能快速做出選擇了。
先來計算一租車位的情況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就可以證明你是一個有著聰明頭腦的人,這種可以說完全就是利用資金的收益去完成了一個自己不用花錢的事情。相當空手套白狼,可以說這種做法非常高級。那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呢,我們來計算一下:
10萬元本金,按照現在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2.1%,來計算一年的利息就是=100000*2.1%=2100元,平均每個月就是175元,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如果是存一年,那這個利息是完全不足支付租車位的這個租金。
再來看一下三年定期存款的情況,三年期利率是3.75%左右,那一年的利息就是=100000*3.75%=3750元,三年合計就是3750*3=11250元,平均每個月就是3750/12=312.5元,可以這說這個利息收入完全可以抵租金。
如果說這個時候你去銀行選擇一筆三年期定期存款,那就可以用這個利息去租一個車位了,既不用自己花錢,同時還能保留這10萬的本金,可以說何樂而不為呢。
結語
租車位還是買車位更多的是一種選擇,如果說你的條件各方面都不錯,那買一個肯定是相對來說比較劃算的,但如果你不嫌麻煩,那就可以把本金存在銀行,利用這個利息錢去支付租車位的錢。這樣不來不僅可以緩解本金的壓力,還可以讓自己一直處在免費停車的情況,那就是相當劃算的一件事情。
D. 合肥銀杏苑小區為何這么便宜
車位規劃不到位。
小區車位規劃不到位,造成停車困難,小區內人口密集,車位欠缺,一期房齡偏老,所以便宜。
銀杏苑小區簡介:銀杏苑由安徽信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於1995年建成。
E. 買車位值不值,車位要不要買
首先談前一個問題值不值。
不看地段,不看租車費用,也不看小區車位配比,也不用去算地下建安車本,我給大家說一個非常粗暴的方法:只要是非別墅社區,先把小區車位價格在小區車輛平均價格做一個比對,如果車位價格在車輛均價50%左右,那就是便宜,60%,也還是能接受,如果超過了70%,那開發商/前車位買家的定價就有點黑。
當然,50%、60%、70%這個數字我是以成都為例,在不同的城市可能會有一定差異,雲南的一個縣城和北上廣這些大城市想比由於城市發展程度不一樣、汽車普及率也不一樣、消費觀念不一樣,具體數字肯定是不一樣的,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觀察總結一下。
比方說,成都低端小區的汽車價位一般在8-15w,估車輛均值為12w,那車位價格就應該是6w便宜,7w合適,8w5就貴了。而實際上這種低端或者老舊小區的車位價格一般都在5-8w,很難超過10w,有的老小區雖然車位非常非常緊張,但實際車位售價並不高,原因就在於能開更貴汽車能承受更高車位價格能住更好房子的人會選擇搬離這里,留在這種小區的人即使停車難也會選擇租車位、搶車位或者違章亂停。
同理,中端小區車輛均值取20w,那車位均值就應該在10-14w,高檔小區車輛均值30w,車位均值15-21w,只要是屬於普通住宅范疇,那在這個范圍區間的車位價格都是合理的。
車停路邊風吹雨淋還要防擦掛防交警貼條,所以車位肯定有它的使用價值,但我們也不能簡單以車位的租價來算這個價值,絕大多數小區車位租金和售價都是不成比例的(更何況物業管理條例還規定了車位租金的上限),如果純自用需求,能長期租車位肯定比買車位劃算,很可能連存定期的利息都用不完,但車位這個玩意不僅包含了使用價值,還有領土價值、固定資產價值、心理價值和投資價值交叉存在,具體說起來太復雜,但一定程度還是會受車位租金制約的。
至於別墅或者某些特別高端的低密類物業,他們的車位價值又是另一套演算法,甚至可能比高密度高層社區還要便宜,原因就在於這些小區的控規指標就客觀導致了車位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大部分別墅還買房送1-2個車位呢,當然,別墅的車庫其實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建面價格早就把車位價格算進去了的。
再談第二個問題,車位要不要買?
這個問題又得分兩種情況來談,自用或投資。
先談自用吧,還是那個演算法,還是以成都為例,用自己開的汽車價格來算,50%或以下就買,60%咬咬牙也可以買,70%或以上,你不妨再考慮一下。說白了,有那個經濟實力就買,錢夠不上就租車位或者停路上。
先以我自己舉個栗子,位置在成都西南2.5環,但是由於建築形態是8層小高層,勉強也算得上是洋房,不過房子面積不大業主大多是剛需客戶,所以綜合可以歸類為中檔社區。
據我自己觀察,我們小區的汽車大多在12w-30w這個區間,豪車有一些,但是比例很少,所以車輛均值應該不到18w。開發商車位售價12-15w(分大小),65%左右的數字算得上是合理,稍稍偏貴。但我還是不會買車位,為什麼?原因很簡單,我家小白12w,我只能承受6-8w的車位價格,所以我們小區的車位應該是被開20w以上汽車的業主買走的,而實際情況就是我們小區根本不缺車位,地下室差不多有一半的車位空著,很多像我一樣的_絲業主都選擇把車停在道路邊,我自己則是選擇花200元月租租車位,對我而言,如果車位和汽車本身價格差不多甚至還要貴,那就不值了,過不了自己心理這道坎。。。
再以我前老闆舉個栗子,他家房子離我家不遠,高層為主的高端小區,業主開豪車的居多,估算車輛均價在40w左右,當時他們小區車位最初售價20w-25w,很明顯,50%的價格很便宜。然後他家兩輛車一輛車45w,一輛車80w,也都50%以下,所以呢,他一下子買了兩個大車位50w,他是完全考慮自用的,雖然這四五年下來單個車位增值到了差不多30w,單明顯他也不在乎這一點錢,好吧,誰讓人家是老闆呢。
再說回投資。我先說結論吧,車位屬於低門檻投資品,而且不能使用資金杠桿,除非車位價格明顯低於50%,否則就不要買。然後,一定要在開發商沒有漲價之前第一批買,最後,市郊低密類物業千萬不要買來投資。
先以成都桐梓林富人區的一個高層豪宅為例,高密物業車位配比1:1,業主不開豪車都不好意思進小區,別摸我三叉星算是基本門檻,好吧,車輛均值60w,開發商車位最初售價15-20w(分大小)。當初我勸我們老闆以非業主身份買來投資來著,但可惜他看不上,現在四五年過去了,車位在35w左右,年回報率15%,算是很不錯了,但現在的價位向上空間也不太大了,45w頂天。
再以成都二環建設路的幾個品牌樓盤為栗子,位置還成,除了幾個城市綜合體之外全是高密度樓盤,但業主身份基本算是中高端,我估計他們開的車輛均值比我自己住的小區高點,算22w吧。5年前開發商車位賣10-12w,很明顯,當時值得投資。但後來隨著這一片區入住率提高,車位逐漸開始緊張,前年開始開發商把車位提到了20w以上,二手車位價格也開始跟風,據說有賣25w的,這個價位明顯就不適合投資了,基本上夠到天花板了,即使過幾年漲到25w以上如30w,也和理財產品投資差不多,而且還不夠靈活。
最後說一個栗子,成都光華大道上的一個容積率2以下的低密樓盤,中高檔社區,車位戶數配比1:0.7還是0.8,反正沒有超過1:1,3年前車位售價15w,現在還是15w,而且開發商手上還剩了大部分車位沒有賣,道聽途說的消息,真實性我也不清楚,具體原因大家去想吧,大致分析,還是市郊的低密產品實際入住率比較低吧。
F. 萬航小區為什麼便宜
1、小區車位緊張。
2、小區租客較多,環境較亂。
3、小區房齡較老,房屋品質一般,居民居住品質一般。
4、小區綠化率非常低。
5、萬航小區小區位於上海市長寧區,建於1995年。
6、長寧區位於上海中心城區西部,東連靜安區,西與西南鄰閔行區,東南接徐匯區,北與普陀區以吳淞江(蘇州河)為界,總面積38.3平方公里。
G. 金魚池小區為什麼便宜
小區不足,小區車位少,物業管理差。
小區不足車位緊張地上車位不充足,綠化不多,因此比較便宜。
小區戶型小區主力戶型62平米和65平米的兩居,88平米的東西向兩居,小區是蘇式建築,體委的房子,唯一不足房齡。
H. 公寓下面的車位為什麼便宜
車位較多。在現階段許多人民的出行都避免不了車輛的使用,其車輛也是要有停車位的,而在公寓里的車位都比較多,人們都可以買到車位,並不會造成哄搶的現象,致使其車位十分的便宜,迎合了廣大市民的需要。
I. 公寓下面的車位為什麼便宜
因為無產權。公寓車位無產權因此便宜。風險性特別大。公寓持有成本很高,居住體驗也不太好,公攤面積大,後期稅費佔比相當高。
J. 地下車位為什麼靠牆邊的便宜
缺點十分地明顯,一般情況下,那些靠牆車位的停車空間又比較小,如果旁邊的車主壓線停車的話,靠牆的車位就很難停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