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牙醫為什麼那麼貴材料明明很便宜

牙醫為什麼那麼貴材料明明很便宜

發布時間: 2023-01-22 02:00:28

1. 淘寶上買的義齒為何有那麼便宜的,15元一副,28顆。牙醫處上百,暴利,如何防牙醫騙

每個人的牙齒都是不一樣的,上下牙的接觸關系也是不一樣的,牙醫給你做義齒是專門給你設計的!牙齒不同於衣服,衣服就那幾種碼,總有一款適合你!義齒是專門給你定做的!製作義齒的工序很繁瑣復雜,所以無形中增加了成本!最後就是牙醫本身就是靠技術吃飯的!再好的材料沒有牙醫做,那就是廢物!再便宜的材料,經過牙醫靈巧的雙手,那就是藝術品以及您的必需品!

2. 在國內,牙醫真的是高薪職業嗎

其實和其他職業群體一樣,平均一下就平均到後面去了,如果單輪牙醫金字塔塔尖上的那些人的收入,跟其他行業頂尖去比更是直接甩沒影了。所以,怎麼說牙醫這個行業都不是高薪職業,在國內。你們覺得好那是因為你們聽過國外比較好。國內沒有,唯一體會到職業優越感的時候就是在面簽美國簽證的時候和美國入關的時候。空護照裸簽美國,聽到orthodontist,簽證官驚訝的表情,「你好年輕啊~」 後面跟他聊了幾句關於成年人戴牙套的問題就過了,入關也一樣。亮明職業後得到如此順暢的經歷就是這一次。所以,那些傳說都是在國外,國內對牙醫的「誇獎」,主要是在大家覺得牙科是暴利行業。至於暴利不暴利這里就先不說了,但最終的掙錢能力優於大多同等實業從業者,弱於絕大多數資本運作相關的職業。這是框架,不可能改變的天花板。當然牙醫也可以自己當老闆,連鎖、上市。去走資本運作的路也能賺錢。如果靠一顆牙一顆牙看下去,再「天價」,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都會遇到收入的瓶頸。所以,做的好的也差不多算是個金領,年收入平均一兩百萬(開診所的老闆們不算)。差的就是小白領的水平每個月不到一萬(年輕醫生或者公立里有另外人生追求的醫生)。當然還有另外一條路,就是去類似「莆田系」那樣的醫院。當然他們也是要有一定水平的醫生(主要還是希望能收的了場,別惹麻煩)。至於他們做的怎麼樣,這么說吧,我這有好幾位這類醫院的大老闆(他們有全科也有牙科,當然正畸也有),他們帶著孩子,從外地每個月不遠萬里的來我們這做矯正。有位老闆每次來還會跟我抱怨,為什麼正畸醫生那麼難招,每個月保底五萬都招不到人。聽了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3. 縣城牙醫真相:收入碾壓大廠


作者 |季瓷

編輯 |車卯卯



牙醫收入的地域鄙視鏈



3月22日,國內口腔連鎖醫療公司 瑞爾集團 登陸港交所,成為港股市場第一家口腔專科連鎖企業,也成為中國口腔行業第一家全國品牌連鎖的上市公司。

它的上市,讓私人口腔診所和高收入的牙醫群體進入大眾視野。根據財報數據,主打高端牙科的瑞爾齒科, 全職醫生的平均收入為128.79萬元, 而其口腔修復主任醫生黃建生則在微博上表示:瑞爾薪資最高有600 700萬。

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在以高薪著稱的互聯網,阿里P7的年薪(總包收入)最高也才120萬。

乍眼一看,牙醫對年輕人來說似乎是一個比互聯網更值得進入的行業。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和中國的很多行業一樣,牙醫這個行業內部也存在基於城市、工作年限而產生的收入差距,但牙醫內部的收入差距卻高達數十倍。

以四線城市為例,普通牙醫的收入在10萬左右,做到主任最高也不過20 30萬,而一線城市的牙醫收入卻能輕松達到百萬以上。

我和四川四線城市的牙醫們聊了聊,在她的講述里,我發現,一二線城市的牙醫和四線及以下的牙醫,就像是兩份完全不同的工作,他們所面臨的消費人群、本地市場,甚至掙大錢的方式,都完全不同。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月薪一萬,仍然不是好工作。」

宋園園在四川一個人口僅200餘萬的四線城市從事牙醫,她實際的工作有兩份:一份在公立醫院全職,另一份則在私人診所兼職,前者每月能拿到7、8千,後者每月2千,加起 來一個月一萬左右

這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收入。

在當地,城鎮居民月收入僅3000出頭,她的收入在當地而言算得上相當不錯了。和一線城市盡管有差距,但因為城市發展速度不同,這種差距必然會存在。

「那你為什麼會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呢?」

宋園園頗有些無奈地說:「因為學醫投入大,產出少。」

完整的醫學院教育需要8年,本科5年+研究生3年,但對很多小城市的人來說,8年學習的時間太長,持續的學費投入也會吃不消,所以很多人會選擇讀完本科5年就嘗試進入醫院工作。

而在四川,因為有華西口腔的招牌在,整個醫生行業,尤其口腔領域,內卷十分嚴重。

在宋園園畢業時,一條較為順利的路徑是:先去申報華西的支邊支貧項目,支援3年,再憑借這一經歷的加分而加入成都當地較好的醫院。宋園園走的就是這條路。


宋園園參與支邊項目時,醫院門外的景色-圖片由受訪人提供


但就在她支援的三年裡,內卷的風從東刮到西, 成都三甲醫院對於學歷的要求一下從本科提到了研究生甚至博士 。宋園園支援之後,難以留在成都,於是一層一層地往下降,最終只找到一家四線城市的公立醫院的工作。

而如果想要找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至少需要本科+研究生的學習,再加2、3年優質醫療單位的工作經驗,整體需要11年。

「11年,你做其他的行業已經積累下很多東西、收入早翻倍了,但做醫生,一切才剛剛開始。」

而接下來,要想工資提升,就需要擠破腦袋往上晉升,這個過程通常需要6 10年不等,在小城市,大家都盯著這個位置,無疑更困難,很多晉升甚至需要10年以上。

「但你做個幾十年,做到主任,一個月能拿到3萬塊錢,也就到頂了。這還是一周工作6天,每天都很忙碌的情況下。」

因此,在一線四線城市,一個公立牙醫的正式收入多在10萬到30多萬之間,盡管底線有保障,但向上的天花板較低,基本屬於收入一眼能望到頭。

「那私人診所會不會好一點?」

「私人診所想要活下去,也需要多年用戶的積累,不然很容易破產,和在公立醫院發展需要的時間、到手收入差別不大。」


大眾點評上,搜索成都口腔診所,有7600多個結果,競爭極大


同時,醫生也不是一個輕松的行業,病人來得多了容易忙不過來,晚上每個醫生都要上夜班,從晚上8點一直值班到早上8點。盡管所有學醫的人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每一位做醫生的人,卻都不得不熬夜。

忙,經常夜班,收入雖穩定但變化不大,這些因素導致了宋園園對學醫這件事幻想的破滅,她在聊天中多次重復:「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小城市的牙醫要掙錢,得去開講座、賣書」

小城市醫生怎麼發財?

但聽了宋園園的解釋後,有兩個問題浮現出來:

一是為什麼一線城市的牙醫收入可以那麼高?數十倍的差價很難直接用「城市發展速率不同」歸因。

二是,為什麼大家平時接觸到的小城市的牙醫,看起來也挺有錢的?

正是在這兩個問題上,宋園園點出了一線、新一線城市和低線城市所面臨的市場狀況和職業發展道路的不同。

牙醫的收入差距主要來自於收費和看診人數。

在成本構成里,因為90%的耗材來自國外,沿海和內陸在耗材成本上相差不大;設備上,國產和進口會拉開一定的成本差,但這種差價會在收費上予以彌補,使用好設備的醫院診所面向中高端人群,整體收費會較高。


私人診所內景,通常會包括牙椅、拍片機等設備,但進口和國產差價較大


但是,真正拉開這種收費差距的,是技術。

在一線城市,技術高超的牙醫做一顆牙的收費可以達到數萬。當地人願意為技術付費。但這種付費意願,目前基本還只停留在一線、新一線這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

在宋園園所工作的四線城市,大多數消費者還沒有「牙齒重要」的概念。

他們通常會等到牙疼得受不了才來看病,這時普遍需要做根管治療。而一套根管治療的耗材成本通常在400 500元,加上設備的使用、醫生的時間和精力,最低也需要1500 2000的手術費用。而這對當地的大部分民眾而言,是不能接受的。這筆錢甚至能支撐起一些家庭一個月的開銷。

宋園園印象很深的是,經常有十五六歲的孩子來看診,牙壞掉了,她告訴父母需要做根管治療,需要2000左右,很多父母的第一句話是:「能不能拔了?」

「在很多內陸的小城市,口腔科不是剛需。對很多當地人來說,就算沒牙,吃熬得軟的粥,也能活,那這就不是個事兒。」宋園園總結,「不同線別的城市面臨的消費群體,是完全不同的。」

這直接導致了在低線城市,很多口腔業務並不會強力滲透。

「比如定期的檢查、洗牙,我們這兒有這個概念的鳳毛麟角;比如普通牙科的治病,根管治療、牙髓手術、假牙的修復等,大多數也會拖著不肯來;至於願意花錢在正畸、種植的就更少了,因為很多人覺得這筆錢花得貴,又不必要。」


看牙的青少年


護牙、養牙的觀念的缺失,當地平均收入水平的受限,最終導致了來看牙的人少,願意為牙齒花大價錢的人,也少。

牙醫群體內部,對這種現狀其實有清晰的認知:

「想把口腔做好,一線、新一線都可以,二線看城市,三線看個別城市,再往下就沒什麼錢可以賺。」

「那那些看起來非常有錢的牙醫,到底是怎麼掙的錢?」

宋園園擺了擺手,「嗐,那就是另一個路數了。往上爬,爬到教授,出去演講、講課、教學生,開輔導班,去掙別的收入。這些才是大頭。」

「小城市普通的醫生沒有出路嗎?」

宋園園笑著看著我,搖了搖頭。那神情似乎在說:你在做夢嗎?



口腔江湖裡,大小城市間鮮明的溝壑

「牙醫想富,得靠共同富裕。 」


在牙醫職業發展的道路上,一線、新一線城市和低線城市呈現出鮮明的差距。

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當地居民產生了對牙齒保健、美容的需求,並願意與之付費。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也是如此: 口腔行業的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關聯。

以美國為例,1966 1987年,美國人均GDP由4000美元增長至20000美元,而口腔醫療市場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高速增長,人均牙科支出從15.2美元增長到104.5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6%。

而在1980年左右,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00美元,口腔中的高價值、非醫保報銷項目種植和正畸迎來快速發展,這同樣佐證了收入在達到一定數量後,口腔才會迎來快速發展。


美國人均牙科支出與收入之間存在明顯正相關性


而在2017年,我國一二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將近9000美元,在某行業研報里,一些分析師將「種植和正畸」認為是中國口腔行業未來的兩座金礦。但在低線城市,很多人對牙齒的訴求還停留在「能用就行」的基礎上,願意為之付費的意願很低。

宋園園補充道:「不管是在公立醫院還是開診所,想掙錢的主要方式還是要多有人來看病、付費。但我們平時看下來,5個里能有一個願意治就不錯了。而且通常都選最便宜的那種。」

於是,經濟收入、口腔就診意識,以及付費意願的不同,最終導致了一線、新一線的口腔科和低線口腔科發展的不同,以及醫生收入之間的鴻溝。

齒科第一股的上市,能利好整個行業嗎?這恐怕需要打一個問號。

在低線城市,消費需求、能力以及市場尚未養成,談大量掙錢,恐怕很難。

齒科發展至今,內部競爭也變得非常激烈。宋園園所在的四川,就因華西口腔的存在而致使競爭激烈,目前已經發展到博士+好的實習才能進成都比較好的口腔醫院。

而老牌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因為發展早、收入高,內卷程度更加嚴重。

而這種內卷,同時造成了不同城市間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醫資力量大於城市需求的雙重結果。


華東地區的口腔產業明顯高出其它區域圖源:牙博士招股書

這是一個受地域影響非常大的行業。 宋園園所能希望的,就是低線城市的口腔護理理念和經濟發展能同步發展起來。

她最初是因為口腔醫生有更多的自由度而進入這一行業(可在醫院、也可開診所),而只有大眾的需求起來了,她也才能更有彈性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牙醫也會持續下沉


口腔科不同城市間的發展現狀,其實是過去中國快速發展、城市間發展速率不同的一個縮影。

這種速率不同,不僅局限於收入水平,而是包括市民消費理念、行業發展、人員就業等多個方面。

互聯網曾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一些地域間的差異,但當產業落地到具體的城市,不同的城市氣質、不同的城市市民,就是會讓這個產業在當地的發展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貌。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句俗語到今天依舊適用。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它又意味著機會。

在低線城市的口腔發展潛力尚未被完全激發的情況下,誰能培養出這樣地區用戶的消費習慣、建立起高忠誠度的用戶群,誰就能成為低線市場里新的獨角獸。



-END-



環外互動

CHAT WITH ME

熱點內容
米飯為什麼粘東西好 發布:2025-08-25 18:32:37 瀏覽:169
為什麼女生上廁所都要帶一張紙 發布:2025-08-25 18:04:18 瀏覽:591
電腦桌面背景為什麼點不了 發布:2025-08-25 17:58:51 瀏覽:485
為什麼會很長時間不掉秤 發布:2025-08-25 17:55:35 瀏覽:527
青黴菌和麴黴菌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2025-08-25 17:53:26 瀏覽:843
為什麼要讓孩子吃自助餐 發布:2025-08-25 17:52:43 瀏覽:641
為什麼餓久了吃油膩的東西 發布:2025-08-25 17:15:30 瀏覽:571
為什麼一個人的眼睛會瞎 發布:2025-08-25 16:56:02 瀏覽:395
小米動圈一隻響一隻不響是為什麼 發布:2025-08-25 16:41:50 瀏覽:401
小寶寶牙齒痛發燒眨眼睛是為什麼 發布:2025-08-25 16:29:34 瀏覽:438